第872章 無意插柳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神武五年,大明放開海禁三年左右,江南地區工業開始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太湖地區的商人聞風競起,一年時間,由蘇州到杭州的運河兩岸,出現了許多新興作坊小城。
其中,以盛產絲綢的吳江盛澤鎮最為出名。
絡緯機櫨之聲通宵徹夜,兩岸絲綢牙行千百家,遠近村坊織成綢布,俱到此上販賣。”
紡織業已由簡單的家庭手工業,逐漸轉換成獨立的手工業作坊,甚至發展出了部分手工業工廠。
手工業作坊的組織結構中有作坊主,由地主兼營工商業的資本家,也有脫離農業生產的機工。
他們的關係是所謂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隨即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雛形。
產業發展,最終確立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由於工商業利潤高,江南比較開明的大戶,基本上把生產糧食的土地,改為種植可以出售的商品作物。
晉商,陝商,徽商等等商家,紛紛把經營土地的資金投入到商業中,在江南開設了眾多綢緞、陶瓷等商鋪。
各大小城市的工商業都比以前繁榮,先前種植水稻的土地,為了利益更大化,不少被改為桑田。
由於紡織出來的絲綢需要染色,有些不適合種植桑樹的地區開始種植藍靛。
安徽南部則種植紅色染料茜草,這樣一來,因紡織業的需要,又並催生發展了相關的染布業。
蘇鬆一帶的紡織業發展是逐步擴大,大量的絲綢和布帛通過徽州、蘇州和山陝商人行銷到海內外。
他們相互結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商幫,以太湖蘇鬆為根據地,從而南走湖廣,穿過嶺南,漂洋過海,行銷海外。
這一切的商業活動的開展,基本都是建立在江南的紡織業基礎之上。
為此,各地的商人都在蘇州建立了會館。
如廣東的嶺南會館、陝西的全秦會館、山西的全晉會館等。
另外,也正是由於商業活動的逐漸發達,商人們隨身攜帶的大量資金旅途極不安全,於是出現了現代金融行業的雛形。
票號及相關異地匯款製度開始出現,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這一切都建立在神武皇帝改革開放基礎上,當然開始也會有弊端,朱慈烺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改正。
曆史上明末工業也已經出現萌芽,可惜隨著蠻夷東擄入主華夏而改變。
東擄政權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極端壓製政策,最終掐滅了明末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
使華夏社會經濟的發展從原有的領先世界,開始封閉自守,逐步落後於西方,最終被西方所趕超。
在蘇州吳江一片田園旁,站著五個年輕人,從衣著上看都是富家公子。
為首年紀輕公子大約十五歲左右,其他幾人年齡稍長,應該都在二十歲以上。
少年看著眼前良田種滿茂盛的桑樹,表情上看不出喜樂。
但其中有位年輕公子卻滿麵愁容,片刻後,他對為首公子拱手說道:
“陛下,如此良田卻種植桑樹,一旦發生嚴重天災,大明子民又挨餓,國庫雖然充裕,總不能無休止救災,從而讓商家獲利!”
這幾人正是南下私訪的神武皇帝,左右站著侍衛沈雲英和嶽洋,另外二人乃是金陵四公子中的兩位,方以智和陳貞慧。
朱慈烺此次南下特意帶上方以智和陳貞慧,二人都是南方人,更了解南方風情。
當然,二人和神武皇帝接觸並不多,朱慈烺也想讓他們了解自己和新政改革的成果,讓他們更加忠於大明。
剛才和朱慈烺說話的正是方以智,對方以智的說法,陳貞慧和嶽洋三人也都很認同。
以他們的思想,良田隻能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種桑養蠶乃是浪費資源。
這種情況,嶽洋和沈雲英不方便插嘴,陳貞慧沉思片刻道:
“陛下,臣認為方大人言之有理,好好良田全部被用來種桑養蠶,長久如此,糧價必然高漲,受害的還是普通百姓!”
這時嶽洋終於可以說話了,他拱手道:
“大人所言極是,一路南下,發現糧價都有上漲,有的地方糧價已經長到兩龍元一石。”
現在糧價和朱慈烺監國之前相比已經很便宜了,監國之初糧價最高達到十兩銀子以上。
土地改革後,糧價開始迴歸正常,一石糧食在1,5龍元左右,這個價錢在崇禎朝時無法想象的。
嶽洋所說兩龍元,實際上相當於以前二兩銀子一石,相比明初依然有些高。
當然,現在大明百姓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普遍提高,糧價高於明初屬於正常。
朱慈烺淡淡一笑:
“不怪百姓,這乃是貿易造成的,改革開放後,大明的絲綢極受國外人喜愛,大明商人個個都想賺大錢,煽動農民大肆種桑養蠶。
可是農民未必能真正受益,大部分利潤都被奸商賺去,據可靠情報,奸商們為了多賺錢少交稅,甚至不惜鋌而走險。”
這段時間以來,朱慈烺經常便衣在民間走訪,對南方走私情況,已經有所了解。
大明海岸線那麽長,如果想徹底管控走私。
不但地方官員要有所作為,大明海岸警衛隊必須要發揮強大作用。
可大多海商和地方官都有千絲萬縷關係,為了自身利益,肯定有地方官府懈怠,甚至睜隻眼閉隻眼。
對神武皇帝的說法,方以智和陳貞慧並不懷疑,神武皇帝麾下情報部門能力,無人可以質疑。
五人走進一個村子,在村口看到一個大爺曬太陽,五人走到大爺身邊,方以智抱拳笑道:
“大爺好,打擾一下。”
大爺在躺椅上微閉雙眼,聽到有人問話,他緩緩睜開眼睛。
上下打量一番幾人,發現都是有錢人,還以為是收生絲或者布匹的商人,嘿嘿一笑道:
“收蠶絲的吧?早賣完了,年輕人太懶惰了,下次早些來……”
方以智微微笑道:
“大爺,我們並非收購生絲,看到你們地裏都種植桑葉,糧食夠吃嗎?”
“嗬嗬……”
大爺嗬嗬一笑道:
“當然有,神武大帝聖明,土地改革讓家家都有田地,家人還可以去做工,怎麽會沒有糧食吃呢!
我們雖然居大部分田地種的都是桑葉,但每家都會留些田種水稻,足夠全家吃到來年。”
方以智假裝對京師方向抱抱拳道:
“東擄和流寇都被滅,現在乃是太平盛世,神武皇帝更是千古聖君!小生還想再問一句,除了農業稅外,你們還需要上交別稅賦嗎?”
大爺滿臉微笑搖搖頭:
“不用,收生絲的大老板都交少量稅,普通老百姓當然不需交其他稅。”
說話時,他四下看了看,又神秘而炫耀的說道:
“我有個選房親戚是做大買賣的,聽說走私很賺錢,他們部分商品通過正規途徑出海交稅。
還有部分商品通過秘密途徑出海,一分錢稅賦都不需要交,聽說一船物品能換半船白花花銀子……
若你們沒有門路,大爺可以介紹,生絲茶葉瓷器什麽的,他全部都迴收……”
大爺的話,並沒有讓朱慈烺等人感到意外,在此之前,都已經有所了解。
朱慈烺悄悄給嶽洋使個眼色,嶽洋急忙掏出兩塊龍元遞給大爺,假裝媚笑道:
“太好了,我們確實有些茶葉和生絲,就是沒有門路出海,勞煩大爺介紹一下。”
現在不是海禁時期,出海並不犯法,有些事情不需要迴避,南方走私也並不是什麽大秘密。
朱慈烺主要想了解走私方式,這也是他來江南私訪的目的。
大爺看到龍元,頓時眼前一亮,說實話,普通百姓家一個月都掙不到兩塊龍元。
嶽洋兩塊龍元,從大爺那裏拿到一個地址,順利在南京秦淮河一艘畫舫上找到張老板,並送上五百塊龍元。
“在下陳元,他們都是晉商,經熟人介紹,想和張老板做筆生意。”
看到龍元,張老板臉上露出笑容。
他認為朱慈烺等人應該是生意人,如果不是有事相求,出手不會這麽大方。
“想做什麽生意?說說看,我不一定能幫上忙!”
方以智再次拱手:
“我們手中擠壓很多茶葉瓷器,想掙大錢啊,聽說老板有門路,如果能讓我們貨物順利出去,利潤四六分成,你六我們四,不知張老板是否願意?”
張老板當時就心動了,可是他卻不露聲色道:
“哦,你們有多少貨?小買賣賺不到多少錢的。”
方以智故意四下看看,才道:
“不瞞您說,我們有價值二百多萬的貨物!”
二百萬貨物,如果走私出去至少能賺五倍,就算均分也是一筆巨款。
雖然心裏樂開花,可是張老板依然在試探:
“聽口音,你根本不是晉商。”
方以智微微一笑:
“不是,在下乃是蘇州人氏,他們是晉商,我們已經合作多年。”
“原來如此,要醜話說在前頭,做這個生意風險很大,沒有後台不要說賺錢,小命都可能不保,中間人要抽取兩成利潤,你們迴去考慮考慮在迴複。”
張老板叫來幾個姿色不錯的小美女,隨後對眾人笑道:
“今日還有事,明日在詳談,這幾位美女不錯,讓她們替在下照顧各位一天,明日見!”
張老板這麽說,朱慈烺他們當然不能說什麽,畢竟有求於人家,立即表示同意。
離開時,低聲交代一家丁:
“注意盯著,若不近女色,立即報告。”
“老爺放心。”
張老板走後,朱慈烺對幾位說道:
“他們準備用美人計,你們不必有所顧慮,該出手時就出手,反正張老板已經付過錢。”
幾人頓時一愣:
“這……這……這不好吧?”
嶽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道:
“為了完成任務,我們隻能被動獻身,對吧。”
“嘿嘿……”
方以智和陳貞慧此時完全沒有往日斯文,都跟著嘿嘿笑,作為江南文人,常年混跡宅秦淮河畔,他們豈能在乎。
可是身為女兒身的沈雲英就尷尬了,她俏臉紅彤彤的,低聲道:
“陛下,臣妾……臣妾該如何?”
朱慈烺微微一笑:
“恢複女兒身陪朕……”
“這……”
沈雲英的俏臉更加紅了……
朱慈烺猜到張老板擔心上麵釣魚辦案,所以才有此舉。
為了讓張劉老板上鉤,他毫無猶豫答應下來,反正不用他出錢。
“幾位客官無聊嗎,讓奴家來陪陪你們……”
不久,五六個花枝招展的小美女來到幾人麵前,肆無忌憚將身體靠在他們身上。
方以智立即伸手拉過一個美女:
“有房間嗎,本公子要消遣消遣!”
“當然有呀!相公跟奴家來!”
美女嬌媚一笑,拉起方以智就走。
嶽洋也半推半就,很快跟著一個美女出去,隨後是陳貞慧。
兩個美女當靠近朱慈烺,沈雲英就露出女兒裝,對兩個美女揮揮玉手:
“我家相公有小女子陪伴,你們退下吧!”
朱慈烺看看沈雲英,他嘴角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幾人離開後,很快有家丁跟過去,他們在外麵悄悄偷聽……
可並沒有聽到朱慈烺等人說話,隻聽到女人銷魂的聲音……
秦淮河是江南名妓名流才子官商集聚地。
秦淮河也是揚子江的一條支流,新時器時代,沿岸就人煙稠密,經濟發達,這裏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被稱為“南京的母親河”.
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的居民地.從南朝開始,秦淮河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
兩岸酒家林立,濃酒笙歌,無數商船晝夜往來河上。
許多歌女寄身其中,輕歌曼舞,絲竹飄渺,文人才子流連其間,佳人故事留傳千古.
江南貢院考區高中狀元者達58名,明清兩代名人,吳承恩、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翁同龢、張謇等均出於此。
朱慈烺穿越以來,一直忙於救國,忙於各種改革,從未光顧過秦淮河畫舫,更沒有見過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豔。
沒有想到今日居然在秦淮河畫舫上和沈雲英共度良宵,要知道沈雲英在他身邊兩年多了,朱慈烺從未動過她……
太湖地區的商人聞風競起,一年時間,由蘇州到杭州的運河兩岸,出現了許多新興作坊小城。
其中,以盛產絲綢的吳江盛澤鎮最為出名。
絡緯機櫨之聲通宵徹夜,兩岸絲綢牙行千百家,遠近村坊織成綢布,俱到此上販賣。”
紡織業已由簡單的家庭手工業,逐漸轉換成獨立的手工業作坊,甚至發展出了部分手工業工廠。
手工業作坊的組織結構中有作坊主,由地主兼營工商業的資本家,也有脫離農業生產的機工。
他們的關係是所謂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隨即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雛形。
產業發展,最終確立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由於工商業利潤高,江南比較開明的大戶,基本上把生產糧食的土地,改為種植可以出售的商品作物。
晉商,陝商,徽商等等商家,紛紛把經營土地的資金投入到商業中,在江南開設了眾多綢緞、陶瓷等商鋪。
各大小城市的工商業都比以前繁榮,先前種植水稻的土地,為了利益更大化,不少被改為桑田。
由於紡織出來的絲綢需要染色,有些不適合種植桑樹的地區開始種植藍靛。
安徽南部則種植紅色染料茜草,這樣一來,因紡織業的需要,又並催生發展了相關的染布業。
蘇鬆一帶的紡織業發展是逐步擴大,大量的絲綢和布帛通過徽州、蘇州和山陝商人行銷到海內外。
他們相互結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商幫,以太湖蘇鬆為根據地,從而南走湖廣,穿過嶺南,漂洋過海,行銷海外。
這一切的商業活動的開展,基本都是建立在江南的紡織業基礎之上。
為此,各地的商人都在蘇州建立了會館。
如廣東的嶺南會館、陝西的全秦會館、山西的全晉會館等。
另外,也正是由於商業活動的逐漸發達,商人們隨身攜帶的大量資金旅途極不安全,於是出現了現代金融行業的雛形。
票號及相關異地匯款製度開始出現,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這一切都建立在神武皇帝改革開放基礎上,當然開始也會有弊端,朱慈烺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改正。
曆史上明末工業也已經出現萌芽,可惜隨著蠻夷東擄入主華夏而改變。
東擄政權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極端壓製政策,最終掐滅了明末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
使華夏社會經濟的發展從原有的領先世界,開始封閉自守,逐步落後於西方,最終被西方所趕超。
在蘇州吳江一片田園旁,站著五個年輕人,從衣著上看都是富家公子。
為首年紀輕公子大約十五歲左右,其他幾人年齡稍長,應該都在二十歲以上。
少年看著眼前良田種滿茂盛的桑樹,表情上看不出喜樂。
但其中有位年輕公子卻滿麵愁容,片刻後,他對為首公子拱手說道:
“陛下,如此良田卻種植桑樹,一旦發生嚴重天災,大明子民又挨餓,國庫雖然充裕,總不能無休止救災,從而讓商家獲利!”
這幾人正是南下私訪的神武皇帝,左右站著侍衛沈雲英和嶽洋,另外二人乃是金陵四公子中的兩位,方以智和陳貞慧。
朱慈烺此次南下特意帶上方以智和陳貞慧,二人都是南方人,更了解南方風情。
當然,二人和神武皇帝接觸並不多,朱慈烺也想讓他們了解自己和新政改革的成果,讓他們更加忠於大明。
剛才和朱慈烺說話的正是方以智,對方以智的說法,陳貞慧和嶽洋三人也都很認同。
以他們的思想,良田隻能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種桑養蠶乃是浪費資源。
這種情況,嶽洋和沈雲英不方便插嘴,陳貞慧沉思片刻道:
“陛下,臣認為方大人言之有理,好好良田全部被用來種桑養蠶,長久如此,糧價必然高漲,受害的還是普通百姓!”
這時嶽洋終於可以說話了,他拱手道:
“大人所言極是,一路南下,發現糧價都有上漲,有的地方糧價已經長到兩龍元一石。”
現在糧價和朱慈烺監國之前相比已經很便宜了,監國之初糧價最高達到十兩銀子以上。
土地改革後,糧價開始迴歸正常,一石糧食在1,5龍元左右,這個價錢在崇禎朝時無法想象的。
嶽洋所說兩龍元,實際上相當於以前二兩銀子一石,相比明初依然有些高。
當然,現在大明百姓生活水平和收入都普遍提高,糧價高於明初屬於正常。
朱慈烺淡淡一笑:
“不怪百姓,這乃是貿易造成的,改革開放後,大明的絲綢極受國外人喜愛,大明商人個個都想賺大錢,煽動農民大肆種桑養蠶。
可是農民未必能真正受益,大部分利潤都被奸商賺去,據可靠情報,奸商們為了多賺錢少交稅,甚至不惜鋌而走險。”
這段時間以來,朱慈烺經常便衣在民間走訪,對南方走私情況,已經有所了解。
大明海岸線那麽長,如果想徹底管控走私。
不但地方官員要有所作為,大明海岸警衛隊必須要發揮強大作用。
可大多海商和地方官都有千絲萬縷關係,為了自身利益,肯定有地方官府懈怠,甚至睜隻眼閉隻眼。
對神武皇帝的說法,方以智和陳貞慧並不懷疑,神武皇帝麾下情報部門能力,無人可以質疑。
五人走進一個村子,在村口看到一個大爺曬太陽,五人走到大爺身邊,方以智抱拳笑道:
“大爺好,打擾一下。”
大爺在躺椅上微閉雙眼,聽到有人問話,他緩緩睜開眼睛。
上下打量一番幾人,發現都是有錢人,還以為是收生絲或者布匹的商人,嘿嘿一笑道:
“收蠶絲的吧?早賣完了,年輕人太懶惰了,下次早些來……”
方以智微微笑道:
“大爺,我們並非收購生絲,看到你們地裏都種植桑葉,糧食夠吃嗎?”
“嗬嗬……”
大爺嗬嗬一笑道:
“當然有,神武大帝聖明,土地改革讓家家都有田地,家人還可以去做工,怎麽會沒有糧食吃呢!
我們雖然居大部分田地種的都是桑葉,但每家都會留些田種水稻,足夠全家吃到來年。”
方以智假裝對京師方向抱抱拳道:
“東擄和流寇都被滅,現在乃是太平盛世,神武皇帝更是千古聖君!小生還想再問一句,除了農業稅外,你們還需要上交別稅賦嗎?”
大爺滿臉微笑搖搖頭:
“不用,收生絲的大老板都交少量稅,普通老百姓當然不需交其他稅。”
說話時,他四下看了看,又神秘而炫耀的說道:
“我有個選房親戚是做大買賣的,聽說走私很賺錢,他們部分商品通過正規途徑出海交稅。
還有部分商品通過秘密途徑出海,一分錢稅賦都不需要交,聽說一船物品能換半船白花花銀子……
若你們沒有門路,大爺可以介紹,生絲茶葉瓷器什麽的,他全部都迴收……”
大爺的話,並沒有讓朱慈烺等人感到意外,在此之前,都已經有所了解。
朱慈烺悄悄給嶽洋使個眼色,嶽洋急忙掏出兩塊龍元遞給大爺,假裝媚笑道:
“太好了,我們確實有些茶葉和生絲,就是沒有門路出海,勞煩大爺介紹一下。”
現在不是海禁時期,出海並不犯法,有些事情不需要迴避,南方走私也並不是什麽大秘密。
朱慈烺主要想了解走私方式,這也是他來江南私訪的目的。
大爺看到龍元,頓時眼前一亮,說實話,普通百姓家一個月都掙不到兩塊龍元。
嶽洋兩塊龍元,從大爺那裏拿到一個地址,順利在南京秦淮河一艘畫舫上找到張老板,並送上五百塊龍元。
“在下陳元,他們都是晉商,經熟人介紹,想和張老板做筆生意。”
看到龍元,張老板臉上露出笑容。
他認為朱慈烺等人應該是生意人,如果不是有事相求,出手不會這麽大方。
“想做什麽生意?說說看,我不一定能幫上忙!”
方以智再次拱手:
“我們手中擠壓很多茶葉瓷器,想掙大錢啊,聽說老板有門路,如果能讓我們貨物順利出去,利潤四六分成,你六我們四,不知張老板是否願意?”
張老板當時就心動了,可是他卻不露聲色道:
“哦,你們有多少貨?小買賣賺不到多少錢的。”
方以智故意四下看看,才道:
“不瞞您說,我們有價值二百多萬的貨物!”
二百萬貨物,如果走私出去至少能賺五倍,就算均分也是一筆巨款。
雖然心裏樂開花,可是張老板依然在試探:
“聽口音,你根本不是晉商。”
方以智微微一笑:
“不是,在下乃是蘇州人氏,他們是晉商,我們已經合作多年。”
“原來如此,要醜話說在前頭,做這個生意風險很大,沒有後台不要說賺錢,小命都可能不保,中間人要抽取兩成利潤,你們迴去考慮考慮在迴複。”
張老板叫來幾個姿色不錯的小美女,隨後對眾人笑道:
“今日還有事,明日在詳談,這幾位美女不錯,讓她們替在下照顧各位一天,明日見!”
張老板這麽說,朱慈烺他們當然不能說什麽,畢竟有求於人家,立即表示同意。
離開時,低聲交代一家丁:
“注意盯著,若不近女色,立即報告。”
“老爺放心。”
張老板走後,朱慈烺對幾位說道:
“他們準備用美人計,你們不必有所顧慮,該出手時就出手,反正張老板已經付過錢。”
幾人頓時一愣:
“這……這……這不好吧?”
嶽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道:
“為了完成任務,我們隻能被動獻身,對吧。”
“嘿嘿……”
方以智和陳貞慧此時完全沒有往日斯文,都跟著嘿嘿笑,作為江南文人,常年混跡宅秦淮河畔,他們豈能在乎。
可是身為女兒身的沈雲英就尷尬了,她俏臉紅彤彤的,低聲道:
“陛下,臣妾……臣妾該如何?”
朱慈烺微微一笑:
“恢複女兒身陪朕……”
“這……”
沈雲英的俏臉更加紅了……
朱慈烺猜到張老板擔心上麵釣魚辦案,所以才有此舉。
為了讓張劉老板上鉤,他毫無猶豫答應下來,反正不用他出錢。
“幾位客官無聊嗎,讓奴家來陪陪你們……”
不久,五六個花枝招展的小美女來到幾人麵前,肆無忌憚將身體靠在他們身上。
方以智立即伸手拉過一個美女:
“有房間嗎,本公子要消遣消遣!”
“當然有呀!相公跟奴家來!”
美女嬌媚一笑,拉起方以智就走。
嶽洋也半推半就,很快跟著一個美女出去,隨後是陳貞慧。
兩個美女當靠近朱慈烺,沈雲英就露出女兒裝,對兩個美女揮揮玉手:
“我家相公有小女子陪伴,你們退下吧!”
朱慈烺看看沈雲英,他嘴角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幾人離開後,很快有家丁跟過去,他們在外麵悄悄偷聽……
可並沒有聽到朱慈烺等人說話,隻聽到女人銷魂的聲音……
秦淮河是江南名妓名流才子官商集聚地。
秦淮河也是揚子江的一條支流,新時器時代,沿岸就人煙稠密,經濟發達,這裏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被稱為“南京的母親河”.
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的居民地.從南朝開始,秦淮河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
兩岸酒家林立,濃酒笙歌,無數商船晝夜往來河上。
許多歌女寄身其中,輕歌曼舞,絲竹飄渺,文人才子流連其間,佳人故事留傳千古.
江南貢院考區高中狀元者達58名,明清兩代名人,吳承恩、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翁同龢、張謇等均出於此。
朱慈烺穿越以來,一直忙於救國,忙於各種改革,從未光顧過秦淮河畫舫,更沒有見過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豔。
沒有想到今日居然在秦淮河畫舫上和沈雲英共度良宵,要知道沈雲英在他身邊兩年多了,朱慈烺從未動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