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鐵人軍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烏番兵是鄭芝龍重金打造出來的,其中還有兩千鐵人軍,這兩千鐵人軍陸戰基本無敵。
大航海時期的黑奴貿易,使得大量的黑人被歐洲殖民者販賣到世界各地。
亞洲的殖民地上,也曾有著大量的黑人存在,他們充當著殖民者的武裝力量。
這些黑人雖然擔當了維護治安的重要工作,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
許多黑人不滿遭受奴役,加之大明邊疆將領的召喚,不少黑人紛紛逃出虎口,進入大明東南沿海地方勢力軍隊中。
鄭家是最早一批接納黑人士兵的勢力,且花了大價錢購物先進火器裝備,組成了一支千人洋槍隊。
這些黑人都是基督徒,加之鄭家待遇極好,他們對鄭氏父子忠心耿耿,深得鄭芝龍和鄭森父子兩人的信任。
即便是到了康熙年間,鄭森的兒子鄭經承襲王爵時,鄭家在台灣的王宮中依舊有著一支黑人洋槍隊。
哈托是咖吠哩人,來自非洲南部的班圖,受到夕日長官葡萄牙貴族的影響,他是一個充滿了騎士浪漫思想的人。
平時總喜歡把什麽榮耀,光榮一類的詞匯掛在嘴邊上,一直盼望著能夠參加一場大戰,獲得更多的賞銀。
哈托掌管的黑人火槍隊和鄭家的兩千精甲,在和西方海戰中接舷戰時,他們都是無敵的存在。
鐵人軍亦稱鄭家精甲,兩千士兵人人全身覆以重甲,佩盾牌,戴假麵,手執長劍以為近戰之用,負火銃或大弓以為遠戰之用。
自從戰場上出現火器後,傳統的重型鎧甲變得不堪一擊,從元代開始便出現了布麵甲和棉甲。
棉甲和布麵甲雖外觀接近,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甲胄,布麵甲甲片內置。
而棉甲不同於布麵甲,其內部沒有甲片,是用棉花壓製,內部混合其他材料製成。
兩者的防禦對象也不同,布麵甲側重對傳統刀槍箭支的防護,棉甲則偏重對火器的防護。
明代火器盛行,棉甲的製作工藝也經過持續改良,並非全部以棉填充,內部會添加織物、牛皮、紙等材料提升防禦力,實際上成為了複合甲。
八旗軍的棉甲最初是從明軍手中繳獲,後來經過改進產生,將采摘的棉花打濕反複拍打做成。
南明永曆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的深夜。
一群頭戴鐵盔、臉罩鐵麵、身穿鐵甲、腳蹬鐵鞋,鎧甲上還圖畫著“朱碧彪文”的南明軍隊,氣勢洶湧的逼近清軍駐守的鎮江銀山柵欄。
柵欄上駐防的清軍,從沒有見過這樣怪異的軍隊,看到之後嚇得不敢出來決戰。
把氣焰囂張的清軍,嚇到不敢出來幹仗的明軍,就是國姓爺一手打造的鐵人軍。
鐵人軍隻是個俗稱,鄭軍中基本上以左虎衛鎮稱之。
每9人,包括班長在內為一班,其中包括士兵6員(帶班長),夥夫3人。
6人士兵除身披鐵甲之外,其中2人手執雲南斬馬刀,負責全班的近程火力輸出,2人手執盾牌負責防禦,其餘2人手持弓箭,負責遠程火力輸出。
其實6人都手持弓箭,但具體分工各不相同,夥夫三人除負責每班飲食外,都要攜帶鐵甲、戰裙、護臂等跟隨在後。
一旦遇上敵人,就要立馬穿上鐵甲參戰;平時則可以不穿,畢竟夥頭兵帶的東西就夠沉了。
每十班設一員副領管轄。
每兩副領設一員正領管帶。
每四正領設一員協管統領。
每四協管設一員虎衛鎮。
另外又為他們配備1200火器兵。
曆史上,因為後期人員增加,又設置左右二虎衛鎮,總人數增加至5760人。
盡管鐵甲軍很辛苦,但他們的軍餉極高。
在鄭軍的部隊裏,算是高薪待遇。
這支訓練有素且戰力兇悍的勁旅,在一盤散沙的南明各路軍旅中,著實獨樹一幟。
而永曆十二年的鄭軍北伐戰爭裏,這支脫穎而出的鐵人軍,就成了驕橫八旗鐵騎的噩夢。
永曆十二年6月23日的鎮江大戰裏,高速突擊的鄭軍放出大招,以鐵人軍搶占鎮江門戶銀山頂。
清軍提督管效忠連忙率領一萬五千滿漢精銳猛撲過來,其中一半是清軍騎兵,意圖一口吃掉鄭成功主力,卻沒想到立刻被崩了門牙。
麵對清軍重兵猛撲,早就攢勁多年的“鐵人軍”,開始按照熟練的操典列陣。
迅烈衝來的清軍鐵騎,先迎頭被鐵人軍狠剁,接著又被藤牌軍突襲,而掩護鐵人軍的鄭軍火器,也是猛烈打響。
清軍以往對付明朝步兵的套路,竟然分分鍾全都抓了瞎,射箭被鄭軍火器壓製,對砍又被鐵人軍狠揍,終於被揍的狼狽撤退。
以清軍史料記錄,這些鐵人軍追擊的場麵,更是相當恐怖:他們出手都是一刀。
基本就是一招剁下清軍騎兵,有的甚至能一刀砍下清軍坐騎的馬頭。
且清軍狼狽逃竄時,他們更是戴著繪有兇悍圖案的鐵麵具,對他們緊咬不放。
清軍提督管效忠狼狽跑迴去時,才發現身邊四千精銳騎兵,竟隻跑迴來不到四十人。
雖然這場北伐戰爭,還是以鄭軍的功虧一簣而告結束,但是鐵人軍的強大戰力,從此威震東南。
而且鐵人軍絕不是隻會窩裏橫。
永曆十五年鄭森收複台灣時,還是這支鐵人軍,在赤坎城下與荷蘭殖民者血拚,一口氣砍了一百一十八個荷蘭士兵。
後來清朝收台後,以昔日鐵人軍骨血藤牌軍為主的步兵隊伍,更曾參加了雅克薩血戰。
在白雪皚皚的黑龍江大地上硬杠沙俄哥薩克,甚至還有零傷亡團滅哥薩克的經典戰例。
俄羅斯史料把他們稱為“大帽軍”,甚至還有服氣評語:
“最怕大帽軍!”
可惜,康麻子最後還是創造一個先例,那就是打勝仗割讓領土的唯一王朝。
鄭森這樣一位在東南奮戰的孤軍,都能練出鐵人軍這樣的精銳。
而明末崇禎時年年大筆花錢,練出的軍隊卻常跑得比兔子快,比起來著實高下立判。
明朝的滅亡,僅從練兵這事說,就絕非軍事問題。
鐵人軍既然如此勇猛無敵,鄭森為何還在南京失敗呢?這其實乃是鄭森大意和判斷失誤造成的。
鄭森克複鎮江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周邊的幾十座州城府縣望風而降,抗清事業形勢一片大好。
大將甘輝認為,鎮江距離南京不過一百二十裏路程,鄭軍從陸路直取南京,也就一兩天的路程。
正所謂兵貴神速,要趁著清廷還沒有反應過來,奪取南京。
但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國姓爺,難免驕傲自滿,他認為滿清是趁著明朝內亂入關,現在氣數已盡。
又考慮到鄭軍遠道而來,正值暑期,怕王師水土不服,於是命大軍乘坐戰船,逆流而上。
結果鄭軍行軍速度異常緩慢,浪費時間貽誤戰機,直到七月初七船隊才出現在南京觀音門。
此門因城外的觀音山得名,而日後圍繞此山的激烈戰事也成為鄭軍北伐大軍的絞肉機!
意氣風發的國姓爺,登高遠眺看到南京城非常激動,登時賦詩一首: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城外的鄭軍聲勢浩大,修建八十三座大營,跟遊弋在長江中的水師遙相唿應。
而守禦在南京城內的清軍兵將,已經被國姓爺嚇破了膽。
遠在北京的順治,也是震怒非常,又驚慌失措,生怕南京有失,東南不保,到時候明朝遺民群起響應,滿清隻能退迴關內。
連遠在北京的順治都驚慌失措,別說留在南京城內的兩江總督郎廷佐和八旗主將喀喀木。
原本駐防南京的清軍主力,已經南下參加圍剿西南明軍的戰事。
此時留在南京的清軍不過六千人,八旗兵不過五百人,這些八旗將領對漢軍綠營並不放心。
甚至喀喀木還萌生屠殺南京百姓,以防止他們為國姓爺充當內應,結果被總督郎廷佐製止。
江蘇巡撫朱衣助,之前被鄭森俘獲,但國姓爺沒有殺他,而是將其放還。
這朱衣助不思報恩,而是迴到南京為守軍出謀劃策。
他向總督建議,用緩兵計假裝向鄭成功投降,但是必須寬限三十天,才肯開門迎降,不然留在北京的官員家屬會被治罪。
國姓爺信以為真,命鄭軍原地不動,沒有派兵扼守各地來往南京的要道要津,結果清軍各地的增援部隊,源源不斷地開進南京。
其中威脅最大,就是蘇鬆鎮總兵梁化鳳,他率領三千綠營兵馳援南京,就是這群人把鐵人軍打得落花流水。
鄭成功祭拜明孝陵之後,手下將士也受其影響麻痹大意,飲酒作樂,不把清軍調動放在眼裏。
而南京的清軍,在兵力得到補充後,不斷派出小股部隊襲擊鄭軍,試探虛實。
鄭成功在甘輝的勸說下,在農曆七月二十一日準備攻城。
而總兵梁化鳳持刀帶頭衝鋒,攻擊駐防在儀鳳門的鄭軍前鋒鎮餘新所部。
之前鄭軍各部因為爭功,將領們互相攻擊指責,國姓爺憤怒非常。
下令沒有他的命令,各部不得擅自出兵,不得擅自救援,違者嚴懲不貸。
鄭成功軍令如山,加上將領們機械地執行這條命令,所以餘新所部在遭受清軍圍攻時,其他鄭軍將領不敢出兵救援。
全部按兵不動在防區觀望,以至於被各個擊破,駐防在儀鳳門的前鋒鎮、中衝鎮均全軍覆沒。
前哨戰鄭軍慘敗,國姓爺不敢怠慢,將主力撤至觀音山,並圍繞觀音山展開環形防禦,層層設防。
希望能像鎮江銀山大捷一樣,將滿清八旗鐵騎引到山上,再由精銳鐵人軍將其消滅,但事與願違。
農曆七月二十四,清軍兵分幾路,向鄭軍發起總攻,鑒於八旗鐵騎在山地戰中,被鐵人軍的反騎戰法打得大敗虧輸。
這次八旗軍全部下馬步戰,跟綠營兵混編在一起,並炮擊鄭軍營寨。
擔任清軍先鋒,就是梁化鳳率領的三千綠營兵,這些人在八旗將領眼中都是炮灰,不僅待遇極低裝備低劣,而且沒有任何護甲,僅有號衣。
梁化鳳翻山越嶺,從小路上山,誤打誤撞闖入鄭軍後營。
梁化鳳命部下遊擊率兵,收集蘆葦,準備在兩軍鏖戰時放火燒船。
而梁化鳳率部迅速接敵,對鄭軍展開攻擊,雙方鏖戰多時,陷入僵持。
國姓爺聽聞戰報,命王牌精銳鐵人軍出陣,將殺入後方的清軍梁風化部驅趕下山。
這群鐵人軍,是鄭森花重金精心打造的重步兵。他們膀大腰圓,身披三十斤的重鎧,隻露出眼睛嘴巴,手持雲南斬馬刀和藤牌,三人一組的戰法,曾多次消滅八旗鐵騎。
清軍手中的普通刀劍槍矛,對這些鄭軍重步兵毫無辦法。
但梁化鳳是有備而來,他的綠營兵事先準備了連枷棒,又名:梢子棍、盤龍棍、鐵鏈夾棒。
這連枷原來是農民使用的打穀脫粒農具,一長一短兩節木棍,中間由繩子或者鐵鏈連接,揮舞起來比較省力。
而且打仗時用長棍敲擊敵人盾牌,盾牌隻能防護後麵的長棍,但前麵的敲杆會直接砸在持盾人的身上。
對重甲持盾防護目標效果奇好,東西方武士騎士們都喜歡用此物對付身披厚甲重盾,行動不便的敵人。
鄭成功的鐵人軍也是如此,斬馬刀被連枷棒砸鈍,身披重鎧的戰士們行動不便。
本來山路崎嶇在此行動特別耗費體力,必然不能堅持久戰,所以鐵人軍的戰法都是速戰速決。
而梁化鳳的綠營兵輕裝上陣,可以盡情揮舞連枷棒,穿山越嶺,追趕敗逃的鐵人軍。
此時,梁化鳳的部將,火燒鄭軍的後方戰船,鄭軍將士看到後營遇襲,非常掛念隨軍征戰的家眷,於是失去鬥誌,向後營狂奔。
而此時鐵人軍表現非常不佳,不是自相踐踏,就是跌入山穀越入水中,最終無法爬起淹死。
後方遭遇梁化鳳的奇襲,前方鏖戰的鄭軍沒有接到國姓爺的命令,不敢迴援,結果被清軍包抄合圍前後夾擊,損失慘重。
國姓爺知道大勢已去,不得不撤出戰鬥,下令後軍收容殘軍,打撈幾千名跳水逃生的鄭軍士兵,擊退追擊的清軍水師,掩護家眷和傷兵撤退。
此戰讓鄭成功付出巨大代價,大將甘輝、萬禮、陳魁等數十名中高級將官先後殉國,而鄭軍損失人數在兩三萬以上。
在攻打崇明未果後,鄭軍隻能撤迴金門、廈門。
而策應鄭成功的張煌言抗清義軍,孤懸於蕪湖,遭清軍圍攻,隻能避走浙東,國姓爺北伐和南明複國希望隻能化為東逝水中的泡影。
大航海時期的黑奴貿易,使得大量的黑人被歐洲殖民者販賣到世界各地。
亞洲的殖民地上,也曾有著大量的黑人存在,他們充當著殖民者的武裝力量。
這些黑人雖然擔當了維護治安的重要工作,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
許多黑人不滿遭受奴役,加之大明邊疆將領的召喚,不少黑人紛紛逃出虎口,進入大明東南沿海地方勢力軍隊中。
鄭家是最早一批接納黑人士兵的勢力,且花了大價錢購物先進火器裝備,組成了一支千人洋槍隊。
這些黑人都是基督徒,加之鄭家待遇極好,他們對鄭氏父子忠心耿耿,深得鄭芝龍和鄭森父子兩人的信任。
即便是到了康熙年間,鄭森的兒子鄭經承襲王爵時,鄭家在台灣的王宮中依舊有著一支黑人洋槍隊。
哈托是咖吠哩人,來自非洲南部的班圖,受到夕日長官葡萄牙貴族的影響,他是一個充滿了騎士浪漫思想的人。
平時總喜歡把什麽榮耀,光榮一類的詞匯掛在嘴邊上,一直盼望著能夠參加一場大戰,獲得更多的賞銀。
哈托掌管的黑人火槍隊和鄭家的兩千精甲,在和西方海戰中接舷戰時,他們都是無敵的存在。
鐵人軍亦稱鄭家精甲,兩千士兵人人全身覆以重甲,佩盾牌,戴假麵,手執長劍以為近戰之用,負火銃或大弓以為遠戰之用。
自從戰場上出現火器後,傳統的重型鎧甲變得不堪一擊,從元代開始便出現了布麵甲和棉甲。
棉甲和布麵甲雖外觀接近,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甲胄,布麵甲甲片內置。
而棉甲不同於布麵甲,其內部沒有甲片,是用棉花壓製,內部混合其他材料製成。
兩者的防禦對象也不同,布麵甲側重對傳統刀槍箭支的防護,棉甲則偏重對火器的防護。
明代火器盛行,棉甲的製作工藝也經過持續改良,並非全部以棉填充,內部會添加織物、牛皮、紙等材料提升防禦力,實際上成為了複合甲。
八旗軍的棉甲最初是從明軍手中繳獲,後來經過改進產生,將采摘的棉花打濕反複拍打做成。
南明永曆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的深夜。
一群頭戴鐵盔、臉罩鐵麵、身穿鐵甲、腳蹬鐵鞋,鎧甲上還圖畫著“朱碧彪文”的南明軍隊,氣勢洶湧的逼近清軍駐守的鎮江銀山柵欄。
柵欄上駐防的清軍,從沒有見過這樣怪異的軍隊,看到之後嚇得不敢出來決戰。
把氣焰囂張的清軍,嚇到不敢出來幹仗的明軍,就是國姓爺一手打造的鐵人軍。
鐵人軍隻是個俗稱,鄭軍中基本上以左虎衛鎮稱之。
每9人,包括班長在內為一班,其中包括士兵6員(帶班長),夥夫3人。
6人士兵除身披鐵甲之外,其中2人手執雲南斬馬刀,負責全班的近程火力輸出,2人手執盾牌負責防禦,其餘2人手持弓箭,負責遠程火力輸出。
其實6人都手持弓箭,但具體分工各不相同,夥夫三人除負責每班飲食外,都要攜帶鐵甲、戰裙、護臂等跟隨在後。
一旦遇上敵人,就要立馬穿上鐵甲參戰;平時則可以不穿,畢竟夥頭兵帶的東西就夠沉了。
每十班設一員副領管轄。
每兩副領設一員正領管帶。
每四正領設一員協管統領。
每四協管設一員虎衛鎮。
另外又為他們配備1200火器兵。
曆史上,因為後期人員增加,又設置左右二虎衛鎮,總人數增加至5760人。
盡管鐵甲軍很辛苦,但他們的軍餉極高。
在鄭軍的部隊裏,算是高薪待遇。
這支訓練有素且戰力兇悍的勁旅,在一盤散沙的南明各路軍旅中,著實獨樹一幟。
而永曆十二年的鄭軍北伐戰爭裏,這支脫穎而出的鐵人軍,就成了驕橫八旗鐵騎的噩夢。
永曆十二年6月23日的鎮江大戰裏,高速突擊的鄭軍放出大招,以鐵人軍搶占鎮江門戶銀山頂。
清軍提督管效忠連忙率領一萬五千滿漢精銳猛撲過來,其中一半是清軍騎兵,意圖一口吃掉鄭成功主力,卻沒想到立刻被崩了門牙。
麵對清軍重兵猛撲,早就攢勁多年的“鐵人軍”,開始按照熟練的操典列陣。
迅烈衝來的清軍鐵騎,先迎頭被鐵人軍狠剁,接著又被藤牌軍突襲,而掩護鐵人軍的鄭軍火器,也是猛烈打響。
清軍以往對付明朝步兵的套路,竟然分分鍾全都抓了瞎,射箭被鄭軍火器壓製,對砍又被鐵人軍狠揍,終於被揍的狼狽撤退。
以清軍史料記錄,這些鐵人軍追擊的場麵,更是相當恐怖:他們出手都是一刀。
基本就是一招剁下清軍騎兵,有的甚至能一刀砍下清軍坐騎的馬頭。
且清軍狼狽逃竄時,他們更是戴著繪有兇悍圖案的鐵麵具,對他們緊咬不放。
清軍提督管效忠狼狽跑迴去時,才發現身邊四千精銳騎兵,竟隻跑迴來不到四十人。
雖然這場北伐戰爭,還是以鄭軍的功虧一簣而告結束,但是鐵人軍的強大戰力,從此威震東南。
而且鐵人軍絕不是隻會窩裏橫。
永曆十五年鄭森收複台灣時,還是這支鐵人軍,在赤坎城下與荷蘭殖民者血拚,一口氣砍了一百一十八個荷蘭士兵。
後來清朝收台後,以昔日鐵人軍骨血藤牌軍為主的步兵隊伍,更曾參加了雅克薩血戰。
在白雪皚皚的黑龍江大地上硬杠沙俄哥薩克,甚至還有零傷亡團滅哥薩克的經典戰例。
俄羅斯史料把他們稱為“大帽軍”,甚至還有服氣評語:
“最怕大帽軍!”
可惜,康麻子最後還是創造一個先例,那就是打勝仗割讓領土的唯一王朝。
鄭森這樣一位在東南奮戰的孤軍,都能練出鐵人軍這樣的精銳。
而明末崇禎時年年大筆花錢,練出的軍隊卻常跑得比兔子快,比起來著實高下立判。
明朝的滅亡,僅從練兵這事說,就絕非軍事問題。
鐵人軍既然如此勇猛無敵,鄭森為何還在南京失敗呢?這其實乃是鄭森大意和判斷失誤造成的。
鄭森克複鎮江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周邊的幾十座州城府縣望風而降,抗清事業形勢一片大好。
大將甘輝認為,鎮江距離南京不過一百二十裏路程,鄭軍從陸路直取南京,也就一兩天的路程。
正所謂兵貴神速,要趁著清廷還沒有反應過來,奪取南京。
但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國姓爺,難免驕傲自滿,他認為滿清是趁著明朝內亂入關,現在氣數已盡。
又考慮到鄭軍遠道而來,正值暑期,怕王師水土不服,於是命大軍乘坐戰船,逆流而上。
結果鄭軍行軍速度異常緩慢,浪費時間貽誤戰機,直到七月初七船隊才出現在南京觀音門。
此門因城外的觀音山得名,而日後圍繞此山的激烈戰事也成為鄭軍北伐大軍的絞肉機!
意氣風發的國姓爺,登高遠眺看到南京城非常激動,登時賦詩一首: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城外的鄭軍聲勢浩大,修建八十三座大營,跟遊弋在長江中的水師遙相唿應。
而守禦在南京城內的清軍兵將,已經被國姓爺嚇破了膽。
遠在北京的順治,也是震怒非常,又驚慌失措,生怕南京有失,東南不保,到時候明朝遺民群起響應,滿清隻能退迴關內。
連遠在北京的順治都驚慌失措,別說留在南京城內的兩江總督郎廷佐和八旗主將喀喀木。
原本駐防南京的清軍主力,已經南下參加圍剿西南明軍的戰事。
此時留在南京的清軍不過六千人,八旗兵不過五百人,這些八旗將領對漢軍綠營並不放心。
甚至喀喀木還萌生屠殺南京百姓,以防止他們為國姓爺充當內應,結果被總督郎廷佐製止。
江蘇巡撫朱衣助,之前被鄭森俘獲,但國姓爺沒有殺他,而是將其放還。
這朱衣助不思報恩,而是迴到南京為守軍出謀劃策。
他向總督建議,用緩兵計假裝向鄭成功投降,但是必須寬限三十天,才肯開門迎降,不然留在北京的官員家屬會被治罪。
國姓爺信以為真,命鄭軍原地不動,沒有派兵扼守各地來往南京的要道要津,結果清軍各地的增援部隊,源源不斷地開進南京。
其中威脅最大,就是蘇鬆鎮總兵梁化鳳,他率領三千綠營兵馳援南京,就是這群人把鐵人軍打得落花流水。
鄭成功祭拜明孝陵之後,手下將士也受其影響麻痹大意,飲酒作樂,不把清軍調動放在眼裏。
而南京的清軍,在兵力得到補充後,不斷派出小股部隊襲擊鄭軍,試探虛實。
鄭成功在甘輝的勸說下,在農曆七月二十一日準備攻城。
而總兵梁化鳳持刀帶頭衝鋒,攻擊駐防在儀鳳門的鄭軍前鋒鎮餘新所部。
之前鄭軍各部因為爭功,將領們互相攻擊指責,國姓爺憤怒非常。
下令沒有他的命令,各部不得擅自出兵,不得擅自救援,違者嚴懲不貸。
鄭成功軍令如山,加上將領們機械地執行這條命令,所以餘新所部在遭受清軍圍攻時,其他鄭軍將領不敢出兵救援。
全部按兵不動在防區觀望,以至於被各個擊破,駐防在儀鳳門的前鋒鎮、中衝鎮均全軍覆沒。
前哨戰鄭軍慘敗,國姓爺不敢怠慢,將主力撤至觀音山,並圍繞觀音山展開環形防禦,層層設防。
希望能像鎮江銀山大捷一樣,將滿清八旗鐵騎引到山上,再由精銳鐵人軍將其消滅,但事與願違。
農曆七月二十四,清軍兵分幾路,向鄭軍發起總攻,鑒於八旗鐵騎在山地戰中,被鐵人軍的反騎戰法打得大敗虧輸。
這次八旗軍全部下馬步戰,跟綠營兵混編在一起,並炮擊鄭軍營寨。
擔任清軍先鋒,就是梁化鳳率領的三千綠營兵,這些人在八旗將領眼中都是炮灰,不僅待遇極低裝備低劣,而且沒有任何護甲,僅有號衣。
梁化鳳翻山越嶺,從小路上山,誤打誤撞闖入鄭軍後營。
梁化鳳命部下遊擊率兵,收集蘆葦,準備在兩軍鏖戰時放火燒船。
而梁化鳳率部迅速接敵,對鄭軍展開攻擊,雙方鏖戰多時,陷入僵持。
國姓爺聽聞戰報,命王牌精銳鐵人軍出陣,將殺入後方的清軍梁風化部驅趕下山。
這群鐵人軍,是鄭森花重金精心打造的重步兵。他們膀大腰圓,身披三十斤的重鎧,隻露出眼睛嘴巴,手持雲南斬馬刀和藤牌,三人一組的戰法,曾多次消滅八旗鐵騎。
清軍手中的普通刀劍槍矛,對這些鄭軍重步兵毫無辦法。
但梁化鳳是有備而來,他的綠營兵事先準備了連枷棒,又名:梢子棍、盤龍棍、鐵鏈夾棒。
這連枷原來是農民使用的打穀脫粒農具,一長一短兩節木棍,中間由繩子或者鐵鏈連接,揮舞起來比較省力。
而且打仗時用長棍敲擊敵人盾牌,盾牌隻能防護後麵的長棍,但前麵的敲杆會直接砸在持盾人的身上。
對重甲持盾防護目標效果奇好,東西方武士騎士們都喜歡用此物對付身披厚甲重盾,行動不便的敵人。
鄭成功的鐵人軍也是如此,斬馬刀被連枷棒砸鈍,身披重鎧的戰士們行動不便。
本來山路崎嶇在此行動特別耗費體力,必然不能堅持久戰,所以鐵人軍的戰法都是速戰速決。
而梁化鳳的綠營兵輕裝上陣,可以盡情揮舞連枷棒,穿山越嶺,追趕敗逃的鐵人軍。
此時,梁化鳳的部將,火燒鄭軍的後方戰船,鄭軍將士看到後營遇襲,非常掛念隨軍征戰的家眷,於是失去鬥誌,向後營狂奔。
而此時鐵人軍表現非常不佳,不是自相踐踏,就是跌入山穀越入水中,最終無法爬起淹死。
後方遭遇梁化鳳的奇襲,前方鏖戰的鄭軍沒有接到國姓爺的命令,不敢迴援,結果被清軍包抄合圍前後夾擊,損失慘重。
國姓爺知道大勢已去,不得不撤出戰鬥,下令後軍收容殘軍,打撈幾千名跳水逃生的鄭軍士兵,擊退追擊的清軍水師,掩護家眷和傷兵撤退。
此戰讓鄭成功付出巨大代價,大將甘輝、萬禮、陳魁等數十名中高級將官先後殉國,而鄭軍損失人數在兩三萬以上。
在攻打崇明未果後,鄭軍隻能撤迴金門、廈門。
而策應鄭成功的張煌言抗清義軍,孤懸於蕪湖,遭清軍圍攻,隻能避走浙東,國姓爺北伐和南明複國希望隻能化為東逝水中的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