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紅旗和正紅旗絕大部分牛錄被嶽托帶走,代善身邊隻剩五個牛錄。


    一個牛錄三百人,五個牛錄一千五百人。


    也就是說代善麾下兩紅旗一萬八千多滿洲正兵,目前隻剩一千五百人,等於名存實亡。


    以建奴人口想要把兩紅旗補充到近兩萬人的規模,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目前唯一辦法就是從其他六旗抽調填補,盡可能保持兩紅旗的存在,隻有這樣建奴八旗才算完整!


    八旗軍,本是明末女真部落的一種軍事體製,是一種古老而又獨具鮮明自我標誌的戶籍管理方式。


    野豬皮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勢,歸附日眾後,開始設定四旗,為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是為旗籍開創之始。


    所有部落人馬整編為四個部分,平時種地打獵生產,打仗挽弓提刀上陣,是為兵農一體製度。


    部落人眾既是提供生產力的百姓,又是提供戰鬥力的軍人。


    當時滿洲部落基本都是文盲,認不得字,就用顏色來區別自己是哪個部分的,於是有了黃白紅藍四種顏色標誌。


    用顏色區分部隊,也是中國古代大多常見的方法,與中原傳統的五行顏色相似,黃代表土,代表中央;白代表金,代表西方;紅代表火,代表南方;藍代表水,代表北方。


    八旗顏色缺少了代表木,東方的青色,後來加入了綠營,正好補齊了。


    後來建州部落越來越肥,四個旗的人馬越來越多,不便於管理,需要增設新的旗。


    但是選出新的容易識別的顏色又比較難,幹脆用老顏色上鑲上一個邊兒,就是加一圈得了。


    於是有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將歸附的各個滿洲部落、蒙古部落、漢軍都納入這個八個旗管理。


    既然兵農一體製度,這就帶來一個八旗鮮明的遊牧民族特色——軍備自籌。


    兵士的盔甲、武器都是自己解決,當然,一統之後,也有了朝廷統一造,統一發放的製度。


    大體上是朝廷的兵器盔甲為戰略儲備,有大戰來臨,戰前臨時發放,戰後會計數收繳。


    平時訓練都是用自己的,所以,弓箭作坊這個行業,就是為軍人製造弓箭。


    有錢的軍人能買得起修的起,沒錢的隻好糊弄,也導致了清末八旗軍事的直接沒落,甚至貧困的八旗軍沒有合適的武器來保持日常的訓練。


    增設到八個旗後,每旗300人為一牛錄,設一名牛錄額真管理。5個牛錄為一劄蘭,設置劄蘭額真管理,劄蘭額真也叫甲喇額真,5個劄蘭為一固山,是為一個旗,設左右梅勒額真管理。


    在努爾哈赤時期,八旗的成分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滿洲人,包括歸附的蒙古人、漢人及其他人。


    到了皇太極時期,隊伍又壯大了,天聰九年,後金征服了蒙古察哈爾部、喀喇沁部,將俘虜的部眾編為蒙古八旗,這是蒙古八旗的由來。


    崇德二年,將漢軍部隊(共分三部分,老漢軍為烏真超哈,孔友德投降部隊為天佑軍,尚可喜投降部隊為天佐軍)分為兩旗單獨管理。


    之前,老漢軍直接隸屬八旗,孔尚的投降軍隊還由他們自己單獨管理。


    崇德二年開始,所有的漢軍都編製統一,相當於奪了孔尚二人的兵權。


    這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開始為了招撫降將,部隊不打散,先讓你安心。


    最後慢慢地就給你摻沙子,先滲透,後來就直接改編整隊,奪權完事。


    崇德四年,漢軍又分為四旗,旗色是純皂色,皂鑲黃,皂鑲白,皂鑲紅。


    到了崇德七年,四旗變為八旗,旗色與滿洲一樣,短暫的四旗取消了,這是漢軍八旗的由來。


    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現在徹底湊齊了,那麽一共是二十四旗嗎?


    當然不是,其實還是八個旗,以鑲黃旗為例,鑲黃旗下,轄有滿洲,蒙古,漢軍這三個類似的種族成分,都是鑲黃旗內的成員,根據什麽時候入夥,分為三個部分,大體上是根據族群劃分的。


    八旗在入關後,男女老幼都稱為旗人(據說正黃旗老太太頭上都有“通天紋”)其他非八旗的都稱為“民人”。可見,現在滿族的民族成分極為複雜。


    按照早期八旗的編製:300x5x5,每旗共計7500人。八旗就應該是六萬人。


    實際上則不然,八旗早期的編製想法是每旗7500人,這7500人當然都是可以作戰的男丁。


    作戰就要有死亡傷殘,部隊損失了人數,有成丁的兒子可以頂替。


    但是不一定每人都生男孩吧,生女孩的就頂替不了名額,或者兒子沒長大的也頂替不了。


    所以7500人的名額應該隨著戰事的進展不能滿編,所以八旗的人數出現了人數不一致,有多有少的現象。


    早期的後金軍隊隸屬體製,有著濃厚的遊牧民族特色。


    雖然名義上八旗都是後金軍隊,但實際八個旗都有各自的旗主,旗下的軍隊類似旗主的奴隸。


    努爾哈赤老年時,八旗旗主逐漸開始形成各自的山頭勢力,為爭奪權力紛紛站隊。


    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孩子多爾袞,多鐸,阿濟格各領一旗,形成較強的勢力,與皇太極、代善等人進行政治角逐。


    入關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汗王的子侄統領。


    順治八年多爾袞死,順治親政,收多爾袞所轄的正白旗歸皇帝統領,於是形成了上三旗與下五旗。


    建奴入關伊始,為加強軍事防禦,分別令八旗兵在京師與各地駐防,實行永久性的駐紮。


    隨後采取了大規模的圈地活動,圈占百姓的大批良田劃歸旗人,並豁免旗人的稅賦與勞役。


    建奴對自己人的極大優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頹廢和寄生性,致使其後代騎射荒廢


    八旗製度與建奴政權相始終,它既是建奴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建奴最終走向衰敗沒落之路。


    阿濟格入關全軍覆沒後,建奴滿洲兵的缺額目前還未填補上。


    這次嶽托不但讓入關的兩紅旗滿洲兵被滅,連兩紅旗蒙軍和漢軍同樣無人一人逃出關。


    多爾袞和多鐸的兩白旗如果入關,肯定也會被明軍打掉。


    皇太極真的難以想象,明軍戰鬥力現在究竟強到何種程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物語00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物語000並收藏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