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好狗一條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作者:物語00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太極聖旨傳下,孔有得,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心裏非常歡喜。
漢軍終於又擴大了,以後他們對建奴會越來越重要,再也不會有建奴把漢軍當狗看了!
可是他們想法過於天真,皇太極建立完整漢軍八旗,真正目的是為了給建奴當炮灰。
前麵入關大多包衣被殺,建奴也損失將近兩萬,蒙古兩個旗幾乎被打光。
現在建立漢軍八旗人員不足,於是皇太極又傳旨大量征兵。
在遼東生活五年以上的漢人包衣者,隻要年滿十五周歲全部入軍,或者殺無赦!
隨後,皇太極又傳旨建立蒙古八旗,那時蒙古騎兵較多,建立完整八旗比漢軍更容易。
蒙古諸部加入滿洲後,八旗編製其實也隻有兩個旗,並沒有達到真正八個旗。
這次入關損失極為嚴重,為了盡快恢複戰鬥力和兵源。
皇太極要用最短時間組建滿蒙漢完整編製八旗軍。
也就是八旗滿洲兵,八旗蒙軍,八旗漢軍。
對多鐸請旨率軍入關報仇的要求,皇太極並未理睬。
皇太極不是莽夫,在沒有摸清楚明國具體情況下,皇太極絕對不會輕易派兵入關報仇。
為了那十萬人馬,另外再搭上更多八旗子弟的性命,遲早會把建奴打光,皇太極不能允許。
可在多鐸之後,又有一些建奴和蒙古將領請旨出兵,他們要為麾下報仇,更多為了搶掠,不然這個冬天很難過。
其中蒙古幾個首領叫的最兇,皇太極一時有些為難。
他擔心強行拒絕會引起蒙古諸部對大清的不滿,因此而離心離德絕非好事。
於是皇太極又把目光看向範文程:
“範卿,此事你以為如何?”
主子三番五次問詢他的建議,讓範文臣受寵若驚,急忙跪下磕頭:
“皇上,十萬大軍剛戰死,奴才認為目前不是出兵時機,最好派人把明國情況了解清楚再做決定。
如果真的此次入關失敗乃是明國太子所為,皇上可以派大清勇士血滴子刺殺明國太子,一旦刺殺成功,明國將再次大亂,大清立即發兵趁亂搶掠一番。
或者,大清隻能暫時修身養息擴建各旗人馬,為將來入主明國做好準備。
大清國都雖然從赫圖阿拉遷至盛京,但後方戰略縱深依然不夠,為了徹底解決大清後顧之憂,臣建議出兵朝鮮。
隻要拿下朝鮮,不但幾百萬朝鮮奴才成為大清對付明國的利器,一旦盛京有事,大清可以後撤到朝鮮。
到時進可攻擊明國,退可守在朝鮮,無論發生什麽情況,大清都將立於不敗之地,請陛下三思……”
建奴一幫權貴從來不把漢人當人看,範文程之前同樣被建奴當狗。
不然多鐸也不會當著範文成的麵玩弄他的小妾。
可是今天他這番話卻讓建奴權貴們刮目相看。
範文程一席話說的建奴大老粗們都連連點頭,他們並不懂什麽戰略縱深,主要想去朝鮮燒殺搶掠。
皇太極心中更加高興,暗道:
“範文程真是一條好狗,看來大清以後還是要多多聽卻他的建議!”
在皇太極沉思以後如何使用範文程時,代善高聲說道:
“範大人言之有理,那就打朝鮮吧!”
“打朝鮮……”
“打朝鮮……”
代善說話後,很多建奴將領開始高叫打朝鮮,對他們來說吧朝鮮遠比打明國簡單。
皇太極雖然也認同打朝鮮,但他感覺目前還不是最好時機。
於是想聽聽多爾袞的意見,雖然皇太極不喜歡多爾袞,但他並不懷疑多爾袞的能力。
“十四弟,你對此有何看法?”
多爾袞躬身說道:
“皇上,範大人所言確實可取,但並非現在,因為大清對此並未做任何準備,畢竟朝鮮是一個不小的國家。
並且在大清攻打朝鮮之時,還要提放明國支援和趁機攻打大清,臣認為不能打無準備之仗,請皇上三思!”
多爾袞的話正中皇太極下懷,他就知道十四弟不簡單,皇太極點點頭說道:
“好,封鎖一切消息,今天大清議事內容決不能外傳,各旗抓緊招兵訓練,同時加派人手到明國監視他們一舉一動,三個月後攻打朝鮮!”
“喳,吾皇萬歲萬萬歲!”
………………………………
大明京師
崇禎九年九月十日,京師正陽門,一輛倆馬車正在出城,路上行人並未在意什麽人出城,這種情況在大明京師在正常不過。
但在正陽門不遠處一輛普通的馬車上,卻有一個端莊美麗的女子正看著出城的馬車落淚,此人正是大明國母周皇後。
出城的車隊正是大明國丈周奎家人,周奎此時也被兒子扶著坐在中間一輛馬車上傻笑,他是真的瘋了,並不是裝瘋賣傻。
朱慈烺將國丈府中金銀財物一並抄走,並未動其他東西,國舅在兩天時間內把周府值錢東西全部拍賣,然後依依不舍的帶著家人和瘋爹離開京師返迴老家蘇州。
如果周奎能好好做人,榮華富貴根本不成問題。
淪落到今天完全是他咎由自取,如果不是曆史上那些事情暫未發生,他想活著離開絕不可能。
在聽到父親今天要離開京師後,周皇後讓人準備一輛普通馬車,悄悄來到正陽門為父親送行。
周皇後雖然內心很是痛苦,但作為國母母儀天下,她卻隻能悄悄目送老爹離開,她不能為了犯罪的老爹讓夫君和皇兒難做。
夫君為大明日夜操勞,整個皇宮都跟著他省吃儉用,很久都沒有吃上一頓葷菜,可是國丈卻打著皇後的名頭肆意斂財。
家中金銀幾十萬兩卻一毛不拔,並且還和建奴有貿易,即使崇禎皇帝和太子原諒周奎,周皇後都不能原諒父親和她自己。
這也是她在父親離開京師時,都不願意和他見麵的原因,盡管知道此次一別即是永別。
看著皇後梨花帶雨痛心疾首的模樣,宮女小玲低聲勸道:
“娘娘,你和國丈見上一麵吧,皇帝和太子不會怪你的,看您傷心,奴婢很難受……”
周皇後輕輕擦去俏臉上的淚水:
“陛下能饒國丈一條命,本宮已經感激不盡,迴宮!”
漢軍終於又擴大了,以後他們對建奴會越來越重要,再也不會有建奴把漢軍當狗看了!
可是他們想法過於天真,皇太極建立完整漢軍八旗,真正目的是為了給建奴當炮灰。
前麵入關大多包衣被殺,建奴也損失將近兩萬,蒙古兩個旗幾乎被打光。
現在建立漢軍八旗人員不足,於是皇太極又傳旨大量征兵。
在遼東生活五年以上的漢人包衣者,隻要年滿十五周歲全部入軍,或者殺無赦!
隨後,皇太極又傳旨建立蒙古八旗,那時蒙古騎兵較多,建立完整八旗比漢軍更容易。
蒙古諸部加入滿洲後,八旗編製其實也隻有兩個旗,並沒有達到真正八個旗。
這次入關損失極為嚴重,為了盡快恢複戰鬥力和兵源。
皇太極要用最短時間組建滿蒙漢完整編製八旗軍。
也就是八旗滿洲兵,八旗蒙軍,八旗漢軍。
對多鐸請旨率軍入關報仇的要求,皇太極並未理睬。
皇太極不是莽夫,在沒有摸清楚明國具體情況下,皇太極絕對不會輕易派兵入關報仇。
為了那十萬人馬,另外再搭上更多八旗子弟的性命,遲早會把建奴打光,皇太極不能允許。
可在多鐸之後,又有一些建奴和蒙古將領請旨出兵,他們要為麾下報仇,更多為了搶掠,不然這個冬天很難過。
其中蒙古幾個首領叫的最兇,皇太極一時有些為難。
他擔心強行拒絕會引起蒙古諸部對大清的不滿,因此而離心離德絕非好事。
於是皇太極又把目光看向範文程:
“範卿,此事你以為如何?”
主子三番五次問詢他的建議,讓範文臣受寵若驚,急忙跪下磕頭:
“皇上,十萬大軍剛戰死,奴才認為目前不是出兵時機,最好派人把明國情況了解清楚再做決定。
如果真的此次入關失敗乃是明國太子所為,皇上可以派大清勇士血滴子刺殺明國太子,一旦刺殺成功,明國將再次大亂,大清立即發兵趁亂搶掠一番。
或者,大清隻能暫時修身養息擴建各旗人馬,為將來入主明國做好準備。
大清國都雖然從赫圖阿拉遷至盛京,但後方戰略縱深依然不夠,為了徹底解決大清後顧之憂,臣建議出兵朝鮮。
隻要拿下朝鮮,不但幾百萬朝鮮奴才成為大清對付明國的利器,一旦盛京有事,大清可以後撤到朝鮮。
到時進可攻擊明國,退可守在朝鮮,無論發生什麽情況,大清都將立於不敗之地,請陛下三思……”
建奴一幫權貴從來不把漢人當人看,範文程之前同樣被建奴當狗。
不然多鐸也不會當著範文成的麵玩弄他的小妾。
可是今天他這番話卻讓建奴權貴們刮目相看。
範文程一席話說的建奴大老粗們都連連點頭,他們並不懂什麽戰略縱深,主要想去朝鮮燒殺搶掠。
皇太極心中更加高興,暗道:
“範文程真是一條好狗,看來大清以後還是要多多聽卻他的建議!”
在皇太極沉思以後如何使用範文程時,代善高聲說道:
“範大人言之有理,那就打朝鮮吧!”
“打朝鮮……”
“打朝鮮……”
代善說話後,很多建奴將領開始高叫打朝鮮,對他們來說吧朝鮮遠比打明國簡單。
皇太極雖然也認同打朝鮮,但他感覺目前還不是最好時機。
於是想聽聽多爾袞的意見,雖然皇太極不喜歡多爾袞,但他並不懷疑多爾袞的能力。
“十四弟,你對此有何看法?”
多爾袞躬身說道:
“皇上,範大人所言確實可取,但並非現在,因為大清對此並未做任何準備,畢竟朝鮮是一個不小的國家。
並且在大清攻打朝鮮之時,還要提放明國支援和趁機攻打大清,臣認為不能打無準備之仗,請皇上三思!”
多爾袞的話正中皇太極下懷,他就知道十四弟不簡單,皇太極點點頭說道:
“好,封鎖一切消息,今天大清議事內容決不能外傳,各旗抓緊招兵訓練,同時加派人手到明國監視他們一舉一動,三個月後攻打朝鮮!”
“喳,吾皇萬歲萬萬歲!”
………………………………
大明京師
崇禎九年九月十日,京師正陽門,一輛倆馬車正在出城,路上行人並未在意什麽人出城,這種情況在大明京師在正常不過。
但在正陽門不遠處一輛普通的馬車上,卻有一個端莊美麗的女子正看著出城的馬車落淚,此人正是大明國母周皇後。
出城的車隊正是大明國丈周奎家人,周奎此時也被兒子扶著坐在中間一輛馬車上傻笑,他是真的瘋了,並不是裝瘋賣傻。
朱慈烺將國丈府中金銀財物一並抄走,並未動其他東西,國舅在兩天時間內把周府值錢東西全部拍賣,然後依依不舍的帶著家人和瘋爹離開京師返迴老家蘇州。
如果周奎能好好做人,榮華富貴根本不成問題。
淪落到今天完全是他咎由自取,如果不是曆史上那些事情暫未發生,他想活著離開絕不可能。
在聽到父親今天要離開京師後,周皇後讓人準備一輛普通馬車,悄悄來到正陽門為父親送行。
周皇後雖然內心很是痛苦,但作為國母母儀天下,她卻隻能悄悄目送老爹離開,她不能為了犯罪的老爹讓夫君和皇兒難做。
夫君為大明日夜操勞,整個皇宮都跟著他省吃儉用,很久都沒有吃上一頓葷菜,可是國丈卻打著皇後的名頭肆意斂財。
家中金銀幾十萬兩卻一毛不拔,並且還和建奴有貿易,即使崇禎皇帝和太子原諒周奎,周皇後都不能原諒父親和她自己。
這也是她在父親離開京師時,都不願意和他見麵的原因,盡管知道此次一別即是永別。
看著皇後梨花帶雨痛心疾首的模樣,宮女小玲低聲勸道:
“娘娘,你和國丈見上一麵吧,皇帝和太子不會怪你的,看您傷心,奴婢很難受……”
周皇後輕輕擦去俏臉上的淚水:
“陛下能饒國丈一條命,本宮已經感激不盡,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