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楊小濤在學校教室裏點齊人手,準備分派任務。


    卻聽到來人報告,說是有領導進村了,楊小濤聽了連忙帶人出去迎接。


    片刻後,就看到一個穿著軍大衣的老人大步走來,在他身後還跟著一名警衛。


    楊小濤老遠就認出來,這來的正是陶老。


    這位可是農科院的頂頭上司啊。


    尤其是這兩年農業發展迅速,雜交玉米的推廣種植更是打開了局麵,後麵還有雜交小麥以及雜交水稻正距離成功不遠,這讓本身的地位愈發重要。


    而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現在的陶老地位已經比起黃老都高了。


    畢竟,黃老隻是一機部的老大,而陶老卻是整個農業的大佬。


    “首長!”


    楊小濤連忙上前。


    陶老見是楊小濤,隨後露出笑容,“聽說你們這要開工了,我過來看看!”


    “這次動作,上麵可是沒少關注,你們三處就是咱們的三把刀,能不能砍下這塊肉,可是關乎咱們的臉麵呢!”


    陶老語重心長的說著,“準備的怎樣?”


    陶老開口詢問,楊小濤一邊跟著一邊說著。


    “村裏昨天已經做好兩座大棚,今天五座大棚都能做好,我們準備今天就實驗…”


    楊小濤快去說著自己的計劃,陶老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兩人很快來到教室裏,屋子裏眾人都是好奇,許多人都不認識陶老。


    楊小濤想要介紹卻被陶老打斷,“我這次來,就是看看同誌們的工作。”


    “在這方麵,我知道的不多,能夠幫忙的有限!”


    “不過遇到什麽困難,盡管跟我說!”


    楊小濤聽了點頭,“有您這句話,我這心裏有底了!”


    陶老笑著,“我就是來給你保底的!”


    “去吧!”


    陶老說完就帶著警衛來到教室一旁坐下,仿佛是個聽課的老師。


    楊小濤見眾人眼中充滿好奇,隨即輕咳一聲,將眾人注意力吸引過來。


    “侯隊長,你來說下研究進展!”


    聽到楊小濤的聲音,侯麗晶立馬走上講台,來到黑板前拿起粉筆開始講述。


    “隊長,這一段時間,根據高主任他們傳迴來的數據,我們做了不少工作!”


    “尤其是土壤的整體性質已經摸透,跟咱們這裏的土壤結構差了不少。”


    侯麗晶在上麵寫著一連串的名詞,隨後在後麵列出兩列數據。


    當然,並不是準確的數據,而是大體的範圍。


    楊小濤眯眼看著,腦海中比較著雙方的差距。


    “楊隊!”


    侯麗晶寫完後,開始分析起來。


    “根據我們得出的結論,這其中酸堿度是第一個大的差別。”


    “我們分析了大棚裏的土壤,其酸堿度是6.5到7.0之間。”


    “但高主任發來的資料顯示,咩咩蒿產地酸堿度卻是到了7.0到7.5之間。”


    “也就是說,兩者之間都是中性土壤,但酸堿度明顯西北的早高一些。”


    說到這裏,楊小濤點頭,角落裏陶老也默默點頭。


    涉及到藥草藥理,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導致不同,不敢有絲毫馬虎。


    陶老也清楚其中道理,昨晚上跟院長打電話的時候,也了解這些。


    “這點我們可以用化肥來調整!”


    侯麗晶點頭,顯然這是當前最適合的辦法。


    至於化肥哪裏搞,這不是她們操心的。


    有楊隊在,沒問題的!


    而楊小濤卻是將目光看向陶老,對方輕輕點頭。


    “除此之外,就是溫度和溫差。”


    侯麗晶指著數據說道,“根據咩咩蒿的習性,夏天開始生長,而西北區域白天溫度在23c到35c之間,晚上差不多9c到20c之間,溫差有15c但20c左右。”


    “我們想要模擬環境,就需要滿足這個要求。”


    “否則的話,溫度達不到,溫差達不到,很容易…”


    侯麗晶說到這裏,看了眼眾人,“很容易長不出來,或者說,長出來後,不是我們需要的那種。”


    “但,如何控製溫度,找出合適的溫度規律,是個,很耗時間的事”


    楊小濤聽了點頭,南橘北枳的事情他了解,也清楚土壤氣候對植物的影響。


    但現在,他們別無他法。


    “同學們,同誌們!”


    楊小濤上前,來到講台上。


    拿出粉筆在溫度上重重畫了一道線。


    隨後語氣凝重。


    “溫度,溫差,這將是我們今後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


    “任何一點的閃失,都可能讓我們的付出,我們的投入,白費。”


    “而這後果,就是任務失敗。”


    “任務失敗的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


    “我們輸不起。”


    楊小濤認真說著,頭一次見楊小濤如此嚴肅,下方不僅是侯麗晶動人,還是以前跟在身旁的學生,心裏頭都沉甸甸的,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我希望大家,打起精神來,爭取完成這次任務!”


    “下麵,我說一下實驗方案!”


    眾人立馬拿起紙筆記錄下來。


    “侯隊長,咩咩蒿的種子有多少?”


    侯麗晶點頭,“隊長,因為事情緊急,西北的同誌一共搜集了五斤多,分到我們第三梯隊的隻有一斤左右。”


    “我們數了下,大約有八千五百粒!”


    聽到準確的數值,楊小濤滿意點頭。


    這說明,他有足夠的數量來讓小薇實驗。


    “接下來,我們分成兩組,一組和二組。”


    “侯隊,王隊各自帶領一組人。”


    楊小濤開始安排任務,眾人認真聽著。


    “王隊,你們一組負責土壤的調製,我會讓人找來化肥。”


    “你們組要調製出不同酸堿度的土壤!”


    楊小濤說完,王浩立馬舉手,楊小濤點頭,隨後王浩問到,“楊隊,既然我們有西北的土壤樣本,為啥不直接按照那邊的來做?”


    “那邊的土壤酸堿度我們檔案會做,但你敢保證那邊的土壤一定適合這邊的氣候環境?”


    王浩心裏不敢保證。


    “多做幾個梯度,就是怕意外!”


    “明白!”


    王浩點頭,開始挑選隊員,基本上都是年輕小夥。


    畢竟攪拌土壤可不是輕快活。


    “剩下的,二組,負責控製溫度變化。”


    隨即楊小濤針對性的做了安排。


    首先,楊小濤充分利用先建立起來的五個大棚。


    其次,每個大棚裏麵擺放一百個木頭盒子,種上種子,做好標記。


    最後就是將溫度進行劃分。


    按照西北那邊的溫度進行劃分,控製溫差在15c之內。


    用的辦法很簡單,溫度低了生爐子,溫度高了通風。


    “我說的就這些,大家明白不?”


    “明白!”


    眾人齊齊點頭。


    陶老在心裏計算著,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卻是將西北、西南兩處考慮的問題都融括在內,尤其是對溫度的要求,做了細致的劃分,給出了解決的辦法。


    這在當下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楊小濤的這種撒網式的實驗就成了當前最好的辦法。


    哪怕成功率並不大,卻也是一種辦法。


    當然,他不清楚楊小濤敢這樣做是有倚仗的,他的倚仗就是小薇。


    這也是楊小濤為啥要木材廠準備五百個木盒子的緣故。


    有小薇在,可以清楚的探查木盒子裏草種子的情況。


    當然,楊小濤也可以讓小薇動用能力來催熟草種子。


    但那不是楊小濤想要的。


    楊小濤要的是,找出適宜的環境,讓大棚種植變得可能。


    當然,若是最後找不到合適的辦法,院長與高玉峰也都失敗的情況下,楊小濤也會讓小薇出手的。


    畢竟,對救治生命的藥品,楊小濤還是拎得清楚輕重的!


    “首長!”


    一切安排完畢,楊小濤又看向一旁的陶老,“您看有什麽指示?”


    “不用,你安排的挺好。”


    陶老坐在位子上覺得沒啥補充的,該想到的都想到了,甚至比川蜀跟西北提交上來的計劃都還全麵。


    至於能不能成功,就看天意了。


    隨後眾人按照吩咐開始忙碌,陶老跟著楊小濤去了大棚所在,遠遠看去,已經有三座大棚蓋上了薄膜,剩下的兩座正在搭架子。


    周圍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


    陶老往前,楊小濤陪在左右。


    “太爺,外公,這位是陶首長。”


    來到人前,太爺跟老金還有老校長幾人正在吸煙,見到楊小濤領著人過來,這才靠前。


    陶老聽說過楊太爺,也知道楊小濤外公是誰,隨即上前跟幾個老人熱情交流著。


    “首長,您放心,這百十個大棚不是事。”


    太爺拍著胸脯保證著,“俺們周邊幾個村子,隻要團結起來,發動起來,年前就能做出來。”


    陶老聽了滿是笑容,不斷點著頭,“我信,我相信同誌們,鄉親們的本事。”


    “我相信,咱們工、農合作下,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隨後陶老在一行人的陪同下來到最先完成的大棚中,剛進來,就覺得比外麵冰天雪地要暖和的多。


    此刻上麵的人正在鋪設草簾子,幾個人站在牆壁上,然後用長竹竿將草簾子推著,滾落的鋪下去。


    “這種用稻草編製成的簾子可以有效的保溫,避免大棚溫度太低影響生長。”


    楊小濤在一旁解釋著,陶老點頭,“這草簾子夠不夠?”


    “現在這些還夠,不過按照一百座大棚來建設的話,肯定是不夠的。”


    “你將草簾子的做法寫個章程,迴頭我讓人送去江浙,直接在那邊做好了再送來。”


    “順便也給西北送去。”


    陶老考慮片刻,隨後下定決心。


    既然上麵都全力支持了,他還有啥不好開口的。


    “那太好了,我們這還是發動全村連夜做的呢,要是有人幫忙更好。”


    楊小濤說著,然後繼續在大棚裏走著。


    “這裏靠近河流,澆水倒是不成問題...”


    等一圈下來介紹完,陶老對於大棚的建設非常滿意,考慮到各個方麵,最主要的是,有效果。


    裏麵確是暖和。


    “化肥、草簾子還有相關人人員的物資我會盡快安排。”


    “你們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將這些草,種出來。”


    臨走前,陶老語重心長的說著,楊小濤聽了立馬點頭,“首長放心,我,有信心。”


    陶老聽了臉上露出笑容,不知怎的,他這一趟過來後,心裏原本的擔憂竟然少了許多。


    或許這就是自信之人給人的力量吧。


    “我等你們的好消息。”


    車子駛離,楊小濤迴頭趕往大棚。


    既然話已經說了,要是做不到,那可是很跌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