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楊小濤在學校教室裏點齊人手,準備分派任務。
卻聽到來人報告,說是有領導進村了,楊小濤聽了連忙帶人出去迎接。
片刻後,就看到一個穿著軍大衣的老人大步走來,在他身後還跟著一名警衛。
楊小濤老遠就認出來,這來的正是陶老。
這位可是農科院的頂頭上司啊。
尤其是這兩年農業發展迅速,雜交玉米的推廣種植更是打開了局麵,後麵還有雜交小麥以及雜交水稻正距離成功不遠,這讓本身的地位愈發重要。
而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現在的陶老地位已經比起黃老都高了。
畢竟,黃老隻是一機部的老大,而陶老卻是整個農業的大佬。
“首長!”
楊小濤連忙上前。
陶老見是楊小濤,隨後露出笑容,“聽說你們這要開工了,我過來看看!”
“這次動作,上麵可是沒少關注,你們三處就是咱們的三把刀,能不能砍下這塊肉,可是關乎咱們的臉麵呢!”
陶老語重心長的說著,“準備的怎樣?”
陶老開口詢問,楊小濤一邊跟著一邊說著。
“村裏昨天已經做好兩座大棚,今天五座大棚都能做好,我們準備今天就實驗…”
楊小濤快去說著自己的計劃,陶老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兩人很快來到教室裏,屋子裏眾人都是好奇,許多人都不認識陶老。
楊小濤想要介紹卻被陶老打斷,“我這次來,就是看看同誌們的工作。”
“在這方麵,我知道的不多,能夠幫忙的有限!”
“不過遇到什麽困難,盡管跟我說!”
楊小濤聽了點頭,“有您這句話,我這心裏有底了!”
陶老笑著,“我就是來給你保底的!”
“去吧!”
陶老說完就帶著警衛來到教室一旁坐下,仿佛是個聽課的老師。
楊小濤見眾人眼中充滿好奇,隨即輕咳一聲,將眾人注意力吸引過來。
“侯隊長,你來說下研究進展!”
聽到楊小濤的聲音,侯麗晶立馬走上講台,來到黑板前拿起粉筆開始講述。
“隊長,這一段時間,根據高主任他們傳迴來的數據,我們做了不少工作!”
“尤其是土壤的整體性質已經摸透,跟咱們這裏的土壤結構差了不少。”
侯麗晶在上麵寫著一連串的名詞,隨後在後麵列出兩列數據。
當然,並不是準確的數據,而是大體的範圍。
楊小濤眯眼看著,腦海中比較著雙方的差距。
“楊隊!”
侯麗晶寫完後,開始分析起來。
“根據我們得出的結論,這其中酸堿度是第一個大的差別。”
“我們分析了大棚裏的土壤,其酸堿度是6.5到7.0之間。”
“但高主任發來的資料顯示,咩咩蒿產地酸堿度卻是到了7.0到7.5之間。”
“也就是說,兩者之間都是中性土壤,但酸堿度明顯西北的早高一些。”
說到這裏,楊小濤點頭,角落裏陶老也默默點頭。
涉及到藥草藥理,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導致不同,不敢有絲毫馬虎。
陶老也清楚其中道理,昨晚上跟院長打電話的時候,也了解這些。
“這點我們可以用化肥來調整!”
侯麗晶點頭,顯然這是當前最適合的辦法。
至於化肥哪裏搞,這不是她們操心的。
有楊隊在,沒問題的!
而楊小濤卻是將目光看向陶老,對方輕輕點頭。
“除此之外,就是溫度和溫差。”
侯麗晶指著數據說道,“根據咩咩蒿的習性,夏天開始生長,而西北區域白天溫度在23c到35c之間,晚上差不多9c到20c之間,溫差有15c但20c左右。”
“我們想要模擬環境,就需要滿足這個要求。”
“否則的話,溫度達不到,溫差達不到,很容易…”
侯麗晶說到這裏,看了眼眾人,“很容易長不出來,或者說,長出來後,不是我們需要的那種。”
“但,如何控製溫度,找出合適的溫度規律,是個,很耗時間的事”
楊小濤聽了點頭,南橘北枳的事情他了解,也清楚土壤氣候對植物的影響。
但現在,他們別無他法。
“同學們,同誌們!”
楊小濤上前,來到講台上。
拿出粉筆在溫度上重重畫了一道線。
隨後語氣凝重。
“溫度,溫差,這將是我們今後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
“任何一點的閃失,都可能讓我們的付出,我們的投入,白費。”
“而這後果,就是任務失敗。”
“任務失敗的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
“我們輸不起。”
楊小濤認真說著,頭一次見楊小濤如此嚴肅,下方不僅是侯麗晶動人,還是以前跟在身旁的學生,心裏頭都沉甸甸的,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我希望大家,打起精神來,爭取完成這次任務!”
“下麵,我說一下實驗方案!”
眾人立馬拿起紙筆記錄下來。
“侯隊長,咩咩蒿的種子有多少?”
侯麗晶點頭,“隊長,因為事情緊急,西北的同誌一共搜集了五斤多,分到我們第三梯隊的隻有一斤左右。”
“我們數了下,大約有八千五百粒!”
聽到準確的數值,楊小濤滿意點頭。
這說明,他有足夠的數量來讓小薇實驗。
“接下來,我們分成兩組,一組和二組。”
“侯隊,王隊各自帶領一組人。”
楊小濤開始安排任務,眾人認真聽著。
“王隊,你們一組負責土壤的調製,我會讓人找來化肥。”
“你們組要調製出不同酸堿度的土壤!”
楊小濤說完,王浩立馬舉手,楊小濤點頭,隨後王浩問到,“楊隊,既然我們有西北的土壤樣本,為啥不直接按照那邊的來做?”
“那邊的土壤酸堿度我們檔案會做,但你敢保證那邊的土壤一定適合這邊的氣候環境?”
王浩心裏不敢保證。
“多做幾個梯度,就是怕意外!”
“明白!”
王浩點頭,開始挑選隊員,基本上都是年輕小夥。
畢竟攪拌土壤可不是輕快活。
“剩下的,二組,負責控製溫度變化。”
隨即楊小濤針對性的做了安排。
首先,楊小濤充分利用先建立起來的五個大棚。
其次,每個大棚裏麵擺放一百個木頭盒子,種上種子,做好標記。
最後就是將溫度進行劃分。
按照西北那邊的溫度進行劃分,控製溫差在15c之內。
用的辦法很簡單,溫度低了生爐子,溫度高了通風。
“我說的就這些,大家明白不?”
“明白!”
眾人齊齊點頭。
陶老在心裏計算著,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卻是將西北、西南兩處考慮的問題都融括在內,尤其是對溫度的要求,做了細致的劃分,給出了解決的辦法。
這在當下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楊小濤的這種撒網式的實驗就成了當前最好的辦法。
哪怕成功率並不大,卻也是一種辦法。
當然,他不清楚楊小濤敢這樣做是有倚仗的,他的倚仗就是小薇。
這也是楊小濤為啥要木材廠準備五百個木盒子的緣故。
有小薇在,可以清楚的探查木盒子裏草種子的情況。
當然,楊小濤也可以讓小薇動用能力來催熟草種子。
但那不是楊小濤想要的。
楊小濤要的是,找出適宜的環境,讓大棚種植變得可能。
當然,若是最後找不到合適的辦法,院長與高玉峰也都失敗的情況下,楊小濤也會讓小薇出手的。
畢竟,對救治生命的藥品,楊小濤還是拎得清楚輕重的!
“首長!”
一切安排完畢,楊小濤又看向一旁的陶老,“您看有什麽指示?”
“不用,你安排的挺好。”
陶老坐在位子上覺得沒啥補充的,該想到的都想到了,甚至比川蜀跟西北提交上來的計劃都還全麵。
至於能不能成功,就看天意了。
隨後眾人按照吩咐開始忙碌,陶老跟著楊小濤去了大棚所在,遠遠看去,已經有三座大棚蓋上了薄膜,剩下的兩座正在搭架子。
周圍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
陶老往前,楊小濤陪在左右。
“太爺,外公,這位是陶首長。”
來到人前,太爺跟老金還有老校長幾人正在吸煙,見到楊小濤領著人過來,這才靠前。
陶老聽說過楊太爺,也知道楊小濤外公是誰,隨即上前跟幾個老人熱情交流著。
“首長,您放心,這百十個大棚不是事。”
太爺拍著胸脯保證著,“俺們周邊幾個村子,隻要團結起來,發動起來,年前就能做出來。”
陶老聽了滿是笑容,不斷點著頭,“我信,我相信同誌們,鄉親們的本事。”
“我相信,咱們工、農合作下,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隨後陶老在一行人的陪同下來到最先完成的大棚中,剛進來,就覺得比外麵冰天雪地要暖和的多。
此刻上麵的人正在鋪設草簾子,幾個人站在牆壁上,然後用長竹竿將草簾子推著,滾落的鋪下去。
“這種用稻草編製成的簾子可以有效的保溫,避免大棚溫度太低影響生長。”
楊小濤在一旁解釋著,陶老點頭,“這草簾子夠不夠?”
“現在這些還夠,不過按照一百座大棚來建設的話,肯定是不夠的。”
“你將草簾子的做法寫個章程,迴頭我讓人送去江浙,直接在那邊做好了再送來。”
“順便也給西北送去。”
陶老考慮片刻,隨後下定決心。
既然上麵都全力支持了,他還有啥不好開口的。
“那太好了,我們這還是發動全村連夜做的呢,要是有人幫忙更好。”
楊小濤說著,然後繼續在大棚裏走著。
“這裏靠近河流,澆水倒是不成問題...”
等一圈下來介紹完,陶老對於大棚的建設非常滿意,考慮到各個方麵,最主要的是,有效果。
裏麵確是暖和。
“化肥、草簾子還有相關人人員的物資我會盡快安排。”
“你們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將這些草,種出來。”
臨走前,陶老語重心長的說著,楊小濤聽了立馬點頭,“首長放心,我,有信心。”
陶老聽了臉上露出笑容,不知怎的,他這一趟過來後,心裏原本的擔憂竟然少了許多。
或許這就是自信之人給人的力量吧。
“我等你們的好消息。”
車子駛離,楊小濤迴頭趕往大棚。
既然話已經說了,要是做不到,那可是很跌份的。
卻聽到來人報告,說是有領導進村了,楊小濤聽了連忙帶人出去迎接。
片刻後,就看到一個穿著軍大衣的老人大步走來,在他身後還跟著一名警衛。
楊小濤老遠就認出來,這來的正是陶老。
這位可是農科院的頂頭上司啊。
尤其是這兩年農業發展迅速,雜交玉米的推廣種植更是打開了局麵,後麵還有雜交小麥以及雜交水稻正距離成功不遠,這讓本身的地位愈發重要。
而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現在的陶老地位已經比起黃老都高了。
畢竟,黃老隻是一機部的老大,而陶老卻是整個農業的大佬。
“首長!”
楊小濤連忙上前。
陶老見是楊小濤,隨後露出笑容,“聽說你們這要開工了,我過來看看!”
“這次動作,上麵可是沒少關注,你們三處就是咱們的三把刀,能不能砍下這塊肉,可是關乎咱們的臉麵呢!”
陶老語重心長的說著,“準備的怎樣?”
陶老開口詢問,楊小濤一邊跟著一邊說著。
“村裏昨天已經做好兩座大棚,今天五座大棚都能做好,我們準備今天就實驗…”
楊小濤快去說著自己的計劃,陶老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兩人很快來到教室裏,屋子裏眾人都是好奇,許多人都不認識陶老。
楊小濤想要介紹卻被陶老打斷,“我這次來,就是看看同誌們的工作。”
“在這方麵,我知道的不多,能夠幫忙的有限!”
“不過遇到什麽困難,盡管跟我說!”
楊小濤聽了點頭,“有您這句話,我這心裏有底了!”
陶老笑著,“我就是來給你保底的!”
“去吧!”
陶老說完就帶著警衛來到教室一旁坐下,仿佛是個聽課的老師。
楊小濤見眾人眼中充滿好奇,隨即輕咳一聲,將眾人注意力吸引過來。
“侯隊長,你來說下研究進展!”
聽到楊小濤的聲音,侯麗晶立馬走上講台,來到黑板前拿起粉筆開始講述。
“隊長,這一段時間,根據高主任他們傳迴來的數據,我們做了不少工作!”
“尤其是土壤的整體性質已經摸透,跟咱們這裏的土壤結構差了不少。”
侯麗晶在上麵寫著一連串的名詞,隨後在後麵列出兩列數據。
當然,並不是準確的數據,而是大體的範圍。
楊小濤眯眼看著,腦海中比較著雙方的差距。
“楊隊!”
侯麗晶寫完後,開始分析起來。
“根據我們得出的結論,這其中酸堿度是第一個大的差別。”
“我們分析了大棚裏的土壤,其酸堿度是6.5到7.0之間。”
“但高主任發來的資料顯示,咩咩蒿產地酸堿度卻是到了7.0到7.5之間。”
“也就是說,兩者之間都是中性土壤,但酸堿度明顯西北的早高一些。”
說到這裏,楊小濤點頭,角落裏陶老也默默點頭。
涉及到藥草藥理,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導致不同,不敢有絲毫馬虎。
陶老也清楚其中道理,昨晚上跟院長打電話的時候,也了解這些。
“這點我們可以用化肥來調整!”
侯麗晶點頭,顯然這是當前最適合的辦法。
至於化肥哪裏搞,這不是她們操心的。
有楊隊在,沒問題的!
而楊小濤卻是將目光看向陶老,對方輕輕點頭。
“除此之外,就是溫度和溫差。”
侯麗晶指著數據說道,“根據咩咩蒿的習性,夏天開始生長,而西北區域白天溫度在23c到35c之間,晚上差不多9c到20c之間,溫差有15c但20c左右。”
“我們想要模擬環境,就需要滿足這個要求。”
“否則的話,溫度達不到,溫差達不到,很容易…”
侯麗晶說到這裏,看了眼眾人,“很容易長不出來,或者說,長出來後,不是我們需要的那種。”
“但,如何控製溫度,找出合適的溫度規律,是個,很耗時間的事”
楊小濤聽了點頭,南橘北枳的事情他了解,也清楚土壤氣候對植物的影響。
但現在,他們別無他法。
“同學們,同誌們!”
楊小濤上前,來到講台上。
拿出粉筆在溫度上重重畫了一道線。
隨後語氣凝重。
“溫度,溫差,這將是我們今後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
“任何一點的閃失,都可能讓我們的付出,我們的投入,白費。”
“而這後果,就是任務失敗。”
“任務失敗的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
“我們輸不起。”
楊小濤認真說著,頭一次見楊小濤如此嚴肅,下方不僅是侯麗晶動人,還是以前跟在身旁的學生,心裏頭都沉甸甸的,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我希望大家,打起精神來,爭取完成這次任務!”
“下麵,我說一下實驗方案!”
眾人立馬拿起紙筆記錄下來。
“侯隊長,咩咩蒿的種子有多少?”
侯麗晶點頭,“隊長,因為事情緊急,西北的同誌一共搜集了五斤多,分到我們第三梯隊的隻有一斤左右。”
“我們數了下,大約有八千五百粒!”
聽到準確的數值,楊小濤滿意點頭。
這說明,他有足夠的數量來讓小薇實驗。
“接下來,我們分成兩組,一組和二組。”
“侯隊,王隊各自帶領一組人。”
楊小濤開始安排任務,眾人認真聽著。
“王隊,你們一組負責土壤的調製,我會讓人找來化肥。”
“你們組要調製出不同酸堿度的土壤!”
楊小濤說完,王浩立馬舉手,楊小濤點頭,隨後王浩問到,“楊隊,既然我們有西北的土壤樣本,為啥不直接按照那邊的來做?”
“那邊的土壤酸堿度我們檔案會做,但你敢保證那邊的土壤一定適合這邊的氣候環境?”
王浩心裏不敢保證。
“多做幾個梯度,就是怕意外!”
“明白!”
王浩點頭,開始挑選隊員,基本上都是年輕小夥。
畢竟攪拌土壤可不是輕快活。
“剩下的,二組,負責控製溫度變化。”
隨即楊小濤針對性的做了安排。
首先,楊小濤充分利用先建立起來的五個大棚。
其次,每個大棚裏麵擺放一百個木頭盒子,種上種子,做好標記。
最後就是將溫度進行劃分。
按照西北那邊的溫度進行劃分,控製溫差在15c之內。
用的辦法很簡單,溫度低了生爐子,溫度高了通風。
“我說的就這些,大家明白不?”
“明白!”
眾人齊齊點頭。
陶老在心裏計算著,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卻是將西北、西南兩處考慮的問題都融括在內,尤其是對溫度的要求,做了細致的劃分,給出了解決的辦法。
這在當下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楊小濤的這種撒網式的實驗就成了當前最好的辦法。
哪怕成功率並不大,卻也是一種辦法。
當然,他不清楚楊小濤敢這樣做是有倚仗的,他的倚仗就是小薇。
這也是楊小濤為啥要木材廠準備五百個木盒子的緣故。
有小薇在,可以清楚的探查木盒子裏草種子的情況。
當然,楊小濤也可以讓小薇動用能力來催熟草種子。
但那不是楊小濤想要的。
楊小濤要的是,找出適宜的環境,讓大棚種植變得可能。
當然,若是最後找不到合適的辦法,院長與高玉峰也都失敗的情況下,楊小濤也會讓小薇出手的。
畢竟,對救治生命的藥品,楊小濤還是拎得清楚輕重的!
“首長!”
一切安排完畢,楊小濤又看向一旁的陶老,“您看有什麽指示?”
“不用,你安排的挺好。”
陶老坐在位子上覺得沒啥補充的,該想到的都想到了,甚至比川蜀跟西北提交上來的計劃都還全麵。
至於能不能成功,就看天意了。
隨後眾人按照吩咐開始忙碌,陶老跟著楊小濤去了大棚所在,遠遠看去,已經有三座大棚蓋上了薄膜,剩下的兩座正在搭架子。
周圍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
陶老往前,楊小濤陪在左右。
“太爺,外公,這位是陶首長。”
來到人前,太爺跟老金還有老校長幾人正在吸煙,見到楊小濤領著人過來,這才靠前。
陶老聽說過楊太爺,也知道楊小濤外公是誰,隨即上前跟幾個老人熱情交流著。
“首長,您放心,這百十個大棚不是事。”
太爺拍著胸脯保證著,“俺們周邊幾個村子,隻要團結起來,發動起來,年前就能做出來。”
陶老聽了滿是笑容,不斷點著頭,“我信,我相信同誌們,鄉親們的本事。”
“我相信,咱們工、農合作下,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隨後陶老在一行人的陪同下來到最先完成的大棚中,剛進來,就覺得比外麵冰天雪地要暖和的多。
此刻上麵的人正在鋪設草簾子,幾個人站在牆壁上,然後用長竹竿將草簾子推著,滾落的鋪下去。
“這種用稻草編製成的簾子可以有效的保溫,避免大棚溫度太低影響生長。”
楊小濤在一旁解釋著,陶老點頭,“這草簾子夠不夠?”
“現在這些還夠,不過按照一百座大棚來建設的話,肯定是不夠的。”
“你將草簾子的做法寫個章程,迴頭我讓人送去江浙,直接在那邊做好了再送來。”
“順便也給西北送去。”
陶老考慮片刻,隨後下定決心。
既然上麵都全力支持了,他還有啥不好開口的。
“那太好了,我們這還是發動全村連夜做的呢,要是有人幫忙更好。”
楊小濤說著,然後繼續在大棚裏走著。
“這裏靠近河流,澆水倒是不成問題...”
等一圈下來介紹完,陶老對於大棚的建設非常滿意,考慮到各個方麵,最主要的是,有效果。
裏麵確是暖和。
“化肥、草簾子還有相關人人員的物資我會盡快安排。”
“你們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將這些草,種出來。”
臨走前,陶老語重心長的說著,楊小濤聽了立馬點頭,“首長放心,我,有信心。”
陶老聽了臉上露出笑容,不知怎的,他這一趟過來後,心裏原本的擔憂竟然少了許多。
或許這就是自信之人給人的力量吧。
“我等你們的好消息。”
車子駛離,楊小濤迴頭趕往大棚。
既然話已經說了,要是做不到,那可是很跌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