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木材廠說完後,楊小濤坐在辦公室裏查漏補缺,最近事情特別多,他又沒有分身術,隻能來個輕重急緩,先做緊急重要的事。


    而眼下,大棚種草就是最緊急重要的!


    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再重要也要有個時間跨度。


    暫時處理完大棚的事情,楊小濤拿起婁曉娥整理的文件開始批複起來。


    化工廠需要采購更多的原油,但現有的車輛不足,需要更多的油桶。


    其次化工好的汽油、柴油需要更多的運油車送到各處加油站。


    報告裏說了,隨著農用機械的增加,四九城周圍對油料的需求越來越多,有些地方拿著上麵的批條卻得不到燃油,已經引起了地方的不滿,不少加油站已經開始了限購。


    現在天冷還好,但過了年開春種地,油料的需求肯定會猛增,化工廠要趁著年前年後盡可能的儲備燃油。


    所以原料和運輸就成了關鍵因素。


    原料這方麵隻能打電話讓黃老他們去協調,獲取更多的原油!


    楊小濤在紙上寫下處理意見,到時候會交給劉懷民。


    至於運輸當麵,楊小濤想了會兒,一個是原油油桶。


    楊小濤記得上次去波斯的時候,就看到過他們用的原油油桶。


    那種油桶據說還是二戰時候的德意誌貨,雖然過去二十多年,但用起來沒問題。


    現在國內的油桶大部分都是如此,有曆史遺留下來的,也有從聯盟那裏搞來的。


    因為缺少進口石油的渠道,原油油桶也就成了消耗品。


    國內也生產過油桶,為的自然是給油田使用。


    隻是國內用的都是生鐵製造,不耐用,而且存在密封性問題,運輸過程中經常出現事故。


    想要改變,就必須用更好的材料。


    這點還是上級反應情況,給相關部門下訂單的好。


    機械廠,也不是萬能的。


    術業有專攻,得讓更多的工廠參與進來。


    而後便是油罐車問題。


    現在化工廠用的都是泉城汽車廠按照機械廠要求改造出來的油罐卡車,雖然在運輸中有種種不足,但也能勉強使用。


    這個可以跟泉城那邊聯係,再采購就行。


    於是又在紙上記著,采購油罐車。


    最後在末端加了一個三十的數字。


    化工廠的事情暫時處理完,然後是機修廠…


    等楊小濤將手頭上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這才拿起紙上記錄的內容。


    仔細看了一遍,沒有問題,便將其放在婁曉娥桌上。


    不得不說,有時候一個靠譜的秘書真心省時省力,還能做更多的事。


    隨後楊小濤準備離開辦公室出去透透氣。


    “我好像忘了什麽?”


    走到門口時,楊小濤又覺得哪裏不對,然後拿起紙條看了一遍,化工廠,機修廠,鋼鐵廠…


    一個個下來,跟以前一樣啊!


    沒錯啊!


    就在楊小濤準備出門去車間轉轉,突然想到什麽。


    “老道!”


    “怎麽把這事給忘了!”


    上次在院裏沒說幾句話,非讓自己去鋼鐵廠一趟。


    這迴正好去看看咋迴事。


    離開辦公室,楊小濤跟楊佑寧打個招唿便開車前往鋼鐵廠。


    來到鋼鐵廠的時候已經快下班了,天色昏暗,楊小濤開車進到鋼鐵廠。


    對楊小濤的突然到來管誌勇沒有準備,直到楊小濤來了辦公樓前才急急忙忙的帶人走出來迎接。


    “楊總,您來不打個電話,我都們也沒個準備!”


    管誌勇心裏有些忐忑,楊小濤突然殺到,保不準這邊出了啥簍子他不知道呢。


    前些天木材廠那裏可是搞得人心惶惶,也給他提了個醒。


    “不用準備,你們正常工作就行。”


    楊小濤揮揮手,他這次又不是來視察的,隻是來看看。


    聽楊小濤這麽說管誌勇暫且放下心來,然後就聽到楊小濤問道,


    “老道呢?”


    “張組長在車間。”


    說完管誌勇就帶著楊小濤往車間走去。


    一路上也說了鋼鐵廠的情況,因為合金的生產占了一部分產能,但也集中了人力物力,將其他鍋爐的使用加強了。


    “現在高爐就沒停過!”


    “過年也不停,會安排人進行加班!”


    管誌勇說著,楊小濤清楚,這高爐可不是說停就能停的。


    一旦停下,耗費的時間可不少。


    停的時候需要冷卻時間,開的時候需要預熱時間。


    高爐停了,也就意味著生產暫停,那些供應原料礦石什麽的工廠也得跟著停,甚至相關的企業不能也要停。


    說牽一發而動全身也不為過。


    “對於積極參與的工人同誌,要給予適當的鼓勵,現在咱們不缺那點,可以大方些。”


    楊小濤說完管誌勇立馬點頭,心裏頭很是讚同。


    精神信仰可以充當強心劑,卻不能當飯吃。


    隻有保持充足營養的精神信仰,才是持久的,有力的!


    身後鋼鐵廠的幾個領導聽了也是臉上露出笑容,畢竟過年放假,人家在家裏老婆孩子熱炕頭,自己守著火熱的鍋爐,心裏肯定有埋怨啊!


    他們安排誰也不合適。


    但現在好了,幹活有錢掙,那不得搶著?


    反正晚上過年,不耽誤。


    “年貨總廠那邊已經備好了,你們鋼鐵廠也要有自己的東西啊!”


    管誌勇聽了麵色發苦,他們總不能分一堆鋼鐵吧。


    這事得好好琢磨琢磨。


    幾人來到車間,這時候工人還在忙碌,楊小濤老遠就看到老道一群人守在一台機器前。


    “這是生產馬口鐵的車間,最近這段時間,研究所的同誌一直在這裏。”


    管誌勇在旁邊介紹道。


    楊小濤上前,老道也發現了楊小濤,忙過來,臉上還是有些不甘心。


    “來了!”


    楊小濤點頭,“啥情況?”


    老道沒說話,這時候人群裏傳來失望的聲音。


    然後就看到徐寧走過來,手上拉著一塊鐵板。


    “楊總,這是做出來的鐵皮!”


    楊小濤接過,份量不重,但厚度嘛…


    “讓你來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


    老道看出楊小濤發現了問題,表在一旁說道。


    然後指著不遠處的軋鋼機!


    “這是從機械廠找來最好的軋鋼機,但你看這厚度,浪費不說,根本就用不了啊!”


    楊小濤捏了捏手上鋼板的厚度,都快一厘米了,還什麽鐵皮啊,叫鋼板得了。


    “還有啊,你看!”


    老道說著拿起鐵皮,閉上一隻眼睛,從一側看過去,然後手指點在鐵皮上,“這裏明顯比那邊厚!”


    “這邊更薄!”


    說話間,楊小濤伸手摸了下,果然感受到薄厚不一。


    這樣的鐵皮,均勻性肯定不達標啊。


    “這就是咱們麵臨的問題。”


    老道頗有些無奈的說著,“現在咱們的生產配方,工藝都有了,你說做不出來嗎?可這就是馬口鐵。”


    “但你要說做出來了,這玩意這麽厚,有啥用?”


    “二機部來人買了一批迴去,結果用了一半發現跟以前進口的那些沒法比,剩下的一半直接退迴來了!”


    “還有三機部的,來人看到這麽厚的鐵皮,直接轉身就走!”


    “現在我們沒改進前,都不敢給人了!”


    老道說著,身後研究所的人都是低下頭,臉上沒光。


    一旁的管誌勇也開口幫著說道,“楊總,其實其他機器都還好好說,湊合一下還能用。”


    “但就是軋鋼廠這塊,這個想盡辦法就是不行!”


    “這樣搞下來,咱們的產品比起國外的,成本最少提高了三四倍,性能就更差了許多。”


    “不怪同誌們不喜歡,實在是質量達不到要求。”


    在場眾人再次點頭。


    楊小濤也是不知道該說啥好。


    原以為將配方工藝搞出來,有了產品就行了,卻不想這隻是開始。


    想要應用於實踐當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楊小濤來到軋鋼機前,這種機器他再熟悉不過。


    以前在軋鋼廠的時候,還修理過。


    不過,這台應該是聯盟產的,這麽說來,存在這些問題倒也正常。


    何況這台軋鋼廠的年齡,可是不小了。


    “這種問題,已經不是人能夠解決的了!”


    楊小濤走了一圈下來,對著老道幾人說著。


    他也清楚,這種精細活,不是人努力就行的,機器硬件達不到,使再大勁也沒用。


    “看國內有沒有更好的軋鋼機?”


    管誌勇搖頭,“不清楚!”


    一旁的安仲生卻是開口,“楊總,我們做過一些調查。”


    “國內現在最好的,也是用的最多的,就是這種兩輥軋鋼機!”


    “不過,這隻是咱們國內最好的。”


    “相比起來,國外現在已經有了三輥軋鋼機,四輥軋鋼機,甚至更好的多輥軋鋼機!”


    “但人家,不會給咱們!”


    安仲生說的有些無奈,國外限製出口,針對性的打壓,讓獲取的渠道幾乎斷絕。


    即便有些透過來的,也是淘汰不用的落伍產品。


    就像現在用的,還是當年跟聯盟關係好的時候給的。


    即便如此,也是拿三四十年代的舊貨來糊弄。


    個中緣由,可想而知。


    國內工業底子薄,想要發展就得夯實基礎。


    但現在,太多人想一步超前,一口吃成胖子。


    基礎的事情不想做,高精的事情做不來,高不成低不就的,這種發展讓他操心。


    尤其是最近的風氣,不少人口號喊的比誰都好,就覺得真可以用人力來彌補其中的差距。


    但事實上,人力並不是萬能的。


    起碼在這機器製造上,尤其是精密機器製造上,不是萬能的。


    安仲生說完,然後將目光投在楊小濤身上。


    不僅是他,就是老道也看著楊小濤。


    下一秒,楊小濤突然明白老道為啥非要讓他來看不看了,那是在打他的注意啊!


    果然,不等楊小濤開口詢問,就聽安仲生繼續說,“楊總,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製造出更好的軋鋼機。”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更薄的鐵皮,才能將這項工藝做好!”


    安仲生說著,然後看看左右眾人,再次看向楊小濤,“我們大家想了想,眼下,也隻有機械廠有這能力,也隻有您能做到了!”


    “是啊,楊總,您機床都能做出來,這種軋鋼機,肯定沒問題的!”


    “楊總…”


    “是啊,楊所長,你可是我們最後的倚仗啊!”


    老道在一旁突然開口,特意在“楊所長”三個字上加重語氣。


    意思就是,這本來就是你的工作。


    聞言楊小濤直接給老道翻個白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