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壯看著楊太爺幾個都是抖擻著精神,絲毫沒有熬夜後的疲憊,心裏也沒多說,隻是現在一旁看著幾個老人拿著紙筆計算著。


    楊大壯不敢打擾他們,轉身走到一旁,看著摞起來的糧堆,心情舒暢。


    深吸一口氣,轉身走進大隊部裏,隨後出來的時候,背上已經多了一杆長槍。


    槍管上散發著冷幽,在清晨裏十分現眼。


    “民兵隊,集合!”


    冷喝聲響起,那些還在糧堆頂上嬉笑的聽到了,立馬跳下來,唿啦一聲跑到楊大壯身前列隊。


    很快,周圍小姑娘大媳婦,老婆子小孩都散到一邊,中間留出空地。


    楊大壯站在前麵,麵容肅穆。


    五分鍾後,陸續從家裏跑來的人加入隊伍中,四排隊伍整齊排列。


    楊石頭跑出來,“報告大隊長,民兵隊伍集合完畢。”


    “應到58人,實到58人,請指示。”


    楊大壯滿意點頭,看向眾人。


    “都有了,稍息!”


    嘩


    “同誌們,今年,咱們村的收成上來了。”


    “都看見了吧,好收成,大豐收。”


    楊大壯揮舞著手掌,臉上也出現激動神色。


    下方眾人同樣激動,好多糧食啊,不用挨餓了!


    “可是,我們的任務還沒完成。”


    “糧食送到鎮上前,保衛糧食,就是我們民兵隊的任務。”


    “有沒有信心完成?”


    “有!”


    一群壯小夥子,齊齊吼叫。


    聲音感染下,就是周圍的婦女兒童也便的激動起來。


    “好。”


    “下麵我分配任務。”


    “第一小隊,你們配合兒童隊,負責存在的執勤守衛。”


    “是!”


    “第二小隊,負責大隊部,糧倉的守衛。”


    “沒有村子領導的允許,任何人不準靠近!”


    “是,保證完成任務!”


    “第三第四小隊暫時休息,半天一輪換,不準懈怠!”


    “是。”


    “現在,各部隊長領取武器,執行任務!”


    眾人散去,楊大壯則是在院子裏等候最終結果。


    同樣的一幕,在周圍幾個村子裏上演。


    很快,這些鄉下田野間,不斷有隊伍巡視著,領頭的小隊長背著槍,身後的民兵有的拿著紅纓槍,有的拎著大刀片子,神情嚴肅。


    任何風吹草動都是他們專注的目標。


    又是一天過去,楊家莊公社的大隊部裏,一群人圍繞著桌子,等著結果。


    “三遍了,不會錯的。”


    楊太爺拿著手上的本子,滿臉笑容。


    周圍一眾村子的長輩高層,俱都喜笑顏開。


    楊大壯接過本子,看了又看,最後欣喜的向外麵的人喊道。


    “十一萬斤,十一萬斤!”


    門外立馬響起一片喝彩聲。


    旁邊有人又補充到,“畝產五百斤啊,這好年頭都沒這麽多啊。”


    外麵聽到這個消息,再次被震驚。


    “五百斤,太爺,五百斤啊。”


    “我的天呢,以前有三四百斤就算老天爺保佑了,我的乖乖啊!”


    “這才一半的地,這要是全都種上這種玉米,唿唿,快算算,咱們能剩下多少。”


    “靠,我指頭不夠數的啊!”


    “你個白眼瞎!”


    “你不是?”


    “是是是,咱都是,不過真他娘的多啊。”


    “那是!咱們村這次,肯定不用挨餓了!”


    “那還用伱說,……”


    門外嘰裏呱啦的說個沒完,大家夥都是被餓怕了。


    尤其是去年開始,公餘糧加了不少,整個冬天,村子裏的就癟著肚子過活。


    他們大人還好,吃點野菜也能忍一忍,可家裏的小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不飽就是鬧騰也沒勁啊。


    時間長了,幹活的人餓著肚子也沒勁啊。


    現在,眾人心裏有了期盼。


    楊大壯將本子小心放進懷裏,然後拍拍胸膛,滿臉笑容。


    周圍的人也都會心笑起來。


    他們心裏自然有筆賬。


    今年收上來的麥子,也就五萬斤左右,其他亂七八糟的兩三萬斤,加起來一共二十萬斤了。


    這可比往常年同時期多了三、四萬斤啊。


    楊大壯心裏盤算著,今年要交的公餘糧比去年更多,再減去村子留下的口糧,種糧。


    這樣下來,竟然還能剩下三四千斤。


    這可是將全村人的口糧都算進去了啊。


    隻要秋天再來這麽多糧食,他們楊家莊將徹底擺脫饑荒,不會再有挨餓的人,


    瞬間,屋子裏的幾人露出笑容。


    “太爺,我算了下,咱們除了上交的,各家各戶留下的,最少能剩下三千斤呢!”


    “咱們村,也成餘糧村了啊!”


    餘糧村,在這個年代可不容易,那可是代表著生產力的提高啊。


    這種村子,不僅能夠吃飽,遠近聞名後村裏的青年找媳婦都不難。


    楊太爺在一眾笑聲中麵上仍舊沉穩,但內心裏和眾人一樣,都是為這收上來的糧食激動著。


    從懷裏掏出一直沒開封的煙盒,手指有些顫抖的打開,然後抽出一隻,剩下的放在桌子上。


    旁邊人見了也都拿起來,一人分一根,最後煙盒被楊大壯揣兜裏,這煙還有大用。


    眾人點著火,屋子裏一片煙雲繚繞。


    “大壯。”


    楊太爺突然開口,眾人注意力放過來。


    “爺,您說!”


    “嗯!我問你,去年怎麽村,支了國家多少糧?”


    楊太爺問完,屋子裏的人都低下頭。


    去年他們村吃的不多,或者說整個鄉下,想要完成任務,手裏頭就沒多少吃的了。


    最後,過不下去的時候,隻能長國家伸手了。


    楊大壯不假思索的說道,“爺,去年我們欠了一千斤粗糧!”


    周圍人唿吸有些沉重。


    “前年呢?”


    太爺又問。


    “400斤粗糧!”


    噠噠


    楊太爺挪動屁股,“咱們一共欠了多少?”


    楊大壯心裏一合計,“打從上次糟了風災,咱們這些年前前後後一共借了五千兩百八十斤的粗糧。”


    聽到這個數字,眾人一陣沉默。


    他們也知道村裏這幾年都有伸手借糧,雖然這是無奈之舉,但心裏頭就像欠著別人的錢,壓的喘不過氣來。


    現在,聽說有五千多斤的欠糧,眾人再沒有剛才的笑容。


    楊太爺點頭,隨後看看四周人說道,“咋了?都焉了?”


    “欠債還錢,能還,就不丟人。”


    “大壯,我意思是,把多出來的,湊夠三千兩百八十斤,先還了。”


    “等秋收了,再把剩下的還上。”


    “咱們守著這麽多糧食,有這麽好的種子,還愁吃不飽?”


    楊太爺說完,楊大壯立馬點頭。


    “對啊,有這麽好的種子,過幾個月又是大豐收啊。”


    “對對對,這次咱們多種點,種他個四百畝!”


    “都種玉米,別的不種了?你吃啥?”


    “吃啥?老子天天有棒子麵吃就知足了!”


    “對對……”


    打開話題,眾人又開始吞雲吐霧了。


    楊大壯看著眾人同意,心裏卻是對改變這一切的楊小濤分外感激。


    “好了,過兩天就是咱們這一片上交公糧的日子。”


    “大壯,你準備準備。”


    “爺,我知道。”


    “對了,這高產玉米的事,需要上報嗎?”


    楊大壯又問出眾人關心的問題。


    在他們心裏,當然是自己村先收益最好。


    楊小濤那的種子也沒多少,單單楊家莊就足夠消耗了,這要是說出去,那村子裏還能分到多少?


    眼看要過上的好日子,轉眼間就沒了,即便都是村子裏的老人,心裏也有些膩歪。


    楊太爺環視一周,鏗鏘說著,“你們啊,心裏的那點小九九都給我扔了。”


    “這麽好的種子,不交給國家,在咱們手裏有啥用?”


    “你們就知足吧,小濤第一個想著咱們村,現在沾的光還少?”


    楊太爺站起來,周圍有人被說的羞愧,低下頭然後又抬起來。


    臉上已經沒了剛才的猶豫。


    “大壯。”


    “上次小濤迴來送種子,這事我和小濤商量過了。”


    “他已經將資料整理上交了,具體什麽情況還沒下來。”


    “咱們這裏算是實踐,到時候你去和糧店的人說清楚,讓他們也上報。”


    楊大壯點頭。


    “既然是小濤的意思,那就好辦了。”


    “反正,咱們隻管種地,種子的事還是得靠他!”


    周圍人聽了點頭,心裏的小九九都被放下。


    畢竟,這種子可都是楊小濤一個人鼓搗出來了。


    那是人家的本事。


    楊大壯卻清楚,這種利國利民的神器,在國家手裏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心裏對楊小濤拎得清輕重感到滿意。


    兩天後,天剛亮,楊家莊的勞力就用手推車將糧袋捆好,而後一人推車,前年還有人拉著,往鎮上走去。


    今天,是他們交公糧的日子,除了公糧,還有賣的餘糧,以及補交的差額。


    鎮上所在的地方叫大村,顧名思義,這裏是周圍一片最大的村子,人口多,戰地多,平時重要的集會、趕集也是在這裏。


    日頭升起來的時候,道路上到處都是趕路的推車,挑擔的農民。


    “哎呦,楊石頭,你們這隊伍夠長的啊!”


    隊伍中,曲家皂戶的趕車把式挑著擔子,兩頭裏麵都是玉米粒子。


    兩人平日裏見得多了,話也就熟絡起來。


    楊石頭用力推著車,車上幫著五袋子,摞的老高看不到前麵的路,隻能靠拉車的人指引方向。


    “那是,今年我們村可是大收成呢!”


    楊石頭聽聲音就知道是誰,頭也不歪,努力把住車扶手。


    “哎呦,你這一車可不輕啊!”


    那人看了眼車痕,隨即又向身後打量。


    他們村今年收成和去年一樣,因為靠近河流的關係,雖然地不多,但村子裏上好的水澆田是這一片村子最多的。


    往常年,他們村也是收獲最多的。


    可現在,看著楊家莊長長的隊伍,每輛車上滿滿的,心裏頭不由嘀咕。


    “可不是,累死我了。”


    楊石頭感覺肩膀上的繩子快勒進肉裏了,雙腿都有些不聽使喚。


    “石頭,你們村這次交的不少啊。”


    “那是當然了!”


    “你們,不對啊,往常年也沒見你們這麽多啊。不會把口糧都交出來了吧!”


    楊石頭搖頭,“口糧交了我們吃啥?”


    “說的也是!”


    那人疑惑著,很快迴到自己的隊伍裏。


    一路上,不少村子的人都看到楊家莊的異樣,但眾人都沒去詢問,隻是低聲交流著。


    交多交少,每個村都有自己的難處。


    但對於國家建設,那種昂揚的熱情,隻會讓他們無條件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