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平衡(二更)
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 作者:浣水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樂邑,元宅。
陳蘅正令元芸等人預備前往林石陣所需的物件。
因她歸來,先在娘家住了幾日,正月初五迴的元宅。
袁東珠、謝氏、莫家幾位夫人、錢夫人等成了元宅的常客。
禦狗正在稟報近來天下發生的大事。
“慕容忻正月初九在晉都稱帝,國號西燕。”
這與前世一樣,又有些不同。
前世時,他稱帝的地方是太原,而今生則是長安。
國號一樣,時間不一樣,足足推前了幾年。
禦狗繼續道:“稟夫人,慕容忻立結發龐氏為後,又冊姬妾佟氏為淑妃,立傅明月為月妃,南晉皇後莫靜之為蓮妃。”
三妃一後,這些稱唿聽到耳裏,倒是熟絡得很。
去了一個納蘭弄月的月妃,來了一個傅明月的月妃。
“傅明月……”
袁東珠道:“聽說她是南晉秘府的女諜者,原是莫靜之派往慕容忻身邊的諜者,卻愛慕上慕容忻,為慕容忻謀劃,助慕容忻逃出燕京的正是此女。現下,龐皇後權勢最大,其次便是傅月妃。傅家已在長安崛起,頗有與龐家分庭抗禮之勢。”
傅家與龐家分庭抗禮,恐是慕容忻故意為之,若由著龐家獨大,他這皇帝該做得不安穩了。
楊瑜垂首吃著茶點,上迴來過之後,覺得元宅的茶點很特別,口味獨特不說,還有一股子藥香味。
聽說這隨陳蘅歸來的廚娘,是醫族人,精通藥理。
陳蘅望著楊瑜。
楊瑜會意,接過話道:“這是慕容忻故意抬舉傅家,不願看龐家一家獨大,權大壓主、功高震主,自來都是帝王大忌。龐家出了一個皇後,若再任龐家勢大,他的皇權就該不穩了。必得抬一家出來分走龐家的權勢,而傅家就是最好的選擇。”
陳蘅很是讚賞地道:“自來帝王之道,學問頗大,僅是兩家還不夠,至少得有三派,還缺一個和稀泥的。”
楊瑜蹙眉道:“不會是長安莫家?莫家自莫六郎被殺,莫二郎攜妻兒前往晉陵投奔長伯,一個莫南根本撐不起事,再則,誰都知道莫南的名聲已經壞得不能再壞。”
染指貴太妃,害死晉德帝。
天下人都在指著他的鼻子罵。
莫靜之早前有多少讚譽,現在就有多少罵名。
她背棄了莫氏一族,令莫氏四分五裂,而今莫靜之同樣被她的二兄背棄,莫靜之在娘家幾乎已經沒有可以依仗之人。
無數南人文士以為,莫靜之就該自盡追隨大統帝而去,枉有當年的“青蓮仙子”之名,就是個繡花枕頭。
莫靜之的名聲壞了,陳蘅的“女書仙”之名倒是傳遍天下,她的一幅蘭書更是炒成天價,從南邊傳往江南、長安。
陳蘅問道:“八方館那邊,我讓各家才子爭辯‘身負才華當效力於一人還是造福於萬民’,可有結果了?”
謝氏不解陳蘅怎的還給八方館送了一幅書法過去,惹得這幾日八方館的文人雅士聚在那兒賞蘭書。
許久不見,陳蘅的書法又見長進。
是真的很好,但凡見過的,就沒有不誇的。
謝氏見幾位夫人都望著自己,這才結結巴巴地道:“夫主雖是八方館的館主,可……可這領事的卻是副館主,偌大的陳家都得靠他打理,我……我不知結果如何了?”
袁東珠大咧咧地道:“長嫂定是有自己的看法,莫不是與他們意見不同。”
謝氏惱道:“我一個婦道人家,管他們男人做學問的事,豈不惹人笑話。”
陳蘅笑問:“你們可還記得馮娥?”
立時,所有人都啞然。
楊瑜眼睛閃亮,“郡主,馮縣主如何了?”
“馮娥與我道,女子也是半邊天。既然讓男人們爭辯當效忠於一人還是造福於萬民,自是有用的。”陳蘅不緊不慢地道:“我是帝月盟的盟主夫人、帝月盟聖女……”
袁東珠忙道:“聽說天聖女是袁大兄的師妹,算起來也是你的小姑子。”
陳蘅險些說漏嘴,繼續道:“穎川早晚會成為北燕的城池、土地,我來之時,已有人前來說服,盼我此次迴封邑,能讓我封邑的能人異士為萬民造福。天下,不是慕容氏一家之天下,而是萬民的天下,隻要有能之士,能造福萬民,都會有一方自己的舞台。”
她輕咳了一聲,“對女子亦是一樣。北燕有巾幗營,北燕定王之女慈北郡主更是北帥五千女將士衝鋒陷陣,其智勇不輸男兒,北燕更有無數武將之女征戰沙場,建功立業。封候封爵亦非隻男兒可為。”
袁東珠倏地一下跳了起來,“蘅妹妹是說,我也可以上陣殺敵,建功立業,我還能給我兒子掙爵位?”
陳蘅沒想她如此激動。
袁東珠可不管什麽前朝、新朝,她隻知道,他的父親、長兄、二兄、三弟都是被大統帝、莫靜之給害死的,她再不能生,是被他們害的,陳葳腿骨碎裂,也是被他們害的。
“他娘的,老娘才不管什麽,隻要能讓老娘上陣殺敵,平息戰亂,讓百姓們吃口安穩飯,老娘願意去。”袁東珠嗬嗬傻笑,“那蘅妹妹能與北燕太子妃說說,給我一個百夫人什麽的當當……”
陳蘅道:“二嫂的領兵之才,天下皆知,讓你做百夫長豈不委屈,我可以說服太子,讓你做一營主將。”
“你說真的?我能做一營主將。”
袁東珠扳著指頭算起來,一營主將,這不是說手底下至少也有五千人馬,這大營可有二萬人馬,哈哈,她又做女將軍了。
陳蘅憶起馮娥當年所言,“你既為主將,就得給你配一個智囊軍師,不知楊瑜可願踏出永樂邑。”
袁東珠歪頭看著楊瑜。
她們也很熟了,彼此的性情也了曉。
楊瑜想到陳蘅這次迴來,八方館爭辯的議題由她定。
她是為了幫北燕收服人才來的,不僅僅是迴鄉養胎。
若她與袁東珠建功立業,定能名留青史,這是多少女兒夢寐以求的機會,機不可失,當即揖手道:“屬下願聽夫人調遣。”
陳蘅點了一下頭,“馮娥、張萍在燕京為女官,他日你們相見必是一樁美談。”
陳蘅正令元芸等人預備前往林石陣所需的物件。
因她歸來,先在娘家住了幾日,正月初五迴的元宅。
袁東珠、謝氏、莫家幾位夫人、錢夫人等成了元宅的常客。
禦狗正在稟報近來天下發生的大事。
“慕容忻正月初九在晉都稱帝,國號西燕。”
這與前世一樣,又有些不同。
前世時,他稱帝的地方是太原,而今生則是長安。
國號一樣,時間不一樣,足足推前了幾年。
禦狗繼續道:“稟夫人,慕容忻立結發龐氏為後,又冊姬妾佟氏為淑妃,立傅明月為月妃,南晉皇後莫靜之為蓮妃。”
三妃一後,這些稱唿聽到耳裏,倒是熟絡得很。
去了一個納蘭弄月的月妃,來了一個傅明月的月妃。
“傅明月……”
袁東珠道:“聽說她是南晉秘府的女諜者,原是莫靜之派往慕容忻身邊的諜者,卻愛慕上慕容忻,為慕容忻謀劃,助慕容忻逃出燕京的正是此女。現下,龐皇後權勢最大,其次便是傅月妃。傅家已在長安崛起,頗有與龐家分庭抗禮之勢。”
傅家與龐家分庭抗禮,恐是慕容忻故意為之,若由著龐家獨大,他這皇帝該做得不安穩了。
楊瑜垂首吃著茶點,上迴來過之後,覺得元宅的茶點很特別,口味獨特不說,還有一股子藥香味。
聽說這隨陳蘅歸來的廚娘,是醫族人,精通藥理。
陳蘅望著楊瑜。
楊瑜會意,接過話道:“這是慕容忻故意抬舉傅家,不願看龐家一家獨大,權大壓主、功高震主,自來都是帝王大忌。龐家出了一個皇後,若再任龐家勢大,他的皇權就該不穩了。必得抬一家出來分走龐家的權勢,而傅家就是最好的選擇。”
陳蘅很是讚賞地道:“自來帝王之道,學問頗大,僅是兩家還不夠,至少得有三派,還缺一個和稀泥的。”
楊瑜蹙眉道:“不會是長安莫家?莫家自莫六郎被殺,莫二郎攜妻兒前往晉陵投奔長伯,一個莫南根本撐不起事,再則,誰都知道莫南的名聲已經壞得不能再壞。”
染指貴太妃,害死晉德帝。
天下人都在指著他的鼻子罵。
莫靜之早前有多少讚譽,現在就有多少罵名。
她背棄了莫氏一族,令莫氏四分五裂,而今莫靜之同樣被她的二兄背棄,莫靜之在娘家幾乎已經沒有可以依仗之人。
無數南人文士以為,莫靜之就該自盡追隨大統帝而去,枉有當年的“青蓮仙子”之名,就是個繡花枕頭。
莫靜之的名聲壞了,陳蘅的“女書仙”之名倒是傳遍天下,她的一幅蘭書更是炒成天價,從南邊傳往江南、長安。
陳蘅問道:“八方館那邊,我讓各家才子爭辯‘身負才華當效力於一人還是造福於萬民’,可有結果了?”
謝氏不解陳蘅怎的還給八方館送了一幅書法過去,惹得這幾日八方館的文人雅士聚在那兒賞蘭書。
許久不見,陳蘅的書法又見長進。
是真的很好,但凡見過的,就沒有不誇的。
謝氏見幾位夫人都望著自己,這才結結巴巴地道:“夫主雖是八方館的館主,可……可這領事的卻是副館主,偌大的陳家都得靠他打理,我……我不知結果如何了?”
袁東珠大咧咧地道:“長嫂定是有自己的看法,莫不是與他們意見不同。”
謝氏惱道:“我一個婦道人家,管他們男人做學問的事,豈不惹人笑話。”
陳蘅笑問:“你們可還記得馮娥?”
立時,所有人都啞然。
楊瑜眼睛閃亮,“郡主,馮縣主如何了?”
“馮娥與我道,女子也是半邊天。既然讓男人們爭辯當效忠於一人還是造福於萬民,自是有用的。”陳蘅不緊不慢地道:“我是帝月盟的盟主夫人、帝月盟聖女……”
袁東珠忙道:“聽說天聖女是袁大兄的師妹,算起來也是你的小姑子。”
陳蘅險些說漏嘴,繼續道:“穎川早晚會成為北燕的城池、土地,我來之時,已有人前來說服,盼我此次迴封邑,能讓我封邑的能人異士為萬民造福。天下,不是慕容氏一家之天下,而是萬民的天下,隻要有能之士,能造福萬民,都會有一方自己的舞台。”
她輕咳了一聲,“對女子亦是一樣。北燕有巾幗營,北燕定王之女慈北郡主更是北帥五千女將士衝鋒陷陣,其智勇不輸男兒,北燕更有無數武將之女征戰沙場,建功立業。封候封爵亦非隻男兒可為。”
袁東珠倏地一下跳了起來,“蘅妹妹是說,我也可以上陣殺敵,建功立業,我還能給我兒子掙爵位?”
陳蘅沒想她如此激動。
袁東珠可不管什麽前朝、新朝,她隻知道,他的父親、長兄、二兄、三弟都是被大統帝、莫靜之給害死的,她再不能生,是被他們害的,陳葳腿骨碎裂,也是被他們害的。
“他娘的,老娘才不管什麽,隻要能讓老娘上陣殺敵,平息戰亂,讓百姓們吃口安穩飯,老娘願意去。”袁東珠嗬嗬傻笑,“那蘅妹妹能與北燕太子妃說說,給我一個百夫人什麽的當當……”
陳蘅道:“二嫂的領兵之才,天下皆知,讓你做百夫長豈不委屈,我可以說服太子,讓你做一營主將。”
“你說真的?我能做一營主將。”
袁東珠扳著指頭算起來,一營主將,這不是說手底下至少也有五千人馬,這大營可有二萬人馬,哈哈,她又做女將軍了。
陳蘅憶起馮娥當年所言,“你既為主將,就得給你配一個智囊軍師,不知楊瑜可願踏出永樂邑。”
袁東珠歪頭看著楊瑜。
她們也很熟了,彼此的性情也了曉。
楊瑜想到陳蘅這次迴來,八方館爭辯的議題由她定。
她是為了幫北燕收服人才來的,不僅僅是迴鄉養胎。
若她與袁東珠建功立業,定能名留青史,這是多少女兒夢寐以求的機會,機不可失,當即揖手道:“屬下願聽夫人調遣。”
陳蘅點了一下頭,“馮娥、張萍在燕京為女官,他日你們相見必是一樁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