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擇祖墳
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 作者:浣水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氏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被跟著一家人來永樂縣。
莫鬆夫婦與大管家招唿著下人們將主子的物件搬進來。
大廚房裏,先來的廚娘、仆婦早已經預備飯菜。
一個時辰後,各處的行李歸屬各院。
沐浴的、用飯的,忙得不亦樂乎。
陳安的棺木,莫氏堅持要放到瑞華堂,說要讓陳安熟悉一下新家。
陳蘊執拗不過,隻得依了莫氏。
謝氏生怕莫氏再提出讓陳安去木樨堂走一圈,那她夜裏也不用安睡了,幸而莫氏與陳安介紹了一下家裏各處有什麽,種了什麽,建了什麽屋子,就令下人將棺木抬進瑞華堂。
仆婦下人們用了兩天時間,方才整理好各院的物件。
莫氏的擺件、帶來的衣料、藥材都存放到瑞華堂的庫房裏。
陳蘅親自動手整理好自己的私庫。
這天夜裏,陳蘅睡得很香。
陳蘊次日天亮就去了幽蘭寺請悟非大師,請他選陳氏墳地,直至黃昏,方才帶著幾名護衛、侍從迴來。
一迴來就去了瑞華堂。
彼時,陳蘅也在。
“悟非大師選了三處作為陳氏墓地,一處是幽蘭寺的東南方,那座山頭初秋剛種了果木,山上還有新開墾的良田,是郡主府的官田。”
郡主府的東西,就是自家的。
“再一處,在河灘鎮,就是曾祖買下的五片良田之一,有一片靠山臨水,乃至一塊風水寶地,隻是若將墳地置於此,山水那片良田就得改作山林。”
“還有一處,是一座荒山,山雖荒,聽悟非大師說,若是種成山林,墾荒成地,也是個好地方。”
“我問過悟非大師,他說若選上等,念百年昌盛,富貴百年,當屬幽蘭寺東南方的山;若論平安康健,當屬荒山;若是求穩、求子嗣綿延,當選河灘鎮。”
三處地方,一處能昌盛富貴,一處能得平安康健,另一處則是子嗣綿延。
莫氏道:“既然悟非大師說幽蘭寺東南方當屬上等,就選在那兒罷,一來緊臨幽蘭寺,可得神佛庇佑,二來也是個吉兆。”
陳蘊麵有難色,“隻是那一片的周圍,都是平民家的田地,又緊鄰幾個村子,若要在那裏建祖宅,可不大方便,不如河灘鎮。”
“既建祖宅,當離縣城更近些,大不了,我們家多花些銀子,從平民那兒買下他們的良田、宅屋。”
陳蘅道:“河灘鎮有我家一萬二千畝良田,不如拿出一處易換,那裏地勢平順,又離河較近,百姓定是樂意的。”
陳蘊似有不舍,“曾祖置的是上等良田,換百姓們的中等、下等到底虧了些。”
莫氏道:“你乃世族貴公子,怎可與民爭利,寧可我們虧些,也不能虧了百姓。這樣罷,八分上等良田易換他們一畝中等良田,六分上等良田易換他們一畝下等田,到了河灘鎮,還可以將臨近的山頭送給他們開墾。”
陳蘅對幽蘭寺東南方的山有些印象,那裏的土壤薄,收成低,若莫氏放出這話,百姓們是願意的,百姓的屋宅建在林間,若要真讓他們搬走,還得費一番工夫。
她凝了一下,“母親,這件事就交給我,我派縣衙的官員出麵處置,曾祖留下的良田原是留給二位兄長的,就從我新墾的土地裏易換,照了當初建縣城的規矩,他們會樂意的。”
當初建縣城,要占三個村莊百姓的屋宅、田莊,是陳蘅出錢又出了好處,百姓們才紛紛遷走。
那一片有兩個村鎮,要讓百姓們遷,隻要許以厚利,他們會樂意。
陳蘊遲疑道:“怎好讓妹妹操勞。”
陳蘅微微一笑,“縣衙的官員們做過幾次這樣的事,會辦得更為妥貼。”
事情遠比陳蘊想的順遂,因為早前有規矩,這次一發布出來,那兩個村鎮的百姓很是樂意,歡歡喜喜地去縣衙領了搬家費,照著人頭,一人二兩銀子,又由縣衙的官差丈量土地,在陳蘅新墾的土地上重新給各家劃分土地,辦理地契,各家又在新的地方建房造屋。
到了冬天,閑著的百姓很多,不到一個月,新莊子上出現一座座新宅院,曾經的舊村莊上隻餘碎瓦、磚頭。
待陳蘊再去瞧時,連他自己也被這速度給怔住了。
冬月二十是個下葬的好日子,陳安在陳山下葬,在他的一側,將會遷來陳留太主。
陳蘊安葬了父親,又請了幾名大和尚去穎川郡遷來陳留太主,這次同來的還有湘老太公。待他看到新建的陳府,心下錯愕不小,沒想不到一年時間,一座新的陳府就佇立在永樂邑城內,而縣城雖還在建設中,卻已能瞧出他日建成後的規模。
隻是,湘太公很擔心,“永樂縣人口不足兩萬,建這麽一座縣城,與郡城相比,恐怕隻大不小哇。”
一座縣城,卻建成了郡城的規模,就算兩萬百姓全搬進來,也住不完這麽大的地兒。
陳蘊道:“聽家妹說,永樂縣現在有三萬四千人口,說是從北方遷來了一批難民,全縣十一鎮,共新建了三十五個村子,現有村子一百一十九個。”
“十一鎮……”
永樂邑不是隻得八鎮。
陳蘊解釋道:“馮縣主的鳴石鎮、新建的林西鎮、林東鎮,新建的三十五個村子皆屬林西、林東二鎮。這二鎮的鎮子已建成,鎮上當鋪、酒肆、雜貨鋪一應俱全。”
為了鼓勵百姓,馮娥寫了一係列的規劃,先由縣衙出資建鎮,再將店鋪租給新遷來的百姓,有錢的可以買,無錢的就租,甚至還實行了首付多少,按期再付的法子,隻是這分期付房款要比一次性付出貴了二成,可就是這樣,百姓們也樂意。
不過幾個月,兩鎮的臨街鋪麵賣出去四成,租出去全部。
湘太公聽聞之後,心下不由得感慨一聲:不虧是世家大族培養的女子,不比男子差。
隻是,永樂縣這地方到底太偏也太窮,一般要要建設這裏,那就是將錢砸入一個無底洞。
他搖了搖頭,“這裏的荒山怎麽賣?”
陳蘊想了片刻,“家妹給百姓出五百文一畝,鼓勵他們開墾荒坡,再免三年稅賦,家中無田地的,可照人頭每家開墾二畝,開墾之後即由裏正出具文書,請縣衙司農帶官差前往丈量,之後發放地契。而多餘的荒地便照五百文一畝領取開墾賞紅,三年期滿,或繼續賃地,或交還縣衙。”
這樣一來,怕是願意開墾的百姓不少。
湘太公原是想買一座荒山,聽陳蘊一說隻得打消了念頭。
“我來的時候,怎未見永樂郡主?”
莫鬆夫婦與大管家招唿著下人們將主子的物件搬進來。
大廚房裏,先來的廚娘、仆婦早已經預備飯菜。
一個時辰後,各處的行李歸屬各院。
沐浴的、用飯的,忙得不亦樂乎。
陳安的棺木,莫氏堅持要放到瑞華堂,說要讓陳安熟悉一下新家。
陳蘊執拗不過,隻得依了莫氏。
謝氏生怕莫氏再提出讓陳安去木樨堂走一圈,那她夜裏也不用安睡了,幸而莫氏與陳安介紹了一下家裏各處有什麽,種了什麽,建了什麽屋子,就令下人將棺木抬進瑞華堂。
仆婦下人們用了兩天時間,方才整理好各院的物件。
莫氏的擺件、帶來的衣料、藥材都存放到瑞華堂的庫房裏。
陳蘅親自動手整理好自己的私庫。
這天夜裏,陳蘅睡得很香。
陳蘊次日天亮就去了幽蘭寺請悟非大師,請他選陳氏墳地,直至黃昏,方才帶著幾名護衛、侍從迴來。
一迴來就去了瑞華堂。
彼時,陳蘅也在。
“悟非大師選了三處作為陳氏墓地,一處是幽蘭寺的東南方,那座山頭初秋剛種了果木,山上還有新開墾的良田,是郡主府的官田。”
郡主府的東西,就是自家的。
“再一處,在河灘鎮,就是曾祖買下的五片良田之一,有一片靠山臨水,乃至一塊風水寶地,隻是若將墳地置於此,山水那片良田就得改作山林。”
“還有一處,是一座荒山,山雖荒,聽悟非大師說,若是種成山林,墾荒成地,也是個好地方。”
“我問過悟非大師,他說若選上等,念百年昌盛,富貴百年,當屬幽蘭寺東南方的山;若論平安康健,當屬荒山;若是求穩、求子嗣綿延,當選河灘鎮。”
三處地方,一處能昌盛富貴,一處能得平安康健,另一處則是子嗣綿延。
莫氏道:“既然悟非大師說幽蘭寺東南方當屬上等,就選在那兒罷,一來緊臨幽蘭寺,可得神佛庇佑,二來也是個吉兆。”
陳蘊麵有難色,“隻是那一片的周圍,都是平民家的田地,又緊鄰幾個村子,若要在那裏建祖宅,可不大方便,不如河灘鎮。”
“既建祖宅,當離縣城更近些,大不了,我們家多花些銀子,從平民那兒買下他們的良田、宅屋。”
陳蘅道:“河灘鎮有我家一萬二千畝良田,不如拿出一處易換,那裏地勢平順,又離河較近,百姓定是樂意的。”
陳蘊似有不舍,“曾祖置的是上等良田,換百姓們的中等、下等到底虧了些。”
莫氏道:“你乃世族貴公子,怎可與民爭利,寧可我們虧些,也不能虧了百姓。這樣罷,八分上等良田易換他們一畝中等良田,六分上等良田易換他們一畝下等田,到了河灘鎮,還可以將臨近的山頭送給他們開墾。”
陳蘅對幽蘭寺東南方的山有些印象,那裏的土壤薄,收成低,若莫氏放出這話,百姓們是願意的,百姓的屋宅建在林間,若要真讓他們搬走,還得費一番工夫。
她凝了一下,“母親,這件事就交給我,我派縣衙的官員出麵處置,曾祖留下的良田原是留給二位兄長的,就從我新墾的土地裏易換,照了當初建縣城的規矩,他們會樂意的。”
當初建縣城,要占三個村莊百姓的屋宅、田莊,是陳蘅出錢又出了好處,百姓們才紛紛遷走。
那一片有兩個村鎮,要讓百姓們遷,隻要許以厚利,他們會樂意。
陳蘊遲疑道:“怎好讓妹妹操勞。”
陳蘅微微一笑,“縣衙的官員們做過幾次這樣的事,會辦得更為妥貼。”
事情遠比陳蘊想的順遂,因為早前有規矩,這次一發布出來,那兩個村鎮的百姓很是樂意,歡歡喜喜地去縣衙領了搬家費,照著人頭,一人二兩銀子,又由縣衙的官差丈量土地,在陳蘅新墾的土地上重新給各家劃分土地,辦理地契,各家又在新的地方建房造屋。
到了冬天,閑著的百姓很多,不到一個月,新莊子上出現一座座新宅院,曾經的舊村莊上隻餘碎瓦、磚頭。
待陳蘊再去瞧時,連他自己也被這速度給怔住了。
冬月二十是個下葬的好日子,陳安在陳山下葬,在他的一側,將會遷來陳留太主。
陳蘊安葬了父親,又請了幾名大和尚去穎川郡遷來陳留太主,這次同來的還有湘老太公。待他看到新建的陳府,心下錯愕不小,沒想不到一年時間,一座新的陳府就佇立在永樂邑城內,而縣城雖還在建設中,卻已能瞧出他日建成後的規模。
隻是,湘太公很擔心,“永樂縣人口不足兩萬,建這麽一座縣城,與郡城相比,恐怕隻大不小哇。”
一座縣城,卻建成了郡城的規模,就算兩萬百姓全搬進來,也住不完這麽大的地兒。
陳蘊道:“聽家妹說,永樂縣現在有三萬四千人口,說是從北方遷來了一批難民,全縣十一鎮,共新建了三十五個村子,現有村子一百一十九個。”
“十一鎮……”
永樂邑不是隻得八鎮。
陳蘊解釋道:“馮縣主的鳴石鎮、新建的林西鎮、林東鎮,新建的三十五個村子皆屬林西、林東二鎮。這二鎮的鎮子已建成,鎮上當鋪、酒肆、雜貨鋪一應俱全。”
為了鼓勵百姓,馮娥寫了一係列的規劃,先由縣衙出資建鎮,再將店鋪租給新遷來的百姓,有錢的可以買,無錢的就租,甚至還實行了首付多少,按期再付的法子,隻是這分期付房款要比一次性付出貴了二成,可就是這樣,百姓們也樂意。
不過幾個月,兩鎮的臨街鋪麵賣出去四成,租出去全部。
湘太公聽聞之後,心下不由得感慨一聲:不虧是世家大族培養的女子,不比男子差。
隻是,永樂縣這地方到底太偏也太窮,一般要要建設這裏,那就是將錢砸入一個無底洞。
他搖了搖頭,“這裏的荒山怎麽賣?”
陳蘊想了片刻,“家妹給百姓出五百文一畝,鼓勵他們開墾荒坡,再免三年稅賦,家中無田地的,可照人頭每家開墾二畝,開墾之後即由裏正出具文書,請縣衙司農帶官差前往丈量,之後發放地契。而多餘的荒地便照五百文一畝領取開墾賞紅,三年期滿,或繼續賃地,或交還縣衙。”
這樣一來,怕是願意開墾的百姓不少。
湘太公原是想買一座荒山,聽陳蘊一說隻得打消了念頭。
“我來的時候,怎未見永樂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