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章)“太後殯天,也未讓她入宮,大家都是女人,你嫁入謝家,也曾送走過長輩,可有她這樣的?”


    陳安是怎麽死的?


    謝氏遇到危險,就知道往她懷裏躲。


    莫氏常想,若謝氏遇險,她會不會拉自己去擋箭?


    當然,這隻是一問。


    可是想到謝氏隻到陳安靈前去過三迴,每次連一個時辰都不到,迴去就說肚子疼,之後再未去,她心裏就如同紮了一根刺。


    謝氏原想去穎川,因為謝夫人的縱容,就更不想去了。


    謝夫人有自己的盤算,想借機助謝氏掌了榮國府的家業。


    謝氏則是怕去了陌生的地方,再難與娘家人走動。


    母女二人的謀劃不同,卻有共同的目的:不去穎川!


    謝夫人被莫氏說了一頓,帶著一肚子的氣迴了謝氏。


    謝氏家主聽說後,怒道:“你若娶這麽一個兒婦,翁父為護她而亡,她不扶靈迴鄉,你作何感想?胡鬧!竟由著她不迴祖籍?


    陳蘊初建一支,諸事皆難,她不幫襯還扯後腿,成何體統?明日你就過府,勸了阿雪,規規矩矩地跟婆母、夫主迴祖籍,再敢鬧出事,我第一個饒不得他。”


    謝家就沒有如此不懂事的女兒。


    謝夫人被家主訓罵了一頓,次日再過榮國府,全是勸謝氏同迴穎川的話。


    謝氏見母親不幫她,反倒站在婆家這邊,哭了一場,亦打消留下的主意。


    陳蘅聽說這事時,微微一笑,“我記得當初,父親與謝氏結親,便說‘謝家主是個精明人’,這倒被父親言中了。”


    以前瞧著,陳安性子懦弱,可而今再看,他隻是不計較,並不是心裏沒數。


    謝家主不放心謝夫人,隔日又讓大少夫人上門,上將他的話再說一遍。


    他的話便有些狠,“翁父說,出嫁從夫,讓你處處聽妹婿的,你若胡鬧,隻會害得謝家沒臉,謝家可教不出如此不懂事的女郎。”


    謝大少夫人說完之後,又開解了幾句便告辭。


    謝氏見留下無望,隻得令陪房、侍女收拾行裝。


    陳蘅將珠蕊閣裏值錢的、貴重的東西隨著杜鵑送走兩車,而今,能變賣的變賣,不能變賣都裝箱帶迴永樂縣。


    莫氏隻有一個念頭:陳安埋在永樂縣祖墳,她便守在永樂縣,或帶帶孫子,或指點兒子建族。


    這一去,她不想再迴來了。


    太後如她母,太後不在,陳安也不在,都城於她,就是一個傷心地。


    餘生,她隻想好好地陪著陳安,教養她的孫兒們長大成人。


    莫氏緊要的東西,僅是瑞華堂一處就拾掇了十幾車。


    陳蘅聽說莫氏將榮國府的店鋪、田莊托給莫靜之打理,心下有些惴惴不安。


    到瑞華堂問莫氏。


    莫氏不緊不忙地道:“與我們親近的,除了莫家還有誰?”


    “謝夫人倒想幫襯,可這些年,你長嫂手頭節餘的銀錢去了哪兒,不是都接濟了謝家。人人都有娘家、親戚,我便不說了,隻是若將這些交給謝家,我是擔心有朝一日因為收益、銀錢的事,讓你長兄長嫂生分、拌嘴。”


    幾十兩、幾百兩甚至是幾千兩銀子不會讓他們夫妻起爭執,可若是幾萬兩、十幾萬兩,他們夫妻難免不會爭執起來。


    謝夫人是個有野心的人,僅是憑她在背後挑唆謝氏不去穎川郡,莫氏就有些瞧不上。


    當年這門親事,原就是陳安應允的。


    陳安說謝家主是個精明人,原就是看在謝氏的父親好才結的親。


    莫氏又道:“不能托給謝家,若托給袁家,就更不好說了。你三舅、四舅雖偶到都城走動,可到底不是長住這邊的,也隻大半年、一年甚至幾年來一次。莫家的事多,你外祖父年歲大了,哪裏離得他們。思來想去,能代為掌理也隻莫靜之,她是你外祖母教養大的,值得我信任。”


    陳蘅想到在宮裏幾次見到莫靜之,與以前大不一樣。


    “阿娘沒覺得靜表姐變了麽?”


    “她能不變,這大半年,她遇上的事也不少,若再不變得沉穩些,倒是辜負太後的一片苦心。”


    莫氏認定莫靜之,覺得莫靜之是個好了。


    陳蘅若是說得再多,反而惹莫氏不快。


    莫氏心下想到莫靜之瞧陳蘅的眼神,又一陣後怕,她們表姐妹隻能親近,可不能成仇。如果她將榮國府的家業托給莫靜之照看,這是莫大的信任,希望莫靜之因信任而感動、心暖,不要再怨恨陳蘅。


    榮國府留在都城的家業不算多,這次莫氏、陳蘊都將不好的田莊、店鋪都賣了,餘下的都是陳留太主留下來的好東西,也不過是三處田莊,加起來不到五千畝,再有六家極好的百年老店鋪,一年能出息十餘萬兩銀子。


    剩下的變賣成了銀錢,帶迴永樂邑準備再置一份產業,當成這一脈的祖產傳給子孫後輩。


    邱媼見莫氏似沒有再迴都城的意思,讓兒子兒婦也照不迴來的進行拾掇。


    莫大管家一家人帶了頭,管事、下人們亦都開始忙碌起來。


    唯有謝氏,想著孝期一過,自己還會迴來,隻收拾了緊要的衣衫、首飾,其他要緊的東西準備裝箱之後送迴謝家,請娘家母親代為保管。


    韓姬對陳蘅道:“少主想見郡主。”


    慕容想打量了郡主一番,數日未見,陳蘅瘦了許多,“今日請你來,是想請你在這王園之內布一個玄門陣法。”


    “備下樹石了?”


    “有石灰。”


    當天夜裏,陳蘅用了兩個時辰,帶著韓姬在那小院周圍畫下了圈與三角,三角是石,圈代表植樹的位置。


    又指了兩處入陣、出陣之法,一個為入口,一個是出口,讓韓姬演示了一番,陳蘅就離開了。


    慕容想看著那些圈與三角,搖了搖頭,陣尚未成,可站在其間,竟有一眩暈之感,待種上樹,移上石,定會成為最玄妙的陣法。


    *


    十月初三,宜出行,天剛蒙蒙亮,榮國府上下就忙碌開來。


    浩浩蕩蕩的隊伍有二十多輛馬車,仆婦、下人、護院、護衛更有三百多人。


    榮國府隻餘下了一家做管事的老仆與二十多個家丁護院留守。


    城南郊外長亭坡,謝、崔、王、四皇子、七皇子已等候多時,因著七皇子將娶莫靜之,也拉近他與榮國府的關係。


    久不出戶的莫靜之戴著紗帷帽,時不時地張望幾眼。


    陳蘊策馬近了莫氏的馬車,“母親,是交好世家來送行。”


    莫氏輕咳兩聲,“我大病初愈,就不見這些後輩。阿蘅,你下馬車與他們打個招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浣水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浣水月並收藏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