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章)“請算出各種不同餡的數量。”


    早前還談笑風生的花廳,眾人立時傻眼了。


    唯有文房鋪子的掌櫃神色如初,嘴角還噙了一絲笑意,就如一早就猜到了這個結果。


    好好的,隻請女掌櫃吃餃耳,這分明就是藏有玄機,原來是在這裏,永樂郡主考的是眾人的觀察力。


    二十七家商戶又有六人不識字,未接紙筆。


    侍女們擺出兩張書案。


    陳蘅道:“知道答案的,請移步案前寫下自己的答案。”她頓了一下,“若有不想入仕為官者,可放下手中的紙筆,本郡主不會勉強人。唯有想入仕者,才能做好官,也能是好官。”


    年長者的幾位掌櫃擱下紙筆。


    最後隻剩下十三人,其間亦包括一個十五歲的少年。


    有人走到案前,提筆寫了答案。


    馮娥憶起後世一個典故,說的是就是一個聰明的公主,請投靠自己的商戶們敘話,隻請了五位女掌櫃吃餃耳,卻讓男掌櫃們在一旁吃茶點。早前男掌櫃們還心下不平,覺得這公主偏心,後來才知,是公主給眾人出的一道題,而公主是要為府中選家臣。


    難道這個流傳後世的故事,並不是這樣的,而這個故事的真正主人就是麵前的陳蘅。


    陳蘅道:“記得署上你們的店鋪名稱。”


    四位女掌櫃在一邊落座,難怪她們覺得餃耳太奇怪,有的真的很美味,可有的難吃得要吃,含在嘴裏又不敢吐,隻能硬撐著吞下,有的鹽齁,有的苦得人直想吐,還有的辣死人,原來這是郡主給男掌櫃的一個考題。


    不多時,十三個人寫出了答案,分別交給了馮娥。


    陳蘅啟開一份,看了一眼,擱下,再取一份,又擱下。


    花廳上一片靜寂。


    終於,陳蘅拿起了一份,上頭的答案雖不精準,可貴在字寫得端方,這是那個十五歲的少年寫的,她特將這份放入盤子裏。


    繼續看下去,看到“錢生文書鋪”的答案:餃耳四十三隻,生薑三隻,苦餃兩隻、鹽餃三隻、肉餃二十五隻、素菜餃五隻、酸菜餃五隻。又細列雜貨鋪掌櫃吃了:肉餃五隻、酸菜餃一隻、生薑兩隻、素餃三隻……


    杜鵑遞過一張紙,陳蘅對照,上頭寫的裝了多少種餡料的餃耳,與錢生文書鋪的掌櫃所寫一般無二。


    陳蘅再將紙擱到另一隻盤子裏,繼續看到往後看,又有一個答案相近的,隻是這位將苦餃寫成了黃蓮餃,還寫出了一種蜜糖餃,多了一種餡料,就意味出了偏差。


    陳蘅又將這份放到一邊。


    最後,她問道:“金記酒樓金掌櫃,你是如何猜出這些餃耳的餡料。”


    他一定愛吃甜食,別人都沒寫蜜糖餃,他居然說有蜜糖餃。


    “郡主賞四位女掌櫃吃餃耳,四盤餃子上桌,草民看到成衣鋪掌櫃一口咬下,滿臉痛楚似很意外,又看著其他三人,發現她們吃得很香,她吃的第一枚是黃蓮餃。”


    陳蘅點頭,“那確是我令家中廚娘用黃蓮泡水,調製的苦餃。”


    “草民看另三位女掌櫃神色淡然,吃得很是有味,那定是素菜餃耳。”


    “豆腐鋪娘子吃得滿頭大汗,她吃到的是一隻生薑餃……”


    金掌櫃侃侃而談。


    陳蘅微微點頭。


    他似得了鼓勵,繼續道:“之後,餞果鋪娘子吃到了蜜糖餃,她一咬下,發現是甜的,立時就樂了。”


    她吃到甜的就樂了?


    餞果鋪娘子當即大唿一聲:“金掌櫃,你胡說,根本就沒有蜜糖餃,而是肉餃,是用羊肉與魚肉調製的鮮肉餃,我隻聽人說過,大戶人家的廚娘能將魚去刺,用羊羔肉與魚肉剁製成泥,製成鮮肉餃耳,乃是所有餃耳裏最美味的。”


    她就是小鋪子的娘子,不會做,太麻煩,且也調不出這味,吃到傳說中美味的餃耳,她當然要樂,不僅樂,還想從盤子裏尋出這種鮮肉餃來,可盯了許久,一口咬下又是一枚酸菜餃。


    成衣鋪女掌櫃道:“這些餃子裏頭有鮮肉餃、苦餃、酸菜餃、薑餃、素菜餃、鹹餃六種味道,確實無蜜糖餃。”


    金掌櫃不信,看著另兩個女掌櫃。


    “我們沒吃到蜜糖餃。”


    沒有。


    陳蘅道:“金掌櫃觀察細微,令人佩服,不知你可有心入仕?”


    能做官,誰做生意?


    做生意被人瞧不起,連子孫都給誤了。


    金掌櫃起身作揖,“草民願為郡主效犬馬之勞。”


    “永樂縣有主簿一職,你迴家之後且與家人商議一番,若是有心,再讓馮氏阿娥與我傳話,赴任之前,記得將家裏人安頓好,是留都城還是一同赴任,你得拿好主意。”


    金掌櫃一拜,“草民謝郡主提攜。”


    陳蘅點了一下頭,拿著崔生文房鋪的答案,“崔生文房鋪崔掌櫃,你的答案最為正確,恭喜你成為永樂縣縣丞。”


    崔掌櫃起身,抱拳一揖,“謝郡主提攜。”


    陳蘅示意他迴到座位。


    又取了一張,“茗香茶樓小東家董柯。”


    “小人在。”


    陳蘅道:“你的書法不錯,家中都有何人?”


    “迴郡主,小人家中上有祖母、母親,下有妻子吳氏,又有一個幼弟與一個妹妹。家父早逝,我是家中長子,由我打理祖傳的茶樓。”


    瞧著瘦弱,麵容有些蒼白,就是這樣一個柔弱的人,居然是一家支撐、頂梁柱。


    陳蘅道:“你是一家之主,家中離不得你。往後,自有你效力之時。”她與杜鵑打了個眼色,不多時,杜鵑捧著一捧畫軸,展開之時,上頭書寫的是“茗香茶樓”四個大字。


    董柯重重一拜,“小人謝郡主賜字。”


    “你且起來罷!”


    一家無男丁,上無父親,隻怕行商不易。


    董柯的字有兩分風骨,亦顯得有些單薄,這許正是董家眼前的難關,陳蘅贈他一幅字,也是想告訴世人,茗香茶樓的背後是榮國府。


    陳蘅道:“馮氏阿娥自創柳書,又通詩文,行事端方。”


    有她這話,就是證明馮娥沒有搶陳蘅自創柳書的名聲。


    “我與馮氏阿娥為各位備了份禮物!來人,帶上來!”


    馮娥與自己的侍女打了個眼神,侍女明了,走近燕兒,介紹起各家的掌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浣水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浣水月並收藏盛寵毒後:鬼王,來硬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