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世界的天竺國,從建製上來看,有點類似於漢朝,郡縣製和封建製並行——是封邦建國的封建。
有郡縣,也有王國,簡稱郡國製,上一個鳳仙郡,這一個玉華國,都是這個體係裏的平行建製。
這玉華國,是天竺國皇帝的宗室,封到此處。用宗室鎮守一方呢,有好有壞,壞處是這個宗室有可能造反,天竺又不是漢朝,郡王太傅、丞相、長史什麽的可不是忠於長安城,而是忠於自己的東家。
好處呢,就跟劉邦刑白馬之盟一樣,“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如果中樞不靖,這些人也是捍衛政權的核心力量,哪怕成功了之後皇帝位子上做的不是一支,也是一個姓。
當然,這是曆史經驗,比如漢朝平滅諸呂,漢末諸侯割據,唐朝神龍政變,宗室們都是出了大力氣的,但曆史經驗嗎,就是被猛人打破的,朱元璋的四兒子就是唯一一個親王造反造成了的,而接下來的朱高煦、朱祁鎮朱祁鈺等人,也有樣學樣,讓兄終弟及幾乎成了大明的傳統。
不過司馬良這一路觀察,玉華國這兩代,無論是老王,還是三個王子,都不是什麽有野心的,不然——也不會纏著三個奇形怪狀的和尚學武藝,而對他們三個振興了不止一個國家和文明的老斫輪不聞不問。
理論指導、製度構建、鬥爭手段、生產力發展、工具人培養這些可是司馬良、老劉頭、張部長熟練的不能再熟練的東西,來之前司馬、司徒、司空還尋思呢,要不要搶了猴豬沙的風頭,給三個王子當一迴師父。
畢竟,善將兵何如善將將,百人敵何如萬人?這個道理,華夏從夏朝以後就明白了——因為殷商的巫師地位極高,比武士強多了,而後的周秦就不用說了,想那太公望,一個八十歲老爺爺,地位還是比當時正當壯年的周公旦要高。
但沒想到,孫大聖露了一手後,那三個人真的顛顛地要拜師,哪怕張部長講了一通大道理,三個王子還是想學武藝——張部長也不是上杆子要教,而是他們對大唐是有感情的,誰沒有個重迴漢唐,賓服天下的夢呢?
天竺國是西牛賀洲的大國,加上天高皇帝遠,大唐想要收拾還要費些力氣的——如果這個大國被分割成鳳仙國、玉華國、金平國、銅台國,那就好辦了。
“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魏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秋,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
以版圖為劍體,蠻夷戎狄、春夏秋冬這兩個時空上的意義為劍鞘,用山海做裝飾,用陰陽五行、法律道德、四季六氣作為使劍的手段,這是天子劍。
“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鐔,以豪傑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
以百家之士為劍體,戴圓履方,順三光四時,和天意民心,這是諸侯之間。
“庶人之劍,蓬頭突髻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也,無異於鬥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於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
雖然上斬頸領,下決肝肺聽起來很爽,但很明顯比不上天下服的天子之劍,也比不上雷霆震、有希望成為天子劍的諸侯之劍。
不僅莊子這麽看,墨家、農家這種“技術型”的學派也認為“道”大於術、法,法家、儒家就更甭提了,一個天天喊著俠以武犯禁,一個喊著勞心者治人,對庶人之劍都看不上。
這個道理,張部長可以說是掰開了揉碎了跟三個王子說,可這三個二愣子喊著什麽“近在遲尺,人盡敵國”,鳥都不鳥老張。
等到孫大聖、豬八戒、沙悟淨興衝衝的去教徒弟了,司馬良等三人隻能在原地悶坐,過了好一會兒,張部長才幽幽地歎了口氣,“天竺國有忠臣啊。”
老劉頭哂笑一聲,“人家是親王,又不是上官正那個倒黴鬼,不親近大唐那是預料之中的。”
這又不是什麽複雜的事情,那三個王子放著天子劍、諸侯劍不學,去學庶人之劍,明擺著就是老王有意叮囑,不然都是少年人,好勇鬥狠雖然少不了,但野心就少得了嗎?
“也不用太過糾結,也別小看貞觀群臣,雖然現在凋零了不少,但後邊褚遂良、李義府、許敬宗、於誌寧、杜正倫這一票人也不是好惹的,更別提那位李二皇帝,都是一時人傑。”
司馬良如是說道,“該幫的忙,咱們也幫的差不多了,等過了這玉華國,兩位兄長還去遊曆,我上兜率宮待著去,太上大老爺吩咐的事,也就辦的差不多了。”
“後續的事,不用我們兩個?”張部長點了點頭,老劉頭卻開口問道,有些不甘。
“不是不用,而是不能用,對你們二位道途有損——涉及到金仙奧秘,若是讓你們形成了知見障,得不償失。”司馬良歎了口氣,維度奧秘,等自己修到了那個地步,就不值一文,但若是被別人灌輸,那就是天大的魔障。
至少司馬良認識這麽多人,也沒看到誰能從九級到十級之間的障礙中解脫出來。所以,接下來的事雖然極其困難,極其有成就感,但也不能讓張部長和老劉頭去——甚至很有可能,隻有兩個人。
幾人正默默無言時,忽然來了一個玉華國的小廝,進門來稟報:“三位先生,唐長老並三位老爺請三位議事。”
“走吧,偷寶貝的現身了。”張部長嘿嘿一笑,起身說道。
有郡縣,也有王國,簡稱郡國製,上一個鳳仙郡,這一個玉華國,都是這個體係裏的平行建製。
這玉華國,是天竺國皇帝的宗室,封到此處。用宗室鎮守一方呢,有好有壞,壞處是這個宗室有可能造反,天竺又不是漢朝,郡王太傅、丞相、長史什麽的可不是忠於長安城,而是忠於自己的東家。
好處呢,就跟劉邦刑白馬之盟一樣,“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如果中樞不靖,這些人也是捍衛政權的核心力量,哪怕成功了之後皇帝位子上做的不是一支,也是一個姓。
當然,這是曆史經驗,比如漢朝平滅諸呂,漢末諸侯割據,唐朝神龍政變,宗室們都是出了大力氣的,但曆史經驗嗎,就是被猛人打破的,朱元璋的四兒子就是唯一一個親王造反造成了的,而接下來的朱高煦、朱祁鎮朱祁鈺等人,也有樣學樣,讓兄終弟及幾乎成了大明的傳統。
不過司馬良這一路觀察,玉華國這兩代,無論是老王,還是三個王子,都不是什麽有野心的,不然——也不會纏著三個奇形怪狀的和尚學武藝,而對他們三個振興了不止一個國家和文明的老斫輪不聞不問。
理論指導、製度構建、鬥爭手段、生產力發展、工具人培養這些可是司馬良、老劉頭、張部長熟練的不能再熟練的東西,來之前司馬、司徒、司空還尋思呢,要不要搶了猴豬沙的風頭,給三個王子當一迴師父。
畢竟,善將兵何如善將將,百人敵何如萬人?這個道理,華夏從夏朝以後就明白了——因為殷商的巫師地位極高,比武士強多了,而後的周秦就不用說了,想那太公望,一個八十歲老爺爺,地位還是比當時正當壯年的周公旦要高。
但沒想到,孫大聖露了一手後,那三個人真的顛顛地要拜師,哪怕張部長講了一通大道理,三個王子還是想學武藝——張部長也不是上杆子要教,而是他們對大唐是有感情的,誰沒有個重迴漢唐,賓服天下的夢呢?
天竺國是西牛賀洲的大國,加上天高皇帝遠,大唐想要收拾還要費些力氣的——如果這個大國被分割成鳳仙國、玉華國、金平國、銅台國,那就好辦了。
“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魏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秋,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
以版圖為劍體,蠻夷戎狄、春夏秋冬這兩個時空上的意義為劍鞘,用山海做裝飾,用陰陽五行、法律道德、四季六氣作為使劍的手段,這是天子劍。
“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鐔,以豪傑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
以百家之士為劍體,戴圓履方,順三光四時,和天意民心,這是諸侯之間。
“庶人之劍,蓬頭突髻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也,無異於鬥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於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
雖然上斬頸領,下決肝肺聽起來很爽,但很明顯比不上天下服的天子之劍,也比不上雷霆震、有希望成為天子劍的諸侯之劍。
不僅莊子這麽看,墨家、農家這種“技術型”的學派也認為“道”大於術、法,法家、儒家就更甭提了,一個天天喊著俠以武犯禁,一個喊著勞心者治人,對庶人之劍都看不上。
這個道理,張部長可以說是掰開了揉碎了跟三個王子說,可這三個二愣子喊著什麽“近在遲尺,人盡敵國”,鳥都不鳥老張。
等到孫大聖、豬八戒、沙悟淨興衝衝的去教徒弟了,司馬良等三人隻能在原地悶坐,過了好一會兒,張部長才幽幽地歎了口氣,“天竺國有忠臣啊。”
老劉頭哂笑一聲,“人家是親王,又不是上官正那個倒黴鬼,不親近大唐那是預料之中的。”
這又不是什麽複雜的事情,那三個王子放著天子劍、諸侯劍不學,去學庶人之劍,明擺著就是老王有意叮囑,不然都是少年人,好勇鬥狠雖然少不了,但野心就少得了嗎?
“也不用太過糾結,也別小看貞觀群臣,雖然現在凋零了不少,但後邊褚遂良、李義府、許敬宗、於誌寧、杜正倫這一票人也不是好惹的,更別提那位李二皇帝,都是一時人傑。”
司馬良如是說道,“該幫的忙,咱們也幫的差不多了,等過了這玉華國,兩位兄長還去遊曆,我上兜率宮待著去,太上大老爺吩咐的事,也就辦的差不多了。”
“後續的事,不用我們兩個?”張部長點了點頭,老劉頭卻開口問道,有些不甘。
“不是不用,而是不能用,對你們二位道途有損——涉及到金仙奧秘,若是讓你們形成了知見障,得不償失。”司馬良歎了口氣,維度奧秘,等自己修到了那個地步,就不值一文,但若是被別人灌輸,那就是天大的魔障。
至少司馬良認識這麽多人,也沒看到誰能從九級到十級之間的障礙中解脫出來。所以,接下來的事雖然極其困難,極其有成就感,但也不能讓張部長和老劉頭去——甚至很有可能,隻有兩個人。
幾人正默默無言時,忽然來了一個玉華國的小廝,進門來稟報:“三位先生,唐長老並三位老爺請三位議事。”
“走吧,偷寶貝的現身了。”張部長嘿嘿一笑,起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