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貝加爾湖邊的一個村子,裏邊住著整整一萬人,這是華夏陸軍無數個屯墾基地之一。
那些高麗人,暹羅人,馬來人,天竺人,還有地上佛國的移民,南洋群島的移民占據了這個村子裏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數量,剩下百分之二十,是一些軍人家屬,和踴躍拓邊的內陸家庭,當然,還有罪犯。
在新開拓了十二個省之後,政府重新啟用了流放作為刑罰的一部分,雖然因為交通發達的緣故,這個條款最開始被很多人嘲笑,說流放有什麽用,一趟火車就跑迴來了。
不過很快,那些嘲笑的人就見識到了政府和道統盟強大的執行力,在司馬良的倡議下,諸子百家和玄門正宗大肆收徒,並定下了一條被許多人敵視的規定。
想要的到真傳的人,想要在門派中從弟子晉升為真傳、長老的人,必須在新的疆土做出成績來,至少要建立一個可靠的據點,並把文化氛圍傳播下去。
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年輕人趕赴邊境,大家都是年輕氣傲的人,能不巴結上層、不委曲求全就得到真傳,何樂而不為。
再加上軍墾農場的大量建立,那些被流放者都被塞到了那裏,接受農場和傳道者們的監視,想跑迴來可沒那容易,說流放幾年,就流放幾年。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那些犯了不大不小的錯誤的人,可能組建家庭,獲得產業,最終在新土定居,這都是上層樂見其成的。
在這種人口組成下,即使有傳道者們的大力移風易俗,那些被移民來的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把一些習慣和觀點帶到村落裏來。
最明顯的,就是那些東南亞人,他們一個個崇佛、懶散,最開始的幾個月裏,這些隻有在膠質警棍的督促下才會起來幹活。
那些印度人同樣如此,懶散、肮髒、不可靠,而且還要加上一條階級固化。
沒錯,因為被移民來的都是下層種姓的緣故,他們自作主張的把這個一萬人的小基地分成了無數個階層,並且理所應當地把自己放在最底下。
最上層的是管理者和傳道者,他們由軍屬、預備役和有能力的華夏移民組成,負責組織生產、調和矛盾、保衛村落,還得給他們普及知識和文化。
第二層是華夏人,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勇敢肯幹的內地移民是這個村落的主要力量,在貝加爾湖打漁的時候,觀測水文、組織人力的是他們,種植鬆樹的時候,搞來幼苗、聯係專家的也是他們。
第三層是被看管著的罪犯,第四層是受華夏文明影響深刻的高麗人,還有東南亞華裔——雖然他們可能一個漢字都寫不出來。
最後一層,才是他們這些文盲懶漢組成的印度下層種姓和東南亞人。
不得不說,他們這種想法讓很多傳道者感到撓頭,明明有了平等的機會,為什麽還要給自己找好幾個爸爸、爺爺呢?
這些傳道者們的應對方式各異,自發趕來傳教的佛子們對這種階級很熟稔,一方麵催促他們幹活,另一方麵則告訴他們在佛祖和死亡麵前人人平等,哪怕是有局限的平等,那也是平等。
武師們從司馬良那裏得到了從國術、古武到仙武的過渡方式,同樣積極的出去開山立櫃,他們方法簡單粗暴,那就是打一架,讓首陀羅的拳頭打在韓國資本家的腦門上,就平等了。
而在道統盟內部中,儒家和墨家的應對方式是最好的。
墨家尚同,尚賢,並且有嚴格的規章製度和高明的技術手段,在墨者的言傳身教下,每個屯墾基地都被擰成了一股繩。
儒家的手段則很狡猾,他們高唿著仁恕之道,把良好的品德灌輸到移民身上,讓他們遵守,並把想法達到了孩子的身上。哪怕家長有著這樣那樣的愚蠢特性,隻要孩子能成長為心慕華夏、渴望融合的人才,就足夠了。
不得不說,儒家的教化能力還是很厲害的,在這個基地裏,就是一個儒家的人在管。
現階段的儒家,大多數是一些愛好者自發組織的民間組織,在華夏各地遍地開花的建起了數千個書院,這個學派曾經統治了華夏兩千年,並且從來沒有消亡,在環境合適的時候,就是他們複活的時候。
他們用從傳承不息的文化宣傳自己,用浩然正氣武裝自己,用不同的思想派別來壯大自己,吸引某些人群的支持。
對於顢頇的大家族,他們說親親相隱的穀梁派;對於底層民眾,他們講重民貴民的孟子;對於文人科學家,他們宣揚主張批判和天行有常的荀子;對於武夫和軍人,他們描繪大複仇主義的公羊派。
儒家變了太多,流傳了太多,這使得他們能在故紙堆裏找到迎合所有人的思想,甚至對迷信的老人,他們也有劉歆、揚雄的讖緯學來吸引。
這個基地,就是中條山下涑水書院的一個儒生來傳道,他們聲稱自己是涑水先生司馬光的傳人,擅長寫書、噴人和政治鬥爭,雖然教化夷狄這方麵有點兒專業不對口,但這個儒生還是來了。
這個儒生按照有關部門的標準隻有二級,使用的一些法術還是從真靈院得到的——沒辦法,司馬光著述內容注定了不會有什麽趁手的法術出現。在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中,他可能連一隻強一點兒的東北虎都打不過。
但他做的事情卻很漂亮,完全不像他們名義上的祖師爺司馬光隻會寫書噴人,他抱著司馬光的一句話:“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借助基地裏五個民兵的力量,他一來這兒就幹掉了頑固對抗勞動的東南亞一家人,狠狠震懾了這些滿腹怨言的移民。接著提拔典型,教育兒童,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徹底把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氣改了過來。
隻要不想在鄙夷、嘲笑甚至寒冷、饑餓中生活,他們就必須把那些肮髒、懶散的習慣改掉,為華夏開發貝加爾湖這個寶庫。
這也是道統盟的共識,他們對這些成年人不抱什麽希望,讓他們真正融入華夏的希望,隻要他們的下一代。
那些高麗人,暹羅人,馬來人,天竺人,還有地上佛國的移民,南洋群島的移民占據了這個村子裏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數量,剩下百分之二十,是一些軍人家屬,和踴躍拓邊的內陸家庭,當然,還有罪犯。
在新開拓了十二個省之後,政府重新啟用了流放作為刑罰的一部分,雖然因為交通發達的緣故,這個條款最開始被很多人嘲笑,說流放有什麽用,一趟火車就跑迴來了。
不過很快,那些嘲笑的人就見識到了政府和道統盟強大的執行力,在司馬良的倡議下,諸子百家和玄門正宗大肆收徒,並定下了一條被許多人敵視的規定。
想要的到真傳的人,想要在門派中從弟子晉升為真傳、長老的人,必須在新的疆土做出成績來,至少要建立一個可靠的據點,並把文化氛圍傳播下去。
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年輕人趕赴邊境,大家都是年輕氣傲的人,能不巴結上層、不委曲求全就得到真傳,何樂而不為。
再加上軍墾農場的大量建立,那些被流放者都被塞到了那裏,接受農場和傳道者們的監視,想跑迴來可沒那容易,說流放幾年,就流放幾年。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那些犯了不大不小的錯誤的人,可能組建家庭,獲得產業,最終在新土定居,這都是上層樂見其成的。
在這種人口組成下,即使有傳道者們的大力移風易俗,那些被移民來的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把一些習慣和觀點帶到村落裏來。
最明顯的,就是那些東南亞人,他們一個個崇佛、懶散,最開始的幾個月裏,這些隻有在膠質警棍的督促下才會起來幹活。
那些印度人同樣如此,懶散、肮髒、不可靠,而且還要加上一條階級固化。
沒錯,因為被移民來的都是下層種姓的緣故,他們自作主張的把這個一萬人的小基地分成了無數個階層,並且理所應當地把自己放在最底下。
最上層的是管理者和傳道者,他們由軍屬、預備役和有能力的華夏移民組成,負責組織生產、調和矛盾、保衛村落,還得給他們普及知識和文化。
第二層是華夏人,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勇敢肯幹的內地移民是這個村落的主要力量,在貝加爾湖打漁的時候,觀測水文、組織人力的是他們,種植鬆樹的時候,搞來幼苗、聯係專家的也是他們。
第三層是被看管著的罪犯,第四層是受華夏文明影響深刻的高麗人,還有東南亞華裔——雖然他們可能一個漢字都寫不出來。
最後一層,才是他們這些文盲懶漢組成的印度下層種姓和東南亞人。
不得不說,他們這種想法讓很多傳道者感到撓頭,明明有了平等的機會,為什麽還要給自己找好幾個爸爸、爺爺呢?
這些傳道者們的應對方式各異,自發趕來傳教的佛子們對這種階級很熟稔,一方麵催促他們幹活,另一方麵則告訴他們在佛祖和死亡麵前人人平等,哪怕是有局限的平等,那也是平等。
武師們從司馬良那裏得到了從國術、古武到仙武的過渡方式,同樣積極的出去開山立櫃,他們方法簡單粗暴,那就是打一架,讓首陀羅的拳頭打在韓國資本家的腦門上,就平等了。
而在道統盟內部中,儒家和墨家的應對方式是最好的。
墨家尚同,尚賢,並且有嚴格的規章製度和高明的技術手段,在墨者的言傳身教下,每個屯墾基地都被擰成了一股繩。
儒家的手段則很狡猾,他們高唿著仁恕之道,把良好的品德灌輸到移民身上,讓他們遵守,並把想法達到了孩子的身上。哪怕家長有著這樣那樣的愚蠢特性,隻要孩子能成長為心慕華夏、渴望融合的人才,就足夠了。
不得不說,儒家的教化能力還是很厲害的,在這個基地裏,就是一個儒家的人在管。
現階段的儒家,大多數是一些愛好者自發組織的民間組織,在華夏各地遍地開花的建起了數千個書院,這個學派曾經統治了華夏兩千年,並且從來沒有消亡,在環境合適的時候,就是他們複活的時候。
他們用從傳承不息的文化宣傳自己,用浩然正氣武裝自己,用不同的思想派別來壯大自己,吸引某些人群的支持。
對於顢頇的大家族,他們說親親相隱的穀梁派;對於底層民眾,他們講重民貴民的孟子;對於文人科學家,他們宣揚主張批判和天行有常的荀子;對於武夫和軍人,他們描繪大複仇主義的公羊派。
儒家變了太多,流傳了太多,這使得他們能在故紙堆裏找到迎合所有人的思想,甚至對迷信的老人,他們也有劉歆、揚雄的讖緯學來吸引。
這個基地,就是中條山下涑水書院的一個儒生來傳道,他們聲稱自己是涑水先生司馬光的傳人,擅長寫書、噴人和政治鬥爭,雖然教化夷狄這方麵有點兒專業不對口,但這個儒生還是來了。
這個儒生按照有關部門的標準隻有二級,使用的一些法術還是從真靈院得到的——沒辦法,司馬光著述內容注定了不會有什麽趁手的法術出現。在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中,他可能連一隻強一點兒的東北虎都打不過。
但他做的事情卻很漂亮,完全不像他們名義上的祖師爺司馬光隻會寫書噴人,他抱著司馬光的一句話:“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借助基地裏五個民兵的力量,他一來這兒就幹掉了頑固對抗勞動的東南亞一家人,狠狠震懾了這些滿腹怨言的移民。接著提拔典型,教育兒童,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徹底把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氣改了過來。
隻要不想在鄙夷、嘲笑甚至寒冷、饑餓中生活,他們就必須把那些肮髒、懶散的習慣改掉,為華夏開發貝加爾湖這個寶庫。
這也是道統盟的共識,他們對這些成年人不抱什麽希望,讓他們真正融入華夏的希望,隻要他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