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州邊城的攻破,東州軍團齊聚一路,同時也等到了南州軍團的援軍,共計十五萬的人馬,直撲趙州城。


    十多萬的兵馬,一路而過,猶如滾滾洪流,整個大地,都因為大軍而來,而隱隱顫抖。


    不得不說鄒吾放棄邊城,將軍隊布置在趙州城四周的高明,在如此龐大軍隊一馬平川之下,堆積在多的兵士,也很難抵擋的住,最終隻能被迫撤退。


    索性,直接在趙州城等著大軍兵臨城下。


    沒有敵軍的阻擋,十多萬的大軍,很快來到了趙州城下。


    城樓上的鄒吾,看著黑壓壓的軍隊,目光前移,落在為首的孟天祥、方敬之神色。


    對這二人,他還是很熟悉的,特別是孟天祥,當初在燕州之地,孟天祥的名字還是很響的。


    看著為首的孟天祥,鄒吾一副感歎樣子,朗聲道,“孟大人,你我之間,也算老相識了,算算時間,也有很長時間未見了,沒想到當日一別,再見孟大人竟高升如此地步,真是讓本帥佩服啊。”


    “鄒帥客氣了,與鄒帥相比,孟某這點提升又算什麽呢,誰能想到,當初還隻是一方統領的鄒吾,不過數年,便一躍成為統領整個東部軍的主帥。”


    “想必,爬上這個位置,鄒帥費了很多心思吧。”


    孟天祥話中帶刺,鄒吾並不惱怒,畢竟此人一向就十分毒舌,一碰麵就打陰陽怪氣,他早就習以為常。


    他臉上含笑,繼續道,“嗬嗬,這一切都是陛下的器重,像孟大人這般有能力之人,要是識時務,但凡歸順我皇,其官職不會低於本帥。”


    “孟某可沒這個好福氣呢,相比較鄒帥的這個位置,孟某更想得到整個趙州城,如果鄒帥識時務,為了整個趙州上下,願意開城投降,孟某保證,鄒帥性命無憂,還會被我皇看中,你我何不共事一番,豈不美哉。”


    “哈哈哈,想要本帥投降,就不知孟大人有沒有這個本事呢,如果孟大人願意歸降我朝,本帥也能保證孟大人全軍官兵,衣食無憂,榮華富貴享受不盡,不知孟大人意下如何?”


    鄒吾淡然,用著孟天祥同一般的話術,直接告知,孟天祥微微點頭,一副惋惜樣子,輕聲道。


    “既然鄒帥如此執迷不悟,那就別怪孟某無情了。”


    話落,都不用下令,身後的將士各個氣勢洶洶,按照各自的隊勢,朝著趙州城攻去。


    隨著大軍出動,他們的頭頂,也是伴隨著沉悶的破風聲,抬頭看去,許多的巨石發出唿唿的聲音,狠狠朝著城牆砸去。


    砰!砰!砰!


    趙州城牆瞬間傳來一股強烈的震感,但僅僅隻是震感,巨石在城牆上,隻留下些許的白點。


    足以看出,趙州城牆的堅固,伴隨著巨石的投射,同時,漫天的箭雨也是掩護攻城部隊,不斷射進城內。


    麵對這般兇悍的攻城,鄒吾絲毫不慌,按照部署,各隊兵士站在自己的位置,手持盾牌、弓弩,原木、石塊,投入到了反擊中。


    而城內的幾條街道已經被清空,同樣擺放著一排排的投石車,隨著兵士的操作,巨石從城內投射,狠狠砸進軍隊之中。


    一時間各種廝殺聲伴隨著哀嚎的痛苦,夾雜一起,雙方的戰事場麵一度激烈。


    別看趙州城內隻有五萬來人,可憑借堅固的城防,抵抗十萬之兵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趙州城強的不止是城防,它麵前的戰場,也是很有考量的,哪怕一字排開,最多也隻能容納五六萬的攻城部隊。


    因此,哪怕孟天祥聚集了十五萬的人馬,也無法全部投入,隻能分批次的攻城。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攻克趙州城不過是紙上談兵,而且在他的後方四周,同樣還有一半的人馬。


    一旦趙州城危急,或許需要兵力支援,這些軍隊就可以隨時出兵補充。


    當然這一半的人馬除了能補充外,也能在需要反攻時,可以直接出兵,又能攻又能防,可謂絕佳的部署。


    正是依靠這種層層布防,才讓鄒吾有自信,孟天祥的十五萬大軍,很難親自破城。


    而他們這邊隻要能堅守,能夠拖住東南二州軍團,接下來就看西部軍了。


    隨著趙州城戰事爆發,和鄒吾預料的一樣,這一次的攻城,可不像攻克邊城那般容易,這一打整整打的一個月之久。


    這一個月下來,趙州城還是在他的手中,而雙方傷亡,貌似他還占據一點優勢,一個月下來,他的傷亡約莫兩萬來人,而對方差不多快有三萬了。


    這就是做好防守,也能取得優勢戰果。


    看著雙方這般傷亡,鄒吾並未忘乎所以,雖然孟天祥的傷亡比他多,但這一個月下來的攻城,讓他的內心緊繃,從未敢放鬆一點。


    孟天祥能夠成為出兵的指揮之一,還是有很強的能力,一個月的攻城,中途沒有半點停下的意思,而且越戰越勇。


    甚至在攻城中,孟天祥不按常理出牌,還派兵做奇襲,好在他及時反應過來,派兵擋了迴去,但凡他放鬆一點,搞不好就被孟天祥得逞了。


    麵對如此眾多的大軍,在加上孟天祥這位指揮,想守好趙州城是不容易的,容不得鄒吾半點馬虎。


    本來他想在消耗中,讓後方的軍隊出兵反攻,但思量一番,還是放棄了。


    雖然東南二州軍團傷亡了三萬來人,但他們還是有十二萬人,真要出兵反擊,兵力不占優。


    而且通過一個月的激戰,讓鄒吾對東州軍團又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換做其他軍隊,在這種防禦堅固的城防下攻城,傷亡絕對比守軍達到兩倍以上,才算正常,但東州軍團竟然隻是一點五。


    這足以說明東州軍團的強悍,如果真出兵反擊,搞不好自己傷亡更大,那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而且鄒吾懷疑,三萬左右的傷亡,很可能就是孟天祥想要麻痹他,覺得東州軍團不過如此,讓他出兵反擊,而後直接硬碰硬,將他的兵給吃掉。


    這也不是不可能,以他對孟天祥了解,當初在燕州,就做過這種扮豬吃虎的伎倆,為了穩妥起見,稍微在等等,在消耗一些,對他來講,並不吃虧。


    一個月的時間,第一處戰場打的熱鬧,而其他的兩大戰場,也是不甘示弱,同樣激烈。


    當然,這種激烈,要摘掉中部戰場,雖然一個月的時間,雙方從相互襲擾,也漸漸轉變成軍隊的激戰。


    但和東西兩大戰場動輒五六萬人,乃至十多萬人相比,中部戰場還是顯得有些小打小鬧。


    一個月的時間,爆發最大的戰鬥規模,也不過萬人左右,而且這萬人之戰,並未持續多久,也就四五日,便各自散去。


    緊接著,又是幾千人的戰鬥,這種打法,讓東西部軍,尤其是西部軍相當不滿。


    畢竟,這一戰,最激烈的不是東部戰場,而是他的西部戰場,雙方投入的總兵力接近三十萬,而且是全線作戰。


    那等激烈,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成百上千的兵士陣亡,而反觀中部戰場,就跟鬧著玩一樣。


    就算再好脾氣的人,也受不了中部軍這種畏畏縮縮的打法,因為這事,兩大部軍的將領,直接聯名上書給蘇泰,控告南部軍馮正的不作為,恨不得直接將他給換掉拿下,換一個有種的指揮。


    馮正這種打法,徹底丟盡了趙涼的臉麵,和他本人一樣,就是一個沒種的軟貨。


    對這種指責,甚至到了人身侮辱的地步,馮正沒有半點情緒上頭,十分淡定的給寧州的蘇泰迴信,陳述了自己的原因。


    他之所以如此,很簡單,就是為了保護寧州的安危,他的防線,是整個寧州南部,如果他像其他兩大部軍一樣,越境作戰,一股腦的南下,橫衝直撞,仗是打爽了,但誰能保證新涼不會突然來個穿插,直接插到南部軍後方,直搗寧州。


    如果寧州有失,誰能付得起這個責任。


    這樣的事,在上次的首戰,並不是沒發生過,上次如果不是鄭源及時反應,很可能就被交州軍團直接從後方插了進去,將南部軍的後路截斷了。


    就是因為鄭源的大意,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因此,馮正迴到南部軍,無論東西兩大戰場,打的多麽激烈,他都穩坐不動。


    隻要寧州、晉州南部、京都這幾處位置被他守好,蘇泰就不會有任何的危險。


    看似馮正一動不動,像個看客,實則他是保護蘇泰安危最重要的防線。


    他的陳述,即便是蘇泰,也不得不認同,而剛才吵的不可開交,想要將馮正撤掉的東西部軍將領,同樣也啞口無言,一語不發,繼續投入到各自的戰場中去。


    話都說到這份上,這些將領膽子即便再大,也不敢在保護蘇泰的份上,過多造次,最多也就是希望馮正,必要時能夠提供一些支援,或者是策應,也就夠了。


    對於後者的這種要求,馮正沒有拒絕的理由,很幹脆的答應,把話講清楚後,這也成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插曲。


    而此時的西部軍,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終於傳來了好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布衣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傳深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傳深藍並收藏布衣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