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馬車,緩緩駛離了皇城,坐在車上的蘇祁安,臉色平靜,但心裏確實久久無法平息。
雖然在皇城中,隻待了短短兩天,但其中的兇險,是蘇祁安來大涼這麽久,首次走的謹小慎微。
所見之人,無一例外,全是真正的可以一言斷生死的真正大人物。
特別是幾位皇子,各個都絕非表麵看去那麽簡單。
皇城的經曆,對蘇祁安來說,除了伴隨巨大危險,同樣的,也讓蘇祁安對神秘,高高在上的皇族,當今陛下等,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大涼要亡,並不是那麽容易。
這對蘇祁安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好消息,隻要給蘇祁安足夠的時間,這大涼,必定有蘇祁安的一席之地。
接下來蘇祁安該考慮的事,在翰林院前,將身邊的一些人,好生安排。
從長遠來看,蘇祁安是要在京都待上一段時間。
離開皇城的馬車,穿過京都的中部地帶,緩緩朝著外圍而去。
隨著馬車逐漸消失遠去,有關蘇祁安的消息,再度傳遍京都。
畢竟,這次讓蘇祁安揚名的,並非是之前的絕世才華,而是被當今陛下招見。
雖然不知道這位東山伯,在皇城的兩天內,發生了什麽,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總會有一些消息,逐漸傳出。
其中最大的一個消息,便是,蘇祁安由陛下親點,可入翰林院學習。
就這,直接引爆整個京都大家。
翰林院是什麽地方?天下文人學子,心中的絕對聖地。
所有文人學子,參加科舉,除了想要得到功名,更重要的是,更進一步,進入翰林院深造。
翰林院是匯聚天下最有才華,文人氣息最足的地方,雖然翰林院內,除了夫子外,其餘人等,並無具體的官職品級。
但卻有專屬的等級,翰林院內,有三個等級,除去最高地位的夫子。
由高到下,分別是大儒、大學士、學士。
別看這三級是無品無級,但哪怕是最低級的學士,放眼京都的諸多豪門大家,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原因無它,翰林院培養的人才,是專門為皇帝服務的,更是科舉製度改革的參與者。
其中的夫子,都是曆朝曆代東宮太子的老師,為帝師。
下屬的大儒,是科舉三級的考官之一,下屬的官員,哪怕是一方州牧,都得尊敬有加。ap.
他們對科舉學子的分量還是很重的,翰林院的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身份,皇帝身邊的智囊團。
這樣的一批人,沒有官職品級,但常年能在當今天子左右,這才是下屬所有官員,最忌憚的一件事。
因此,進入翰林院,同樣也是,無數廣大文人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
蘇祁安能進翰林院,眾人有些猜測,以他的才華加入翰林院,是早晚的事。
但真正的公布,還是讓無數人,心裏不是滋味。
畢竟,蘇祁安的年紀是擺在那裏,太年輕,而且他本身隻有舉人功名。
一般進入翰林院,無不都是進士前十,而且大部分還得進行大儒考核,其中的淘汰率不低。
但蘇祁安,卻由陛下欽點,直接免試,這要說不嫉妒,根本不可能。
可後來,皇城內後續消息,陸續傳來,其中一則,直接讓剛才還頗為嫉妒的眾人,立刻鴉雀無聲。
隻因蘇祁安的是開國四王,永川王之後,皇室後裔。
這個身份,是得到皇室族譜,親自確認的,權威性不言而喻。
又是皇族宗親,而且還如此有才華,隻能說憑的是
實力,二者缺一不可,即便要怪,也怪不出所以然。
隻能將這份羨慕,狠狠的埋藏心裏。
蘇祁安的出皇城,一路上,都十分瞬間,沒有任何麻煩,更沒有絲毫阻攔。
無論是先前還對蘇祁安有敵意的外圍世家豪門,又或者是想要接觸的外圍官員。
從蘇祁安離開皇城後,就像消失一樣,原本最熱鬧的十大街。
隨著蘇祁安的歸來,每個人都是紛紛避開,給蘇祁安讓路,大部分人都是低著頭,眉宇間有著些許的尊敬。
蘇祁安的皇族身份被確認,加上他直入翰林院。
以蘇祁安現在的身份,在整個京都,地位已經不亞於國公之後的侯爺們。
這等尊貴身份,隻有蘇祁安想起來了,想召見他們,他們才能出現。
這要是像之前一樣,還圍著蘇祁安的別院,早就被直接驅逐。
蘇祁安很瞬間的進了別院,這次在別院中,蘇祁安待的不久。
隻有一天功夫,第二日,便在一隊治安軍的護衛下,朝著皇城而去。
蘇祁安現在的地位身份,很尊貴,已經不適合和外圍的世家權貴住在一起。
身為皇室宗親,就得有屬於皇室子弟的威嚴。
如果蘇祁安不走,其實對外圍的權貴,會帶來很大的壓力。
為了不增添麻煩,蘇祁安沒有想多少,收拾行李,踏入皇城。
以後,蘇祁安便會在翰林院提供的居所居住。
這次離開,蘇祁安同樣做了後手安排。
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皇室宗親的身份,忘乎所以,依舊保持低調。
主要是對一些人員,做了安排。
蘇祁安想好了,在京都並沒有開新的蘇記商行,一來,蘇記商行需要大量的人手,人手湊齊,不是問題,但太大張旗鼓了。
京都終究不是他的地盤,不像西州那般,可以建立三級情報站。
天子腳下,無論做什麽,都做不大的,而且京都離西州太遠,建立聯絡有些麻煩。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蘇祁安從來沒有想過,在京都長住。
一個這麽兇險的地方,還不如穩一點,迴到西州,他的大本營,默默發展。
天高皇帝遠,很多事情,做起來,也很方便。
不建立蘇記商行,但蘇祁安卻以來興樓,為京都的暫時據點。
負責人是孫文、柳夢。
對於這二人的能力,蘇祁安還是比較放心,蘇祁安從皇城出來,並沒有打算公開他和孫家的關係。
留下一個不起眼的外圍小家族,在京都,反而能夠不引人注意,能夠更好的收集各類情報。
看似一個不起眼的小棋子,但在關鍵時刻,很可能是扭轉整個不利局麵的關鍵因素。
這樣的一顆留在京都的暗棋,蘇祁安可不會親自翻開。
在外圍,對孫家最大阻力的,應該就是會遇到死士這類大家族的出手。
為了增強孫家的戰鬥力,蘇祁安特意調配了二十名新軍,留在孫家,替孫家培訓一些好苗子。
為了有備無患,在上一層保險,蘇祁安特意給這批留守的新軍,留下了五箱烈性炸藥。
除非是超過百名以上的死士出手,這樣才有可能覆滅孫家。
但在京都,一口氣出動百名之多的死士,而且專門隻為了針對一個,不起眼的外圍小家族,隻能說明整個京都要亂了。
京都亂了,意味著天下大亂,這從目前來說,顯然不可能。
看著蘇祁安留下的五箱烈性炸藥,以及二十名的新軍,孫文激動的直接對著
蘇祁安連磕了幾個頭。
被蘇祁安攙扶起來,孫文的臉上一片通紅,激動溢於言表,直接當場發誓,隻要孫家還在,孫家上下,全力效忠蘇祁安。
這話不是孫文故意在表忠心,而是發自肺腑。
孫文很慶幸,他當初做對了選擇,押對了寶,蘇祁安在京都,給他展示的才能、手段,讓孫文歎為觀止。
現在想想,他當初的自廢孫家做法,和現在的迴報相比,完全是天上地下。
以後無論怎樣,孫文都會緊抱蘇祁安的大腿。
有了這樣的一批絕對戰力,來興樓,柳夢在明,孫文孫家在暗,隻要京都不亂,誰都無法動搖來興樓。
也不會想到,來興樓會是蘇祁安的情報據點。
至於傳送情報,蘇祁安交給了柳夢、許糖糖。
專門設計了一套屬於二人之間的情報暗號,目前來說隻有他們二人,等蘇祁安在翰林院穩定下來。
會以二人為根基,發展情報人員。
誰又能想到,兩位人畜無害,看起來溫溫柔柔的女孩子,是蘇祁安最重要的情報人員。
對於蘇祁安給二人的安排,二人很激動,如果不是蘇祁安眼疾手快,二人怕和孫文一樣,又得叩拜。
在大涼,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哪怕是皇族公主,都有被和親的命運,就更別說他們二位,剛脫奴籍的平民。
但蘇祁安卻給二人找到了方向,並沒有輕視,也沒有讓她們安心的待在自己身邊。
而且給了規劃,她們也能像其他男人一樣,有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
這比單純的保護,留在身邊,要好太多。
二人的心裏,同樣在暗暗發誓,無論怎樣,都得保護蘇祁安在京都的安全,一定做好蘇祁安交代的每一件事。
在離去前,蘇祁安同樣給二人身邊,各留下了十位新軍高手,保護二人的安全。
在確定沒有什麽遺漏後,蘇祁安終於啟程,帶著六十名隱藏在護衛軍內的新軍,朝著翰林院而去。
雖然在皇城中,隻待了短短兩天,但其中的兇險,是蘇祁安來大涼這麽久,首次走的謹小慎微。
所見之人,無一例外,全是真正的可以一言斷生死的真正大人物。
特別是幾位皇子,各個都絕非表麵看去那麽簡單。
皇城的經曆,對蘇祁安來說,除了伴隨巨大危險,同樣的,也讓蘇祁安對神秘,高高在上的皇族,當今陛下等,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大涼要亡,並不是那麽容易。
這對蘇祁安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好消息,隻要給蘇祁安足夠的時間,這大涼,必定有蘇祁安的一席之地。
接下來蘇祁安該考慮的事,在翰林院前,將身邊的一些人,好生安排。
從長遠來看,蘇祁安是要在京都待上一段時間。
離開皇城的馬車,穿過京都的中部地帶,緩緩朝著外圍而去。
隨著馬車逐漸消失遠去,有關蘇祁安的消息,再度傳遍京都。
畢竟,這次讓蘇祁安揚名的,並非是之前的絕世才華,而是被當今陛下招見。
雖然不知道這位東山伯,在皇城的兩天內,發生了什麽,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總會有一些消息,逐漸傳出。
其中最大的一個消息,便是,蘇祁安由陛下親點,可入翰林院學習。
就這,直接引爆整個京都大家。
翰林院是什麽地方?天下文人學子,心中的絕對聖地。
所有文人學子,參加科舉,除了想要得到功名,更重要的是,更進一步,進入翰林院深造。
翰林院是匯聚天下最有才華,文人氣息最足的地方,雖然翰林院內,除了夫子外,其餘人等,並無具體的官職品級。
但卻有專屬的等級,翰林院內,有三個等級,除去最高地位的夫子。
由高到下,分別是大儒、大學士、學士。
別看這三級是無品無級,但哪怕是最低級的學士,放眼京都的諸多豪門大家,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原因無它,翰林院培養的人才,是專門為皇帝服務的,更是科舉製度改革的參與者。
其中的夫子,都是曆朝曆代東宮太子的老師,為帝師。
下屬的大儒,是科舉三級的考官之一,下屬的官員,哪怕是一方州牧,都得尊敬有加。ap.
他們對科舉學子的分量還是很重的,翰林院的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身份,皇帝身邊的智囊團。
這樣的一批人,沒有官職品級,但常年能在當今天子左右,這才是下屬所有官員,最忌憚的一件事。
因此,進入翰林院,同樣也是,無數廣大文人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
蘇祁安能進翰林院,眾人有些猜測,以他的才華加入翰林院,是早晚的事。
但真正的公布,還是讓無數人,心裏不是滋味。
畢竟,蘇祁安的年紀是擺在那裏,太年輕,而且他本身隻有舉人功名。
一般進入翰林院,無不都是進士前十,而且大部分還得進行大儒考核,其中的淘汰率不低。
但蘇祁安,卻由陛下欽點,直接免試,這要說不嫉妒,根本不可能。
可後來,皇城內後續消息,陸續傳來,其中一則,直接讓剛才還頗為嫉妒的眾人,立刻鴉雀無聲。
隻因蘇祁安的是開國四王,永川王之後,皇室後裔。
這個身份,是得到皇室族譜,親自確認的,權威性不言而喻。
又是皇族宗親,而且還如此有才華,隻能說憑的是
實力,二者缺一不可,即便要怪,也怪不出所以然。
隻能將這份羨慕,狠狠的埋藏心裏。
蘇祁安的出皇城,一路上,都十分瞬間,沒有任何麻煩,更沒有絲毫阻攔。
無論是先前還對蘇祁安有敵意的外圍世家豪門,又或者是想要接觸的外圍官員。
從蘇祁安離開皇城後,就像消失一樣,原本最熱鬧的十大街。
隨著蘇祁安的歸來,每個人都是紛紛避開,給蘇祁安讓路,大部分人都是低著頭,眉宇間有著些許的尊敬。
蘇祁安的皇族身份被確認,加上他直入翰林院。
以蘇祁安現在的身份,在整個京都,地位已經不亞於國公之後的侯爺們。
這等尊貴身份,隻有蘇祁安想起來了,想召見他們,他們才能出現。
這要是像之前一樣,還圍著蘇祁安的別院,早就被直接驅逐。
蘇祁安很瞬間的進了別院,這次在別院中,蘇祁安待的不久。
隻有一天功夫,第二日,便在一隊治安軍的護衛下,朝著皇城而去。
蘇祁安現在的地位身份,很尊貴,已經不適合和外圍的世家權貴住在一起。
身為皇室宗親,就得有屬於皇室子弟的威嚴。
如果蘇祁安不走,其實對外圍的權貴,會帶來很大的壓力。
為了不增添麻煩,蘇祁安沒有想多少,收拾行李,踏入皇城。
以後,蘇祁安便會在翰林院提供的居所居住。
這次離開,蘇祁安同樣做了後手安排。
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皇室宗親的身份,忘乎所以,依舊保持低調。
主要是對一些人員,做了安排。
蘇祁安想好了,在京都並沒有開新的蘇記商行,一來,蘇記商行需要大量的人手,人手湊齊,不是問題,但太大張旗鼓了。
京都終究不是他的地盤,不像西州那般,可以建立三級情報站。
天子腳下,無論做什麽,都做不大的,而且京都離西州太遠,建立聯絡有些麻煩。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蘇祁安從來沒有想過,在京都長住。
一個這麽兇險的地方,還不如穩一點,迴到西州,他的大本營,默默發展。
天高皇帝遠,很多事情,做起來,也很方便。
不建立蘇記商行,但蘇祁安卻以來興樓,為京都的暫時據點。
負責人是孫文、柳夢。
對於這二人的能力,蘇祁安還是比較放心,蘇祁安從皇城出來,並沒有打算公開他和孫家的關係。
留下一個不起眼的外圍小家族,在京都,反而能夠不引人注意,能夠更好的收集各類情報。
看似一個不起眼的小棋子,但在關鍵時刻,很可能是扭轉整個不利局麵的關鍵因素。
這樣的一顆留在京都的暗棋,蘇祁安可不會親自翻開。
在外圍,對孫家最大阻力的,應該就是會遇到死士這類大家族的出手。
為了增強孫家的戰鬥力,蘇祁安特意調配了二十名新軍,留在孫家,替孫家培訓一些好苗子。
為了有備無患,在上一層保險,蘇祁安特意給這批留守的新軍,留下了五箱烈性炸藥。
除非是超過百名以上的死士出手,這樣才有可能覆滅孫家。
但在京都,一口氣出動百名之多的死士,而且專門隻為了針對一個,不起眼的外圍小家族,隻能說明整個京都要亂了。
京都亂了,意味著天下大亂,這從目前來說,顯然不可能。
看著蘇祁安留下的五箱烈性炸藥,以及二十名的新軍,孫文激動的直接對著
蘇祁安連磕了幾個頭。
被蘇祁安攙扶起來,孫文的臉上一片通紅,激動溢於言表,直接當場發誓,隻要孫家還在,孫家上下,全力效忠蘇祁安。
這話不是孫文故意在表忠心,而是發自肺腑。
孫文很慶幸,他當初做對了選擇,押對了寶,蘇祁安在京都,給他展示的才能、手段,讓孫文歎為觀止。
現在想想,他當初的自廢孫家做法,和現在的迴報相比,完全是天上地下。
以後無論怎樣,孫文都會緊抱蘇祁安的大腿。
有了這樣的一批絕對戰力,來興樓,柳夢在明,孫文孫家在暗,隻要京都不亂,誰都無法動搖來興樓。
也不會想到,來興樓會是蘇祁安的情報據點。
至於傳送情報,蘇祁安交給了柳夢、許糖糖。
專門設計了一套屬於二人之間的情報暗號,目前來說隻有他們二人,等蘇祁安在翰林院穩定下來。
會以二人為根基,發展情報人員。
誰又能想到,兩位人畜無害,看起來溫溫柔柔的女孩子,是蘇祁安最重要的情報人員。
對於蘇祁安給二人的安排,二人很激動,如果不是蘇祁安眼疾手快,二人怕和孫文一樣,又得叩拜。
在大涼,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哪怕是皇族公主,都有被和親的命運,就更別說他們二位,剛脫奴籍的平民。
但蘇祁安卻給二人找到了方向,並沒有輕視,也沒有讓她們安心的待在自己身邊。
而且給了規劃,她們也能像其他男人一樣,有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
這比單純的保護,留在身邊,要好太多。
二人的心裏,同樣在暗暗發誓,無論怎樣,都得保護蘇祁安在京都的安全,一定做好蘇祁安交代的每一件事。
在離去前,蘇祁安同樣給二人身邊,各留下了十位新軍高手,保護二人的安全。
在確定沒有什麽遺漏後,蘇祁安終於啟程,帶著六十名隱藏在護衛軍內的新軍,朝著翰林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