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十年一屆的攬春大會,自然是京都這一年最大的盛事和最火熱的話題,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見到從四海九州趕來參賽的年輕武者,自打過完年以後,包括酒樓、賭坊、青樓甚至藥房等在內的京都各行各業的生意,都比往年要好個三到八成不等,就連負責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馬司,都比平常忙碌了數倍。
但是在攬春大會開始之前,京都還有一件萬眾矚目的大事,就是三皇子鬱仲謙的儲君繼任大典。相對於囂張跋扈的大皇子,京都的百姓們對於這個彗星般崛起的三皇子並不熟悉,但是他在戶部從政之後所做的一係列事情,熱衷於談論時政的京都百姓也都是耳熟能詳了若指掌。
尤其是前一陣荊州和永濟河上遊春洪爆發,上百萬百姓受災,這位三皇子不但親自前去災區探查,而且災民安置、物資調撥、災後防疫等都處理的井井有條,更是為他積攢了不少的人氣和聲望。
當然也不乏有人質疑他這不過是沽名釣譽而已,但問題是之前大皇子當政的時候,連沽名釣譽的事情都懶得做,雖然朝廷對大皇子勾結盜匪之事盡量控製輿論,但這世上又哪有不透風的牆?
京都中六七成百姓都是做生意的,被劫匪打劫、敲詐之事,幾乎人人都曾遇上過,但礙於無權無勢又沒實力,不得已隻能破財免災罷了。但是在心裏,誰不是恨不得將那些喪盡天良的家夥千刀萬剮?而這些幫派的身後,竟然都是靠著大皇子這座大山,京都百姓對於大皇子的感觀可想而知。
而揭露大皇子罪行,並最終取代大皇子上位的三皇子鬱仲謙,自然就成了民眾心目中的英雄,人們對大皇子的憎惡有多深,對三皇子的擁護就有多高。
而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則迴憶起當年景昌帝還是大皇子的時候,迎娶三皇子母親傅妃時的那場婚禮,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現在想起來,那盛大的場麵和滿城轟動的氣氛,依然曆曆在目。
總之,京都之中,上至王侯公孫,下至販夫走卒,所有人都在期待或談論著這場繼任大典的到來,畢竟這種盛事,一個人一輩子,最多也不過遇到個一兩次而已。
但是這場盛事雖然滿城關注,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參與。曆屆繼任大典,都在承天壇舉辦,滿朝文武隻有正三品及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入內,除此之外,便隻有皇室中人以及儲君本人親自邀請的貴賓。
……
施知義朝四周環顧了一圈,發現除了守衛的軍士之外,自己應該是在這承天壇裏品階最低的官員了,甚至守在內層的護衛都至少是正四品。至於身後的那些這些官員他幾乎一個都不認識,但是卻能夠從袍服和帽銜上分辨的出他們的品級。
不過這一次,他是以儲君好友的身份站在這裏,因此並沒有穿他那身五品雲騎尉的官服,而是穿了一身極為華美的禮服,否則還不知道要經受多少詫異目光的洗禮。
三十六聲禮炮之後,繼任大典正式開始。鬱仲謙穿著一身赤金色的蟒袍,在皇宮侍衛和宮女的陪伴下,從極遠處緩緩向著承天壇的中心處走來。承天壇是一座完全由雪花玉製成的高達三十三丈的宏偉祭壇,在十一丈、二十二丈和最頂層一共有三處平台。最頂層的平台,唯有儲君和景昌帝二人才能登上去,而施知義和一群皇室成員以及一品大員則站在第二層平台處,一同注視著正不斷走近的三皇子。
當三皇子踏上一級級台階,來到施知義所在的第二層時,文華閣資曆最老、聲望最隆的一位大學士,開始宣讀冊封三皇子鬱仲謙為儲君的詔書。詔書的內容無非是堆砌無數華麗的辭藻來誇讚三皇子,竟然足足讀了有半個時辰之久,以至於聽得昏昏欲睡的施知義都開始擔心,這個看上去一陣風就能吹倒的老頭會不會突然背過氣去。
當詔書終於朗誦完畢,大典進入了最核心的一個環節,即儲君登頂承天壇,在傳世之璽的見證下,進行宣誓。
從十萬年之前開始,傳世之璽就成為了人族帝王的象征,無論朝代如何變化,但新朝的王者隻有在獲得了傳世之璽後,才有資格稱帝,這已經成為了世人所公認的準則。
這塊傳世之璽,是由一塊不知從何處挖掘出來的天命神石雕刻而成,而這塊溫潤光澤、呈現燦金色的半透明狀,其中懸浮著星輝般亮點的天命神石,也是這個世間所發現的唯一一塊。
以這片大陸的疆域之廣、物產之豐,竟然會出現一塊找不到任何同類物品的獨一無二的石頭,本就已經是極為不可思議之事,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塊石頭所蘊含的神奇功效。
這塊天命神石,能夠驅逐包括疾病、中毒、創傷甚至修行走火入魔在內的一切不良狀態,而且不僅僅是針對人族,甚至對異獸和植物都有類似的效果。這種功效,在平常時是潛移默化實現的,但當有外部的能量比如真元對其進行刺激時,它能夠在短時間內爆發出令人瞠目結舌的神跡。
此外,這塊天命神石本身還帶有一個聚靈領域,在其周圍三尺範圍內的天地之力的濃度,會是周圍其他地方的十倍以上。當天命神石位於一些天地之力本身就十分濃鬱的位置時,甚至能夠以肉眼看到在虛空之中懸浮的由天地之力高度凝聚而成的液體顆粒。
正由於這塊天命神石所具備的這些特征和神效,被十萬年前的人族帝王炎皇所看中,將其雕刻成了一尊帝王之璽,象征著人族帝王天下間獨一無二的尊貴身份。十萬年以來,經過一代代帝王的傳承和爭奪,已經成為了整個人族公認的皇帝的象征,因此又被稱作傳世之璽。
由於傳世之璽的作用,十萬年來,人族曆代帝王極少有因為疾病、中毒等而暴斃者,絕大多數都身體極為健康,甚至連修行的速度都比常人要快得多。
十年一屆的攬春大會,自然是京都這一年最大的盛事和最火熱的話題,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見到從四海九州趕來參賽的年輕武者,自打過完年以後,包括酒樓、賭坊、青樓甚至藥房等在內的京都各行各業的生意,都比往年要好個三到八成不等,就連負責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馬司,都比平常忙碌了數倍。
但是在攬春大會開始之前,京都還有一件萬眾矚目的大事,就是三皇子鬱仲謙的儲君繼任大典。相對於囂張跋扈的大皇子,京都的百姓們對於這個彗星般崛起的三皇子並不熟悉,但是他在戶部從政之後所做的一係列事情,熱衷於談論時政的京都百姓也都是耳熟能詳了若指掌。
尤其是前一陣荊州和永濟河上遊春洪爆發,上百萬百姓受災,這位三皇子不但親自前去災區探查,而且災民安置、物資調撥、災後防疫等都處理的井井有條,更是為他積攢了不少的人氣和聲望。
當然也不乏有人質疑他這不過是沽名釣譽而已,但問題是之前大皇子當政的時候,連沽名釣譽的事情都懶得做,雖然朝廷對大皇子勾結盜匪之事盡量控製輿論,但這世上又哪有不透風的牆?
京都中六七成百姓都是做生意的,被劫匪打劫、敲詐之事,幾乎人人都曾遇上過,但礙於無權無勢又沒實力,不得已隻能破財免災罷了。但是在心裏,誰不是恨不得將那些喪盡天良的家夥千刀萬剮?而這些幫派的身後,竟然都是靠著大皇子這座大山,京都百姓對於大皇子的感觀可想而知。
而揭露大皇子罪行,並最終取代大皇子上位的三皇子鬱仲謙,自然就成了民眾心目中的英雄,人們對大皇子的憎惡有多深,對三皇子的擁護就有多高。
而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則迴憶起當年景昌帝還是大皇子的時候,迎娶三皇子母親傅妃時的那場婚禮,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現在想起來,那盛大的場麵和滿城轟動的氣氛,依然曆曆在目。
總之,京都之中,上至王侯公孫,下至販夫走卒,所有人都在期待或談論著這場繼任大典的到來,畢竟這種盛事,一個人一輩子,最多也不過遇到個一兩次而已。
但是這場盛事雖然滿城關注,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參與。曆屆繼任大典,都在承天壇舉辦,滿朝文武隻有正三品及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入內,除此之外,便隻有皇室中人以及儲君本人親自邀請的貴賓。
……
施知義朝四周環顧了一圈,發現除了守衛的軍士之外,自己應該是在這承天壇裏品階最低的官員了,甚至守在內層的護衛都至少是正四品。至於身後的那些這些官員他幾乎一個都不認識,但是卻能夠從袍服和帽銜上分辨的出他們的品級。
不過這一次,他是以儲君好友的身份站在這裏,因此並沒有穿他那身五品雲騎尉的官服,而是穿了一身極為華美的禮服,否則還不知道要經受多少詫異目光的洗禮。
三十六聲禮炮之後,繼任大典正式開始。鬱仲謙穿著一身赤金色的蟒袍,在皇宮侍衛和宮女的陪伴下,從極遠處緩緩向著承天壇的中心處走來。承天壇是一座完全由雪花玉製成的高達三十三丈的宏偉祭壇,在十一丈、二十二丈和最頂層一共有三處平台。最頂層的平台,唯有儲君和景昌帝二人才能登上去,而施知義和一群皇室成員以及一品大員則站在第二層平台處,一同注視著正不斷走近的三皇子。
當三皇子踏上一級級台階,來到施知義所在的第二層時,文華閣資曆最老、聲望最隆的一位大學士,開始宣讀冊封三皇子鬱仲謙為儲君的詔書。詔書的內容無非是堆砌無數華麗的辭藻來誇讚三皇子,竟然足足讀了有半個時辰之久,以至於聽得昏昏欲睡的施知義都開始擔心,這個看上去一陣風就能吹倒的老頭會不會突然背過氣去。
當詔書終於朗誦完畢,大典進入了最核心的一個環節,即儲君登頂承天壇,在傳世之璽的見證下,進行宣誓。
從十萬年之前開始,傳世之璽就成為了人族帝王的象征,無論朝代如何變化,但新朝的王者隻有在獲得了傳世之璽後,才有資格稱帝,這已經成為了世人所公認的準則。
這塊傳世之璽,是由一塊不知從何處挖掘出來的天命神石雕刻而成,而這塊溫潤光澤、呈現燦金色的半透明狀,其中懸浮著星輝般亮點的天命神石,也是這個世間所發現的唯一一塊。
以這片大陸的疆域之廣、物產之豐,竟然會出現一塊找不到任何同類物品的獨一無二的石頭,本就已經是極為不可思議之事,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塊石頭所蘊含的神奇功效。
這塊天命神石,能夠驅逐包括疾病、中毒、創傷甚至修行走火入魔在內的一切不良狀態,而且不僅僅是針對人族,甚至對異獸和植物都有類似的效果。這種功效,在平常時是潛移默化實現的,但當有外部的能量比如真元對其進行刺激時,它能夠在短時間內爆發出令人瞠目結舌的神跡。
此外,這塊天命神石本身還帶有一個聚靈領域,在其周圍三尺範圍內的天地之力的濃度,會是周圍其他地方的十倍以上。當天命神石位於一些天地之力本身就十分濃鬱的位置時,甚至能夠以肉眼看到在虛空之中懸浮的由天地之力高度凝聚而成的液體顆粒。
正由於這塊天命神石所具備的這些特征和神效,被十萬年前的人族帝王炎皇所看中,將其雕刻成了一尊帝王之璽,象征著人族帝王天下間獨一無二的尊貴身份。十萬年以來,經過一代代帝王的傳承和爭奪,已經成為了整個人族公認的皇帝的象征,因此又被稱作傳世之璽。
由於傳世之璽的作用,十萬年來,人族曆代帝王極少有因為疾病、中毒等而暴斃者,絕大多數都身體極為健康,甚至連修行的速度都比常人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