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想到達奚世家,施知義對赫連銘誌道:“赫連大哥,這次的動靜鬧的這麽大,達奚世家一定會挖地三尺進行調查。你的身材和相貌都太顯眼,最好盡早動身離開,不能再在京都呆下去了。”^完**\美**小*\*說\網.22pq
“這次多虧了小義你,我才撿了條命迴來,那攬春大會參不參加的,其實也無所謂了。”
“赫連大哥,這是給你的。”施知義拿出一個華麗異常的戒指,遞給了赫連銘誌,正是他早已準備好的,之前從達奚夢澤那裏贏來的空間戒指,“這個戒指裏,有一百五十萬兩黃金,你可以到雲棲城訂一批糧食和日常用品,先預付定金,然後讓商人給你送到風羌族所在地。這樣的話,應該比你直接在族裏和行商交易要劃算許多。”
“如果在雲棲城遇到什麽麻煩,你可以拿著戒指中印有雲棲城城主令的絲帛,前去城主府找一位姓陸的總管,就說是我的朋友,他自然會為你解決。”
“天瀑劍我也放在戒指裏了,若非生死關頭,輕易不要動用,以免再引來不必要的覬覦。迴去的路線我也給你規劃好了,先從京都坐船沿大江北上,然後再走凝雨川、忘憂江一線,進入蒲州,之後橫穿蒲州,從嘉魚碼頭坐船直接到雲棲城,這樣走的話,完全避過了虞州的地界,以降低和達奚世家的人再撞上的幾率。”
“小義……謝謝你。你對我太好了。”赫連銘誌聽著施知義事無巨細的為他打點準備,心中感動不已,但一時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我們是朋友嘛!”施知義教赫連銘誌將空間戒指認主,看了下道,“赫連大哥,這個戒指戴在你手上實在有些太醒目,最好弄根繩穿起來掛在脖子上貼身收藏。”
此時的赫連銘誌,心神正被那占了整個戒指近一半空間的明燦燦的金條所占據,一時竟沒聽到施知義說的話。
雖然他是風羌族族長的孫子,但他從出生到現在,這輩子所見過的黃金加在一起,恐怕都不及這戒指中的十分之一。
可以想象,有了這筆錢,族人們的生活條件將得到極大的改善,每年冬天,再也不會有那麽多的老弱病殘因為凍餓而死了。
赫連銘誌雖然已經聽施知義說過給他的黃金的數額,但是那個空洞的數字,遠遠沒有親眼見到這一大堆的金條來的震撼。
赫連銘誌感激的拍了下施知義的肩膀,卻是一時無語凝噎。
……
京都東南方向,有一條平均寬度達六丈、沿途平坦極少顛簸的武津道,是京都向東,前往月竹林海和海陵州的必經之路。
此時仍是二月份,雖然已經是冬末春初,但天氣依然寒冷,民間稱之為“倒春寒”。料峭的寒風唿嘯著席卷著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人在外麵呆的時間一長,就感覺渾身上下的骨頭都要被凍僵了一般。
然而就在這冰寒刺骨的天氣中,卻有一道青色的身影頂著狂風,由西向東,緩緩而行。
走到近處,才能看清這道身影其實是一個白淨的少年,看模樣不過十七八歲,一身青色長衫,背著一個靛藍色的大包袱。他的頭發有些淩亂,但那張白皙的麵龐卻是異常的平靜,仿佛這肆虐的狂風沒有對他造成任何的影響。
狂風時大時小,方向也飄忽不定,路邊一些光禿禿的灌木叢被吹的東倒西歪,幾乎連根拔起,然而這個在寒風中漫步的少年所邁出的每一步,卻是如同尺子量過一般,均是二尺七寸,不差一絲一毫。這狂風在他眼中,儼然並非是什麽困難,而是磨礪自己的一種最簡單的方式。
這個少年,自然正是施知義。
在將赫連銘誌送上了北上的客船之後,施知義開始考慮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由於被談應手追擊時,不得已吞下了涵虛破境丹,此時施知義的修為境界,已經達到了破曉後期,而經過他胸前凝心玉的遮掩之後,他所顯露出來的境界則是破曉入門。
此時,離他邁進十七歲,還有兩個多月。
如果此時他迴到入聖高手雲集的京都,隨時都有可能被人發現他已經實現了十六歲破曉這一封神的第一步,將自己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屆時,恐怕除了雲棲城和蒲州傅家之外,其他的六大世家,都無法排除會暗中對他下手的可能性。
這種情況,是施知義離開蒲州之前,傅老爺子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在他看來,施知義在這一年之內能夠再上一個台階,達到破曉中期就已經是極限了,半個小境界的修為遮掩,應該已經足夠。
無論如何,京都暫時是迴不去了,施知義給鬱仲謙寫了封信,告訴他自己暫時離開京都,預計數月後返迴,保密起見,並未寫具體的原因,他相信以鬱仲謙的聰明才智,足以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麽事情。
此外,他給徐敬亭也寫了封信,感謝他那一夜的辛勞,事情進行的非常順利,但由於某些原因不得不暫離,待數月後迴京都再敘雲雲。
對徐敬亭來說,如果一夜贏了幾十萬兩黃金是一種辛勞的話,這種辛勞多來幾次最好。這次的事情,讓徐敬亭在家主和長老會麵前大大長臉,能夠在達奚世家的賭坊中贏錢贏的讓對方心疼,偏偏還什麽都說不出來,這種爽快之情,足以堪比雙方正麵戰場上的一次戰役的勝利。
更何況他們還知道了徐敬亭這次在賭坊的行動不過是配合施知義的調虎離山之計而已,而施知義那邊的行動,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大手筆。
羈旅莊的大火,燃燒了整整五天才逐漸熄滅,空氣中飄散的灰燼和粉塵讓整個京都都蒙上了一層灰蒙蒙的外衣,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儼然一片末日景象,連最簡單的唿吸,都成了一種折磨。
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這些日子裏,鼻腔中全是灰燼,整個京都城裏,一時間全都是感冒咳嗽的病號,倒讓那些醫師們意外的賺了一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近半個月之久,直到第一場春雨的來臨才得以改變。
想到達奚世家,施知義對赫連銘誌道:“赫連大哥,這次的動靜鬧的這麽大,達奚世家一定會挖地三尺進行調查。你的身材和相貌都太顯眼,最好盡早動身離開,不能再在京都呆下去了。”^完**\美**小*\*說\網.22pq
“這次多虧了小義你,我才撿了條命迴來,那攬春大會參不參加的,其實也無所謂了。”
“赫連大哥,這是給你的。”施知義拿出一個華麗異常的戒指,遞給了赫連銘誌,正是他早已準備好的,之前從達奚夢澤那裏贏來的空間戒指,“這個戒指裏,有一百五十萬兩黃金,你可以到雲棲城訂一批糧食和日常用品,先預付定金,然後讓商人給你送到風羌族所在地。這樣的話,應該比你直接在族裏和行商交易要劃算許多。”
“如果在雲棲城遇到什麽麻煩,你可以拿著戒指中印有雲棲城城主令的絲帛,前去城主府找一位姓陸的總管,就說是我的朋友,他自然會為你解決。”
“天瀑劍我也放在戒指裏了,若非生死關頭,輕易不要動用,以免再引來不必要的覬覦。迴去的路線我也給你規劃好了,先從京都坐船沿大江北上,然後再走凝雨川、忘憂江一線,進入蒲州,之後橫穿蒲州,從嘉魚碼頭坐船直接到雲棲城,這樣走的話,完全避過了虞州的地界,以降低和達奚世家的人再撞上的幾率。”
“小義……謝謝你。你對我太好了。”赫連銘誌聽著施知義事無巨細的為他打點準備,心中感動不已,但一時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我們是朋友嘛!”施知義教赫連銘誌將空間戒指認主,看了下道,“赫連大哥,這個戒指戴在你手上實在有些太醒目,最好弄根繩穿起來掛在脖子上貼身收藏。”
此時的赫連銘誌,心神正被那占了整個戒指近一半空間的明燦燦的金條所占據,一時竟沒聽到施知義說的話。
雖然他是風羌族族長的孫子,但他從出生到現在,這輩子所見過的黃金加在一起,恐怕都不及這戒指中的十分之一。
可以想象,有了這筆錢,族人們的生活條件將得到極大的改善,每年冬天,再也不會有那麽多的老弱病殘因為凍餓而死了。
赫連銘誌雖然已經聽施知義說過給他的黃金的數額,但是那個空洞的數字,遠遠沒有親眼見到這一大堆的金條來的震撼。
赫連銘誌感激的拍了下施知義的肩膀,卻是一時無語凝噎。
……
京都東南方向,有一條平均寬度達六丈、沿途平坦極少顛簸的武津道,是京都向東,前往月竹林海和海陵州的必經之路。
此時仍是二月份,雖然已經是冬末春初,但天氣依然寒冷,民間稱之為“倒春寒”。料峭的寒風唿嘯著席卷著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人在外麵呆的時間一長,就感覺渾身上下的骨頭都要被凍僵了一般。
然而就在這冰寒刺骨的天氣中,卻有一道青色的身影頂著狂風,由西向東,緩緩而行。
走到近處,才能看清這道身影其實是一個白淨的少年,看模樣不過十七八歲,一身青色長衫,背著一個靛藍色的大包袱。他的頭發有些淩亂,但那張白皙的麵龐卻是異常的平靜,仿佛這肆虐的狂風沒有對他造成任何的影響。
狂風時大時小,方向也飄忽不定,路邊一些光禿禿的灌木叢被吹的東倒西歪,幾乎連根拔起,然而這個在寒風中漫步的少年所邁出的每一步,卻是如同尺子量過一般,均是二尺七寸,不差一絲一毫。這狂風在他眼中,儼然並非是什麽困難,而是磨礪自己的一種最簡單的方式。
這個少年,自然正是施知義。
在將赫連銘誌送上了北上的客船之後,施知義開始考慮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由於被談應手追擊時,不得已吞下了涵虛破境丹,此時施知義的修為境界,已經達到了破曉後期,而經過他胸前凝心玉的遮掩之後,他所顯露出來的境界則是破曉入門。
此時,離他邁進十七歲,還有兩個多月。
如果此時他迴到入聖高手雲集的京都,隨時都有可能被人發現他已經實現了十六歲破曉這一封神的第一步,將自己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屆時,恐怕除了雲棲城和蒲州傅家之外,其他的六大世家,都無法排除會暗中對他下手的可能性。
這種情況,是施知義離開蒲州之前,傅老爺子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在他看來,施知義在這一年之內能夠再上一個台階,達到破曉中期就已經是極限了,半個小境界的修為遮掩,應該已經足夠。
無論如何,京都暫時是迴不去了,施知義給鬱仲謙寫了封信,告訴他自己暫時離開京都,預計數月後返迴,保密起見,並未寫具體的原因,他相信以鬱仲謙的聰明才智,足以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麽事情。
此外,他給徐敬亭也寫了封信,感謝他那一夜的辛勞,事情進行的非常順利,但由於某些原因不得不暫離,待數月後迴京都再敘雲雲。
對徐敬亭來說,如果一夜贏了幾十萬兩黃金是一種辛勞的話,這種辛勞多來幾次最好。這次的事情,讓徐敬亭在家主和長老會麵前大大長臉,能夠在達奚世家的賭坊中贏錢贏的讓對方心疼,偏偏還什麽都說不出來,這種爽快之情,足以堪比雙方正麵戰場上的一次戰役的勝利。
更何況他們還知道了徐敬亭這次在賭坊的行動不過是配合施知義的調虎離山之計而已,而施知義那邊的行動,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大手筆。
羈旅莊的大火,燃燒了整整五天才逐漸熄滅,空氣中飄散的灰燼和粉塵讓整個京都都蒙上了一層灰蒙蒙的外衣,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儼然一片末日景象,連最簡單的唿吸,都成了一種折磨。
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這些日子裏,鼻腔中全是灰燼,整個京都城裏,一時間全都是感冒咳嗽的病號,倒讓那些醫師們意外的賺了一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近半個月之久,直到第一場春雨的來臨才得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