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想哭就哭出來吧…我又不是頭一迴見你流眼淚。”
“爺何時流淚過了?”
卿卿喃喃道:“是有幾迴了呢,可比我這個姑娘家還脆弱。”
即便堅毅如高山,也有向陰向陽兩麵,何況他不是高山,他隻是這世上的一個普通的頑劣男兒,他是將軍、是王爺,如今也是皇帝了,可他亦是某人的戰友、兄弟,是某人的兒子。
沒人能生而便是頑石,那些看似無堅不摧的,都是遭受過千錘百鍊。
卿卿的的手穿進他手掌內,和他十指交握起來。
這些夜晚她獨處深宮寒室,想起這宮門內的怨魂不必北邙山下的少,便不寒而慄。
可是有什麽怕的呢?北邙山她也不怕的,那個天底下最壞的人就在她身邊,她有什麽可懼?
新帝登記後,大赦天下是頭一等大事,廷尉寺早已做好了準備,上朝時,霍遇卻對此事隻字未提。
朝臣皆以為此事不妥,霍遇卻道:“刑罰之事早有律法而定,國事當以法為先,不因人情而易,若律法無信,國何以有信?”
霍遇此舉惹怒那些維護先禮的大臣,下朝後幾位大臣相聚,不由痛罵:“狼子野心!”
誰知第二日上朝,霍遇便叫人帶上來一頭死狼,當場剝皮挖心,此後再也不敢有人多言。
新帝繼位,改年號元朔,追封其母文孝皇後為景禮文孝皇太後,先太子生母德孝皇後為萬行德孝皇太後,而對皇宮裏的這位皇後隻字不提。
卿卿擔憂地問他:“外麵都說你要皇後娘娘去殉葬,是不是真的?”
“嗯。”他隨手攬住卿卿腰肢,那裏還是不堪一握。
“皇後娘娘她…雖做過壞事,但也非大惡之人…陛下…”
“卿卿叫我什麽?”
“七郎。”
“這宮裏頭,現在隻有一位皇後。皇後令寡人心悅了,便萬事都聽你的。”
“你這惡人!”
“不過是嚇唬她的,還不成真活埋了她?女人多的地方到底是事端也多,往後宮裏是不能留了,虞山行宮是個事宜修養的地方,無子嗣的太妃便都安頓在那裏,任她們自己慢慢鬥去,別教壞我的卿卿。”
“到底是長輩,怎能用教壞這樣的字眼。”
“倒也是,卿卿看誰不順眼是直接動武的,豈是尋常婦人能比得?”
處理了先帝後宮,頭一件大事是封後。孟家家聲震威,有先帝冊封的郡主加持,對她的身份無人能質疑,但曾經北邙山那段的日子終究難以抹去,這些都成了之前晉王政敵打擊他皇位的措辭。
消息落到卿卿耳裏,她倒並不擔憂,對付這些事霍遇最是在行,她唯一憂慮是霍遇手段有時過於粗暴,怕造成血光之災,便叮嚀他千萬不可見血。
幾日後,傳來成王府上幾十個小廝一夜間被人割捨的惡聞,成王閉門不敢出,怒而不敢發。
德昌宮裏,霍遇無辜地睜著眼:“真不是我叫人去割得舌頭!”
卿卿氣得摔了茶盞:“舌頭都割了,他們還能指認你…不,還敢指認你不成?”
霍遇咋舌,內心痛罵:孟沉毅,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冊立中宮的旨意足足擬了半月才下達,卿卿接到旨意,頭疼陣陣,想燒了這旨意的心都有了。
霍遇迴到德昌宮,見她也沒出門來迎,甚至好臉色也不給一個,他深沉道:“怎的,卿卿不開心了?”
“你做的好事!什麽皇後,不當也罷,省得叫你這樣編排我。”
“怎麽是編排了?卿卿千裏追夫,在我微時下嫁於我,哪個不是真了?”
“你別糊弄我,哪有把我去尋你的事也寫進聖諭裏的,這下可好,全天下都知道是我追著你去了!”
一些話她以為不過二人私下說說,誰知他竟敢寫進封後的聖旨中去!
“卿卿既然追了過來,就該承擔後果的,是不是?你現在就算不接旨,要迴娘家,孟沉毅未必能接納你,是不是?”
卿卿雖懷著身孕,氣力不減平時,差些踹廢他半條腿。
烏蘭江一戰玄鐵騎因赫連昌打壓未得到應得的功勳,霍遇登基,正是論功行賞時,他認為爵位貴不在多,也隻是擢升了鄭永常言等有資輩老將的官職,汲冉馮康封了將軍,至於霍騁,依舊被勒令守在邊疆。
霍騁遠在千裏的邊疆處,心有不甘,就連孟九都給封了將軍侯,自己竟什麽名頭都沒落得。
九月初謝雲棠誕下一子,取名為演,孟巒有了兒子,突然也不願和霍遇再去鬥,一時間讓霍遇鬆快不少,他又開始盼望卿卿趕快卸貨,都說孟家的小少爺長得俊俏,他可不願自己的兒子輸給孟巒。
年底,卿卿誕下一對龍鳳胎。
男孩兒先出來,是身負眾望的皇長子,霍遇犯了愁,既然如此,“承安”這個名字究竟該給誰?
太常寺擬了百個名字,霍遇皆是不滿意,小公主遲遲沒有名字,卿卿也隻能隨口叫著“乖乖”。
她自生了孩子才知道以前受的那些苦都不算什麽,德昌宮宮雖裏裏外外百餘人伺候,可誰也沒能把她的痛分去絲毫。
她久未做夢,不知怎麽就迴到了那個帶著霍遇從李家村前往夏陵的船上,他吃完她嚼碎的餅便睡了,她一邊要擔憂他一睡再也不醒,一邊要防著孟九發出聲來嚇著同船的人。
她在晨光熹微時驚醒,望著東方日出,推了推身邊的霍遇。
“承熹…她叫承熹。”
霍遇意識不清地哼了聲,“好,承熹。”
承安承熹滿百日時,太皇太後送上一雙開了光的佛珠,太皇太後最是疼愛兩個小兒女,恨不得日日將承安承熹抱在懷裏。
卿卿生完孩子,身體大不如前,太皇太後每天都要盯著她喝下補藥才放心。
“雖知道你不愛喝這些,但身子耽擱不得,尤其你現在年紀還小,萬萬落不得病根的。”
“我知道的,我也想趕快調養好,好陪著承安承熹。”
太皇太後慈愛的目光仍停留在承安承熹身上,語氣卻是不舍,“卿卿莫嫌我老人家嘮叨,這最後一次了,往後啊,重擔就都落你身上了。”
卿卿放下碗,在宮人的摻扶下坐起來:“老祖宗要迴鄴城嗎?”
“不迴鄴城。就去那西陵旁的廣懷寺,給大行皇帝念經去。我怨他因一己之願毀了這個家,做母親的,從沒支持過他。西陵裏頭埋的是千萬天下人的皇帝,我不懂什麽大的道理,但也知道,新的皇帝繼位了,舊的皇帝就會被忘掉…可他是我的兒子,做母親的,無論如何都忘不掉自己的孩子。他活著的時候,我怨他犯下殺孽,待我死了,也得埋迴關外,就隻能用短暫餘生給他念念經,陪著他的魂…母親在身邊,迴家總是容易的。”
無論是蹣跚學步的小兒,還是那個不願歸家的少年,抑或是受苦難折磨的老人,無論是生、是死,都是她的孩子。
</br>
“爺何時流淚過了?”
卿卿喃喃道:“是有幾迴了呢,可比我這個姑娘家還脆弱。”
即便堅毅如高山,也有向陰向陽兩麵,何況他不是高山,他隻是這世上的一個普通的頑劣男兒,他是將軍、是王爺,如今也是皇帝了,可他亦是某人的戰友、兄弟,是某人的兒子。
沒人能生而便是頑石,那些看似無堅不摧的,都是遭受過千錘百鍊。
卿卿的的手穿進他手掌內,和他十指交握起來。
這些夜晚她獨處深宮寒室,想起這宮門內的怨魂不必北邙山下的少,便不寒而慄。
可是有什麽怕的呢?北邙山她也不怕的,那個天底下最壞的人就在她身邊,她有什麽可懼?
新帝登記後,大赦天下是頭一等大事,廷尉寺早已做好了準備,上朝時,霍遇卻對此事隻字未提。
朝臣皆以為此事不妥,霍遇卻道:“刑罰之事早有律法而定,國事當以法為先,不因人情而易,若律法無信,國何以有信?”
霍遇此舉惹怒那些維護先禮的大臣,下朝後幾位大臣相聚,不由痛罵:“狼子野心!”
誰知第二日上朝,霍遇便叫人帶上來一頭死狼,當場剝皮挖心,此後再也不敢有人多言。
新帝繼位,改年號元朔,追封其母文孝皇後為景禮文孝皇太後,先太子生母德孝皇後為萬行德孝皇太後,而對皇宮裏的這位皇後隻字不提。
卿卿擔憂地問他:“外麵都說你要皇後娘娘去殉葬,是不是真的?”
“嗯。”他隨手攬住卿卿腰肢,那裏還是不堪一握。
“皇後娘娘她…雖做過壞事,但也非大惡之人…陛下…”
“卿卿叫我什麽?”
“七郎。”
“這宮裏頭,現在隻有一位皇後。皇後令寡人心悅了,便萬事都聽你的。”
“你這惡人!”
“不過是嚇唬她的,還不成真活埋了她?女人多的地方到底是事端也多,往後宮裏是不能留了,虞山行宮是個事宜修養的地方,無子嗣的太妃便都安頓在那裏,任她們自己慢慢鬥去,別教壞我的卿卿。”
“到底是長輩,怎能用教壞這樣的字眼。”
“倒也是,卿卿看誰不順眼是直接動武的,豈是尋常婦人能比得?”
處理了先帝後宮,頭一件大事是封後。孟家家聲震威,有先帝冊封的郡主加持,對她的身份無人能質疑,但曾經北邙山那段的日子終究難以抹去,這些都成了之前晉王政敵打擊他皇位的措辭。
消息落到卿卿耳裏,她倒並不擔憂,對付這些事霍遇最是在行,她唯一憂慮是霍遇手段有時過於粗暴,怕造成血光之災,便叮嚀他千萬不可見血。
幾日後,傳來成王府上幾十個小廝一夜間被人割捨的惡聞,成王閉門不敢出,怒而不敢發。
德昌宮裏,霍遇無辜地睜著眼:“真不是我叫人去割得舌頭!”
卿卿氣得摔了茶盞:“舌頭都割了,他們還能指認你…不,還敢指認你不成?”
霍遇咋舌,內心痛罵:孟沉毅,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冊立中宮的旨意足足擬了半月才下達,卿卿接到旨意,頭疼陣陣,想燒了這旨意的心都有了。
霍遇迴到德昌宮,見她也沒出門來迎,甚至好臉色也不給一個,他深沉道:“怎的,卿卿不開心了?”
“你做的好事!什麽皇後,不當也罷,省得叫你這樣編排我。”
“怎麽是編排了?卿卿千裏追夫,在我微時下嫁於我,哪個不是真了?”
“你別糊弄我,哪有把我去尋你的事也寫進聖諭裏的,這下可好,全天下都知道是我追著你去了!”
一些話她以為不過二人私下說說,誰知他竟敢寫進封後的聖旨中去!
“卿卿既然追了過來,就該承擔後果的,是不是?你現在就算不接旨,要迴娘家,孟沉毅未必能接納你,是不是?”
卿卿雖懷著身孕,氣力不減平時,差些踹廢他半條腿。
烏蘭江一戰玄鐵騎因赫連昌打壓未得到應得的功勳,霍遇登基,正是論功行賞時,他認為爵位貴不在多,也隻是擢升了鄭永常言等有資輩老將的官職,汲冉馮康封了將軍,至於霍騁,依舊被勒令守在邊疆。
霍騁遠在千裏的邊疆處,心有不甘,就連孟九都給封了將軍侯,自己竟什麽名頭都沒落得。
九月初謝雲棠誕下一子,取名為演,孟巒有了兒子,突然也不願和霍遇再去鬥,一時間讓霍遇鬆快不少,他又開始盼望卿卿趕快卸貨,都說孟家的小少爺長得俊俏,他可不願自己的兒子輸給孟巒。
年底,卿卿誕下一對龍鳳胎。
男孩兒先出來,是身負眾望的皇長子,霍遇犯了愁,既然如此,“承安”這個名字究竟該給誰?
太常寺擬了百個名字,霍遇皆是不滿意,小公主遲遲沒有名字,卿卿也隻能隨口叫著“乖乖”。
她自生了孩子才知道以前受的那些苦都不算什麽,德昌宮宮雖裏裏外外百餘人伺候,可誰也沒能把她的痛分去絲毫。
她久未做夢,不知怎麽就迴到了那個帶著霍遇從李家村前往夏陵的船上,他吃完她嚼碎的餅便睡了,她一邊要擔憂他一睡再也不醒,一邊要防著孟九發出聲來嚇著同船的人。
她在晨光熹微時驚醒,望著東方日出,推了推身邊的霍遇。
“承熹…她叫承熹。”
霍遇意識不清地哼了聲,“好,承熹。”
承安承熹滿百日時,太皇太後送上一雙開了光的佛珠,太皇太後最是疼愛兩個小兒女,恨不得日日將承安承熹抱在懷裏。
卿卿生完孩子,身體大不如前,太皇太後每天都要盯著她喝下補藥才放心。
“雖知道你不愛喝這些,但身子耽擱不得,尤其你現在年紀還小,萬萬落不得病根的。”
“我知道的,我也想趕快調養好,好陪著承安承熹。”
太皇太後慈愛的目光仍停留在承安承熹身上,語氣卻是不舍,“卿卿莫嫌我老人家嘮叨,這最後一次了,往後啊,重擔就都落你身上了。”
卿卿放下碗,在宮人的摻扶下坐起來:“老祖宗要迴鄴城嗎?”
“不迴鄴城。就去那西陵旁的廣懷寺,給大行皇帝念經去。我怨他因一己之願毀了這個家,做母親的,從沒支持過他。西陵裏頭埋的是千萬天下人的皇帝,我不懂什麽大的道理,但也知道,新的皇帝繼位了,舊的皇帝就會被忘掉…可他是我的兒子,做母親的,無論如何都忘不掉自己的孩子。他活著的時候,我怨他犯下殺孽,待我死了,也得埋迴關外,就隻能用短暫餘生給他念念經,陪著他的魂…母親在身邊,迴家總是容易的。”
無論是蹣跚學步的小兒,還是那個不願歸家的少年,抑或是受苦難折磨的老人,無論是生、是死,都是她的孩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