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二陛下讓太子李承乾在東宮開設崇賢館之後,李承乾的腰杆也直了也大張旗鼓地招收馬仔......呸,招收賢士。
有秦景通、郭瑜、李延壽、敬播等人爭先到東宮崇賢館效命。
李承乾興高采烈地授予了秦景通太子洗馬兼崇賢館學士,敬播授太子校書兼崇賢館學士,李延壽崇賢館學士,郭瑜崇賢館學士......
除此之外,李二陛下還以太子詹事房玄齡為太子少師,房玄齡這可是貞觀朝地位最高的正位宰相了。
除了房玄齡,李二陛下還安排了國子祭酒孔穎達繼續侍講東宮。
李承乾的東宮,除了房玄齡、孔穎達兩位大佬之外,原本還有太子少傅、特進、岐州刺史蕭瑀,散騎常侍、太子左庶子於誌寧,中書侍郎兼太子左庶子杜正倫,太子少詹事兼太子右庶子張玄素。
相較於李泰的魏王府,其實從規格上來說,李承乾的規格,從來都是在李泰之上的。
就在朝中群臣都思忖著李二陛下讓東宮開設崇賢館,太子之位是不是已然穩固,而魏王李泰依舊隻是在親王之位原地踏步之時,又一件震驚朝堂且對魏王李泰不利的事情發生了!
貞觀十三年,正月,中書令王珪薨逝了!
一如曆史上的貞觀十三年,王珪薨逝,享年六十九歲。
中書令王珪的薨逝,當然是對魏王李泰天大的不利,因為他是李二陛下親自給李泰任命的老師!
換而言之,身任正位宰相中書令的王珪,在百官看來,就是魏王李泰在朝堂上最大的助力!
可如今,王珪一去,魏王李泰是不是就相當於喪失一臂!
對於王珪的薨逝,李二陛下給予了他極高的待遇。
李二陛下親自素服舉哀於別次,悼惜久之,並命魏王李泰率百官送葬,追贈他為尚書右仆射,賜諡號為懿。
不過此刻,百官的心思完全沒有放在李二陛下對王珪的高規格葬禮禮遇上,心思不是想著自己百年之後,李二陛下是不是也能以如此高的待遇給自己送葬。
而是想著,王珪逝世之後,自斷一臂的魏王李泰,是不是距離儲君之位,就更加地遙遙無期了?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李二陛下又幹出了一件讓朝中文武萬分震驚的事情!
李二陛下以宰相銀青光祿大夫、禦史大夫兼黃門侍郎、扶陽縣男韋挺,兼魏王李泰府事。
一個宰相逝世了,李二陛下又立馬給李泰找了一個新的宰相作為靠山。
雖然韋挺是虛位宰相,相較於王珪的中書令正位宰相差了些,可畢竟也是宰相。
也正因為韋挺沒有王珪的官職高,在貞觀朝也沒有王珪自貞觀二年擔任侍中位相十年來得資曆高,
同時韋挺的家世也沒有王珪七宗五姓太原王家來得顯赫,而韋挺的年紀也比王珪少了將近二十歲,沒有王珪那般德高望重,
所以,李二陛下也並沒有讓韋挺繼任王珪,成為魏王李泰的老師,而是直接兼任魏王府事。
可是,正是這直接兼任魏王府事,卻讓朝中的文武百官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政治信號!
以宰相兼任親王的王府府事,這還是貞觀朝首開的大事!
在此之前,大唐從來沒有出現過以宰相兼任親王府事的例子!
可是,魏王李泰有了!
李二陛下這一神奇的任命,不禁又讓長安城中的文武百官們,遐想不已,不知帝心又在哪裏。
且不管李二陛下的帝心到底在想些什麽,但韋挺卻是沒有辜負李二陛下的厚望,並李二陛下任命兼任魏王府事之後,忠實地履行了他的職責!
什麽職責?
帶著魏王府的人同太子東宮的人開幹了!
準確來說,是組織著魏王府文學館和東宮的崇賢館在朝中爭搶招納學士、官員、黨羽。
不知道這是不是韋挺在測試李二陛下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還是說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李二陛下的暗中授意?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韋挺在樹立他在魏王府的權威?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韋挺擺明態度地跟魏王李泰同舟共濟,已經完全將自己的政治前途同魏王李泰綁在了一起?
也不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就是李泰本身的授意,是李泰對李承乾不滿的直接爆發和對太子之位,發起的直接衝擊?
也不知道韋挺是不是因為沒有王珪那麽高的官職,那麽好的家世,那麽高的地位,也缺了王珪那近二十年的政治鬥爭經驗,所以才這麽幹?
這件事情發生得太過於突然,也隱藏著太多太多的秘密,長安城中的文武百官們都來不及思考,這件事情就猛然發生了,並引起了軒然大波!
長安城中的太多太多的朝廷重臣都是霧裏看花,看不明白,不懂韋挺到了魏王府之後,魏王府為什麽會這般做。
但是,對於東宮來說,什麽原因已經不重要了!
你既然敢挑釁,我就必須敢迎戰!
要是堂堂一國儲君的威風被一介親王府給比劃下去了,那李承乾這個太子還有什麽好當的,還不如讓給李泰得了!
李承乾立馬下令中書侍郎兼任太子右庶子的杜正倫組織崇賢館的人手,對魏王府文學館加以反擊!
至於為什麽不是房玄齡、蕭瑀,也不是孔穎達、於誌寧、張玄素主持大局呢?
那是因為這五個人根本就不會甩李承乾這個太子。
房玄齡、蕭瑀都是從武德年間就經曆奪嫡之爭一路鬥爭過來的老狐狸,深諳政治之道。
而孔穎達、於誌寧、張玄素這三人隻會一味的規勸李承乾做一位品行端良的好太子,能夠不噴他李承乾就是好事了,如何會幫他做這種爭強好鬥的事情。
東宮之中,真正站在李承乾這邊,是他東宮太子貼身心腹的重臣,隻有杜正倫。
兩方都加以各種豐厚的報酬、待遇,在長安城乃至整個關中道、整個大唐廣泛地宣傳並爭搶,招納人馬,那架勢遠比大學開學兩個敵對的社團招新來得有意思得多。
山高皇帝遠,在海拔高達兩千八百米的鬆州,遠離這一政治漩渦中心的程處弼,
以一個看戲不嫌事大、正好沒事打發時間、有戲白不看的心態,在錦衣衛的渠道傳遞之下,遠觀了這一場精彩紛呈的大戲,舒服地消磨著他無所事事的無聊時光。
可是,很快地,他就沒有舒服時間可過了,因為城外甘鬆嶺的吐蕃軍隊已經開始動了。
有秦景通、郭瑜、李延壽、敬播等人爭先到東宮崇賢館效命。
李承乾興高采烈地授予了秦景通太子洗馬兼崇賢館學士,敬播授太子校書兼崇賢館學士,李延壽崇賢館學士,郭瑜崇賢館學士......
除此之外,李二陛下還以太子詹事房玄齡為太子少師,房玄齡這可是貞觀朝地位最高的正位宰相了。
除了房玄齡,李二陛下還安排了國子祭酒孔穎達繼續侍講東宮。
李承乾的東宮,除了房玄齡、孔穎達兩位大佬之外,原本還有太子少傅、特進、岐州刺史蕭瑀,散騎常侍、太子左庶子於誌寧,中書侍郎兼太子左庶子杜正倫,太子少詹事兼太子右庶子張玄素。
相較於李泰的魏王府,其實從規格上來說,李承乾的規格,從來都是在李泰之上的。
就在朝中群臣都思忖著李二陛下讓東宮開設崇賢館,太子之位是不是已然穩固,而魏王李泰依舊隻是在親王之位原地踏步之時,又一件震驚朝堂且對魏王李泰不利的事情發生了!
貞觀十三年,正月,中書令王珪薨逝了!
一如曆史上的貞觀十三年,王珪薨逝,享年六十九歲。
中書令王珪的薨逝,當然是對魏王李泰天大的不利,因為他是李二陛下親自給李泰任命的老師!
換而言之,身任正位宰相中書令的王珪,在百官看來,就是魏王李泰在朝堂上最大的助力!
可如今,王珪一去,魏王李泰是不是就相當於喪失一臂!
對於王珪的薨逝,李二陛下給予了他極高的待遇。
李二陛下親自素服舉哀於別次,悼惜久之,並命魏王李泰率百官送葬,追贈他為尚書右仆射,賜諡號為懿。
不過此刻,百官的心思完全沒有放在李二陛下對王珪的高規格葬禮禮遇上,心思不是想著自己百年之後,李二陛下是不是也能以如此高的待遇給自己送葬。
而是想著,王珪逝世之後,自斷一臂的魏王李泰,是不是距離儲君之位,就更加地遙遙無期了?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李二陛下又幹出了一件讓朝中文武萬分震驚的事情!
李二陛下以宰相銀青光祿大夫、禦史大夫兼黃門侍郎、扶陽縣男韋挺,兼魏王李泰府事。
一個宰相逝世了,李二陛下又立馬給李泰找了一個新的宰相作為靠山。
雖然韋挺是虛位宰相,相較於王珪的中書令正位宰相差了些,可畢竟也是宰相。
也正因為韋挺沒有王珪的官職高,在貞觀朝也沒有王珪自貞觀二年擔任侍中位相十年來得資曆高,
同時韋挺的家世也沒有王珪七宗五姓太原王家來得顯赫,而韋挺的年紀也比王珪少了將近二十歲,沒有王珪那般德高望重,
所以,李二陛下也並沒有讓韋挺繼任王珪,成為魏王李泰的老師,而是直接兼任魏王府事。
可是,正是這直接兼任魏王府事,卻讓朝中的文武百官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政治信號!
以宰相兼任親王的王府府事,這還是貞觀朝首開的大事!
在此之前,大唐從來沒有出現過以宰相兼任親王府事的例子!
可是,魏王李泰有了!
李二陛下這一神奇的任命,不禁又讓長安城中的文武百官們,遐想不已,不知帝心又在哪裏。
且不管李二陛下的帝心到底在想些什麽,但韋挺卻是沒有辜負李二陛下的厚望,並李二陛下任命兼任魏王府事之後,忠實地履行了他的職責!
什麽職責?
帶著魏王府的人同太子東宮的人開幹了!
準確來說,是組織著魏王府文學館和東宮的崇賢館在朝中爭搶招納學士、官員、黨羽。
不知道這是不是韋挺在測試李二陛下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還是說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李二陛下的暗中授意?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韋挺在樹立他在魏王府的權威?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韋挺擺明態度地跟魏王李泰同舟共濟,已經完全將自己的政治前途同魏王李泰綁在了一起?
也不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就是李泰本身的授意,是李泰對李承乾不滿的直接爆發和對太子之位,發起的直接衝擊?
也不知道韋挺是不是因為沒有王珪那麽高的官職,那麽好的家世,那麽高的地位,也缺了王珪那近二十年的政治鬥爭經驗,所以才這麽幹?
這件事情發生得太過於突然,也隱藏著太多太多的秘密,長安城中的文武百官們都來不及思考,這件事情就猛然發生了,並引起了軒然大波!
長安城中的太多太多的朝廷重臣都是霧裏看花,看不明白,不懂韋挺到了魏王府之後,魏王府為什麽會這般做。
但是,對於東宮來說,什麽原因已經不重要了!
你既然敢挑釁,我就必須敢迎戰!
要是堂堂一國儲君的威風被一介親王府給比劃下去了,那李承乾這個太子還有什麽好當的,還不如讓給李泰得了!
李承乾立馬下令中書侍郎兼任太子右庶子的杜正倫組織崇賢館的人手,對魏王府文學館加以反擊!
至於為什麽不是房玄齡、蕭瑀,也不是孔穎達、於誌寧、張玄素主持大局呢?
那是因為這五個人根本就不會甩李承乾這個太子。
房玄齡、蕭瑀都是從武德年間就經曆奪嫡之爭一路鬥爭過來的老狐狸,深諳政治之道。
而孔穎達、於誌寧、張玄素這三人隻會一味的規勸李承乾做一位品行端良的好太子,能夠不噴他李承乾就是好事了,如何會幫他做這種爭強好鬥的事情。
東宮之中,真正站在李承乾這邊,是他東宮太子貼身心腹的重臣,隻有杜正倫。
兩方都加以各種豐厚的報酬、待遇,在長安城乃至整個關中道、整個大唐廣泛地宣傳並爭搶,招納人馬,那架勢遠比大學開學兩個敵對的社團招新來得有意思得多。
山高皇帝遠,在海拔高達兩千八百米的鬆州,遠離這一政治漩渦中心的程處弼,
以一個看戲不嫌事大、正好沒事打發時間、有戲白不看的心態,在錦衣衛的渠道傳遞之下,遠觀了這一場精彩紛呈的大戲,舒服地消磨著他無所事事的無聊時光。
可是,很快地,他就沒有舒服時間可過了,因為城外甘鬆嶺的吐蕃軍隊已經開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