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壁清野......沒想到這慕容伏允還真能狠得下心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李二陛下的麵龐上掛起了冷淡的笑意,寒牙直咬,一字一頓,手上的書帛更是擰得死死的。
青海湖的牧草沒了,己方的戰馬得不到足夠的牧草補給,騎兵的戰力必然大打折扣!
青海崎嶇,山路陡險,糧草本來就難濟,再加上這一把大火,更是雪上加霜,如此一來,殲滅吐穀渾這一役,變得尤為艱難!
“賢婿,你以為朕應該如何批複李靖?”
李二陛下從這驚心的戰報中,緩緩迴過神來,愁苦一息,遲疑著看向程處弼。
他原本以為以李靖為帥,再加上數十萬的大軍,以李靖之能,定能為他掃清吐穀渾,一雪當日封禪之恥!
雖然李靖確實沒有辜負自己的厚望,戰戰告捷,占據了吐穀渾的大半領土,但現在卻因為這一把大火變得撲朔迷離了!
現在,他不確定李靖能不能在沒有天然的牧草補給的支助下,打贏這一場戰!
不僅是他不確定,就是前方的軍隊他們自己也不確定!
所以,才有了李靖的這一封奏疏!
前軍的將領們分為了兩派,一派以李靖為首主張堅持進軍,一派以侯君集為首主張保守撤軍。
兩派各有紛爭,僵持不下,這才將這件事情推到了禦前,讓禦前的李二陛下來進行裁決。
“小婿以為,慕容伏允尚能夠做到壯士斷腕,嶽父大人未嚐不可鼎力而為,戰馬沒了牧草,還可以食糧!”
程處弼手拳微拱,言語緩慢,聲音深長,莊重又不失淡然的向李二陛下稟報道。
看到這封奏疏之後,他對吐穀渾王慕容伏允也是蠻佩服的,雖然在曆史上是大唐的手下敗將,成為了大唐安定西域的墊腳石之一,但這也是個狠人。
燒盡野草,對於唐軍來說,是個狠辣的計策,己方的騎兵因為馬食的減少,戰鬥力必將大打折扣,甚至不少戰馬會因為饑餓而死!
同時,這一場大火,涉及之廣,火勢衝天,慕容伏允還借著這大火的庇護,來阻擋己方的追擊。
這是一舉兩得的絕妙之策!
但對於吐穀渾來說,這同樣也是個狠辣的計策!
因為相比於唐軍,吐穀渾更需要這青海湖的牧草,因為戰鬥是在他們的領域打響的,而他們的百姓不是大唐的農耕為主,而是放牧為生,牧草就是他們的根!
沒有了這青海湖的牧草,吐穀渾會損失多少畜牧,又會有多少人因為沒有食物而餓死!
所以才有了李二陛下的前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一道兩敗俱傷的勇絕之策!
即使站在對立麵,程處弼也不得不佩服慕容伏允的決斷和魄力!
但是,相比於慕容伏允,他更相信李二陛下的決斷和魄力!
慕容伏允能夠做到的事情,他堅信李二陛下一樣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戰馬沒有牧草可食,那就和將士一樣吃糧食!
糧食緊缺,如何!青海崎嶇,又如何!
召集更多的地方軍隊和民夫,強行將糧食運上去就是,不就是耗費更多的人力和糧食,吐穀渾都賠得起,大唐沒有理由賠不起!
“再而言之,此刻我軍攜大勝之勢,此時不趁軍力尚強一鼓作氣,班師還朝,他日吐穀渾勢力漸起,知兵再犯,嶽父大人又當如何?”
而且,站在曆史的大視角上,程處弼知道吐穀渾就是一頭不怕死的狼崽子,如果不一次把他打死,下一次他還是會來生事!
曆史上的貞觀八年,李二陛下第一次派段誌玄去進攻吐穀渾的時候,雖然是大勝而歸,但並沒有完全占領吐穀渾。
遁逃起來休養生息一段時日後的慕容伏允,又再次挑釁大唐,再次寇擾涼州。
如果這一次不一次性收拾了吐穀渾,到時候慕容伏允估計又會惹是生非,再次襲擾邊疆。
最重要的是,站在上帝視角的他清楚的知道,李靖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占領吐穀渾全境!
“這麽說,你小子是支持李靖,主張強攻吐穀渾?”
李二陛下頷首微頓,神色不定。
程處弼說得不無道理,以慕容伏允之狡詐,到時還真有可能一犯再犯。
但他心中的利弊還是沒有權衡好,因為如果在缺乏牧草的情況下強攻吐穀渾,會對後勤和朝政造成很大的困擾,人力、財力、物力所耗巨大!
他不僅僅是大唐軍人的皇帝,他還是大唐文官的皇帝、大唐百姓的皇帝,他需要用權衡整個朝野利弊的視角,來權衡這場戰役值不值得再打下去!
“不,嶽父大人,小婿並非是支持李相,而是支持嶽父大人、是支持我朝!”
程處弼搖了搖頭,堅定地看著李二陛下,鏗鏘有力地迴答道。
“天子一怒,餓殍千裏,伏屍百萬,天子一言,金玉可斷,山河可固!”
“老子曾言‘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若是吐穀渾不滅,明年年初元日朝會、藩國來朝,他日封禪之事再起,嶽父大人又將如何自處,我大唐又將如何自處?”
他程處弼堅持要打這一場,更是為了國家的尊嚴!
李二陛下已經代表了大唐帝國,向天下表態,一定要覆滅吐穀渾!
雖說這次班師還朝,是凱旋而歸,但對於天下而言,還是李二陛下的失信,是大唐帝國的失信!
這會讓那些來朝的藩屬國看到,大唐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般強大和不可挑釁!
李二陛下的麵龐上掛起了冷淡的笑意,寒牙直咬,一字一頓,手上的書帛更是擰得死死的。
青海湖的牧草沒了,己方的戰馬得不到足夠的牧草補給,騎兵的戰力必然大打折扣!
青海崎嶇,山路陡險,糧草本來就難濟,再加上這一把大火,更是雪上加霜,如此一來,殲滅吐穀渾這一役,變得尤為艱難!
“賢婿,你以為朕應該如何批複李靖?”
李二陛下從這驚心的戰報中,緩緩迴過神來,愁苦一息,遲疑著看向程處弼。
他原本以為以李靖為帥,再加上數十萬的大軍,以李靖之能,定能為他掃清吐穀渾,一雪當日封禪之恥!
雖然李靖確實沒有辜負自己的厚望,戰戰告捷,占據了吐穀渾的大半領土,但現在卻因為這一把大火變得撲朔迷離了!
現在,他不確定李靖能不能在沒有天然的牧草補給的支助下,打贏這一場戰!
不僅是他不確定,就是前方的軍隊他們自己也不確定!
所以,才有了李靖的這一封奏疏!
前軍的將領們分為了兩派,一派以李靖為首主張堅持進軍,一派以侯君集為首主張保守撤軍。
兩派各有紛爭,僵持不下,這才將這件事情推到了禦前,讓禦前的李二陛下來進行裁決。
“小婿以為,慕容伏允尚能夠做到壯士斷腕,嶽父大人未嚐不可鼎力而為,戰馬沒了牧草,還可以食糧!”
程處弼手拳微拱,言語緩慢,聲音深長,莊重又不失淡然的向李二陛下稟報道。
看到這封奏疏之後,他對吐穀渾王慕容伏允也是蠻佩服的,雖然在曆史上是大唐的手下敗將,成為了大唐安定西域的墊腳石之一,但這也是個狠人。
燒盡野草,對於唐軍來說,是個狠辣的計策,己方的騎兵因為馬食的減少,戰鬥力必將大打折扣,甚至不少戰馬會因為饑餓而死!
同時,這一場大火,涉及之廣,火勢衝天,慕容伏允還借著這大火的庇護,來阻擋己方的追擊。
這是一舉兩得的絕妙之策!
但對於吐穀渾來說,這同樣也是個狠辣的計策!
因為相比於唐軍,吐穀渾更需要這青海湖的牧草,因為戰鬥是在他們的領域打響的,而他們的百姓不是大唐的農耕為主,而是放牧為生,牧草就是他們的根!
沒有了這青海湖的牧草,吐穀渾會損失多少畜牧,又會有多少人因為沒有食物而餓死!
所以才有了李二陛下的前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是一道兩敗俱傷的勇絕之策!
即使站在對立麵,程處弼也不得不佩服慕容伏允的決斷和魄力!
但是,相比於慕容伏允,他更相信李二陛下的決斷和魄力!
慕容伏允能夠做到的事情,他堅信李二陛下一樣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戰馬沒有牧草可食,那就和將士一樣吃糧食!
糧食緊缺,如何!青海崎嶇,又如何!
召集更多的地方軍隊和民夫,強行將糧食運上去就是,不就是耗費更多的人力和糧食,吐穀渾都賠得起,大唐沒有理由賠不起!
“再而言之,此刻我軍攜大勝之勢,此時不趁軍力尚強一鼓作氣,班師還朝,他日吐穀渾勢力漸起,知兵再犯,嶽父大人又當如何?”
而且,站在曆史的大視角上,程處弼知道吐穀渾就是一頭不怕死的狼崽子,如果不一次把他打死,下一次他還是會來生事!
曆史上的貞觀八年,李二陛下第一次派段誌玄去進攻吐穀渾的時候,雖然是大勝而歸,但並沒有完全占領吐穀渾。
遁逃起來休養生息一段時日後的慕容伏允,又再次挑釁大唐,再次寇擾涼州。
如果這一次不一次性收拾了吐穀渾,到時候慕容伏允估計又會惹是生非,再次襲擾邊疆。
最重要的是,站在上帝視角的他清楚的知道,李靖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占領吐穀渾全境!
“這麽說,你小子是支持李靖,主張強攻吐穀渾?”
李二陛下頷首微頓,神色不定。
程處弼說得不無道理,以慕容伏允之狡詐,到時還真有可能一犯再犯。
但他心中的利弊還是沒有權衡好,因為如果在缺乏牧草的情況下強攻吐穀渾,會對後勤和朝政造成很大的困擾,人力、財力、物力所耗巨大!
他不僅僅是大唐軍人的皇帝,他還是大唐文官的皇帝、大唐百姓的皇帝,他需要用權衡整個朝野利弊的視角,來權衡這場戰役值不值得再打下去!
“不,嶽父大人,小婿並非是支持李相,而是支持嶽父大人、是支持我朝!”
程處弼搖了搖頭,堅定地看著李二陛下,鏗鏘有力地迴答道。
“天子一怒,餓殍千裏,伏屍百萬,天子一言,金玉可斷,山河可固!”
“老子曾言‘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若是吐穀渾不滅,明年年初元日朝會、藩國來朝,他日封禪之事再起,嶽父大人又將如何自處,我大唐又將如何自處?”
他程處弼堅持要打這一場,更是為了國家的尊嚴!
李二陛下已經代表了大唐帝國,向天下表態,一定要覆滅吐穀渾!
雖說這次班師還朝,是凱旋而歸,但對於天下而言,還是李二陛下的失信,是大唐帝國的失信!
這會讓那些來朝的藩屬國看到,大唐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般強大和不可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