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這如何使得!賢婿莫不是在和朕說笑吧,怎能出此下策!”
李二陛下滲著似笑又不像笑的抽搐著皮肉,古怪地看著程處弼,辯駁的說道。
“且不說,這七宗五姓本來就私兵......佃戶甚多,朕能不能一舉拿下還是兩說!”
“再說這七宗五姓是天下世族之魁首,朕要是真把七宗五姓給抹平了,則天下世族如何看待於朕,朝中文武如何看待於朕,視朕為殺人不眨眼的屠夫,還是昏庸殘暴的昏君......”
“而且,能夠完全抹平到好,要是不幸讓一二子,得以僥幸逃脫,則朕將自醜於天下,到是恐怕是江山不定,社稷難安,又得再......”
“賢婿,還是將其他兩法,再告訴於朕吧!”
李二陛下哪裏能接受這般簡單粗暴的方法,雖然在某些非常時刻,以暴安平是一件非常好用的手段,可那也是在非常時刻啊!
玄武門的時候,那實在是沒有辦法了,無論是世族、太上皇、李元吉都站在李建成一邊,而李建成本身就竊據在太子之位站著明麵上的正義。
那時候的自個是位極人臣,位在親王之上,連天子的冕儀都有了,上上下下也都分不清,到底是自己這個身兼數職的天策上將大,還是李建成的太子大!
自己和李建成是勢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隻能采用雷霆手段,先下手為強,但現在怎麽一樣!
現在那些世家大族又不是真正地露出兇神惡煞之麵,直接威脅到他的統治,他哪裏能動用這萬不得已的手段!
再說,朝堂之上那麽多大臣出身世家,那麽多大臣與七宗五姓有姻親往來,輕易下手,不僅使君臣離心,更有可能眾叛親離!
如果安排不當,走漏了風聲,那些世族揭竿而起,那這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江山,豈不又重新變換成隋末亂世了......
這般風險極高的計策,李二陛下如何能夠答應!
“至於這中策嘛,自然是溫水煮青蛙。”
早已想到李二陛下不會接受這第一條策略的程處弼,若羽扇綸巾的儒士,清笑悠然,徐徐講來。
“既然嶽父大人不想快刀斬亂麻,那就隻能徐徐圖之,一步步削弱世族的影響力。”
“嶽父大人也知道,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無非就是因為他們占據著眾多的官位、引導著社會的漁輪、擁有著廣袤的土地、坐擁著富裕的錢糧、掌控龐大的軍隊。”
“隻要嶽父大人將世家大族所擁有的官位、漁輪、土地、錢糧、軍隊,一一對策,進行剝奪便可!”
“官位、漁輪、土地、錢糧、軍隊......賢婿對世家之分析,果真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聽著程處弼的介紹,李二陛下的雙眼綻放著晶亮的光彩,欣然讚同,高聲讚歎。
“請賢婿為朕細言,朕當洗耳聽之!”
“官位,世家之所以能夠據有官位,無非就是因為他們多半自幼熟讀詩書或是錘煉武藝。”
於是,程處弼長袖飄飄,高談闊論,將心中溝壑,盡情向李二陛下舒展道。
“隻要嶽父大人興修學校、開放科舉,讓天下更多庶族寒門子弟能夠讀書、舉試,選拔優秀的庶族寒門子弟,入朝為官,這一條自然不攻自破!”
“漁輪,世族之所以能夠控製漁輪,隻是因為天下四民之中,隻有世族能夠讀書識字而已。”
“農民、工匠能夠飽足口腹,得有閑時,就已經是安居樂業了,哪裏能有什麽時間和錢財供子弟讀書識字。”
“商人就算能有錢財供子弟讀書,可出身商賈,身份卑賤,又有幾人能真正鯉魚躍龍門,能夠在牽引之下登堂入室。”
“所以,商人子弟也多不讀書,就是讀書,也隻是以周算為主,用作財會之用。”
“若是想不讓世族控製漁輪,也隻能是一視同仁,興修學校,減免學費,讓農民、工匠、商人子弟都得以在一室之內學習。”
“隻有其他三民都掌握知識了,這漁輪才不會給世家來胡亂引導。”
“至於土地嘛,要麽是巧取豪奪,要麽是以物換物,要麽是價碼購買,至於到底是用什麽方法把世族手中的土地收上來,那就要看嶽父大人能有多大的決心了!”
“而軍隊,我朝上承隋製,行府兵製,除一統禁軍府衛之外,各州軍府之士兵都是“閑時為農,戰時為兵”。”
“而各州軍府之軍士又多為佃戶出身,外承朝廷恩祿,內受世家禁錮。”
“若是陛下想那些軍隊真為朝廷所有,隻要將收納上來的土地重新分配給百姓,讓被世家禁錮的佃戶解放,則其人自然心歸朝廷。”
“隻是這錢財嘛,小婿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個好方法,隻是知道一句:“子孫若是有用,留著錢財又有何用;子孫若是無用,留著錢才又有何用”。”
“賢婿呀,這哪裏不是什麽好方法啊!”
“若是世族之間,後繼無人,生養出來的各個都是酒囊飯袋,就是坐擁金山銀山,也一樣會揮霍一空!”
程處弼對著最後一策有所保留,但李二陛下卻是目放光亮,大聲讚許。
在完全將程處弼所言消化之後,李二陛下又眸帶悵然,聲發愁哀:
“賢婿所述之分析都句句在理,所應對之用策也一一符合。”
“隻是從世族手中收購土地,所耗甚大,且不說朕一時半會拿不拿得出這麽多錢,就是朕拿得出,那些世族也不見得會賣呀......”
“而無論是發展教學還是科舉取士都是長久之策,沒有數十年之功,這效果根本一時之內,不能顯用......”
李二陛下滲著似笑又不像笑的抽搐著皮肉,古怪地看著程處弼,辯駁的說道。
“且不說,這七宗五姓本來就私兵......佃戶甚多,朕能不能一舉拿下還是兩說!”
“再說這七宗五姓是天下世族之魁首,朕要是真把七宗五姓給抹平了,則天下世族如何看待於朕,朝中文武如何看待於朕,視朕為殺人不眨眼的屠夫,還是昏庸殘暴的昏君......”
“而且,能夠完全抹平到好,要是不幸讓一二子,得以僥幸逃脫,則朕將自醜於天下,到是恐怕是江山不定,社稷難安,又得再......”
“賢婿,還是將其他兩法,再告訴於朕吧!”
李二陛下哪裏能接受這般簡單粗暴的方法,雖然在某些非常時刻,以暴安平是一件非常好用的手段,可那也是在非常時刻啊!
玄武門的時候,那實在是沒有辦法了,無論是世族、太上皇、李元吉都站在李建成一邊,而李建成本身就竊據在太子之位站著明麵上的正義。
那時候的自個是位極人臣,位在親王之上,連天子的冕儀都有了,上上下下也都分不清,到底是自己這個身兼數職的天策上將大,還是李建成的太子大!
自己和李建成是勢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隻能采用雷霆手段,先下手為強,但現在怎麽一樣!
現在那些世家大族又不是真正地露出兇神惡煞之麵,直接威脅到他的統治,他哪裏能動用這萬不得已的手段!
再說,朝堂之上那麽多大臣出身世家,那麽多大臣與七宗五姓有姻親往來,輕易下手,不僅使君臣離心,更有可能眾叛親離!
如果安排不當,走漏了風聲,那些世族揭竿而起,那這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江山,豈不又重新變換成隋末亂世了......
這般風險極高的計策,李二陛下如何能夠答應!
“至於這中策嘛,自然是溫水煮青蛙。”
早已想到李二陛下不會接受這第一條策略的程處弼,若羽扇綸巾的儒士,清笑悠然,徐徐講來。
“既然嶽父大人不想快刀斬亂麻,那就隻能徐徐圖之,一步步削弱世族的影響力。”
“嶽父大人也知道,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無非就是因為他們占據著眾多的官位、引導著社會的漁輪、擁有著廣袤的土地、坐擁著富裕的錢糧、掌控龐大的軍隊。”
“隻要嶽父大人將世家大族所擁有的官位、漁輪、土地、錢糧、軍隊,一一對策,進行剝奪便可!”
“官位、漁輪、土地、錢糧、軍隊......賢婿對世家之分析,果真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聽著程處弼的介紹,李二陛下的雙眼綻放著晶亮的光彩,欣然讚同,高聲讚歎。
“請賢婿為朕細言,朕當洗耳聽之!”
“官位,世家之所以能夠據有官位,無非就是因為他們多半自幼熟讀詩書或是錘煉武藝。”
於是,程處弼長袖飄飄,高談闊論,將心中溝壑,盡情向李二陛下舒展道。
“隻要嶽父大人興修學校、開放科舉,讓天下更多庶族寒門子弟能夠讀書、舉試,選拔優秀的庶族寒門子弟,入朝為官,這一條自然不攻自破!”
“漁輪,世族之所以能夠控製漁輪,隻是因為天下四民之中,隻有世族能夠讀書識字而已。”
“農民、工匠能夠飽足口腹,得有閑時,就已經是安居樂業了,哪裏能有什麽時間和錢財供子弟讀書識字。”
“商人就算能有錢財供子弟讀書,可出身商賈,身份卑賤,又有幾人能真正鯉魚躍龍門,能夠在牽引之下登堂入室。”
“所以,商人子弟也多不讀書,就是讀書,也隻是以周算為主,用作財會之用。”
“若是想不讓世族控製漁輪,也隻能是一視同仁,興修學校,減免學費,讓農民、工匠、商人子弟都得以在一室之內學習。”
“隻有其他三民都掌握知識了,這漁輪才不會給世家來胡亂引導。”
“至於土地嘛,要麽是巧取豪奪,要麽是以物換物,要麽是價碼購買,至於到底是用什麽方法把世族手中的土地收上來,那就要看嶽父大人能有多大的決心了!”
“而軍隊,我朝上承隋製,行府兵製,除一統禁軍府衛之外,各州軍府之士兵都是“閑時為農,戰時為兵”。”
“而各州軍府之軍士又多為佃戶出身,外承朝廷恩祿,內受世家禁錮。”
“若是陛下想那些軍隊真為朝廷所有,隻要將收納上來的土地重新分配給百姓,讓被世家禁錮的佃戶解放,則其人自然心歸朝廷。”
“隻是這錢財嘛,小婿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個好方法,隻是知道一句:“子孫若是有用,留著錢財又有何用;子孫若是無用,留著錢才又有何用”。”
“賢婿呀,這哪裏不是什麽好方法啊!”
“若是世族之間,後繼無人,生養出來的各個都是酒囊飯袋,就是坐擁金山銀山,也一樣會揮霍一空!”
程處弼對著最後一策有所保留,但李二陛下卻是目放光亮,大聲讚許。
在完全將程處弼所言消化之後,李二陛下又眸帶悵然,聲發愁哀:
“賢婿所述之分析都句句在理,所應對之用策也一一符合。”
“隻是從世族手中收購土地,所耗甚大,且不說朕一時半會拿不拿得出這麽多錢,就是朕拿得出,那些世族也不見得會賣呀......”
“而無論是發展教學還是科舉取士都是長久之策,沒有數十年之功,這效果根本一時之內,不能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