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忠番衛,乃我大唐新設之府衛,執掌京城番屬之禁軍,同時也是天下番屬之總領南衙,安危之機、責任之重,不可不輕於其心!”
待李全念完聖旨、群臣謝恩之後,李二陛下輕咳幾聲,清了清嗓音,放開嗓子,鄭重地宣布道。
“朕念忠番之將士不通我大唐之軍陣要領、軍規法紀,故爾,朕決定於長安城南之曲江外,取一山遼水闊之地,作於訓練之用,將兩衛自校尉、司階正七品以上、正四品以下之將校,充之於此、晝夜訓導,不知兩位愛卿意下如何?”
李二陛下雖為詢問,但言語之間,卻飽含不容置疑的聲威,一雙濃墨般烏黑的眼眸,夾帶著微笑的光景,在這些番將之間來迴審視。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魏晉南北朝的血災,還曆曆在目,這些番外軍將,他既要大用,也要大防!
“我等化外蠻夷,不識天朝禮數,確實應當如此,陛下所思甚為周全,臣等豈有不遵之禮!”
阿史那社爾當仁不讓,率先向李二陛下行禮謝恩。
“微臣,伏惟陛下聖諭!”
到來大唐,一遇恩德,便是正三品的大將軍職務,還能統領自己的原班人馬,阿史那社爾哪有不感恩戴德之理!
再來入鄉隨俗本事應當,既然已經並入大唐的府衛當中,自當遵循大唐的國法軍規,不可再像塞外一樣,分散無忌。
而且,自己所領導的部隊難得有幾個通曉漢學之人,若不兼學漢文,日後在這長安城內,必然是寸步難行,為大唐上下所不容。
“臣等伏惟陛下聖諭!”
李謹行、阿史那泥孰、藥羅葛·阿鬆皮等人也相濟領旨謝恩。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這是適者生存的必然趨勢,沒人會出言反駁。
“如此甚好!”
李二陛下收迴了凜冽的目光,悅然地頷首點頭,以雄渾的聲音喚道。
“程處弼,何在!”
聲若雷霆,震懾群臣!
程處弼,又是程處弼!
“臣在!”
程處弼在群臣羨慕、嫉妒、恨的複雜目光的聚焦下,無可奈何地出列向李二陛下拱手。
大賞之後,定是大用,這是必然邏輯,隻是他沒有想到李二陛下的“大用”會來得如此之快!
李二陛下滿懷著厚望和希冀出言任命道:“朕設國番監,以卿為國番監祭酒,從三品,總攬監署,操持大局!”
“微臣自當苦心竭力,不負陛下聖恩!”
程處弼的舌尖嚐到一番隻有自己才能體會得到的苦澀,領旨謝恩,退迴朝列。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這訓練番將的任務,交待在了提出這一計策的程處弼的身上。
“兩衛之兵暫托於左右武衛、左右驍衛訓導,待學成之後,朕再將以學成之效,好中選優、加以拔擢!”
交待好程處弼的人事任用之後,李二陛下便對忠番衛接下來的安排,進行補充。
國番監,隻是一個臨時的機構,他沒有必要將上上下下的官員都一手抓在手心,剩下的交給吏部、兵部、程處弼三角去處理就可以了。
“臣等謹遵陛下聖諭!”
秦瓊、程咬金等四位將軍也按班出列,謝恩領旨。
“一人之心,當以疏漏,群策群力,能得善謀!”
微微停頓了一會兒,李二陛下又再次帶著銳意勃發的精神,向著群臣說道。
“朕對於將士的封賜,恐有得失偏漏之處,還望吏部、戶部、兵部,加強對有功將士的考究,有則賞之,無則加勉!”
“臣等定會查漏補缺、論功行賞,不讓將士們有功無賞、缺甘而苦!”
唐儉、戴胄、侯君集三位尚書也列次而言,躬身領命。
“如此便好!卿等稍待......”
看著要領旨歸列的幾位尚書,李二陛下濃眉一轉,揚手叫停,歎惜著言語。
“朕禦駕親征,雖然在北疆取得了大捷,國內上下振奮、國境既得安定,但也有不少將士在征戰之時,為衛我大唐河山之安寧,舍身忘死,拋頭顱、灑熱血,將生命永遠定格在塞外的蒼茫天地之間......”
“朕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後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
“戶部、兵部也當聯合盡力,將所有陣亡將士,清名知籍,依據品階,分發撫恤、恩養親子,切不可寒了三軍將士之心,亦可使殉國將士在天有靈,得到安息......”
“朕欲設一忠魂祠,命令各州牧府集合此次所有殉國之將士遺體並運迴之前朝將士骸骨,一並埋入忠魂祠中,受世人香火之供奉......”
“家得以立、魂得已安,微臣替三軍將士拜謝陛下聖恩,微臣一定忠於職守,將所有將士的撫恤,分毫不差地發放到位!”
“如此便有勞三位愛卿了!”
封賜、恩賞、授官、分疆、安撫、善後......
政治、軍事、民生,李二陛下都裝在了心間,將戰爭之後的重要舉措,一一任命群臣進行安排。
他是一國之君、是天下共主,要抓的是大局、軍權、三品大員的人事,其他的自有能臣幹將去處理。
“除了以上所訴之外,眾愛卿既得相關安排任命,需要好生奮力、為國為民之外,朕還有一件重大國事,欲與眾愛卿相議!”
還有事!
聽到這話,戶部尚書戴胄都快要氣瘋了,大口吐氣,兩隻眼睛好似金魚一般鼓得特別大,八字胡都快要吹飛了!
封賜恩賞,安撫善後,戰後重建......這些需要花多少錢啊,雖然戰爭沒打幾個月,但大唐國庫經過李二陛下這麽一折騰,算是全完了......
關鍵,李二陛下還有重大國事,這還要多少錢!
“陛下......”
戴胄還未上前明言,一人已經匹馬當先,向李二陛下喝去。
待李全念完聖旨、群臣謝恩之後,李二陛下輕咳幾聲,清了清嗓音,放開嗓子,鄭重地宣布道。
“朕念忠番之將士不通我大唐之軍陣要領、軍規法紀,故爾,朕決定於長安城南之曲江外,取一山遼水闊之地,作於訓練之用,將兩衛自校尉、司階正七品以上、正四品以下之將校,充之於此、晝夜訓導,不知兩位愛卿意下如何?”
李二陛下雖為詢問,但言語之間,卻飽含不容置疑的聲威,一雙濃墨般烏黑的眼眸,夾帶著微笑的光景,在這些番將之間來迴審視。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魏晉南北朝的血災,還曆曆在目,這些番外軍將,他既要大用,也要大防!
“我等化外蠻夷,不識天朝禮數,確實應當如此,陛下所思甚為周全,臣等豈有不遵之禮!”
阿史那社爾當仁不讓,率先向李二陛下行禮謝恩。
“微臣,伏惟陛下聖諭!”
到來大唐,一遇恩德,便是正三品的大將軍職務,還能統領自己的原班人馬,阿史那社爾哪有不感恩戴德之理!
再來入鄉隨俗本事應當,既然已經並入大唐的府衛當中,自當遵循大唐的國法軍規,不可再像塞外一樣,分散無忌。
而且,自己所領導的部隊難得有幾個通曉漢學之人,若不兼學漢文,日後在這長安城內,必然是寸步難行,為大唐上下所不容。
“臣等伏惟陛下聖諭!”
李謹行、阿史那泥孰、藥羅葛·阿鬆皮等人也相濟領旨謝恩。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這是適者生存的必然趨勢,沒人會出言反駁。
“如此甚好!”
李二陛下收迴了凜冽的目光,悅然地頷首點頭,以雄渾的聲音喚道。
“程處弼,何在!”
聲若雷霆,震懾群臣!
程處弼,又是程處弼!
“臣在!”
程處弼在群臣羨慕、嫉妒、恨的複雜目光的聚焦下,無可奈何地出列向李二陛下拱手。
大賞之後,定是大用,這是必然邏輯,隻是他沒有想到李二陛下的“大用”會來得如此之快!
李二陛下滿懷著厚望和希冀出言任命道:“朕設國番監,以卿為國番監祭酒,從三品,總攬監署,操持大局!”
“微臣自當苦心竭力,不負陛下聖恩!”
程處弼的舌尖嚐到一番隻有自己才能體會得到的苦澀,領旨謝恩,退迴朝列。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這訓練番將的任務,交待在了提出這一計策的程處弼的身上。
“兩衛之兵暫托於左右武衛、左右驍衛訓導,待學成之後,朕再將以學成之效,好中選優、加以拔擢!”
交待好程處弼的人事任用之後,李二陛下便對忠番衛接下來的安排,進行補充。
國番監,隻是一個臨時的機構,他沒有必要將上上下下的官員都一手抓在手心,剩下的交給吏部、兵部、程處弼三角去處理就可以了。
“臣等謹遵陛下聖諭!”
秦瓊、程咬金等四位將軍也按班出列,謝恩領旨。
“一人之心,當以疏漏,群策群力,能得善謀!”
微微停頓了一會兒,李二陛下又再次帶著銳意勃發的精神,向著群臣說道。
“朕對於將士的封賜,恐有得失偏漏之處,還望吏部、戶部、兵部,加強對有功將士的考究,有則賞之,無則加勉!”
“臣等定會查漏補缺、論功行賞,不讓將士們有功無賞、缺甘而苦!”
唐儉、戴胄、侯君集三位尚書也列次而言,躬身領命。
“如此便好!卿等稍待......”
看著要領旨歸列的幾位尚書,李二陛下濃眉一轉,揚手叫停,歎惜著言語。
“朕禦駕親征,雖然在北疆取得了大捷,國內上下振奮、國境既得安定,但也有不少將士在征戰之時,為衛我大唐河山之安寧,舍身忘死,拋頭顱、灑熱血,將生命永遠定格在塞外的蒼茫天地之間......”
“朕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後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
“戶部、兵部也當聯合盡力,將所有陣亡將士,清名知籍,依據品階,分發撫恤、恩養親子,切不可寒了三軍將士之心,亦可使殉國將士在天有靈,得到安息......”
“朕欲設一忠魂祠,命令各州牧府集合此次所有殉國之將士遺體並運迴之前朝將士骸骨,一並埋入忠魂祠中,受世人香火之供奉......”
“家得以立、魂得已安,微臣替三軍將士拜謝陛下聖恩,微臣一定忠於職守,將所有將士的撫恤,分毫不差地發放到位!”
“如此便有勞三位愛卿了!”
封賜、恩賞、授官、分疆、安撫、善後......
政治、軍事、民生,李二陛下都裝在了心間,將戰爭之後的重要舉措,一一任命群臣進行安排。
他是一國之君、是天下共主,要抓的是大局、軍權、三品大員的人事,其他的自有能臣幹將去處理。
“除了以上所訴之外,眾愛卿既得相關安排任命,需要好生奮力、為國為民之外,朕還有一件重大國事,欲與眾愛卿相議!”
還有事!
聽到這話,戶部尚書戴胄都快要氣瘋了,大口吐氣,兩隻眼睛好似金魚一般鼓得特別大,八字胡都快要吹飛了!
封賜恩賞,安撫善後,戰後重建......這些需要花多少錢啊,雖然戰爭沒打幾個月,但大唐國庫經過李二陛下這麽一折騰,算是全完了......
關鍵,李二陛下還有重大國事,這還要多少錢!
“陛下......”
戴胄還未上前明言,一人已經匹馬當先,向李二陛下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