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丹書鐵券!”
李二陛下的一句賜“丹書鐵券”,仿佛平地之上突然激起一聲驚雷一般,將群臣全部都炸懵了!
丹書鐵劵俗稱“丹書鐵契”,又名“金書鐵券”、“金券”、“銀券”、“世券”等,省稱“鐵券”。
丹書鐵券是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敘事中所說的“免死牌”、“免死金牌”。
頒授“丹書鐵券”的製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劉邦統一天下之後,為鞏固統治籠絡功臣,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
然而,最早的“鐵券”並無免罪和免死等特權,僅作為一種加官晉爵封侯的憑證。獲賜鐵券的功臣及其子孫中,不乏獲罪甚至被處死的人。
直到北魏時期,孝文帝經常為宗親、近臣頒授鐵券,甚至還出現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鐵券,以作護身之符的現象,丹書鐵券才真正具有了“免死”的作用。
隋唐以後,頒發“鐵券”已成為常製。
《舊唐書·裴劉合傳》記載,“(劉)文靜初為納言時,有詔以太原元謀立功,尚書令、秦王(李世民),尚書左仆射裴寂及文靜,特恕二死”。
“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右驍衛大將軍劉弘基、右屯衛大將軍竇琮、左翊衛大將軍柴紹、內史侍郎唐儉、吏部侍郎殷開山、鴻臚卿劉世龍、衛尉少卿劉政會、都水監趙文恪、庫部郎中武士彠、驃騎將軍張平高、李思行、李高遷,左屯衛府長史許世緒等十四人,約免一死”。
“丹書鐵券?丹書鐵券......”
聽聞李二陛下要給自己賜下“丹書鐵券”,程處弼一開始是有些激動,但是一下子便沉冷了下去。
臣子獲得皇帝賜下“丹書鐵券”,的確是極高的榮譽,但是通過《舊唐書》,了解唐朝曆史的程處弼知道,“丹書鐵券”也就僅僅隻是一個榮譽形勢而已,實際上是毛用都沒有。
如果“丹書鐵券”真的可以免死,獲得“特恕二死”的劉文靜就不會在與裴寂的宮廷內鬥之中,被太上皇李淵以謀反罪,含冤而死......
如果“丹書鐵券”真的可以免死,獲得“約免一死”的趙文恪就不會因為劉武周進犯太原時的棄城而逃,被太上皇李淵下詔囚禁並賜死......
如果“丹書鐵券”真的可以免死,小旋風柴進就不會被一個小小的高廉迫害,最後逼上梁山了......
雖然程處弼內心裏是看不上這個的,但是李靖、李績、秦瓊、程咬金等人對這個“丹書鐵券”可是看得重要得緊呐,那眼神一個比一個激切,那麵色一個比一個驚喜!
盡管在大唐開國初期,太上皇李淵恩賜了十餘名功績卓著的大臣以“丹書鐵券”,但他們一不是李淵的嫡係、二也沒有趕上太原舉兵的好時機,所以沒有獲得這一殊榮!
等到李二陛下登基繼位之後,李二陛下雖然根據玄武門還有這些年來的功績,對他們封官加爵,但也沒有頒發“丹書鐵券”!
也就是說,程處弼是貞觀一朝,獲得“丹書鐵券”殊榮的第一人!
“愛卿,還矗著幹嘛,還不快快謝恩!”
看著怔住在前的程處弼,李二陛下笑捋長須,好笑催促道。
“迴稟陛下,微臣年少德薄,入仕經淺,承蒙陛下聖眷,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程處弼聞聲而動,心神清明地向著李二陛下施了一禮,而後推辭解釋道。
“今陛下賜臣以“丹書鐵券”,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微臣惶恐,恐難當陛下如此之厚愛,還望陛下收迴成命!”
功高赫赫的李靖、李績,還有出身秦王府嫡係的房玄齡、長孫無忌、段誌玄、秦瓊、尉遲恭,就是他父親程咬金這麽多的貞觀名臣驍將都沒有獲得這樣的殊榮!
他一個出入官場、戰場的小菜鳥,哪裏敢率然接受李二陛下如此大禮!
再說了,為了一個名義上的榮譽,而在實際上成為了眾失之的,這也是得不償失的一筆買賣。
與其,賜他一個這般的雞肋玩意,還不如給他加官進爵,來得實惠。
“封賞恩賜,豈因年歲大小、入仕早晚相比較,當以功業勝績而定論!”
知道程處弼一定會拒絕恩賜的李二陛下,笑容溫煦,沒有一絲怒意,輕飄飄地擺了擺手,不緊不慢地走下階來,向著程處弼解說道。
“昔日,霍去病封狼居胥、橫掃漠北、大勝而歸之時,漢武帝特設大司馬之位,年僅二十一歲的霍去病以驃騎大將軍加官大司馬,與其舅衛青通朝並列、共掌軍政!”
“今日,愛卿東定東突厥,北取薛延陀,亦封禪於狼居胥山,其戰功自當可與霍去病並駕齊驅!”
“更何況,愛卿兼資文武,不僅武略過人,而且文采華然,修訂《論語》、新設句讀,此乃沐浴萬民、弘揚萬世儒學之功!”
“愛卿,得受此券,實在是理所應當,又如何得以推辭!”
李二陛下這一番話,不僅僅是對於程處弼說的,也是對此時赴宴的文武百官說的。
他並不是出於私心,對程處弼的偏愛,而是程處弼確實有經天緯地的國士之才!
群臣沉默不語,各自陷入了各自的思量之中......
李承乾、李泰,迅速對視一眼,又迅速沉入了各自的百感交集之中......
在他們看來,這一番言語同時也是在對他們的警告,這一份“丹書鐵券”,就是父皇對程處弼的傾力維護!
李二陛下的一句賜“丹書鐵券”,仿佛平地之上突然激起一聲驚雷一般,將群臣全部都炸懵了!
丹書鐵劵俗稱“丹書鐵契”,又名“金書鐵券”、“金券”、“銀券”、“世券”等,省稱“鐵券”。
丹書鐵券是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敘事中所說的“免死牌”、“免死金牌”。
頒授“丹書鐵券”的製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劉邦統一天下之後,為鞏固統治籠絡功臣,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於宗廟”。
然而,最早的“鐵券”並無免罪和免死等特權,僅作為一種加官晉爵封侯的憑證。獲賜鐵券的功臣及其子孫中,不乏獲罪甚至被處死的人。
直到北魏時期,孝文帝經常為宗親、近臣頒授鐵券,甚至還出現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鐵券,以作護身之符的現象,丹書鐵券才真正具有了“免死”的作用。
隋唐以後,頒發“鐵券”已成為常製。
《舊唐書·裴劉合傳》記載,“(劉)文靜初為納言時,有詔以太原元謀立功,尚書令、秦王(李世民),尚書左仆射裴寂及文靜,特恕二死”。
“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右驍衛大將軍劉弘基、右屯衛大將軍竇琮、左翊衛大將軍柴紹、內史侍郎唐儉、吏部侍郎殷開山、鴻臚卿劉世龍、衛尉少卿劉政會、都水監趙文恪、庫部郎中武士彠、驃騎將軍張平高、李思行、李高遷,左屯衛府長史許世緒等十四人,約免一死”。
“丹書鐵券?丹書鐵券......”
聽聞李二陛下要給自己賜下“丹書鐵券”,程處弼一開始是有些激動,但是一下子便沉冷了下去。
臣子獲得皇帝賜下“丹書鐵券”,的確是極高的榮譽,但是通過《舊唐書》,了解唐朝曆史的程處弼知道,“丹書鐵券”也就僅僅隻是一個榮譽形勢而已,實際上是毛用都沒有。
如果“丹書鐵券”真的可以免死,獲得“特恕二死”的劉文靜就不會在與裴寂的宮廷內鬥之中,被太上皇李淵以謀反罪,含冤而死......
如果“丹書鐵券”真的可以免死,獲得“約免一死”的趙文恪就不會因為劉武周進犯太原時的棄城而逃,被太上皇李淵下詔囚禁並賜死......
如果“丹書鐵券”真的可以免死,小旋風柴進就不會被一個小小的高廉迫害,最後逼上梁山了......
雖然程處弼內心裏是看不上這個的,但是李靖、李績、秦瓊、程咬金等人對這個“丹書鐵券”可是看得重要得緊呐,那眼神一個比一個激切,那麵色一個比一個驚喜!
盡管在大唐開國初期,太上皇李淵恩賜了十餘名功績卓著的大臣以“丹書鐵券”,但他們一不是李淵的嫡係、二也沒有趕上太原舉兵的好時機,所以沒有獲得這一殊榮!
等到李二陛下登基繼位之後,李二陛下雖然根據玄武門還有這些年來的功績,對他們封官加爵,但也沒有頒發“丹書鐵券”!
也就是說,程處弼是貞觀一朝,獲得“丹書鐵券”殊榮的第一人!
“愛卿,還矗著幹嘛,還不快快謝恩!”
看著怔住在前的程處弼,李二陛下笑捋長須,好笑催促道。
“迴稟陛下,微臣年少德薄,入仕經淺,承蒙陛下聖眷,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程處弼聞聲而動,心神清明地向著李二陛下施了一禮,而後推辭解釋道。
“今陛下賜臣以“丹書鐵券”,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微臣惶恐,恐難當陛下如此之厚愛,還望陛下收迴成命!”
功高赫赫的李靖、李績,還有出身秦王府嫡係的房玄齡、長孫無忌、段誌玄、秦瓊、尉遲恭,就是他父親程咬金這麽多的貞觀名臣驍將都沒有獲得這樣的殊榮!
他一個出入官場、戰場的小菜鳥,哪裏敢率然接受李二陛下如此大禮!
再說了,為了一個名義上的榮譽,而在實際上成為了眾失之的,這也是得不償失的一筆買賣。
與其,賜他一個這般的雞肋玩意,還不如給他加官進爵,來得實惠。
“封賞恩賜,豈因年歲大小、入仕早晚相比較,當以功業勝績而定論!”
知道程處弼一定會拒絕恩賜的李二陛下,笑容溫煦,沒有一絲怒意,輕飄飄地擺了擺手,不緊不慢地走下階來,向著程處弼解說道。
“昔日,霍去病封狼居胥、橫掃漠北、大勝而歸之時,漢武帝特設大司馬之位,年僅二十一歲的霍去病以驃騎大將軍加官大司馬,與其舅衛青通朝並列、共掌軍政!”
“今日,愛卿東定東突厥,北取薛延陀,亦封禪於狼居胥山,其戰功自當可與霍去病並駕齊驅!”
“更何況,愛卿兼資文武,不僅武略過人,而且文采華然,修訂《論語》、新設句讀,此乃沐浴萬民、弘揚萬世儒學之功!”
“愛卿,得受此券,實在是理所應當,又如何得以推辭!”
李二陛下這一番話,不僅僅是對於程處弼說的,也是對此時赴宴的文武百官說的。
他並不是出於私心,對程處弼的偏愛,而是程處弼確實有經天緯地的國士之才!
群臣沉默不語,各自陷入了各自的思量之中......
李承乾、李泰,迅速對視一眼,又迅速沉入了各自的百感交集之中......
在他們看來,這一番言語同時也是在對他們的警告,這一份“丹書鐵券”,就是父皇對程處弼的傾力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