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州,柳城。

    柳城雖然在曆史上不怎麽出名,但軍備建設卻非常完善,早在西漢之時便置柳城縣,到了東漢末年本來就成了少數民族烏桓的聚集地。

    自建安十二年(公元27年),曹操親征烏桓,大破烏桓,斬殺塌頓於柳城。

    柳城收歸之後,隨後在東晉鹹康七年(公元341年),鮮卑首領慕容皝又在柳城,築龍城、構宮廟,廣大城建。

    柳城內,遼東道大總管駐地。

    “大總管大人,高句麗的使者到了,是否接見?”

    帳外的一名親兵,走入帳中,向著自信解讀著地圖的李靖,請示道。

    “高句麗使者?”

    李靖抬眼一瞧,目光閃爍,停頓了幾秒,重聲說道。

    “快請!”

    “藩國小臣,拜見李大總管!”

    使者似乎精通漢族禮儀,見到李靖之後,首先便長揖了一禮,姿態擺得很低。

    李靖故作姿態,沉聲問道:“汝今日來此,所謂何事?”

    “迴稟大總管大人,眾所周知,粟末靺鞨一族與我國乃是世仇,恩恩怨怨糾纏數百餘年。”

    使節再次向李靖拱手行禮,然後才徐徐道明了來意,解釋了緣由。

    “我國國君修築長城乃是為了防備粟末靺鞨的進攻,同時堆積隋朝將士屍首,築立京觀也是為了粟末靺鞨宣揚武力,向絕不是為了與大唐為敵,挑釁天朝上國之威嚴!”

    “我國國君已經答應停止修築長城以及交付隋朝將士骸骨,此乃我家大對盧大人呈給大總管大人的親筆信,還請大總管大人明鑒!”

    說完之後,使節便從袖中掏出一封書信,經過親兵給李靖呈了上去。

    “不過,既然你國國君已經答應了停止修築長城和交付隋朝將士骸骨,為什麽你交付的不是你國的國書或者你國國君的親筆信,而是你國大對盧泉蓋蘇文的書信?”

    李靖接過書信,瞥過書信上以工整的楷體寫著“泉蓋蘇文”的名字,眉頭一皺,抬頭向使者問去。

    泉蓋蘇文,這個名字,這段時間他看到、聽到過非常多,是高句麗的一個能臣,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擔任高句麗的大對盧,也就是相當於“宰相”的職務。

    不僅如此,泉蓋蘇文同時還兼任著高句麗的東部大人,主管高句麗東部的軍政大事,掌控著高句麗的一半人馬。

    也就是說,泉蓋蘇文不僅是高句麗的宰相,還是高句麗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員,權傾朝野。

    而且,他的位置是繼承他的父親泉太祚的。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經常無獨有偶。

    他的經曆與在東漢末年,父親曹操死後,接替曹操擔任魏王、丞相的魏文帝曹丕非常相似。

    “迴稟大人,我家大對盧大人,同時兼任我國東部大人,我國東部所有的事務均歸大對盧大人掌管!”

    使者似乎知道李靖會有此一問,微微一笑,不緊不慢的答道,言辭之間,非常自得,說間還又將手伸進袖中,掏出了一份紅色的折本,媚笑著給李靖呈了上來。

    “我家大對盧大人,知道大人乃是大唐最為聞名遐邇的將軍,就連東突厥的頡利可汗都敗在了大人您的手上!”

    “故對大總管大人敬重有加,還特意遣小人帶上了一些小國的土產之物敬獻大人,此乃禮品清單,還望大人笑納!”

    這個時候的李靖,完全確定下來了,他所接見的使者,不是榮留王高建武的使節,而是大對盧泉蓋蘇文的使者。

    “好,好,既然是你家大對盧大人的一番美意,本總管便收下了!”

    但李靖的神色依舊如故,隻是看過清單之後,目光微微一怔,但立馬便恢複了過來,麵帶喜笑,客氣的說道。

    “煩勞使者迴去替本總管答謝你家大人,同時也稟報你家大人,隻要你家大人骸骨送還,本將便自會退兵......”

    泉蓋蘇文贈與的禮物非常的豐厚,以他多年的閱曆來看,五十萬貫的價值,隻多不少。

    “小臣明白,小臣迴去之後,定會將大人的囑咐,稟明我家大人!”

    看到李靖非常友好的表情,使者也仿佛懂得了李靖的意思一般,笑盈滿麵,頻頻點頭,隨後向著李靖進言道。

    “若是大總管大人沒有別的吩咐,小臣便先行告退了,小臣還需著急迴去,向我家大人複命!”

    “請!”

    李靖笑若春風一般,將使者送到了軍帳前,向著使者揮手作別。

    待到使者的身影消失後,李靖臉上的笑容變一下子化成了智慧的容光,負手而立,趣聲自語。

    “這高句麗還真有意思,一個大對盧,竟能代替君王,應答國事,有意思,很有意思......”

    雖然沒有見過泉蓋蘇文本人,但從使者的言行,還有這一番表現,再結合他之前的了解,他便知曉其中意味了。

    此刻的高句麗內部,並不和睦,泉蓋蘇文是一個縱橫高句麗上下的權臣,而榮留王高建武很可能已經被泉蓋蘇文架空了,亦或者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勢同水火!

    還有一點就是,泉蓋蘇文並不想打這一場戰!

    他也明白泉蓋蘇文的其中一個原因,為了自保,畢竟高句麗東部是他的勢力範圍,若是進攻高句麗,東部自然首當其衝,遭受戰火的摧殘!

    其實,他也不想打這場戰,因為並不是時候,他們對高句麗的國家情況、地形地貌、軍事布局,根本都還沒有什麽了解。

    當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前後派遣了數百萬的軍隊,都沒有拿下高句麗,他並不認為憑自己手中所掌握的這二十餘萬大軍,能夠拿下。

    更重要的事,這一次行軍,都是騎兵和步兵,沒有哪一支出征的部隊麾下有水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最強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截教·飛天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截教·飛天蠍並收藏大唐之最強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