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菊自贖身之後,便隨著父母去了他們在城外所居之處。
王氏幾乎日日來尋她,待她比親生的都要親近幾分。
加之程瀟模樣生的不錯,性子也好,黃菊便許了芳心。
沒幾日兩人便正式定了親。
說是定親,但雙方都不是帝京本地之人,程家還好,還有幾個親眷老友,黃家除了一加三口,便沒有旁人了,不過這樣倒也省事。
定親當日,王氏便邀黃菊一家到她家去吃了一頓夜飯,席間連主帶客,也沒能滿一桌人,但因為王氏健談,程瀟又端方有禮,加上黃貴富夫婦又有心要成這門親事,也多有奉承,這頓飯倒也吃得其樂融融。
黃菊見過程家的大宅院之後,對這親事更是心甘情願。
定過親之後,兩家人就更親近了,王氏經常叫黃菊一道去集市,每迴出手也極為大方,給她買頭麵,做衣裳,那幾日做的衣裳,黃菊活了這十多年加起來,也沒這幾天做的多。
加之程瀟對她敬重有加,黃菊便交付了全部心思,黃貴富夫婦也一樣,這麽好的人家打著燈籠也找不著,雖然是去衝喜,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
是以,在定親之後半個月的功夫,王氏提出成親,黃菊一家都沒有反對,反而欣然應下了。
王氏早讓人將嫁衣都預備好了,還給黃菊買了兩個婢女。
這一下,黃菊便更有些飄飄然了,從前她是給人做婢女的,如今,她也是有婢女的人了,她一下子就覺得自己與從前不同了。
雲嬌從前也不過如此吧,秦少爺雖好,嫁給他做了姨娘,最多也不過就是這樣的生活,而且還不是正妻,這樣倒比跟著秦少爺好。
隻是那兩個婢女對她,也說不得多敬重,但也不敢反駁她,總之態度有些奇怪。
不過成親在即,黃菊每日忙著買東西,也沒有在意這些,大不了等成親之後慢慢調教,她也不急這一時半會兒的,若是實在不聽話就發賣了,到時候重新買兩個就是。
她心裏這樣盤算一番之後,便將這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成親的日子雖然沒幾個客人,但是程家在家門口辦了一天的流水席,也就算是請了客人熱鬧了一番。
黃菊心裏更加歡喜,這應該算是個積善之家吧?都說出嫁是女子第二次投胎,她覺得她這胎投的還不錯。
成親當晚,程瀟來了,穿著大紅喜袍,用秤杆挑了她的蓋頭,兩人喝了合巹酒,黃菊一臉嬌羞的坐著。
程瀟卻說要出去取一樣東西,黃菊便靠在床頭等他,不出片刻,她便頭昏腦脹的,昏昏沉沉便什麽也不知道了。
次日起身,隻見喜服一片淩亂,身上也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她動了動隻覺得渾身酸疼,像是被人打了一頓似的。
她看了看,新房裏隻有她一人,開口喊了一聲,兩個婢女便進來伺候了。
王氏過了片刻也來了,她還同之前一樣和善,好說話的很,說黃菊累著了,連敬茶都免了。
黃菊過意不去,還是規規矩矩敬了茶。
又問起程瀟。
王氏說程瀟一向起的早,早起到鋪子做生意去了。
黃菊也不曾在意,隻當是程瀟在房事上有些粗暴。
可思來想去的,昨夜之事,她半分也不記得,她想了半日,覺得應該是平時不大飲酒,吃了一盅酒便醉了吧。
新婚之夜便成這樣過去了。
黃菊慢慢的得知了一件事,便是程瀟的父親雖然臥病在床,但他是老毛病了,已經躺在床上好幾年了,衝喜什麽的並不是這麽著急。
她得知了之後,也不曾當迴事,左右,程瀟除了在那件事上有些粗暴,其他時候對她都是彬彬有禮的。
而婆母王氏更是如同定親的時候所說的一般,拿她當親生的一樣疼愛,唯一叫她有些不滿的是夫君程瀟總是時常在鋪子忙碌,卻又不讓她去。
他隔個兩三日晚上才迴來一迴,還非要同她吃一盅酒才肯睡,她每迴都醉了,醉的人事不省,什麽也不知道。
到次日醒來的時候,程瀟卻又不在了。
她就算是再有心機,再有盤算,這樣的房事也不好拿出來說,隻好忍著,就當是滿足程瀟這麽個奇怪的癖好吧。
日子一過就是半年,這半年黃菊過的確實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生活,王氏更是每日叫廚房變著花樣的給她做吃的,黃菊本就有些豐潤,這一下養尊處優,又圓潤了一些,倒比從前看著多了幾分富貴之氣。
期間,兩個婢女也叫她調教的千依百順,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一日,她吃東西忽然開始反胃,半點葷腥也見不得。
王氏聽了婢女報信,歡天喜地的來了,命人去請了大夫,一診脈果然是有喜了。
這一下,黃菊更是被王氏捧上了天,幾乎要什麽給什麽,連黃菊父母那處,王氏都命人送了不少好東西去。
黃菊仗著肚子裏有貨,更加高高在上起來,對家裏的下人更加苛求,頗有幾分小人得誌的意思。
尤其是她跟前的兩個婢女,過的戰戰兢兢,苦不堪言,每日被她頤指氣使,不敢頂半句嘴。
這一日,她因為一點瑣事,打罵了其中一個婢女,將她二人都罵出房之後,忽然心血來潮,想去聽聽那兩個婢女在背後說如何說她的。
她輕手輕腳的去了外間,就聽兩個婢女在廊下小聲說話。
“你別哭了,她就那德行,小人得誌,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一個小聲勸說。
“她算個什麽東西,還真拿自己當少夫人了,要不是夫人,家裏誰會聽她的?”另一個啜泣著抱怨。
“想想她晚上被誰壓著,不就解氣了嗎?”勸說的那個吃吃的笑了起來。
啜泣的也不哭了,咬著牙道:“是想想就解氣了,等孩子生下來夫人就不用裝了,看她到時候還能翻起什麽浪來。”
“行了。”先開口的那個道:“咱們快去將衣裳洗了,免得她等會兒又揪著一點錯處不放。”
外頭,腳步聲漸漸遠去,黃菊卻聽出了這裏頭的不對勁。
王氏幾乎日日來尋她,待她比親生的都要親近幾分。
加之程瀟模樣生的不錯,性子也好,黃菊便許了芳心。
沒幾日兩人便正式定了親。
說是定親,但雙方都不是帝京本地之人,程家還好,還有幾個親眷老友,黃家除了一加三口,便沒有旁人了,不過這樣倒也省事。
定親當日,王氏便邀黃菊一家到她家去吃了一頓夜飯,席間連主帶客,也沒能滿一桌人,但因為王氏健談,程瀟又端方有禮,加上黃貴富夫婦又有心要成這門親事,也多有奉承,這頓飯倒也吃得其樂融融。
黃菊見過程家的大宅院之後,對這親事更是心甘情願。
定過親之後,兩家人就更親近了,王氏經常叫黃菊一道去集市,每迴出手也極為大方,給她買頭麵,做衣裳,那幾日做的衣裳,黃菊活了這十多年加起來,也沒這幾天做的多。
加之程瀟對她敬重有加,黃菊便交付了全部心思,黃貴富夫婦也一樣,這麽好的人家打著燈籠也找不著,雖然是去衝喜,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
是以,在定親之後半個月的功夫,王氏提出成親,黃菊一家都沒有反對,反而欣然應下了。
王氏早讓人將嫁衣都預備好了,還給黃菊買了兩個婢女。
這一下,黃菊便更有些飄飄然了,從前她是給人做婢女的,如今,她也是有婢女的人了,她一下子就覺得自己與從前不同了。
雲嬌從前也不過如此吧,秦少爺雖好,嫁給他做了姨娘,最多也不過就是這樣的生活,而且還不是正妻,這樣倒比跟著秦少爺好。
隻是那兩個婢女對她,也說不得多敬重,但也不敢反駁她,總之態度有些奇怪。
不過成親在即,黃菊每日忙著買東西,也沒有在意這些,大不了等成親之後慢慢調教,她也不急這一時半會兒的,若是實在不聽話就發賣了,到時候重新買兩個就是。
她心裏這樣盤算一番之後,便將這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成親的日子雖然沒幾個客人,但是程家在家門口辦了一天的流水席,也就算是請了客人熱鬧了一番。
黃菊心裏更加歡喜,這應該算是個積善之家吧?都說出嫁是女子第二次投胎,她覺得她這胎投的還不錯。
成親當晚,程瀟來了,穿著大紅喜袍,用秤杆挑了她的蓋頭,兩人喝了合巹酒,黃菊一臉嬌羞的坐著。
程瀟卻說要出去取一樣東西,黃菊便靠在床頭等他,不出片刻,她便頭昏腦脹的,昏昏沉沉便什麽也不知道了。
次日起身,隻見喜服一片淩亂,身上也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她動了動隻覺得渾身酸疼,像是被人打了一頓似的。
她看了看,新房裏隻有她一人,開口喊了一聲,兩個婢女便進來伺候了。
王氏過了片刻也來了,她還同之前一樣和善,好說話的很,說黃菊累著了,連敬茶都免了。
黃菊過意不去,還是規規矩矩敬了茶。
又問起程瀟。
王氏說程瀟一向起的早,早起到鋪子做生意去了。
黃菊也不曾在意,隻當是程瀟在房事上有些粗暴。
可思來想去的,昨夜之事,她半分也不記得,她想了半日,覺得應該是平時不大飲酒,吃了一盅酒便醉了吧。
新婚之夜便成這樣過去了。
黃菊慢慢的得知了一件事,便是程瀟的父親雖然臥病在床,但他是老毛病了,已經躺在床上好幾年了,衝喜什麽的並不是這麽著急。
她得知了之後,也不曾當迴事,左右,程瀟除了在那件事上有些粗暴,其他時候對她都是彬彬有禮的。
而婆母王氏更是如同定親的時候所說的一般,拿她當親生的一樣疼愛,唯一叫她有些不滿的是夫君程瀟總是時常在鋪子忙碌,卻又不讓她去。
他隔個兩三日晚上才迴來一迴,還非要同她吃一盅酒才肯睡,她每迴都醉了,醉的人事不省,什麽也不知道。
到次日醒來的時候,程瀟卻又不在了。
她就算是再有心機,再有盤算,這樣的房事也不好拿出來說,隻好忍著,就當是滿足程瀟這麽個奇怪的癖好吧。
日子一過就是半年,這半年黃菊過的確實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生活,王氏更是每日叫廚房變著花樣的給她做吃的,黃菊本就有些豐潤,這一下養尊處優,又圓潤了一些,倒比從前看著多了幾分富貴之氣。
期間,兩個婢女也叫她調教的千依百順,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一日,她吃東西忽然開始反胃,半點葷腥也見不得。
王氏聽了婢女報信,歡天喜地的來了,命人去請了大夫,一診脈果然是有喜了。
這一下,黃菊更是被王氏捧上了天,幾乎要什麽給什麽,連黃菊父母那處,王氏都命人送了不少好東西去。
黃菊仗著肚子裏有貨,更加高高在上起來,對家裏的下人更加苛求,頗有幾分小人得誌的意思。
尤其是她跟前的兩個婢女,過的戰戰兢兢,苦不堪言,每日被她頤指氣使,不敢頂半句嘴。
這一日,她因為一點瑣事,打罵了其中一個婢女,將她二人都罵出房之後,忽然心血來潮,想去聽聽那兩個婢女在背後說如何說她的。
她輕手輕腳的去了外間,就聽兩個婢女在廊下小聲說話。
“你別哭了,她就那德行,小人得誌,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一個小聲勸說。
“她算個什麽東西,還真拿自己當少夫人了,要不是夫人,家裏誰會聽她的?”另一個啜泣著抱怨。
“想想她晚上被誰壓著,不就解氣了嗎?”勸說的那個吃吃的笑了起來。
啜泣的也不哭了,咬著牙道:“是想想就解氣了,等孩子生下來夫人就不用裝了,看她到時候還能翻起什麽浪來。”
“行了。”先開口的那個道:“咱們快去將衣裳洗了,免得她等會兒又揪著一點錯處不放。”
外頭,腳步聲漸漸遠去,黃菊卻聽出了這裏頭的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