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別”,在於對“小事”的看法與態度上。實際上,很多日本人能做到的事兒,我們中國人不是“不會”或“不能”,而是“不屑”。

    作為留日八年的“老資格”留學生,我學成迴國後,無論走到哪裏,總會有一些人麵帶幾分神秘地問我:“日本人的管理到底有什麽高招?”

    言下之意,日本企業之所以能“稱霸”國際市場近半個世紀,肯定有他們的“獨門絕技”—而且是令中國人“望洋興歎”、“高不可攀”的那種。

    但是我的迴答卻總會令這些人失望—以我所見,他們真的沒有什麽特別的“高明之處”。隻是日本人把中國人也能幹好但卻忽視掉了的東西一個個地“撿起來”並認真做好了而已。

    打個比方,就拿所謂的“5s”(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管理來說,用完東西要“物歸原處”,地上掉的煙頭要隨時撿起來,不要隨地吐痰扔垃圾,等等,這些事兒能有多“高明”?我們中國人做不到嗎?

    你也許會嗤之以鼻—這算什麽?這些連小學生都做得到。

    哎!還真讓你說著了—這些連小學生都做得到的事兒,我們相當一部分中國成年人還真就做不到。

    而日本人就有這麽一股“拙”勁兒,生生地把咱“小學生”做的事兒在“成人世界”裏做得“倍兒認真”而且“倍兒好”,所以人家就成“世界強者”了。

    就這麽簡單。

    說得形象點兒,日本人都很“蠢”,根本學不會什麽“絕世武功”,所以他們隻好天天練習“基本功”,沒承想假以時日,紮實的“基本功”也成了大事兒;而我們中國人都很“聰明”,根本沒把什麽小兒科的“基本功”放眼角兒,腦子裏天天琢磨的都是些“絕世神功”之類的事兒,可琢磨來琢磨去也沒琢磨出個“所以然”來,不知不覺中卻把“基本功”忘得幹幹淨淨,最後弄得個“竹籃打水”的結果。

    所以,那些想從我口中探聽出一些日本人“高招”的人,聽聞我所言會產生極度失望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打心眼裏就根本沒把他們眼前這些“無聊瑣事”真當迴事兒,滿腦袋想的都是一些“特先進”、“特發達”、“特牛叉”的“招兒”。所以,你即便把這些人送到日本親自考察一番,估計他們也隻有“失望”而已。

    因為日本人真的沒有什麽“特殊”之處。他們唯一強大的地方,就是關注“細節”,關注“小事”。所以,與“地大物博”導致“大大咧咧”的中國不同,日本是一個處處見“小”的國家,日本人是世界上最擅長“積小為大”的民族,日本也是一個典型的“積小做大”的經濟大國。

    簡而言之,日本人是隻擅做“小事”,不擅做“大事”的。而幾千年來一直擅長做“大事”的中國人,沒有理由不會做,或做不好日本人擅長的“小事”。

    問題不是我們“不會”或“不能”,而是我們“不屑”。

    所以,要想讓我們的國家真正強大起來,全體中國人都應該認真關注這些身邊的“小事”。因為這些“小事”關乎國民素質與國家形象,更別提企業管理的質量了。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瑣事”都是天大的事,是體現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素質的“試金石”。

    現在我們的一些國人,張口閉口“小日本”長、“小日本”短,卻連遵守紅綠燈、不隨地吐痰、排隊這些“小日本”們幾十年前就已經做到的事情都做不到,實在是令人痛心。

    如果你真想“滅”“小日本”的話,就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用我們中國人更高的行為標準與表現讓日本人“開眼”、“折服”乃至於“汗顏”才是真正地“有種”,真正的為國人“爭氣”。否則,光靠過“嘴癮”來撒氣實在是沒有出息,這根本不是什麽“愛國”,整個兒是給中國人丟臉,讓外國人笑話!

    不管怎麽說,也別忘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咱們中國人可是給日本人當了幾千年老師的,這一點連日本人自己都承認。所以,“學生”都能做到的事兒,“老師”沒有理由做不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麽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勇並收藏給你一個公司,看你怎麽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