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時候劉秋玲是一個人孤零零的生活,雖然有娘家,可是自己很少去,有的時候心裏很想念家中的老父親,想去看望他一眼,這也是作為子女應該也有的責任。

    可是想想後母的那張邪惡的嘴臉,還有那不善的話語,以及她心裏想的那些小算盤,有的時候不惜為了錢讓自己嫁給老頭子。

    為了安逸的生活,劉秋玲還是放棄了去看望父親,雖然不見,但心裏很是想念。

    這俗話說得好,寡婦門前是非多,村裏的人看到自己就像躲瘟疫似的,總感覺自己是個不祥的女人,每天要麵對他們的指指點點,還有村裏一些老男人的敲門聲,讓她生活得非常痛苦。

    知道蘇鐵的出現,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蘇鐵曾揚言說道:“誰和劉秋玲過不去,就是和自己過不去。”

    還對自己說道:“有他在,不要怕!”

    雖然隻是簡單的幾個字,可是對於劉秋苓來說,這不隻是幾個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關懷。

    也是因為蘇鐵的出現,讓劉秋玲看到了希望,一步一步從痛苦的深淵中走出來,避開眾人的非議,最後終於選擇和蘇鐵走在一起。

    兩個人用事實證明了所有的謠言蜚語,以及劉秋玲是個不祥的女人,自從和她在一起,蘇鐵發生了很多的變化,這也是村民們有目共睹的。

    事實會證明一切,謠言不攻自破。

    再次麵對他們的時候,也變得和善很多,以前尖酸刻薄的話語,再也聽不到了。

    劉秋玲感恩這一切,同時也倍感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感情。

    就在兩個女人聊的很起勁的時候,兩個大男人走了進來。

    蘇鐵率先說道:“秋哥,你在這裏等等,我去把菜溫一溫,然後我們開吃,你剛才在車上可就說餓了。”

    “去吧!去吧!我都準備好了,可都是平日裏,你們最愛吃的,有紅燒排骨,還有小雞燉蘑菇,這可是我的拿手菜。”劉秋玲在一旁笑嘻嘻的說道,和唐柔的一番交談,讓的心情變得很好,心情豁然開朗了很多。

    其實仔細想想,今日劉秋玲動了胎氣,可能並不是因為擔心蘇鐵,有可能是今日太勞累了,讓她體力有些透支,才發生今日的事情。

    說罷!蘇鐵就要離開。

    可是還沒有走出門口,葉秋就攔住了他,“不用麻煩了,我們迴家吃去,你還是好好的陪一下秋玲嫂子吧!今日她受了驚嚇,需要有人陪伴。”

    看著葉秋平日裏大大咧咧的,其實心裏細膩的很,完全是粗中有細,是個難得的好男人,知道此時此刻劉秋玲需要陪伴。

    “別啊,都做好了,我們兄弟倆喝上一杯,好好慶祝一下,雖然今日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可到頭來都是有驚無險,就算給兄弟我壓壓驚吧!”

    作為好朋友的蘇鐵,當然不希望葉秋離開。

    劉秋玲也在一旁說道:“我沒事,你們不用管我,這忙活一天了,也沒吃上一口飯,再說飯菜都做好了,溫一下就可以吃了。”

    麵對他們的話語,葉秋真的不知道如何推遲,而就在這時候,父親的電話打了過來。

    “臭小子,事情處理好就迴家吃飯,你娘做了很多你們愛吃的飯菜。”聲音還是那麽的洪亮。

    葉秋笑了笑,答複道,“好的,爹,我們馬上就迴去。”

    因為葉老頭的電話,讓葉秋有了說辭,“聽到了吧!家裏飯都做好了,這要是不迴去,我爹不得打我啊!”

    這葉老頭脾氣很是暴躁,在村裏也是眾所周知的,都知道他的脾氣性格,但心地是很善良的,為了村民們的事情,沒少忙活。

    就在頭兩年,還種植果樹,想帶領村民們發家致富,隻是沒有想到後來被壞人所欺騙,賠了個血本精光,還欠了一屁股的債,這也是葉秋輟學的原因之一。

    還好葉秋得到白衣老頭的真傳,以及體內的內丹,在短短時間內,種植黃金草莓,幫助父親還上了債務,一步一步的,再一次帶領村民們發家致富。

    這是葉秋應該做的,要是父親的心願,為了這些會一直努力下去,給予村民們最好的生活,也不枉費王鎮長對自己的所托。

    這個道理很是強硬,讓蘇鐵找不到挽留他們的說辭。

    雖然心裏有些不情願,可還是說道:“既然這樣,時間也不早了,我就不挽留你們了,秋哥你們迴去吧!路上小心一點。”

    “你這小子行啊!翻臉比翻書還要快,這就攆我迴去了。”當然這隻是葉秋的玩笑話,隻是為了緩解一下氣氛,不至於那麽僵持。

    蘇鐵當然了解葉秋,笑了笑,調侃的說道:“我這樣做可都是跟秋哥學的,因為你就是我的老師,這俗話說得好,什麽樣的老師,教出什麽樣的徒弟,這不能怪我嘍!”

    蘇鐵說的很是爽快,這讓葉秋有些無語,拉起唐柔的手,快速的走開,還不忘記迴頭看上一眼,“你小子厲害了。”

    話是這樣說,可蘇鐵還是把葉秋和唐柔送到門口,這也是最起碼的待客之道。

    目送著他們離開的背影,蘇鐵快速的走迴屋內,第一時間問到劉秋玲,想吃些什麽?

    畢竟她現在懷有身孕,營養必須跟得上。

    而就在這時候,蘇母端過來一碗中藥,輕聲的說道:“來,趁熱喝了吧?雖然會有些苦,但都是為了孩子好,你忍忍就過去了。”

    聽此話就可以聽出蘇母真的把劉秋玲當做了一家人,當做自己疼愛的孩子。

    “但是我給你準備了一塊糖,咱喝完以後,嘴裏吃快糖就不會那麽苦了。”

    可見這是考慮的多麽周到,這是劉秋玲從未體會過的溫暖。

    這一幕,讓劉秋玲的眼角有些濕潤,女人如水,看來還真是不假。

    “嬸,謝謝你!真的謝謝你!”此時此刻劉秋玲的心中有千言和萬語,想對蘇母說,可是話到嘴邊就是說不出口,唯有一句感謝,代替了千言和萬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世小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藍並收藏混世小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