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銀法可不可以在全國推行?
皇帝一句簡簡單單的問話讓在場之人的臉色都發生了變化,各自都有小心思。
看起來這是尋常閑聊,實際上所有人都明白皇帝是在試探他們的態度,齊王秦王太傅,個個都是國之重臣啊。
對於這兩年來在北涼推行的合銀法,中原的百姓半點消息都沒聽過,但他們這些高居廟堂的重臣、皇子自然是知道的。
而且進入朔州以後,顧思年就在塵堯的授意下向眾人詳細解釋了何為合銀法,算是為今日的談話做了個鋪墊。
麵對皇帝的詢問,司馬仲騫沉默許久才輕聲答道:
“陛下,合銀法也好,現行的兩稅法也罷,在老臣看來都各有利弊。
合銀法能不能在全國推行還有待考究,臣不好判斷。”
司馬仲騫提到的兩稅法實際上就是大涼已經沿用上百年的稅法,兩稅指的就是戶稅和田稅,戶稅乃是徭役、人頭時,田稅自然就是夏稅秋糧了。
“各有利弊嗎?”
塵堯很隨和的一揮手:
“那正好就請太傅大人給咱們說說,合銀法與兩稅法的利弊吧,咱們也比較一番孰優孰劣。
您是朝中老臣,為官一生,能看到的問題肯定比大家都要全麵、透徹。”
“老臣不敢,隻能談一談自己的拙見。”
司馬仲騫蒼老的嗓音在眾人耳邊迴蕩著:
“那就先談談現行的兩稅法吧:
兩稅法推行多年,好處就是從最下麵的鄉村、保甲到上一級的縣衙、州府,乃至戶部都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收稅體係,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對現行稅法都很熟悉,每個人該做什麽都清清楚楚,收起稅來方便快捷。
至於壞處嘛,嗬嗬,北涼王前兩天也提過,辦事的官員中總有一些貪官汙吏,喜歡從老百姓手裏占點小便宜,多收個十斤八斤糧,實在可惡。
另外大批糧食在轉運途中也會有損耗、腐壞,這就導致老百姓交上來一石糧,最後送到朝廷手裏的就隻有九鬥,少了一成或者半成。
對於國庫來說這確實是一種損失,但老臣覺得這種損失也在情理之中,很難避免。”
顧思年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
“太傅大人,北涼道曾經對比過施行兩稅法時,老百姓交糧與官府收糧數目上的差距,缺少的糧食足足有三四成,遠不止您老所說的一成或者半成。
轉運、存儲有損耗是正常的,但這個數字差得也太多了,這麽多糧食難道全都折損了?”
“哎,王爺別急嘛。”
司馬仲騫不痛不癢地說道:
“老臣隻是舉個例子,一成還是多少成的折損還得視各郡縣的具體情況來看。”
“咱們聽太傅大人說完。”
不等顧思年再度開口塵堯就插了一句:“那合銀法的利弊呢?”
“合銀法推行僅僅兩年就取得如此成果,說明益處多多。”
司馬仲騫有條不紊的說道:
“取消徭役、人頭稅,平攤至各縣田畝,統一收稅,降低了每次收稅的繁瑣程度,不用再派大量吏員一次次地去核實人口、田畝數量。
也避免了因為征召徭役而耽誤秋收耕種的情況,想種地的種地、想服徭役掙工錢的也可以去官府處報名,十分合理。
所有稅賦都是以銅錢、白銀征收,交上來一兩就是一兩,五錢就是五錢。
下麵的小吏就算想從老百姓手裏克扣點都不可能,從縣到州再到戶部,沿途轉運的損耗也會減少很多。
這麽看的話北涼道在短短兩年之內能煥然一新,合銀法確實有功。”
塵堯饒有趣味地問道:
“老大人說的這些都是好處啊,聽起來合銀法似乎並無弊端?”
顧思年目光微凝,心中暗自勾起一抹冷笑,這個老東西怎麽會隻說好處,不說壞處呢?
“凡事都有利有弊,怎麽可能隻有益處呢。”
果然,老人清了清嗓子說道:
“首先,按照王爺的說法,推行合銀法的第一步應該是清丈土地、核定良田數目,重新頒發新的地契。
北涼當初清丈土地足足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要知道北涼不過一道之地,且大部分區域因為戰亂變得地廣人稀,饒是如此還花了大半年。
可中原有六鎮十三道,疆域、人口、土地比北涼多了十倍不止,方圓萬裏之地,光是清丈田畝這一步就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要花多久誰都不知道。
一年?三年?這耽擱的時間怎麽辦?
其次,北涼道從商之人叫少,官稅主要還是以田賦為主,商稅占比極小,但中原百業爭鳴,各行各業的稅收統一以白銀收取統計折算也是個大麻煩,同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重要的一點,因為我大涼疆域遼闊,各地的物價參差不齊,老百姓賣糧買糧的價格都不一樣,萬一有商人囤積居奇,操縱糧價這又該如何是好?
……”
老人哇啦哇啦的講了一大堆,一個合銀法愣是被他說出了數不清的弊端,遠比兩稅法聊得要詳細。
塵風當即就眉頭一皺,反問道:
“太傅大人說的這些困難在北涼道也曾出現過,但都被一一克服了,說白了隻要用心去做,這些麻煩就能解決。
從北涼道推行合銀法的成果來看,此舉確實能使百姓受益、府庫充盈,難道就因為有些許困難咱們就不幹了嗎?
父皇!
兒臣覺得此法完全可以在國內推行!隻要朝堂上下齊心協力,此事必成!”
“秦王殿下,不是不辦,而是有待商榷。”
司馬仲騫微微躬身:
“最起碼應該將這些問題考慮清楚再去辦,否則做起來就是一團亂麻。”
“可是……”
塵風剛要再說點什麽,顧思年就朝他使了個眼色,隻好硬生生止住了升到嘴邊的話。
塵堯神色如常,隻是隨和地說道:
“太傅大人言之有理,此事還需要咱們好好商議,急不得。
走吧,咱們再去別處看看,欣賞一下所謂的北境糧倉。”
皇帝帶頭向前走去,眾臣紛紛跟上,好像這個話題就是隨意閑聊,一帶而過。
塵風故意慢了一步在顧思年耳邊低聲道:
“你不說點什麽?怎能任憑他這麽汙蔑合銀法?”
“別急。”
顧思年冷聲道:
“想推行合銀法,阻礙才剛剛開始。”
皇帝一句簡簡單單的問話讓在場之人的臉色都發生了變化,各自都有小心思。
看起來這是尋常閑聊,實際上所有人都明白皇帝是在試探他們的態度,齊王秦王太傅,個個都是國之重臣啊。
對於這兩年來在北涼推行的合銀法,中原的百姓半點消息都沒聽過,但他們這些高居廟堂的重臣、皇子自然是知道的。
而且進入朔州以後,顧思年就在塵堯的授意下向眾人詳細解釋了何為合銀法,算是為今日的談話做了個鋪墊。
麵對皇帝的詢問,司馬仲騫沉默許久才輕聲答道:
“陛下,合銀法也好,現行的兩稅法也罷,在老臣看來都各有利弊。
合銀法能不能在全國推行還有待考究,臣不好判斷。”
司馬仲騫提到的兩稅法實際上就是大涼已經沿用上百年的稅法,兩稅指的就是戶稅和田稅,戶稅乃是徭役、人頭時,田稅自然就是夏稅秋糧了。
“各有利弊嗎?”
塵堯很隨和的一揮手:
“那正好就請太傅大人給咱們說說,合銀法與兩稅法的利弊吧,咱們也比較一番孰優孰劣。
您是朝中老臣,為官一生,能看到的問題肯定比大家都要全麵、透徹。”
“老臣不敢,隻能談一談自己的拙見。”
司馬仲騫蒼老的嗓音在眾人耳邊迴蕩著:
“那就先談談現行的兩稅法吧:
兩稅法推行多年,好處就是從最下麵的鄉村、保甲到上一級的縣衙、州府,乃至戶部都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收稅體係,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對現行稅法都很熟悉,每個人該做什麽都清清楚楚,收起稅來方便快捷。
至於壞處嘛,嗬嗬,北涼王前兩天也提過,辦事的官員中總有一些貪官汙吏,喜歡從老百姓手裏占點小便宜,多收個十斤八斤糧,實在可惡。
另外大批糧食在轉運途中也會有損耗、腐壞,這就導致老百姓交上來一石糧,最後送到朝廷手裏的就隻有九鬥,少了一成或者半成。
對於國庫來說這確實是一種損失,但老臣覺得這種損失也在情理之中,很難避免。”
顧思年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
“太傅大人,北涼道曾經對比過施行兩稅法時,老百姓交糧與官府收糧數目上的差距,缺少的糧食足足有三四成,遠不止您老所說的一成或者半成。
轉運、存儲有損耗是正常的,但這個數字差得也太多了,這麽多糧食難道全都折損了?”
“哎,王爺別急嘛。”
司馬仲騫不痛不癢地說道:
“老臣隻是舉個例子,一成還是多少成的折損還得視各郡縣的具體情況來看。”
“咱們聽太傅大人說完。”
不等顧思年再度開口塵堯就插了一句:“那合銀法的利弊呢?”
“合銀法推行僅僅兩年就取得如此成果,說明益處多多。”
司馬仲騫有條不紊的說道:
“取消徭役、人頭稅,平攤至各縣田畝,統一收稅,降低了每次收稅的繁瑣程度,不用再派大量吏員一次次地去核實人口、田畝數量。
也避免了因為征召徭役而耽誤秋收耕種的情況,想種地的種地、想服徭役掙工錢的也可以去官府處報名,十分合理。
所有稅賦都是以銅錢、白銀征收,交上來一兩就是一兩,五錢就是五錢。
下麵的小吏就算想從老百姓手裏克扣點都不可能,從縣到州再到戶部,沿途轉運的損耗也會減少很多。
這麽看的話北涼道在短短兩年之內能煥然一新,合銀法確實有功。”
塵堯饒有趣味地問道:
“老大人說的這些都是好處啊,聽起來合銀法似乎並無弊端?”
顧思年目光微凝,心中暗自勾起一抹冷笑,這個老東西怎麽會隻說好處,不說壞處呢?
“凡事都有利有弊,怎麽可能隻有益處呢。”
果然,老人清了清嗓子說道:
“首先,按照王爺的說法,推行合銀法的第一步應該是清丈土地、核定良田數目,重新頒發新的地契。
北涼當初清丈土地足足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要知道北涼不過一道之地,且大部分區域因為戰亂變得地廣人稀,饒是如此還花了大半年。
可中原有六鎮十三道,疆域、人口、土地比北涼多了十倍不止,方圓萬裏之地,光是清丈田畝這一步就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要花多久誰都不知道。
一年?三年?這耽擱的時間怎麽辦?
其次,北涼道從商之人叫少,官稅主要還是以田賦為主,商稅占比極小,但中原百業爭鳴,各行各業的稅收統一以白銀收取統計折算也是個大麻煩,同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重要的一點,因為我大涼疆域遼闊,各地的物價參差不齊,老百姓賣糧買糧的價格都不一樣,萬一有商人囤積居奇,操縱糧價這又該如何是好?
……”
老人哇啦哇啦的講了一大堆,一個合銀法愣是被他說出了數不清的弊端,遠比兩稅法聊得要詳細。
塵風當即就眉頭一皺,反問道:
“太傅大人說的這些困難在北涼道也曾出現過,但都被一一克服了,說白了隻要用心去做,這些麻煩就能解決。
從北涼道推行合銀法的成果來看,此舉確實能使百姓受益、府庫充盈,難道就因為有些許困難咱們就不幹了嗎?
父皇!
兒臣覺得此法完全可以在國內推行!隻要朝堂上下齊心協力,此事必成!”
“秦王殿下,不是不辦,而是有待商榷。”
司馬仲騫微微躬身:
“最起碼應該將這些問題考慮清楚再去辦,否則做起來就是一團亂麻。”
“可是……”
塵風剛要再說點什麽,顧思年就朝他使了個眼色,隻好硬生生止住了升到嘴邊的話。
塵堯神色如常,隻是隨和地說道:
“太傅大人言之有理,此事還需要咱們好好商議,急不得。
走吧,咱們再去別處看看,欣賞一下所謂的北境糧倉。”
皇帝帶頭向前走去,眾臣紛紛跟上,好像這個話題就是隨意閑聊,一帶而過。
塵風故意慢了一步在顧思年耳邊低聲道:
“你不說點什麽?怎能任憑他這麽汙蔑合銀法?”
“別急。”
顧思年冷聲道:
“想推行合銀法,阻礙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