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無聲息的流逝,皇帝的行營一直停留在涼州城外,而隨行的大臣們則是在北涼官吏的陪同下前往三州各處走一走,看一看。
說是巡邊,塵堯自然不可能自己走遍北涼每一寸土地的,大部分還是靠手底下的臣子去看。
而這半個月的時間裏顏黎已經多次來北涼軍中找人比試,又和林易槐打了一場,甚至還與雲陌君過了過招,這家夥好像盯上了北涼軍,一天不打就手癢。自己打就算了,有時候還帶著一群薊遼狼兵,成群結隊地演練陣法,比拚刀劍。
大軍帥帳裏,褚北瞻極為無語地說道:
“這個顏黎不知道吃錯了什麽藥,揪著咱們不放了,好像定要分出個勝負來。
那天和林易槐足足練了大半個時辰,這種奇人還真是頭一次見。”
第五南山皺著眉頭說道:
“此人該不會是有什麽想法吧,莫不是受了何人的指使,專門來找咱們的麻煩?王爺,那日在宴席之上他可是衝著你來的,明顯是想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弱你的麵子。
我總覺得這家夥對我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敵意。”
“比武切磋罷了。”
顧思年撇了撇嘴:
“你們不要把事情想得太過複雜,如果真要找麻煩不會這麽明目張膽了,躲在背後暗中行事才是正常手段。
依我看啊這個顏黎純粹就是過於自傲了,認為咱們北涼軍是徒有虛名,或者說想在陛下麵前證明自己的能力,這才三番五次前來挑戰。
罷了,就讓各軍主將輪流陪他過招吧,人家又沒鬧事,總不能趕他走吧?”
褚北瞻與第五南山對視了一眼,無奈地點了點頭:
“行吧。”
“陛下那邊呢,有什麽消息嗎?”
顧思年話鋒一轉,輕聲問道:“看了北涼三州去年收上來的稅賦,有沒有說什麽?”
就在大宴群臣後的第二天,塵堯就讓顧思年將北涼這兩年的稅賦賬冊送了過去,從那之後就一直在皇帳中足不出戶,也不知道在幹嘛。
“暫時沒有消息傳來。”
褚北瞻壓低著聲音道:
“我托人去找小全子問過,說陛下一直在看賬冊,還讓戶部翻閱了多年前北涼道的稅收檔案,似乎在做比較。”
“唔,在做比較嗎?”
顧思年嘴角微翹:“那就行,隻要陛下對合銀法感興趣,那咱們就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王爺!”
小六子突然步履匆匆地走了進來,沉聲道:
“高公公剛剛過來傳口諭,說陛下召王爺即刻麵聖。”
三人的目光同時一亮,顧思年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
“看來此事有戲啊~”
……
“微臣顧思年,叩見陛下!”
緩步邁入皇帳的顧思年朗聲一喝,作勢便跪。
“北涼王就不用跪了,這裏沒有外人,不必拘禮。”
埋頭在一堆書案中的塵堯隨意地揮了揮手:
“來人,賜座!”
“謝陛下!”
顧思年正襟危坐,用眼角的餘光一掃,龍案上那堆折子不就是他呈送上來的北涼道稅賦嗎,看樣子已經被陛下翻了個遍。
又等了好一會兒,塵堯才抬起頭來,揉了揉發酸的眼眶道:
“北涼王離京之前跟朕說,想在北涼道推行新稅法,當時朕隻當你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讓北涼換一個新氣象,便應允了,讓你試一試。
但現在朕看下來,所謂的合銀法成效頗豐啊。
對比四十多年前北涼道收上來的田賦,三州的去年的稅銀足足多了三四成,這還是在大片田畝荒廢、無人耕種的情況下取得的成果,若是充實人口、墾荒種地,北涼三州的稅銀足以抵得上中原富饒州郡了。”
塵堯直接了當,直奔主題,顧思年也沒有藏著掖著,坦然道:
“陛下慧眼,一眼就看出了去年北涼道成效頗豐。
去年乃是推行合銀法的第一年便能取得如此效果,臣相信今年三州地界上收上來的白銀還要更多。”
“朕明白。”
塵堯抄著手往龍椅上一躺:
“那接下來就請北涼王跟朕講講,何為合銀法,它又好在哪兒吧。”
“額。”
顧思年猶豫了一下說道:
“陛下,有些話或許不太中聽,臣可否直言?”
“說吧,不管愛卿說什麽,朕都不會怪罪。”
“謝陛下寬宏!”
顧思年這才娓娓道來:
“我大涼六鎮十三道所推行的稅法已經施行多年,弊端日漸加重,猶如陳年頑疾,很難治理。
就比如最簡單的夏稅秋糧,核定一畝地納糧三鬥,老百姓背著三鬥糧去衙門交差,管事的小吏一句糧不夠,再背十斤來,老百姓如何敢與官府起爭執?隻能咽下這口氣,多交上十斤糧。
但這十斤糧沒有進入國庫,而是進了小吏自己的口糧,一人如此,家家如此、縣縣如此,天下皆如此。敢問這些官吏們到底克扣了多少百姓的糧食?
幾十斤糧看不出什麽,可成年累月皆是如此,老百姓的本該富足的日子不就隻能在溫飽線上掙紮?
還有就是各地官府登記的田畝數量與實際數量差距極大,就比如說……”
顧思年哇啦哇啦地講著,將合銀法的內容、施行方略、利弊講得明明白白,這些話他已經在肚子裏憋了很久,自始至終這位皇帝都在認真傾聽,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大半個時辰。
話到最後,顧思年躬身道:
“陛下,臣鬥膽建議,可以北涼道為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合銀法,一旦成功,我大涼國力必將更上一層樓!”
顧思年低著頭,心微微緊了緊,他知道此事影響極大,皇帝的態度到底怎樣尚未可知。
皇帳中陷入了很久的沉寂,塵堯眯著眼,沒有迴答好與不好,過了很久才問道:
“這法子是愛卿自己想出來的?”
“不。”
顧思年一五一十地說道:
“想出此法的是翰林院編纂,顧書硯。”
“竟然是他?”
塵堯的目光中露出了一抹詫異:“到底是連中三元的天之驕子啊,這般腦筋卻非常人所能及。
至於剛剛北涼王的建議,咱們先不急,如今應該正值秋收吧?朕想去三州看看,今年的收成到底如何。”
“臣遵旨。”
顧思年沉聲道:“陛下若是感興趣,可隨臣去一趟朔州,那兒有良田千頃,可見豐收之象!”
“好,就聽愛卿的。”
塵堯頓了頓,手掌輕揮:“其他人先退出去,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高渝等一眾近侍心領神會,立刻退出了皇帳,牢牢守在門口。
塵堯這才平靜的說道:
“接下來朕想和你談談,所謂的血柳。”
說是巡邊,塵堯自然不可能自己走遍北涼每一寸土地的,大部分還是靠手底下的臣子去看。
而這半個月的時間裏顏黎已經多次來北涼軍中找人比試,又和林易槐打了一場,甚至還與雲陌君過了過招,這家夥好像盯上了北涼軍,一天不打就手癢。自己打就算了,有時候還帶著一群薊遼狼兵,成群結隊地演練陣法,比拚刀劍。
大軍帥帳裏,褚北瞻極為無語地說道:
“這個顏黎不知道吃錯了什麽藥,揪著咱們不放了,好像定要分出個勝負來。
那天和林易槐足足練了大半個時辰,這種奇人還真是頭一次見。”
第五南山皺著眉頭說道:
“此人該不會是有什麽想法吧,莫不是受了何人的指使,專門來找咱們的麻煩?王爺,那日在宴席之上他可是衝著你來的,明顯是想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弱你的麵子。
我總覺得這家夥對我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敵意。”
“比武切磋罷了。”
顧思年撇了撇嘴:
“你們不要把事情想得太過複雜,如果真要找麻煩不會這麽明目張膽了,躲在背後暗中行事才是正常手段。
依我看啊這個顏黎純粹就是過於自傲了,認為咱們北涼軍是徒有虛名,或者說想在陛下麵前證明自己的能力,這才三番五次前來挑戰。
罷了,就讓各軍主將輪流陪他過招吧,人家又沒鬧事,總不能趕他走吧?”
褚北瞻與第五南山對視了一眼,無奈地點了點頭:
“行吧。”
“陛下那邊呢,有什麽消息嗎?”
顧思年話鋒一轉,輕聲問道:“看了北涼三州去年收上來的稅賦,有沒有說什麽?”
就在大宴群臣後的第二天,塵堯就讓顧思年將北涼這兩年的稅賦賬冊送了過去,從那之後就一直在皇帳中足不出戶,也不知道在幹嘛。
“暫時沒有消息傳來。”
褚北瞻壓低著聲音道:
“我托人去找小全子問過,說陛下一直在看賬冊,還讓戶部翻閱了多年前北涼道的稅收檔案,似乎在做比較。”
“唔,在做比較嗎?”
顧思年嘴角微翹:“那就行,隻要陛下對合銀法感興趣,那咱們就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王爺!”
小六子突然步履匆匆地走了進來,沉聲道:
“高公公剛剛過來傳口諭,說陛下召王爺即刻麵聖。”
三人的目光同時一亮,顧思年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
“看來此事有戲啊~”
……
“微臣顧思年,叩見陛下!”
緩步邁入皇帳的顧思年朗聲一喝,作勢便跪。
“北涼王就不用跪了,這裏沒有外人,不必拘禮。”
埋頭在一堆書案中的塵堯隨意地揮了揮手:
“來人,賜座!”
“謝陛下!”
顧思年正襟危坐,用眼角的餘光一掃,龍案上那堆折子不就是他呈送上來的北涼道稅賦嗎,看樣子已經被陛下翻了個遍。
又等了好一會兒,塵堯才抬起頭來,揉了揉發酸的眼眶道:
“北涼王離京之前跟朕說,想在北涼道推行新稅法,當時朕隻當你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讓北涼換一個新氣象,便應允了,讓你試一試。
但現在朕看下來,所謂的合銀法成效頗豐啊。
對比四十多年前北涼道收上來的田賦,三州的去年的稅銀足足多了三四成,這還是在大片田畝荒廢、無人耕種的情況下取得的成果,若是充實人口、墾荒種地,北涼三州的稅銀足以抵得上中原富饒州郡了。”
塵堯直接了當,直奔主題,顧思年也沒有藏著掖著,坦然道:
“陛下慧眼,一眼就看出了去年北涼道成效頗豐。
去年乃是推行合銀法的第一年便能取得如此效果,臣相信今年三州地界上收上來的白銀還要更多。”
“朕明白。”
塵堯抄著手往龍椅上一躺:
“那接下來就請北涼王跟朕講講,何為合銀法,它又好在哪兒吧。”
“額。”
顧思年猶豫了一下說道:
“陛下,有些話或許不太中聽,臣可否直言?”
“說吧,不管愛卿說什麽,朕都不會怪罪。”
“謝陛下寬宏!”
顧思年這才娓娓道來:
“我大涼六鎮十三道所推行的稅法已經施行多年,弊端日漸加重,猶如陳年頑疾,很難治理。
就比如最簡單的夏稅秋糧,核定一畝地納糧三鬥,老百姓背著三鬥糧去衙門交差,管事的小吏一句糧不夠,再背十斤來,老百姓如何敢與官府起爭執?隻能咽下這口氣,多交上十斤糧。
但這十斤糧沒有進入國庫,而是進了小吏自己的口糧,一人如此,家家如此、縣縣如此,天下皆如此。敢問這些官吏們到底克扣了多少百姓的糧食?
幾十斤糧看不出什麽,可成年累月皆是如此,老百姓的本該富足的日子不就隻能在溫飽線上掙紮?
還有就是各地官府登記的田畝數量與實際數量差距極大,就比如說……”
顧思年哇啦哇啦地講著,將合銀法的內容、施行方略、利弊講得明明白白,這些話他已經在肚子裏憋了很久,自始至終這位皇帝都在認真傾聽,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大半個時辰。
話到最後,顧思年躬身道:
“陛下,臣鬥膽建議,可以北涼道為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合銀法,一旦成功,我大涼國力必將更上一層樓!”
顧思年低著頭,心微微緊了緊,他知道此事影響極大,皇帝的態度到底怎樣尚未可知。
皇帳中陷入了很久的沉寂,塵堯眯著眼,沒有迴答好與不好,過了很久才問道:
“這法子是愛卿自己想出來的?”
“不。”
顧思年一五一十地說道:
“想出此法的是翰林院編纂,顧書硯。”
“竟然是他?”
塵堯的目光中露出了一抹詫異:“到底是連中三元的天之驕子啊,這般腦筋卻非常人所能及。
至於剛剛北涼王的建議,咱們先不急,如今應該正值秋收吧?朕想去三州看看,今年的收成到底如何。”
“臣遵旨。”
顧思年沉聲道:“陛下若是感興趣,可隨臣去一趟朔州,那兒有良田千頃,可見豐收之象!”
“好,就聽愛卿的。”
塵堯頓了頓,手掌輕揮:“其他人先退出去,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高渝等一眾近侍心領神會,立刻退出了皇帳,牢牢守在門口。
塵堯這才平靜的說道:
“接下來朕想和你談談,所謂的血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