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的地麵上又鋪開了一幅巨大的疆域圖,幾乎占滿了半個大殿。
塵堯背著手,在上麵兜兜轉轉,目光始終在北境邊關的位置徘徊。
“高渝,你知道朕在想什麽嗎?”
高渝眼珠子骨碌一轉:
“陛下是在想,何時才是收複北荒的最佳時機?”
“嗬嗬,還是你懂朕啊。”
塵堯輕笑一聲:
“可是朕始終拿不定主意啊,以太傅為首的文官大多數都是主和。
想要開戰,絕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
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高渝沒有接話,就這麽安靜的站著,獨留皇帝一人俯視涼朝疆域。
“陛下!鳳安伯求見!”
小全子的輕喝聲在殿門口響了起來。
“進來吧。”
“諾!”
“宣鳳安伯顧思年入殿!”
顧思年緩步前行,離皇帝幾步遠的時候恭恭敬敬的跪拜行禮:
“臣顧思年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前陛下命臣詳查軍營縱火案,案件已經查明,這是供詞以及相關物證,請陛下審閱!”
高渝幾步向前接過狀紙遞給陛下,塵堯一邊看一邊招了招手:
“起來吧,別跪著了。”
“謝陛下!”
顧思年安靜的站著,半點不慌,這份狀紙與物證完全吻合,任何人來了都看不出破綻。
“沒想到啊,這個周斌竟然與當初的雍州反賊屠震有勾連,哼!”
兩人來往的幾封書信讓塵堯麵色微寒:
“當初屠震身為雍州總兵竟敢通敵叛國,實在是罪大惡極!要不是顧將軍當機立斷、剿滅了反賊,後果不堪設想。
這次周斌看到你,估計是想替他這個老朋友複仇,所以才想出了縱火栽贓這麽一條毒計。
朕就知道,他一定不是因為軍營衝突才下此毒手!
借著此案揪出不軌之徒,也算是不幸中的的萬幸了。
不然讓他一直潛伏在京軍內部,以後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大的亂子!”
皇帝的眉宇間帶著怒意,京軍的職責是守衛京畿,也是整個王朝的常備軍力,出了這種人簡直離譜。
“陛下放心,微臣已經派人去軍中篩查周斌的心腹,絕不會讓宵小之徒繼續藏身軍中。”
顧思年彎下腰肢,沉聲道:
“不過臣要向陛下請罪,就在昨日,罪臣周斌在大理寺咬舌自盡了。
臣看管不力,請陛下治罪!”
“此事大理寺昨夜就已經報上來了,負責看管的是大理寺,將軍何罪之有?”
塵堯的表情頗為柔和:
“再說了,周斌本就犯了滔天之罪,畏罪自殺已經算是便宜他了,死就死了吧。
此案就這麽結了,相關人等皆按律法處置,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不必留情,要從嚴處理!”
“臣遵旨!”
顧思年輕聲道:
“陛下,那微臣先行告退了。”
“不急,再留一會兒,朕還有話要和你聊聊。”
“額。”
顧思年微微一愣:
“陛下請講,微臣聽著。”
“還記得這幅地圖嗎?”
塵堯兜兜轉轉,輕聲細語:
“此前你凱旋還朝,入宮見朕,在這裏你提出了抵禦北燕的上中下三策。”
“臣記得。”
顧思年目光閃爍,皇帝突然提起這茬有何深意?
“朕對你的三策記憶猶新啊。
下策是守,固守邊關六鎮,以高牆重鎮阻擋燕軍的馬蹄;
中策是將防禦重點像雍州、琅州一帶傾斜,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打造幾支精銳騎軍,做到攻守兼備;
上策是轉守為攻,收北荒、入草原,全麵壓製北燕的崛起勢頭。”
“陛下好記性。”
顧思年不輕不重的拍了句馬屁:
“三策的要點陛下短短幾句話就講出來了,微臣汗顏,自愧不如。”
“哈哈哈!”
塵堯樂得笑了起來:
“朕還是第一次聽你拍馬屁,有些不習慣。”
“陛下說笑了,微臣字字句句皆發自肺腑!”
旁邊的高渝直翻白眼,好家夥,你拍個馬屁還拍得大義凜然。
“哈哈哈,言歸正傳。
當時朕選了中策,這兩年也命戶部兵部盡力配合琅州、雍州兩衛發展軍備。
要銀子給銀子、要軍械給軍械。
因為朕覺得下策太死板、上策太急,唯有中策適合現在的大涼朝。
不瞞你說,朕這麽做可是引得其他幾衛總兵的眼紅啊,私底下怕是罵了很多次朕偏心。”
顧思年就這麽靜靜的聽著,一言不發。
“說句心裏話,十幾年來邊軍孱弱,對外戰事輸多勝少,國庫不知道賠了多少銀子,我大涼的臉都快丟幹淨了。
不管是百姓還是朝臣,甚至是朕都覺得,邊軍根本不可能打贏北燕。
能保住北境不失已經是萬幸,更別提收複北荒了。
但是這次演武,兩營邊軍讓朝堂上下知道,如今的兩衛邊軍今非昔比了!
你是不知道啊,朕看到數不清的北境大馬奔湧而過的時候是何等的心潮澎湃。
就連現在,朕的耳邊都迴蕩著馬蹄聲。
鐵甲錚錚、金戈大馬。
我大涼曾經也是以武立國啊!”
塵堯的目光中有憤恨、有不甘,更有一絲對未來的憧憬。
其實這位皇帝的心中還是有宏圖大誌的。
顧思年壯著膽子:
“臣鬥膽多說一句,上策看似急,實則完全可行!
我大涼泱泱大國,厚積而薄發,戰事一起民意洶洶,會越戰越勇!”
“朕承認,這條上策讓朕心動了。”
短短的一句話讓顧思年眼眸鋥亮,強行按住內心的雀躍,沉聲道:
“陛下,兩衛邊軍隨時候命!
隻要陛下聖旨一出,兩衛將士定會拚死力戰!揚我大涼國威!”
塵堯突然轉過頭來看著顧思年,笑著問道:
“聽起來顧將軍很想打這一仗啊?”
“是!”
顧思年坦然承認:
“不是微臣窮兵黷武、好戰爭功勞。
而是因為在邊關太久了,深知百姓疾苦。
北境六鎮尚如此,北荒三州的人該怎麽活?
唯有收複北荒,才能保邊疆穩固!王朝興盛!”
塵堯看著這張年輕而又堅毅的麵龐,久久不語。
顧思年被看得心裏發毛,您倒是吱個聲啊?
塵堯頓了好一會兒才袍袖一揮:
“你升任平北將軍之後一直留在京城,沒去北境看看兩衛兵馬操練的怎麽樣了。
這幾天你就動身去邊關吧,好好看看。
年前迴京,告訴朕,打這一場仗你有幾分勝算!”
塵堯背著手,在上麵兜兜轉轉,目光始終在北境邊關的位置徘徊。
“高渝,你知道朕在想什麽嗎?”
高渝眼珠子骨碌一轉:
“陛下是在想,何時才是收複北荒的最佳時機?”
“嗬嗬,還是你懂朕啊。”
塵堯輕笑一聲:
“可是朕始終拿不定主意啊,以太傅為首的文官大多數都是主和。
想要開戰,絕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
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高渝沒有接話,就這麽安靜的站著,獨留皇帝一人俯視涼朝疆域。
“陛下!鳳安伯求見!”
小全子的輕喝聲在殿門口響了起來。
“進來吧。”
“諾!”
“宣鳳安伯顧思年入殿!”
顧思年緩步前行,離皇帝幾步遠的時候恭恭敬敬的跪拜行禮:
“臣顧思年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前陛下命臣詳查軍營縱火案,案件已經查明,這是供詞以及相關物證,請陛下審閱!”
高渝幾步向前接過狀紙遞給陛下,塵堯一邊看一邊招了招手:
“起來吧,別跪著了。”
“謝陛下!”
顧思年安靜的站著,半點不慌,這份狀紙與物證完全吻合,任何人來了都看不出破綻。
“沒想到啊,這個周斌竟然與當初的雍州反賊屠震有勾連,哼!”
兩人來往的幾封書信讓塵堯麵色微寒:
“當初屠震身為雍州總兵竟敢通敵叛國,實在是罪大惡極!要不是顧將軍當機立斷、剿滅了反賊,後果不堪設想。
這次周斌看到你,估計是想替他這個老朋友複仇,所以才想出了縱火栽贓這麽一條毒計。
朕就知道,他一定不是因為軍營衝突才下此毒手!
借著此案揪出不軌之徒,也算是不幸中的的萬幸了。
不然讓他一直潛伏在京軍內部,以後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大的亂子!”
皇帝的眉宇間帶著怒意,京軍的職責是守衛京畿,也是整個王朝的常備軍力,出了這種人簡直離譜。
“陛下放心,微臣已經派人去軍中篩查周斌的心腹,絕不會讓宵小之徒繼續藏身軍中。”
顧思年彎下腰肢,沉聲道:
“不過臣要向陛下請罪,就在昨日,罪臣周斌在大理寺咬舌自盡了。
臣看管不力,請陛下治罪!”
“此事大理寺昨夜就已經報上來了,負責看管的是大理寺,將軍何罪之有?”
塵堯的表情頗為柔和:
“再說了,周斌本就犯了滔天之罪,畏罪自殺已經算是便宜他了,死就死了吧。
此案就這麽結了,相關人等皆按律法處置,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不必留情,要從嚴處理!”
“臣遵旨!”
顧思年輕聲道:
“陛下,那微臣先行告退了。”
“不急,再留一會兒,朕還有話要和你聊聊。”
“額。”
顧思年微微一愣:
“陛下請講,微臣聽著。”
“還記得這幅地圖嗎?”
塵堯兜兜轉轉,輕聲細語:
“此前你凱旋還朝,入宮見朕,在這裏你提出了抵禦北燕的上中下三策。”
“臣記得。”
顧思年目光閃爍,皇帝突然提起這茬有何深意?
“朕對你的三策記憶猶新啊。
下策是守,固守邊關六鎮,以高牆重鎮阻擋燕軍的馬蹄;
中策是將防禦重點像雍州、琅州一帶傾斜,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打造幾支精銳騎軍,做到攻守兼備;
上策是轉守為攻,收北荒、入草原,全麵壓製北燕的崛起勢頭。”
“陛下好記性。”
顧思年不輕不重的拍了句馬屁:
“三策的要點陛下短短幾句話就講出來了,微臣汗顏,自愧不如。”
“哈哈哈!”
塵堯樂得笑了起來:
“朕還是第一次聽你拍馬屁,有些不習慣。”
“陛下說笑了,微臣字字句句皆發自肺腑!”
旁邊的高渝直翻白眼,好家夥,你拍個馬屁還拍得大義凜然。
“哈哈哈,言歸正傳。
當時朕選了中策,這兩年也命戶部兵部盡力配合琅州、雍州兩衛發展軍備。
要銀子給銀子、要軍械給軍械。
因為朕覺得下策太死板、上策太急,唯有中策適合現在的大涼朝。
不瞞你說,朕這麽做可是引得其他幾衛總兵的眼紅啊,私底下怕是罵了很多次朕偏心。”
顧思年就這麽靜靜的聽著,一言不發。
“說句心裏話,十幾年來邊軍孱弱,對外戰事輸多勝少,國庫不知道賠了多少銀子,我大涼的臉都快丟幹淨了。
不管是百姓還是朝臣,甚至是朕都覺得,邊軍根本不可能打贏北燕。
能保住北境不失已經是萬幸,更別提收複北荒了。
但是這次演武,兩營邊軍讓朝堂上下知道,如今的兩衛邊軍今非昔比了!
你是不知道啊,朕看到數不清的北境大馬奔湧而過的時候是何等的心潮澎湃。
就連現在,朕的耳邊都迴蕩著馬蹄聲。
鐵甲錚錚、金戈大馬。
我大涼曾經也是以武立國啊!”
塵堯的目光中有憤恨、有不甘,更有一絲對未來的憧憬。
其實這位皇帝的心中還是有宏圖大誌的。
顧思年壯著膽子:
“臣鬥膽多說一句,上策看似急,實則完全可行!
我大涼泱泱大國,厚積而薄發,戰事一起民意洶洶,會越戰越勇!”
“朕承認,這條上策讓朕心動了。”
短短的一句話讓顧思年眼眸鋥亮,強行按住內心的雀躍,沉聲道:
“陛下,兩衛邊軍隨時候命!
隻要陛下聖旨一出,兩衛將士定會拚死力戰!揚我大涼國威!”
塵堯突然轉過頭來看著顧思年,笑著問道:
“聽起來顧將軍很想打這一仗啊?”
“是!”
顧思年坦然承認:
“不是微臣窮兵黷武、好戰爭功勞。
而是因為在邊關太久了,深知百姓疾苦。
北境六鎮尚如此,北荒三州的人該怎麽活?
唯有收複北荒,才能保邊疆穩固!王朝興盛!”
塵堯看著這張年輕而又堅毅的麵龐,久久不語。
顧思年被看得心裏發毛,您倒是吱個聲啊?
塵堯頓了好一會兒才袍袖一揮:
“你升任平北將軍之後一直留在京城,沒去北境看看兩衛兵馬操練的怎麽樣了。
這幾天你就動身去邊關吧,好好看看。
年前迴京,告訴朕,打這一場仗你有幾分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