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一少年騎著白馬,在崎嶇的山路上眺望著遠方山脊,輕輕一歎。
此情此景,本應是無數少女心中的憧憬。可那少年臉上卻罩著一張古怪的金屬麵具,色澤烏青,略顯猙獰。
一切表情皆被遮掩在麵具之後,唯有一雙眼睛流露出幾分少年應有的好奇之色。
“應該就是這了……”
遠方山脊之上隻有稀稀落落的幾縷炊煙,遠遠望去,幾乎看不到房屋村落。倒是裸露的山岩如一層層浣染的彩紗,仿佛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成了醒目的天然路標。
“難道說,這就是塗壁國之名的由來?”
阿原憋出一個生冷的笑話,算是自娛自樂——這趟塗壁國之行,似乎和自己想象的不大一樣啊……
塗壁國位於雲初國東方,乃是延綿五百裏的長陽山下最東的一塊土地。再往東,便是東國數一數二的大國,露隱國。
隻是,塗壁國並不算在通常所說的露隱國周邊六國裏。隻因露隱國一馬平川,與周邊六國有五湖四河相連,乃是天下聞名的豐饒之地。而一山之隔的塗壁國,卻是一個坐在山丘上的小國,貧瘠窮困,人煙稀少。
提起露隱國,除了那個丟了甘露盤、隻能連國號都改了的故事外,還有新印在阿原心裏的一樣東西——墨石。隻是那個所在離此地尚遠,而阿桓費盡心機也解不開秘密的無奈同樣印在心中,阿原倒也不著急去找,還是老老實實先做完正事。
風師兄給他安排的正事,便是尋到這山中一處秘密之所,參加一場秘密的“交易會”。
既然是“秘密”的交易會,能交易的東西自然多些——世間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換掉幾個字也一樣說得通。
至於阿原能不能弄到適合自己的道法功訣,那就看運氣了——用風師兄的話說,就當長長見識也好。
經曆一番洗禮,阿原對所謂“黑道生意”也沒什麽抵觸了,反而對書中常見的什麽“交易會”、“拍賣會”充滿了興趣,於是二話不說就應承下來——當然,也要順便幫風師兄一個“小忙”。
而風師兄見阿原答應得痛快,心情大好,囑咐一番之後,忽然心血來潮,給了他一副麵具。
這麵具是和百寶匣一同“出道”的天機閣三樣新品之一。其材質和煉法獨特,能天然隔絕靈光探查——據風揚師兄說,除非有特殊手段,否則元丹之下沒人能不聲不響地看透麵具後的真麵目,就算築基後修成靈眼也不例外。
此物一出,自然深受風師兄這種“道上人”的喜愛,一時爭相入手,還給它取了個名字——莫相識。
有些事,有些人,還是莫相識的好……
…………
戴著“莫相識”的原大俠,一路按風師兄告之的標記找尋,終於在夜幕降臨前找到了山壁上的一處暗穴。
帶好東西,安置好馬兒,阿原俯身鑽進幽黑的洞穴,謹慎前行。
外麵看起來不起眼,可這個洞穴卻越走越深。沈大師的夜照燈亮得足以晃瞎人眼,卻照不到前方盡頭,隻能隱約看到四壁。
阿原小心翼翼地走了小半個時辰,竟來到一處空曠的洞窟,頭頂岩壁高有百丈,仿佛一座宏大的地下會場。
雖然聽風師兄說過,但親眼所見,阿原還是驚歎不已。
據說這山腹之中,這種巨型洞窟足有上千個!相連的隧道更是數不勝數,一直延綿至長陽山地下深處。
這般龐大的奇觀,隻用天地之鬼斧神工來解釋未免有點蒼白無力。但若做它想,卻又沒有任何實據。
千百年來,無數散修野道像鼴鼠一樣偷偷潛入地底東翻西找,結果別說什麽仙跡寶藏,連下麵到底有多大都探不清楚。卻終於惹怒了長陽宗,耗費最大代價布下重重迷陣、險阻乃至陷阱,總算讓長陽山地下安靜了下來。
但塗壁國這塊偏僻之地,上麵坐著的是烏塗派。烏塗派雖是最早在長陽山立派的仙宗,但早已衰落至極,一連三代都隻剩一位金丹掌門,與落雲宗相比哪個更弱,一直是長陽宗弟子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
因此,塗壁國這山腹下,四處漏風。許多見不得光之事,都借此而行。
阿原不敢亂走,按風師兄給的指引仔細分辨,才認準一條隧道。又行了幾裏遠,又是一座洞窟,又分出數條隧道——如此這般一路找下去,像是一道道謎題,隻有一個不錯,才能最終找到交易之所。
雖然走得有些疲累,但阿原不得不佩服這幫人的心思。
據風師兄說,這“會場”的位置每次輪換,路線更是多不勝數。外人就算明知這裏有暗市交易,也根本無從找起。更重要的是,在這隧道密如蛛網的幽暗地下,一旦有變,逃生的幾率要比別處大得多……
戴著麵具,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做著種種見不得光的交易。還要小心提防,隨時準備奪路而逃——風師兄說得沒錯,這的確“長見識”。
…………
阿原摸索著走了幾個時辰,算算離交易之地已不遠,便停下腳步熄了燈光,尋一狹窄處休息起來。
早到了十幾個時辰,沒必要去那是非之所等著,不如好好休整準備一番。
才打坐一會,阿原就發現這還是個不錯的修煉之所。許是因為深入地下,遊離的素魂竟多出不少。癡迷練功的原大俠頓時來了精神,將古劍放在膝上,開始引魂煉魂。
可剛剛入定不久,就聽到隱隱約約有聲響傳來。
風言術,在這幽暗的洞穴中終於派上了用場。真氣流轉,那聲響在耳邊不斷放大,竟是一個少女的嬌憨之聲。
“師兄!怎麽一到緊要關頭你就軟了!還是不是男人?”
此情此景,本應是無數少女心中的憧憬。可那少年臉上卻罩著一張古怪的金屬麵具,色澤烏青,略顯猙獰。
一切表情皆被遮掩在麵具之後,唯有一雙眼睛流露出幾分少年應有的好奇之色。
“應該就是這了……”
遠方山脊之上隻有稀稀落落的幾縷炊煙,遠遠望去,幾乎看不到房屋村落。倒是裸露的山岩如一層層浣染的彩紗,仿佛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成了醒目的天然路標。
“難道說,這就是塗壁國之名的由來?”
阿原憋出一個生冷的笑話,算是自娛自樂——這趟塗壁國之行,似乎和自己想象的不大一樣啊……
塗壁國位於雲初國東方,乃是延綿五百裏的長陽山下最東的一塊土地。再往東,便是東國數一數二的大國,露隱國。
隻是,塗壁國並不算在通常所說的露隱國周邊六國裏。隻因露隱國一馬平川,與周邊六國有五湖四河相連,乃是天下聞名的豐饒之地。而一山之隔的塗壁國,卻是一個坐在山丘上的小國,貧瘠窮困,人煙稀少。
提起露隱國,除了那個丟了甘露盤、隻能連國號都改了的故事外,還有新印在阿原心裏的一樣東西——墨石。隻是那個所在離此地尚遠,而阿桓費盡心機也解不開秘密的無奈同樣印在心中,阿原倒也不著急去找,還是老老實實先做完正事。
風師兄給他安排的正事,便是尋到這山中一處秘密之所,參加一場秘密的“交易會”。
既然是“秘密”的交易會,能交易的東西自然多些——世間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換掉幾個字也一樣說得通。
至於阿原能不能弄到適合自己的道法功訣,那就看運氣了——用風師兄的話說,就當長長見識也好。
經曆一番洗禮,阿原對所謂“黑道生意”也沒什麽抵觸了,反而對書中常見的什麽“交易會”、“拍賣會”充滿了興趣,於是二話不說就應承下來——當然,也要順便幫風師兄一個“小忙”。
而風師兄見阿原答應得痛快,心情大好,囑咐一番之後,忽然心血來潮,給了他一副麵具。
這麵具是和百寶匣一同“出道”的天機閣三樣新品之一。其材質和煉法獨特,能天然隔絕靈光探查——據風揚師兄說,除非有特殊手段,否則元丹之下沒人能不聲不響地看透麵具後的真麵目,就算築基後修成靈眼也不例外。
此物一出,自然深受風師兄這種“道上人”的喜愛,一時爭相入手,還給它取了個名字——莫相識。
有些事,有些人,還是莫相識的好……
…………
戴著“莫相識”的原大俠,一路按風師兄告之的標記找尋,終於在夜幕降臨前找到了山壁上的一處暗穴。
帶好東西,安置好馬兒,阿原俯身鑽進幽黑的洞穴,謹慎前行。
外麵看起來不起眼,可這個洞穴卻越走越深。沈大師的夜照燈亮得足以晃瞎人眼,卻照不到前方盡頭,隻能隱約看到四壁。
阿原小心翼翼地走了小半個時辰,竟來到一處空曠的洞窟,頭頂岩壁高有百丈,仿佛一座宏大的地下會場。
雖然聽風師兄說過,但親眼所見,阿原還是驚歎不已。
據說這山腹之中,這種巨型洞窟足有上千個!相連的隧道更是數不勝數,一直延綿至長陽山地下深處。
這般龐大的奇觀,隻用天地之鬼斧神工來解釋未免有點蒼白無力。但若做它想,卻又沒有任何實據。
千百年來,無數散修野道像鼴鼠一樣偷偷潛入地底東翻西找,結果別說什麽仙跡寶藏,連下麵到底有多大都探不清楚。卻終於惹怒了長陽宗,耗費最大代價布下重重迷陣、險阻乃至陷阱,總算讓長陽山地下安靜了下來。
但塗壁國這塊偏僻之地,上麵坐著的是烏塗派。烏塗派雖是最早在長陽山立派的仙宗,但早已衰落至極,一連三代都隻剩一位金丹掌門,與落雲宗相比哪個更弱,一直是長陽宗弟子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
因此,塗壁國這山腹下,四處漏風。許多見不得光之事,都借此而行。
阿原不敢亂走,按風師兄給的指引仔細分辨,才認準一條隧道。又行了幾裏遠,又是一座洞窟,又分出數條隧道——如此這般一路找下去,像是一道道謎題,隻有一個不錯,才能最終找到交易之所。
雖然走得有些疲累,但阿原不得不佩服這幫人的心思。
據風師兄說,這“會場”的位置每次輪換,路線更是多不勝數。外人就算明知這裏有暗市交易,也根本無從找起。更重要的是,在這隧道密如蛛網的幽暗地下,一旦有變,逃生的幾率要比別處大得多……
戴著麵具,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做著種種見不得光的交易。還要小心提防,隨時準備奪路而逃——風師兄說得沒錯,這的確“長見識”。
…………
阿原摸索著走了幾個時辰,算算離交易之地已不遠,便停下腳步熄了燈光,尋一狹窄處休息起來。
早到了十幾個時辰,沒必要去那是非之所等著,不如好好休整準備一番。
才打坐一會,阿原就發現這還是個不錯的修煉之所。許是因為深入地下,遊離的素魂竟多出不少。癡迷練功的原大俠頓時來了精神,將古劍放在膝上,開始引魂煉魂。
可剛剛入定不久,就聽到隱隱約約有聲響傳來。
風言術,在這幽暗的洞穴中終於派上了用場。真氣流轉,那聲響在耳邊不斷放大,竟是一個少女的嬌憨之聲。
“師兄!怎麽一到緊要關頭你就軟了!還是不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