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慈禧皇後與她的三個寵愛太監 作者:農家三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密詔已經發出十多天了,還不見山東巡撫丁寶楨的奏折,小皇子載淳有點坐立不安,這十幾天來,他一直在焦急地盼望著山東巡撫丁寶楨的奏折。
隻要丁寶楨的奏折一到,他就可以召集軍機處的大臣開會,商議殺掉安德海的事情,安德海很快就會人頭落地了。
小皇上載淳掐指一算,安德海離開京城已經十八天了,應該進入到山東境內了,可是丁寶楨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有關安德海的信息一點兒也得不到。
小皇上載淳心急如焚。
上次,小皇上載淳和慈安皇太後商議了計策,巧妙地獲得了慈禧皇太後的同意,讓小皇上載淳在慈禧皇太後生病期間,處理朝政一些不重要的奏折。
小皇上載淳獲得了這個權力後,他就可以優先第一時間獲取丁寶楨上奏給朝廷的奏折,隨時關注丁寶楨的奏折,了解安德海的動向,關注安德海的違紀問題,以便隨時製定捉拿安德海的策略。
當時慈禧皇太後滿口答應了慈安皇太後和小皇上載淳的請求,可是過後,她又有點後悔,她不應該答應小皇上載淳處理朝政事務。
不過既然答應了,她也不好出爾反爾,最後就又附加了一個條件,小皇上載淳看奏折,隻能在她的寢宮裏麵看,不能把奏折帶出儲秀宮。
她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小皇上載淳看完奏折後,一旦有什麽重大事需要處理,她便及時與小皇上載淳商議此事。
慈安皇太後和小皇上載淳為了能夠及時得到丁寶楨的奏折,不讓慈禧皇太後看見,勉強答應了她的這個附加條件,同意小皇上載淳在除鏽宮內看奏折。
就這樣,小皇上載淳每天早晨按時到儲秀宮上班,向慈禧皇太後請安後,開始看奏折。
其實小皇上載淳的心思根本沒有在這些奏折上,他隻是一心一意地關注著山東來的奏折,那份讓他日夜牽掛的丁寶楨的奏折。
小皇上載淳的內心十分焦急,密詔發出去十幾天了,就是遲遲不見丁寶楨的奏折。
他每天按時來到儲秀宮上班看奏折,表麵上看似漫不經心,可是內心卻十分焦急。有時還暗自揣測,他發給丁寶楨的密詔,丁寶楨是不是沒有收到。
如果丁寶楨沒有收到他的密詔,該咋辦!轉而一想,不可能。他是派專人,以六百裏加急送去的,不可能在路上走丟。
這樣一想,小皇上載淳的心又安了。
其實,小皇上載淳的擔心是多餘的。
丁寶楨早已接到小皇上載淳的密詔了。他接到小皇上載淳的密詔後,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他立刻寫了密劄,以四百裏加急速度將密劄送到德州知府王有才的手中。
他令德州知府王有才密切關注安德海進入山東境內的一舉一動,如果安德海一旦有違法行為,命令他立刻以六百裏加急速度,把奏折上報給濟南府。
德州知府王有才接到山東巡撫丁寶楨的密劄後,立即召集他的心腹商討此事。
此事事關重大,不可疏忽,不能自作主張,必須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多聽聽各方麵的意見,才能定奪。
德州知府王有才,為人狡猾,城府頗深,做事十分謹慎。
山東巡撫丁寶楨,對德州知府王有才,一向不太賞識。他也清楚此人靠不住,不能太信任他。可是迫於無奈,事情緊急,他也隻好將此重任交給王有才去執行了。
丁寶楨想,王有才他再有多大的膽子,他也不敢泄密,因為這是皇上的密詔。他頂多就是不去執行,把安德海放走。
自從接到丁寶楨的密劄後,德州知府王有才就寢食難安,焦頭爛額,一籌莫展。
他整天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這麽艱巨的任務,他實在難以完成,這兩頭都得罪不起。
一邊是他的頂頭上司丁寶楨,他不敢得罪。得罪了,丁寶楨上奏一份折子,他的烏紗帽幾乎就很難保住。
縣官不如縣官,天高皇帝遠,在山東地界,當然是他說了算。
一邊是慈禧皇太後身邊的大紅人安德海,四品藍翎太監大總管,當朝文武百官,王公大臣都讓他三分。他算個老幾,敢跟安公公叫板,這不是拿雞蛋就去跟石頭碰,把他碰個稀巴爛。
這就叫蚍蜉撼大樹,自不量力。
跟安公公去較量,弄不好就會搭上自己的性命,這就問題大了。
德州知府王有才左右為難,左思右想,隻好把他的心腹、幕僚和謀士們請過來,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共同商議此事。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人多智慧多。
知府王有才請來師爺張老夫子,謀士王麻子,幕僚劉胖子。
三個人接到知府王有才的命令後,立刻來到了德州知府的議事大廳。
知府王有才把事情的前後經過給三位講述了一遍,並再三叮囑說,這是高級機密文件內容,隻能他們四個人知曉,絕對不能外傳,否則,就按泄露機密論處治罪。
三個人聽完知府王有才的訴說,頓感事態嚴重,事情重大,臉上立馬凝重起來,每個人一臉嚴肅。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誰也不敢先發言。知府王有才等不及了,催促他們說:
“諸位,現在是你們為本知府排憂解難,出謀劃策的時候了。請大家再不要保持沉默了,該到大家表現聰明才智的時候了。言者無罪,有啥好的建議,盡管說出來,但說無妨。”
三個人麵麵相覷,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說什麽好。
王有才見這些人不說話,一臉的不滿。他瞪了這些人一眼,然後把目光盯在了謀士王麻子臉上。
王麻子這個人素與知府王有才私交甚好,一向善惡分明,嫉惡如仇,說話直言不諱,從來不拐彎抹角。
王麻子被知府王有才盯得渾身發麻,就打破這個僵局,率先開口說:
“聽說安德海在宮中飛揚跋扈,揚武耀威,目空一切,胡作非為,宮中文武百官早已對他不滿。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天道輪迴,蒼天饒過誰,多行不義必自斃。現在他自投羅網,不抓他,更待何時?”
知府王有才對王麻子的話不太滿意,他太鋒芒畢露了,有點剛正不阿了。
“雖然安德海作惡多端,引起民憤,罪不可赦。可是這等人,誰敢碰他,他可是慈禧皇太後身邊的大紅人。弄不好,捉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丟了身家性命不要緊,說不定還要搭上一家子人的性命,得不償失啊!”幕僚劉胖子說。
隻要丁寶楨的奏折一到,他就可以召集軍機處的大臣開會,商議殺掉安德海的事情,安德海很快就會人頭落地了。
小皇上載淳掐指一算,安德海離開京城已經十八天了,應該進入到山東境內了,可是丁寶楨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有關安德海的信息一點兒也得不到。
小皇上載淳心急如焚。
上次,小皇上載淳和慈安皇太後商議了計策,巧妙地獲得了慈禧皇太後的同意,讓小皇上載淳在慈禧皇太後生病期間,處理朝政一些不重要的奏折。
小皇上載淳獲得了這個權力後,他就可以優先第一時間獲取丁寶楨上奏給朝廷的奏折,隨時關注丁寶楨的奏折,了解安德海的動向,關注安德海的違紀問題,以便隨時製定捉拿安德海的策略。
當時慈禧皇太後滿口答應了慈安皇太後和小皇上載淳的請求,可是過後,她又有點後悔,她不應該答應小皇上載淳處理朝政事務。
不過既然答應了,她也不好出爾反爾,最後就又附加了一個條件,小皇上載淳看奏折,隻能在她的寢宮裏麵看,不能把奏折帶出儲秀宮。
她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小皇上載淳看完奏折後,一旦有什麽重大事需要處理,她便及時與小皇上載淳商議此事。
慈安皇太後和小皇上載淳為了能夠及時得到丁寶楨的奏折,不讓慈禧皇太後看見,勉強答應了她的這個附加條件,同意小皇上載淳在除鏽宮內看奏折。
就這樣,小皇上載淳每天早晨按時到儲秀宮上班,向慈禧皇太後請安後,開始看奏折。
其實小皇上載淳的心思根本沒有在這些奏折上,他隻是一心一意地關注著山東來的奏折,那份讓他日夜牽掛的丁寶楨的奏折。
小皇上載淳的內心十分焦急,密詔發出去十幾天了,就是遲遲不見丁寶楨的奏折。
他每天按時來到儲秀宮上班看奏折,表麵上看似漫不經心,可是內心卻十分焦急。有時還暗自揣測,他發給丁寶楨的密詔,丁寶楨是不是沒有收到。
如果丁寶楨沒有收到他的密詔,該咋辦!轉而一想,不可能。他是派專人,以六百裏加急送去的,不可能在路上走丟。
這樣一想,小皇上載淳的心又安了。
其實,小皇上載淳的擔心是多餘的。
丁寶楨早已接到小皇上載淳的密詔了。他接到小皇上載淳的密詔後,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他立刻寫了密劄,以四百裏加急速度將密劄送到德州知府王有才的手中。
他令德州知府王有才密切關注安德海進入山東境內的一舉一動,如果安德海一旦有違法行為,命令他立刻以六百裏加急速度,把奏折上報給濟南府。
德州知府王有才接到山東巡撫丁寶楨的密劄後,立即召集他的心腹商討此事。
此事事關重大,不可疏忽,不能自作主張,必須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多聽聽各方麵的意見,才能定奪。
德州知府王有才,為人狡猾,城府頗深,做事十分謹慎。
山東巡撫丁寶楨,對德州知府王有才,一向不太賞識。他也清楚此人靠不住,不能太信任他。可是迫於無奈,事情緊急,他也隻好將此重任交給王有才去執行了。
丁寶楨想,王有才他再有多大的膽子,他也不敢泄密,因為這是皇上的密詔。他頂多就是不去執行,把安德海放走。
自從接到丁寶楨的密劄後,德州知府王有才就寢食難安,焦頭爛額,一籌莫展。
他整天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這麽艱巨的任務,他實在難以完成,這兩頭都得罪不起。
一邊是他的頂頭上司丁寶楨,他不敢得罪。得罪了,丁寶楨上奏一份折子,他的烏紗帽幾乎就很難保住。
縣官不如縣官,天高皇帝遠,在山東地界,當然是他說了算。
一邊是慈禧皇太後身邊的大紅人安德海,四品藍翎太監大總管,當朝文武百官,王公大臣都讓他三分。他算個老幾,敢跟安公公叫板,這不是拿雞蛋就去跟石頭碰,把他碰個稀巴爛。
這就叫蚍蜉撼大樹,自不量力。
跟安公公去較量,弄不好就會搭上自己的性命,這就問題大了。
德州知府王有才左右為難,左思右想,隻好把他的心腹、幕僚和謀士們請過來,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共同商議此事。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人多智慧多。
知府王有才請來師爺張老夫子,謀士王麻子,幕僚劉胖子。
三個人接到知府王有才的命令後,立刻來到了德州知府的議事大廳。
知府王有才把事情的前後經過給三位講述了一遍,並再三叮囑說,這是高級機密文件內容,隻能他們四個人知曉,絕對不能外傳,否則,就按泄露機密論處治罪。
三個人聽完知府王有才的訴說,頓感事態嚴重,事情重大,臉上立馬凝重起來,每個人一臉嚴肅。
大家沉默了一會兒,誰也不敢先發言。知府王有才等不及了,催促他們說:
“諸位,現在是你們為本知府排憂解難,出謀劃策的時候了。請大家再不要保持沉默了,該到大家表現聰明才智的時候了。言者無罪,有啥好的建議,盡管說出來,但說無妨。”
三個人麵麵相覷,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說什麽好。
王有才見這些人不說話,一臉的不滿。他瞪了這些人一眼,然後把目光盯在了謀士王麻子臉上。
王麻子這個人素與知府王有才私交甚好,一向善惡分明,嫉惡如仇,說話直言不諱,從來不拐彎抹角。
王麻子被知府王有才盯得渾身發麻,就打破這個僵局,率先開口說:
“聽說安德海在宮中飛揚跋扈,揚武耀威,目空一切,胡作非為,宮中文武百官早已對他不滿。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天道輪迴,蒼天饒過誰,多行不義必自斃。現在他自投羅網,不抓他,更待何時?”
知府王有才對王麻子的話不太滿意,他太鋒芒畢露了,有點剛正不阿了。
“雖然安德海作惡多端,引起民憤,罪不可赦。可是這等人,誰敢碰他,他可是慈禧皇太後身邊的大紅人。弄不好,捉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丟了身家性命不要緊,說不定還要搭上一家子人的性命,得不償失啊!”幕僚劉胖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