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郡,房陵縣,太守府
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平陽亭侯,領新城太守孟達正背負雙手,在大堂上來迴踱步,坐立不安。
猝然疾走幾步,孟達撇頭瞪了瞪幾案上那封顯眼的文書,一腳將幾案踢翻倒地。
他麵容猙獰,咬牙切齒道:“司馬懿欺人太甚!”
整個空曠的大堂之內,侍從衛士盡皆被屏退,除了孟達之外,便隻剩下其外甥鄧賢、部將李輔。
李輔給了鄧賢一計眼色,鄧賢會意,緩步上前,從地上撿起了那封刺眼的文書。
鄧賢拿起文書,定睛一看,其上赫然寫著:“驃騎將軍、舞陽侯、都督荊、豫二州諸軍事臣懿上拜吾皇陛下:臣觀新城太守孟達…………”
一目十行,快速閱讀完這封文書,鄧賢猛然抬頭朝孟達驚唿:“舅父!司馬懿竟然敢彈劾您,並說您反複無常,早晚必叛,勸陛下明升暗降,將您架空!”
“什麽?司馬懿安竟敢如此放肆!”李輔聞聽鄧賢之言,也是滿眼難以置信的神色。
遙想當年,孟達將軍叛蜀降魏,受先帝曹丕看重,委以重任。特意將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合為新城郡,任太守衛護西南邊境。
而後不僅加將軍銜,又擢為散騎常侍。
散騎常侍,皇帝近侍,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孟達將軍更見優崇。
誰曾想文皇帝駕崩後,今上即位,司馬懿掌權,黃初七年的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又從去歲(太和元年)的六月起屯駐宛城,節製荊、豫兩州軍事。
新城郡,隸屬荊州,新城郡的軍隊自然也受司馬懿統帥了。
可自家主將已降魏多年,整麽會突然遭受司馬懿猜忌呢?
李輔心中困惑,問孟達道:“將軍,司馬懿為何會突然上書彈劾您呢?”
“哼!”孟達冷哼一聲,氣憤道:“本將軍是西蜀歸魏之人,朝中不待見我的人如劉曄、司馬懿之流本就不少!像劉曄那家夥不就曾誹謗本將軍說:‘達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術,必不能感恩懷義。新城與吳、蜀接連,若有變態,為國生患。’”
“但幸好先帝文皇帝英明神武,重用本將軍,朝中桓階、夏侯尚又和本將軍交好,於朝堂之上替本將軍美言周旋。”
“可自前年文帝崩逝,桓階、夏侯尚也接連故去後……”一麵講著,孟達激奮的神色也顯露幾分落寞。“朝中沒了援奧,能替本將軍進言的人越來越少,到最後就隻剩下視本將軍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司馬懿之輩!”
落寞之色中忽悠露出幾絲幽怨,孟達狠狠握拳道:“可恨!真是可恨哪!”
孟達憤憤不平,外甥鄧賢聞言也是滿腹埋怨:“說什麽舅父不感恩懷義?說什麽舅父會為國生患?那幫白眼狼!他們怎麽忘了,若非舅舅您,魏國能否奪下上庸三郡還未可知呢!”
李輔站在一旁,嘴唇翕動了兩下,最終選擇沉默。
他想講,將軍您投魏以來,魏國待將軍不薄,將軍交出兵權、入朝任職也不失美事。但他也知道,這番話一旦出口,以孟達短視狹隘的性格,除了讓他遷怒自己外別無他用。
倒是一旁的鄧賢忽又驚叫道:“對了,舅舅!司馬懿彈劾您的奏章,怎麽到了您的手中?”
李輔也聞聲看去,這個問題,他也很想知道。
孟達歎了口氣,眼中閃爍著冷光,幽幽道:“是皇帝,是洛陽的皇帝遣使將司馬懿彈劾的奏章送來的……”
“陛下?!!”鄧賢不明其中原由,追問道:“彈劾邊鎮大臣的奏章,陛下要嘛留中不發,要嘛交於公卿大臣討論,陛下將奏章下發本人……這,這是什麽意思?”
“你不明白嗎!”孟達臉龐再次扭曲起來,激奮不平之色更過剛才,“年輕皇帝的意思是……他也不信任本將軍!給我看司馬懿彈劾本將軍的奏章,一者敲山震虎,警告我不要輕舉妄動……二者讓本將軍識相的自己把兵權交出來!”
什麽!!
一聽皇帝要讓孟達將出兵權,鄧賢瞬間坐不住了,他眼高手低、本事平平,全因孟達的關係才能在軍中任職。如果孟達交出軍隊,去洛陽任閑職,那他的前程就堪憂了。
於是鄧賢急切道:“舅舅,您不能交出兵權呀!新城接鄰吳蜀,您坐擁於此,統帥軍隊。這才是朝廷真正看重您的原因,如果您交出軍隊,去洛陽做個無所事事的公卿,那就好比沒了牙的老虎,失去翅膀的雄鷹。到那時,司馬懿想整治舅舅您僅需一刑獄小吏而已!”
到最後,鄧賢更是攀著孟達的手,動情道:“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呀!舅舅!”
聽鄧賢這麽說,孟達轉念一想,自古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如今上庸之地安定了,也就不需要他了,再加上皇帝、重臣都不待見自己,洛陽一去很可能就真走上黃泉路了。
反握住鄧賢之手,孟達沉聲道:“好外甥,那你說說,舅舅該怎麽辦!”
鄧賢眉目閃過一絲狡詐,凝聲道:“為今之計,隻有做兩手打算——一麵養賊自重,一麵和西邊暗通款曲。”
“養賊自重?”孟達腦中靈光一閃,來了興趣,反問道:“何為養賊自重?為何要同西邊暗通款曲?”
鄧賢雖然是庸碌之人,但肚子裏還是有些壞水,隻見他陰惻惻講道:“新城南邊是東吳建平郡,舅舅可派遣一隊心腹部曲喬裝成吳軍到新城南部燒殺搶掠,然後謊稱吳軍入寇上報朝廷。舅舅坐鎮邊鎮多年,新城一旦有事,則非舅舅不能保全。舅舅……也就不用交出兵權了。”
“妙!”孟達先是讚賞,後複又憂慮道:“可萬一皇帝、司馬懿仍執意遣人替換本將軍呢?”
“狡兔三窟,這便是外甥建議舅舅暗結西蜀的用途了。萬一他們執意剝奪舅舅兵權,那舅舅則將新城三郡之地獻給西蜀,引兩虎相爭,舅舅從中得利。”
“那如果西蜀也要剝奪本將軍的兵權呢?”孟達不傻,降而複叛,叛而複降怎麽看都不像正常人做的事。
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平陽亭侯,領新城太守孟達正背負雙手,在大堂上來迴踱步,坐立不安。
猝然疾走幾步,孟達撇頭瞪了瞪幾案上那封顯眼的文書,一腳將幾案踢翻倒地。
他麵容猙獰,咬牙切齒道:“司馬懿欺人太甚!”
整個空曠的大堂之內,侍從衛士盡皆被屏退,除了孟達之外,便隻剩下其外甥鄧賢、部將李輔。
李輔給了鄧賢一計眼色,鄧賢會意,緩步上前,從地上撿起了那封刺眼的文書。
鄧賢拿起文書,定睛一看,其上赫然寫著:“驃騎將軍、舞陽侯、都督荊、豫二州諸軍事臣懿上拜吾皇陛下:臣觀新城太守孟達…………”
一目十行,快速閱讀完這封文書,鄧賢猛然抬頭朝孟達驚唿:“舅父!司馬懿竟然敢彈劾您,並說您反複無常,早晚必叛,勸陛下明升暗降,將您架空!”
“什麽?司馬懿安竟敢如此放肆!”李輔聞聽鄧賢之言,也是滿眼難以置信的神色。
遙想當年,孟達將軍叛蜀降魏,受先帝曹丕看重,委以重任。特意將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合為新城郡,任太守衛護西南邊境。
而後不僅加將軍銜,又擢為散騎常侍。
散騎常侍,皇帝近侍,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孟達將軍更見優崇。
誰曾想文皇帝駕崩後,今上即位,司馬懿掌權,黃初七年的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又從去歲(太和元年)的六月起屯駐宛城,節製荊、豫兩州軍事。
新城郡,隸屬荊州,新城郡的軍隊自然也受司馬懿統帥了。
可自家主將已降魏多年,整麽會突然遭受司馬懿猜忌呢?
李輔心中困惑,問孟達道:“將軍,司馬懿為何會突然上書彈劾您呢?”
“哼!”孟達冷哼一聲,氣憤道:“本將軍是西蜀歸魏之人,朝中不待見我的人如劉曄、司馬懿之流本就不少!像劉曄那家夥不就曾誹謗本將軍說:‘達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術,必不能感恩懷義。新城與吳、蜀接連,若有變態,為國生患。’”
“但幸好先帝文皇帝英明神武,重用本將軍,朝中桓階、夏侯尚又和本將軍交好,於朝堂之上替本將軍美言周旋。”
“可自前年文帝崩逝,桓階、夏侯尚也接連故去後……”一麵講著,孟達激奮的神色也顯露幾分落寞。“朝中沒了援奧,能替本將軍進言的人越來越少,到最後就隻剩下視本將軍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司馬懿之輩!”
落寞之色中忽悠露出幾絲幽怨,孟達狠狠握拳道:“可恨!真是可恨哪!”
孟達憤憤不平,外甥鄧賢聞言也是滿腹埋怨:“說什麽舅父不感恩懷義?說什麽舅父會為國生患?那幫白眼狼!他們怎麽忘了,若非舅舅您,魏國能否奪下上庸三郡還未可知呢!”
李輔站在一旁,嘴唇翕動了兩下,最終選擇沉默。
他想講,將軍您投魏以來,魏國待將軍不薄,將軍交出兵權、入朝任職也不失美事。但他也知道,這番話一旦出口,以孟達短視狹隘的性格,除了讓他遷怒自己外別無他用。
倒是一旁的鄧賢忽又驚叫道:“對了,舅舅!司馬懿彈劾您的奏章,怎麽到了您的手中?”
李輔也聞聲看去,這個問題,他也很想知道。
孟達歎了口氣,眼中閃爍著冷光,幽幽道:“是皇帝,是洛陽的皇帝遣使將司馬懿彈劾的奏章送來的……”
“陛下?!!”鄧賢不明其中原由,追問道:“彈劾邊鎮大臣的奏章,陛下要嘛留中不發,要嘛交於公卿大臣討論,陛下將奏章下發本人……這,這是什麽意思?”
“你不明白嗎!”孟達臉龐再次扭曲起來,激奮不平之色更過剛才,“年輕皇帝的意思是……他也不信任本將軍!給我看司馬懿彈劾本將軍的奏章,一者敲山震虎,警告我不要輕舉妄動……二者讓本將軍識相的自己把兵權交出來!”
什麽!!
一聽皇帝要讓孟達將出兵權,鄧賢瞬間坐不住了,他眼高手低、本事平平,全因孟達的關係才能在軍中任職。如果孟達交出軍隊,去洛陽任閑職,那他的前程就堪憂了。
於是鄧賢急切道:“舅舅,您不能交出兵權呀!新城接鄰吳蜀,您坐擁於此,統帥軍隊。這才是朝廷真正看重您的原因,如果您交出軍隊,去洛陽做個無所事事的公卿,那就好比沒了牙的老虎,失去翅膀的雄鷹。到那時,司馬懿想整治舅舅您僅需一刑獄小吏而已!”
到最後,鄧賢更是攀著孟達的手,動情道:“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呀!舅舅!”
聽鄧賢這麽說,孟達轉念一想,自古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如今上庸之地安定了,也就不需要他了,再加上皇帝、重臣都不待見自己,洛陽一去很可能就真走上黃泉路了。
反握住鄧賢之手,孟達沉聲道:“好外甥,那你說說,舅舅該怎麽辦!”
鄧賢眉目閃過一絲狡詐,凝聲道:“為今之計,隻有做兩手打算——一麵養賊自重,一麵和西邊暗通款曲。”
“養賊自重?”孟達腦中靈光一閃,來了興趣,反問道:“何為養賊自重?為何要同西邊暗通款曲?”
鄧賢雖然是庸碌之人,但肚子裏還是有些壞水,隻見他陰惻惻講道:“新城南邊是東吳建平郡,舅舅可派遣一隊心腹部曲喬裝成吳軍到新城南部燒殺搶掠,然後謊稱吳軍入寇上報朝廷。舅舅坐鎮邊鎮多年,新城一旦有事,則非舅舅不能保全。舅舅……也就不用交出兵權了。”
“妙!”孟達先是讚賞,後複又憂慮道:“可萬一皇帝、司馬懿仍執意遣人替換本將軍呢?”
“狡兔三窟,這便是外甥建議舅舅暗結西蜀的用途了。萬一他們執意剝奪舅舅兵權,那舅舅則將新城三郡之地獻給西蜀,引兩虎相爭,舅舅從中得利。”
“那如果西蜀也要剝奪本將軍的兵權呢?”孟達不傻,降而複叛,叛而複降怎麽看都不像正常人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