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七璽,其三——皇帝信璽:封印征召大臣的詔書,一般的發兵詔書也用此璽。
用印畢,劉永將詔書收起來,囑咐杜祺道:“勞煩卿親自到江州一趟,將這封詔書親自交付到李嚴手中……”
“另外,你告訴他……廣漢發生的事……朕……很不滿意!”
杜祺雙手承過詔書,頓了下,輕生問了句:“陛下,不用陳孝起(陳震)附印嗎?”
劉永一邊放迴玉璽,一邊頭也不抬地答道:“不必了,卿即刻動身前往江州,到得越快越好。”
讓尚書令陳震附印?
開玩笑!那消息還不走漏了?
更何況,這封隻蓋有皇帝印璽的詔命本就是對李嚴的一種試探!
按說,詔書上蓋有皇帝的印璽就行了,為何正式流程還需尚書令附印?
一者,尚書台,機密之所,起草詔書讓尚書令附印就是留下尚書台的“簽名”,他們既然附了印就需要為詔書的內容以及可能產生的效應背書和承擔責任。
二者,防止矯詔偽詔,詔書一份必需附兩印,防止他人非法得到皇帝印璽後以皇帝名義發布詔命。
因此,劉永發予李嚴的這封詔書的合法性其實是要大打折扣的,李嚴完全有借口拒絕——此詔無尚書令印,難辨真偽,臣不敢輕易奉詔,恐讓亂賊得逞。
但李嚴會拒絕嗎,李嚴是個聰明人,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會看不懂劉永此舉的意義所在嗎?
看著吧,李嚴一定會來的……劉永對此很有信心
“既然如此,臣立刻出發……臣拜別陛下!”杜祺收好詔書,躬身退出安車。
杜祺走後,劉永當即又提筆修書一封。
“春坨!立刻遣騎士將此信送至廣漢……朕的老師手中,加急!”劉永手拿帛書伸出窗外,朝著春坨喊道。
在這封帛書上,劉永隻寫了一句話——請老師不惜一切……保護並支援張嶷!
張嶷呀,上馬可帶兵,下馬能治民,原來曆史上抱病力戰而死……是蜀漢中後期重要幹臣,對於人才,劉永還是很愛護的……
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伴著黃昏的霞光,劉永的車駕抵近了成i都的城郭……
***************************
入夜了,整個大地一切漆黑,萬物靜寂
是夜,什邡縣,縣令衙署
鬆明燈火的光亮驅散了房間裏的黑暗,卻驅不走王山心頭的陰霾。
此刻,他與胡濟相向跪坐下,兩人的臉色都不好看,尤其是……王山,他臉上陰沉得似乎能滴出水來!
“王君!你還在遲疑什麽!君自己動手吧!”
“哈哈……”王山苦笑兩聲,胡濟的話毫不留情的敲碎了他最後的希冀,到頭來……還是免不了一死呀……
王山是南陽人,換句話說,他屬於荊州籍。他原以為憑借丞相格外重用、愛護荊州派的特點,至多褫奪官職、廢除爵位和流放南中,再不濟也能留得一條性命。
看來……終究還是想多了……
胡濟看著一臉死灰,仿佛蒼老了十歲的王山,心有不忍,放緩了語氣。“君若自裁,還能免於刑訊,不必誅三族。那樣……文儀公(王連)的血脈尚不至斷絕!”
逝者為大,這是全世界的政治遊戲都默認的規則,王連已經死了,如果王山再自殺謝罪(實際上屬於被自殺)……那麽王氏一門所犯的那一頁過錯就可以揭過去。
兔死狐悲,混在江湖朝堂上的人誰沒個倒黴的時候呢,對別人得饒人處且饒人才不會被別人落井下石……不是嗎?
王山當然知道胡濟說得很有道理,甚至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但是……人終究是怕死的,死到臨頭,還能麵不改色慷慨赴死的畢竟隻是少數……他肯定不在其列……
更何況,要為今天的事情買單的……可不光光他們王氏門庭,還有那群世家大族、豪強!
“那他們呢,他們也該死!”王山氣不過,一臉憤恨道。
“他們?”胡濟冷笑不止,明白王山所指,“他們自然也會為此付應有的代價!”
王山直起身,對胡濟的迴答很滿意,一拜:“胡君,山……就此別過了!”
胡濟也一臉莊重,迴拜道:“君一路走好,後會無期!”講完這句話,胡濟沒有矯情,直接從座墊上站起來,單手取來置於幾上的配劍,頭也不迴地出了縣令衙署……
半個時辰後,署衙之中傳出了王山家眷的哀慟之聲,衙署大門掛起白布冥花,開始大辦喪事。
一個時辰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了什邡城——縣令王山穿戴一身簇新的官服,懸什邡令銅印、平陽亭侯金印於梁上,而後自縊在大堂之上!
******************************
成i都,皇宮
晚上,劉永的車駕緩緩駛入宮門,這時,一名小黃門突然擋在了車駕前,他拜伏於地大聲道:“奴婢啟奏陛下,丞相在華闕已經恭候陛下多時了,請陛下立刻迴駕華闕。”
這麽晚了諸葛亮還在華闕等著自己?哦……劉永微微一想就明白了——多半是咱們的丞相也接到什邡城頭張嶷揭露廣漢內幕的奏報了吧,所以……才趕著入宮見自己。
劉永沒有迴應這個小黃門的話,而是掀起車廂前簾,衝這小黃門凝聲道:“你!抬起頭來,叫什麽名字?”
這小黃門大概沒想到皇帝會問他話,看看左右,發現是問自己才慌忙答道:“啟稟陛下,奴婢賤名程廿中。”
沒再管小黃門,劉永偏頭朝向春坨,麵色不快:“給朕記住這個人,記住他的名字。”
“諾。”春坨低頭從命
放下車簾,劉永又忍不住罵了句:“狗奴婢分不清主人,朕才迴宮,就守門口堵朕!”
皇帝這種生物,生性多疑、喜怒無常,這個聽諸葛亮吩咐做事的小太監無疑觸動了劉永的逆鱗……
諸葛亮讓這個小黃門守在宮門等自己的用意劉永當然明白,出了張嶷那檔子事,肯定要盡快嚴肅處理嘛,而怎樣處理……咱們這樣丞相想必已經磨好腹稿就等通知自己一聲就施行了!
而這次廣漢變故,可是劉永立威掌權的大好機會,怎麽處理那些渣滓的權利劉永根本不想拱手讓人!因為……皇帝隻有掌握手下官員的生死、前途和榮辱才能令他們畏懼,使他們順從,從而建立自己無上的權柄威信!
華闕,劉永見到了恭候已久的丞相諸葛亮。
一見到劉永,這位掌握大權的丞相立馬脫帽謝罪,跪伏於地:“陛下,臣有罪,臣辜負先帝厚望、愧對陛下信任,以致有廣漢肘腋之變和危情急勢。”
“哦?丞相有何罪?朕怎麽不知道?”劉永故作不解。
諸葛亮趴在地上,從袖中取出一份奏表,道:“陛下,此乃廣漢郡什邡尉張嶷揭發的廣漢地主豪強與故太守王連門庭勾結犯殲,聚斂土地的相關內容奏表。”
“廣漢京畿重郡,竟發生這樣的駭事,臣為丞相,臣失職。”說完,諸葛亮重重頓首。
而劉永……麵無表情,看似沒有動怒,實則心中的小火山已然爆發了!哼!又是這樣,朕為這個國家的主宰,重大消息卻總是第一時間匯稟到諸葛亮那兒去,若非杜瓊派遣杜祺送信,恐怕諸葛亮一日不稟報自己就一直被蒙在鼓裏!
春坨將諸葛亮帶來的奏疏呈到劉永麵前,劉永壓住怒火,隨意看了看,和杜瓊上報的內容上並無太大出入。
乘劉永閱覽奏報,諸葛亮又開口了:“陛下,眼下廣漢之事必須嚴肅處理,臣以為應當立即派遣丞相長史、益州刑曹從事等官前去處理一幹事宜。”
劉永表示:嗬嗬……
這些人去處理,不是諸葛亮的心腹就是他的屬官,劉永不懷疑諸葛亮是派遣這些人去認真處理問題,會最大限度維護朝廷的利益,不會太徇私。
但,這不是劉永想要的結果,也不是劉永中意的人選,他的人選是李嚴!可劉永又不能直說,你急個毛呀,哥在等李嚴迴京任禦史大夫,準備讓他去幹翻那票人……
明說的話,劉永敢保證李嚴百分之百坐不上那個位置,到時,恐怕劉永都沒好果子吃,玩權術,諸葛亮王者水平!
“這……”劉永沉吟著,不好迴答
“陛下,您在遲疑什麽?請早做絕斷!”諸葛亮態度誠懇,音量放大了幾分
怎麽辦?很明顯,劉永已感覺到諸葛亮的話語中的一絲急促,自己也完全沒理由拒絕這麽正當合理的請求呀!李嚴大概最快也要四天後才到,要怎麽把這段時間拖過去?還有什麽理由拖延諸葛亮?
“陛下?您……走神了嗎?”
怎麽辦?怎麽拖延時間?咻地,劉永眼中靈光一閃……有了,還有個人能壓下這事——長樂宮吳太後!!
用印畢,劉永將詔書收起來,囑咐杜祺道:“勞煩卿親自到江州一趟,將這封詔書親自交付到李嚴手中……”
“另外,你告訴他……廣漢發生的事……朕……很不滿意!”
杜祺雙手承過詔書,頓了下,輕生問了句:“陛下,不用陳孝起(陳震)附印嗎?”
劉永一邊放迴玉璽,一邊頭也不抬地答道:“不必了,卿即刻動身前往江州,到得越快越好。”
讓尚書令陳震附印?
開玩笑!那消息還不走漏了?
更何況,這封隻蓋有皇帝印璽的詔命本就是對李嚴的一種試探!
按說,詔書上蓋有皇帝的印璽就行了,為何正式流程還需尚書令附印?
一者,尚書台,機密之所,起草詔書讓尚書令附印就是留下尚書台的“簽名”,他們既然附了印就需要為詔書的內容以及可能產生的效應背書和承擔責任。
二者,防止矯詔偽詔,詔書一份必需附兩印,防止他人非法得到皇帝印璽後以皇帝名義發布詔命。
因此,劉永發予李嚴的這封詔書的合法性其實是要大打折扣的,李嚴完全有借口拒絕——此詔無尚書令印,難辨真偽,臣不敢輕易奉詔,恐讓亂賊得逞。
但李嚴會拒絕嗎,李嚴是個聰明人,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會看不懂劉永此舉的意義所在嗎?
看著吧,李嚴一定會來的……劉永對此很有信心
“既然如此,臣立刻出發……臣拜別陛下!”杜祺收好詔書,躬身退出安車。
杜祺走後,劉永當即又提筆修書一封。
“春坨!立刻遣騎士將此信送至廣漢……朕的老師手中,加急!”劉永手拿帛書伸出窗外,朝著春坨喊道。
在這封帛書上,劉永隻寫了一句話——請老師不惜一切……保護並支援張嶷!
張嶷呀,上馬可帶兵,下馬能治民,原來曆史上抱病力戰而死……是蜀漢中後期重要幹臣,對於人才,劉永還是很愛護的……
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伴著黃昏的霞光,劉永的車駕抵近了成i都的城郭……
***************************
入夜了,整個大地一切漆黑,萬物靜寂
是夜,什邡縣,縣令衙署
鬆明燈火的光亮驅散了房間裏的黑暗,卻驅不走王山心頭的陰霾。
此刻,他與胡濟相向跪坐下,兩人的臉色都不好看,尤其是……王山,他臉上陰沉得似乎能滴出水來!
“王君!你還在遲疑什麽!君自己動手吧!”
“哈哈……”王山苦笑兩聲,胡濟的話毫不留情的敲碎了他最後的希冀,到頭來……還是免不了一死呀……
王山是南陽人,換句話說,他屬於荊州籍。他原以為憑借丞相格外重用、愛護荊州派的特點,至多褫奪官職、廢除爵位和流放南中,再不濟也能留得一條性命。
看來……終究還是想多了……
胡濟看著一臉死灰,仿佛蒼老了十歲的王山,心有不忍,放緩了語氣。“君若自裁,還能免於刑訊,不必誅三族。那樣……文儀公(王連)的血脈尚不至斷絕!”
逝者為大,這是全世界的政治遊戲都默認的規則,王連已經死了,如果王山再自殺謝罪(實際上屬於被自殺)……那麽王氏一門所犯的那一頁過錯就可以揭過去。
兔死狐悲,混在江湖朝堂上的人誰沒個倒黴的時候呢,對別人得饒人處且饒人才不會被別人落井下石……不是嗎?
王山當然知道胡濟說得很有道理,甚至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但是……人終究是怕死的,死到臨頭,還能麵不改色慷慨赴死的畢竟隻是少數……他肯定不在其列……
更何況,要為今天的事情買單的……可不光光他們王氏門庭,還有那群世家大族、豪強!
“那他們呢,他們也該死!”王山氣不過,一臉憤恨道。
“他們?”胡濟冷笑不止,明白王山所指,“他們自然也會為此付應有的代價!”
王山直起身,對胡濟的迴答很滿意,一拜:“胡君,山……就此別過了!”
胡濟也一臉莊重,迴拜道:“君一路走好,後會無期!”講完這句話,胡濟沒有矯情,直接從座墊上站起來,單手取來置於幾上的配劍,頭也不迴地出了縣令衙署……
半個時辰後,署衙之中傳出了王山家眷的哀慟之聲,衙署大門掛起白布冥花,開始大辦喪事。
一個時辰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了什邡城——縣令王山穿戴一身簇新的官服,懸什邡令銅印、平陽亭侯金印於梁上,而後自縊在大堂之上!
******************************
成i都,皇宮
晚上,劉永的車駕緩緩駛入宮門,這時,一名小黃門突然擋在了車駕前,他拜伏於地大聲道:“奴婢啟奏陛下,丞相在華闕已經恭候陛下多時了,請陛下立刻迴駕華闕。”
這麽晚了諸葛亮還在華闕等著自己?哦……劉永微微一想就明白了——多半是咱們的丞相也接到什邡城頭張嶷揭露廣漢內幕的奏報了吧,所以……才趕著入宮見自己。
劉永沒有迴應這個小黃門的話,而是掀起車廂前簾,衝這小黃門凝聲道:“你!抬起頭來,叫什麽名字?”
這小黃門大概沒想到皇帝會問他話,看看左右,發現是問自己才慌忙答道:“啟稟陛下,奴婢賤名程廿中。”
沒再管小黃門,劉永偏頭朝向春坨,麵色不快:“給朕記住這個人,記住他的名字。”
“諾。”春坨低頭從命
放下車簾,劉永又忍不住罵了句:“狗奴婢分不清主人,朕才迴宮,就守門口堵朕!”
皇帝這種生物,生性多疑、喜怒無常,這個聽諸葛亮吩咐做事的小太監無疑觸動了劉永的逆鱗……
諸葛亮讓這個小黃門守在宮門等自己的用意劉永當然明白,出了張嶷那檔子事,肯定要盡快嚴肅處理嘛,而怎樣處理……咱們這樣丞相想必已經磨好腹稿就等通知自己一聲就施行了!
而這次廣漢變故,可是劉永立威掌權的大好機會,怎麽處理那些渣滓的權利劉永根本不想拱手讓人!因為……皇帝隻有掌握手下官員的生死、前途和榮辱才能令他們畏懼,使他們順從,從而建立自己無上的權柄威信!
華闕,劉永見到了恭候已久的丞相諸葛亮。
一見到劉永,這位掌握大權的丞相立馬脫帽謝罪,跪伏於地:“陛下,臣有罪,臣辜負先帝厚望、愧對陛下信任,以致有廣漢肘腋之變和危情急勢。”
“哦?丞相有何罪?朕怎麽不知道?”劉永故作不解。
諸葛亮趴在地上,從袖中取出一份奏表,道:“陛下,此乃廣漢郡什邡尉張嶷揭發的廣漢地主豪強與故太守王連門庭勾結犯殲,聚斂土地的相關內容奏表。”
“廣漢京畿重郡,竟發生這樣的駭事,臣為丞相,臣失職。”說完,諸葛亮重重頓首。
而劉永……麵無表情,看似沒有動怒,實則心中的小火山已然爆發了!哼!又是這樣,朕為這個國家的主宰,重大消息卻總是第一時間匯稟到諸葛亮那兒去,若非杜瓊派遣杜祺送信,恐怕諸葛亮一日不稟報自己就一直被蒙在鼓裏!
春坨將諸葛亮帶來的奏疏呈到劉永麵前,劉永壓住怒火,隨意看了看,和杜瓊上報的內容上並無太大出入。
乘劉永閱覽奏報,諸葛亮又開口了:“陛下,眼下廣漢之事必須嚴肅處理,臣以為應當立即派遣丞相長史、益州刑曹從事等官前去處理一幹事宜。”
劉永表示:嗬嗬……
這些人去處理,不是諸葛亮的心腹就是他的屬官,劉永不懷疑諸葛亮是派遣這些人去認真處理問題,會最大限度維護朝廷的利益,不會太徇私。
但,這不是劉永想要的結果,也不是劉永中意的人選,他的人選是李嚴!可劉永又不能直說,你急個毛呀,哥在等李嚴迴京任禦史大夫,準備讓他去幹翻那票人……
明說的話,劉永敢保證李嚴百分之百坐不上那個位置,到時,恐怕劉永都沒好果子吃,玩權術,諸葛亮王者水平!
“這……”劉永沉吟著,不好迴答
“陛下,您在遲疑什麽?請早做絕斷!”諸葛亮態度誠懇,音量放大了幾分
怎麽辦?很明顯,劉永已感覺到諸葛亮的話語中的一絲急促,自己也完全沒理由拒絕這麽正當合理的請求呀!李嚴大概最快也要四天後才到,要怎麽把這段時間拖過去?還有什麽理由拖延諸葛亮?
“陛下?您……走神了嗎?”
怎麽辦?怎麽拖延時間?咻地,劉永眼中靈光一閃……有了,還有個人能壓下這事——長樂宮吳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