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虛與張翠露、何其峰等人,乘龜丞相,繞東瀛扶桑一周,最後依舊從西麵的長崎島登陸。一路行來,沿途但見一切如常,碼頭上忙碌異常,狹窄的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們表情豐富,賭寮酒館也早早熱鬧地開張了,一片生氣勃勃的景象,似乎全然不受籠罩在上空的那股淡淡的死氣的絲毫影響。間或也可以見到修行中人,大搖大擺,目中無人的招搖過市。
悟虛再次細細感應,再次確定這空中彌漫的死氣正是與那日在海上遇到的青銅棺材所釋放出來的死氣,一模一樣。不過,悟虛想探查這死氣的來源之處,它卻好像是空氣中的鹹味,無處不在,無有源頭。悟虛推斷,應該是有大修士將那青銅棺材以一種極其高明的手段藏了起來,故意泄露其氣息,又弄得處處皆是,所謂虛虛實實,故布疑陣是也。隻是如此一來,整個東瀛扶桑被死氣所籠罩,凡在此處之人,無論凡俗還是修士,卻遭了無妄之災。
悟虛暗中察看,所有凡俗之人都沾染上了那種死氣,體內生機正在以明顯的速度緩慢流失。至於修行之人,有靈力護體,倒不曾沾染,隻不過身在其中,修為不高的似乎會潛移默化地變得暴戾和兇殘。
這不能不說奇怪。按理說,這股死氣,莫說是修行中人,便是凡俗之人,也理當或多或少的感應。打個簡單的比方,這天灰蒙蒙的,陰沉沉的,便是三歲小孩也自然會覺得煩悶壓抑。但所有人,都似乎沒有察覺,一副熟視無睹的樣子。
賣東西的大聲吆喝著,買東西的慢條斯理地挑選著,不時低聲地討價還價;一陣陣叫喊聲,從賭寮裏響起,不時又有爆喝聲,狂笑聲,茶杯摔地聲傳出來;酒樓裏,飄出濃鬱的香味,夥計們哈著腰低著頭,穿梭在眾多席位之間,猶如滑滑的魚。而那些修行者,無論人或妖,麵色沉重,不自覺地收斂著自身氣息,眼中不時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殺意,大有一言不發,生死相鬥的意味。
陰沉的天空,四周是一望無垠的茫茫大海,島上的人們卻似乎自得其樂,怎麽看都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秘。悟虛原本想去翠香居,找那孟澤打探一番,走到近處,猛然想到先前與張若月曾經殺過他的兩位手下,便與眾人進了另外一家客棧。誰知還沒進門,便看到好幾撥客人,衣衫不整地拿著行李,紛紛往外走。
何其峰找了其中一個中原打扮的人,問道,”敢問客官,為何如此倉促出行?“那人,穿著幹練,身上帶著一股魚腥味,麵孔黝黑,似乎是一個常年行船的人。他抬頭望了何其峰一眼,又扭頭迴望了一眼客棧,然後一邊從何其峰身邊快步走過,一邊低聲罵罵咧咧地說道,”有人要包下客棧,不想死隻有退房了。“他話音未落,一道白光從客棧中,飛射出來。悟虛等人便看到,那人栽倒在地,連哼一聲都沒有,再也不曾起來。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如此橫行霸道!“饒是何其峰老練無比,卻也忍不住低沉地對著悟虛說道。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趙秋鶴,滿臉怒色,站在門口,望著裏麵大聲說道。
那客棧的夥計,見識了方才白光殺人不見血,耳聽得何其峰、趙秋鶴二人的言語,嚇得不得了,咿呀咿呀地全都躲了起來。
這時候,一個聲音,從客棧深處響起,穩穩地飛到眾人耳邊,“原來是故人。他鄉遇故知,何妨入內一敘。”
何其峰、趙秋鶴,以及張翠露等人,頓時一驚,身上佛光一閃,紛紛警戒起來。為防死氣侵染,眾人暗中祭起了九葉青蓮燈,激起佛息,布於周遭。這聲音,看似衝淡平和,卻居然令佛息動蕩不已,外顯為光。
“悟虛大師,裏麵似乎有真人,或者真靈修士。”張翠露,暗中傳音給悟虛。她拿不準,直覺對方修為甚高。
悟虛沒有迴答,隻是麵色凝重地,朝著客棧裏麵合掌致禮,朗聲說道,“多謝前輩美意。我等佛門中人,奉宗門之命,前來此處化解大劫,還望前輩指點迷津。”
客棧內,一片寂靜。半響之後,那聲音方才又響起,“佛門有言,煩惱即菩提。所謂大劫,未嚐不是大福報。“
悟虛頓首無言,隨後帶著何其峰等人離去,也不再找客棧,徑直出了十餘裏,行至人煙稀少處,方才停下。徘徊片刻,幸遇到一個樵夫,打聽到附近山上有一座寺廟,喚作蘭若寺。悟虛歎了口氣,又引著眾人往那蘭若寺行去。
崎嶇山路又數裏,眾人輾轉來至蘭若寺山門,輕叩良久,方有一名孔武有力的沙彌打開寺門半分,警惕的打量著悟虛等人。悟虛等人展露佛門氣息,一番比劃之後,被寺中沙彌帶至寺中。剛入寺門,便見著一群僧眾,著本地風格的白色僧袍,手持兵刃,環狀而立。其中間一人,身著粗布袈裟,對著眾人合掌含笑,眼中卻露出一絲精光。
悟虛忙合掌上前,自言本是中土佛門弟子,隻因戰火連連,便出海遊曆,昨日方才登島,想要在此借宿一宿。此時,悟虛一身佛門裝束,張翠露等人則是世俗裝扮,各自氣勢也收斂起來,儼然是出海避禍的混雜組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幸得那寺中主持,法號圓通,精通漢語,交流起來毫不費力,略微問明情況,又見悟虛等人修為平平,便命左右收了兵刃,將悟虛等人客氣地迎入會客廂房。
落座之後,那圓通命人送上來的,不過是一杯清洌山泉。悟虛等人,過慣了粗茶淡飯的生活,倒也不以為意,加上方才走了不少山路,正有點口渴,都一口喝了不少。那圓通及其左右見狀,麵色又熱情了幾分,一時之間,氣氛無形之間好了許多。
悟虛一邊細細啜吸著杯中山泉,一邊和圓通隨意攀談著,一邊打量著四周。這圓通,還有對麵坐著的幾位僧人,都是修行中人,不過境界修為都不高。圓通作為主持,也僅僅凡塵五六層的樣子。再看這房舍內外的建築,雖然很新,不過是最近一兩年修建起來的,但低矮狹窄簡陋,又為了地勢平坦將寺院選址選在山頂,山風四麵刮來,帶著濕氣和鹹味,實在是辛苦得很。看來他們是一群無權無勢、沒有背景的普通苦修。
觀察了一會兒,悟虛便主動提起這籠罩在上空的沉沉氣死。那圓通主持聽得悟虛疑問,麵色略一黯淡,把佛號誦道,“此乃因果循環,劫數使然。”
悟虛驚問,“何謂因果循環?何謂劫數使然?“不想圓通合掌默然,在悟虛再三追問之下,方才說道,“不瞞諸位中土同門,我東瀛扶桑,雖是島國,卻一向也自得其樂。但自漢人氣衰,元庭建立,便災難連連。先有蒙古鐵騎,乘大船而伐,幸有神風,得以保全。元庭既衰,東海妖族又出,神宮、碧遊宮、海枯寺,還有那據說是真命天子朱元璋的儒門書院。”
“又如何?”悟虛,不解地問道。所謂神宮,碧遊宮,海枯寺,還有什麽儒門書院,悟虛是知道的,但要說引起東瀛扶桑此番大劫,卻似乎言過其實。這其中又如何個因果循環,劫數使然?
大約是顧忌悟虛等人中土漢人的身份,那圓通笑了笑,卻未迴答。在悟虛再三追問之下,方又淡淡地說道,“諸位出海避禍,又是何因緣?“頓了頓,唱誦道,”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壽命雖無量,要必當有盡。。。。。。”房中頓時響起一片念誦聲。
這首佛偈,出自《大涅槃經》,足有兩百多字。圓通說的是漢語,其餘僧眾卻是日語相和。如此這般的唱誦聲,在這深夜之中,低沉而悠長。悟虛等人,默默地聽著,隻覺說不出的怪異。
是夜,悟虛等人,住宿於此蘭若寺。
夜深時,群星隱遁,月不見。悟虛等人,卻毫無睡意,盤腿圍坐在一起。圓通誦此佛偈,暗指東瀛扶桑戰禍將起,有生死大劫。悟虛等人雖然理會得,卻又更加疑惑起來。他們修為平平,連這死氣的來源都不知道,可見胡亂猜測的成分居多。但卻為何斷定是戰禍,而不是地震海嘯這樣的天災?神宮,碧遊宮,海枯寺,這些勢力,雖然各有統屬,但都是東海妖族在背後支撐著,明爭暗鬥是免不了的,但開啟戰端,恐怕有點言過其實了。還說到所謂的朱元璋的儒門書院,難道朱元璋要攻打東瀛扶桑?莫說後世沒有曆史記載,便是眼下中土大陸的時局,朱元璋也不可能發兵跨海遠征的。。。。。。
悟虛等人以神識傳音,議論良久,最後隻得出蹊蹺二字。山風嗚嗚唿唿,這蘭若寺一幹僧眾方才的唱誦聲,似乎還在耳畔迴響著。忽然,寺院後麵的小門嘎吱一聲,在寂靜的深夜顯得無比刺耳。
悟虛等人神識掃去,但見一群東瀛人,有男有女,足足有一百多人。雖然中日服飾有別,但還是可以明顯看出來,這些人大多戴著孝。他們之間,又有許多人舉著火把或小巧的燈籠,簇擁在一口木棺周圍,緩緩的走了進來。那木棺,由四名壯年男子抬著,隨著他們的腳步和低沉的號子聲,輕輕晃動著,在火光下燈光下一閃一閃的。他們沒有發出一絲哭泣聲,隻是一個個板著臉,有幾分哀戚,有幾分陰鬱,還有幾分麻木;也有幾個漠不在意,東張西望,甚至偶爾下意識做出怪臉或者怪動作的。
悟虛,微微皺眉。這些人,悟虛今天白日裏,還在見到過,有一麵之緣。那幾個衣著講究一點的,似乎是一些店鋪的掌櫃。那衣衫襤褸,渾身直哆嗦的,應該就是悟虛等人還施舍過的乞丐。那微閉著眼,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的中年男子,正是街頭賣吃食的。還有那幾名目光閃爍,腰間別著劍的武士,還有那慘白粉臉,鮮紅嘴唇的女子,都曾與悟虛等人在街頭擦身而過。
這些白日裏鮮活的人,此刻在圓通等人的指揮下,全都安安靜靜地站好了位置,麵對著那口木棺,一言不發,宛如泥塑。幾名僧人,又輕手輕腳地抬來一張長幾,擺放在木棺前。然後又有幾名僧人,手捧著佛像、香爐、鮮花、果盤,一一安放在長幾上。鮮花和果盤,放在香爐兩邊,佛像放在香爐的後麵。
圓通穿著袈裟,走到長幾前,正要點燃香爐之中插著的細香。一個僧人走到其身邊,低聲說了一句什麽。圓通便迴過頭來,朝著悟虛等人所住的地方望了一眼,然後搖搖頭。那個僧人隨即退下至一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淡淡的香煙嫋嫋升起,圓通隨即領著寺中僧人朗聲唱誦起來。緊接著,那些剛剛從寺院後門走進來的人們,也紛紛開始跟著輕聲哼唱起來。
這次,圓通說的也是日語。是以,悟虛聽了一會兒,方才聽出來,原來圓通唱誦的是往生咒,原來他們是在做法事,為亡者做超度。
悟虛不由微微一笑。自己還以為在搞什麽鬼呢,怎的登島上來所見的形形色色人等,都暗夜潛行上山入寺,行為如鬼魅一般。偏偏這邊,圓通等人又有點遮遮掩掩的,非得晚上,讓這些人從寺院後門進來。做法事,超度亡靈,雖然於佛門修行者來說,有些不入流,有些俗氣,有點為錢財飯食而“有點不務正業”。
日版往生咒,迴蕩在夜空。悟虛不懂日語,將原先心中對往生咒漢字發音的執念放下,靜靜聽著。有時候不懂,才會真的懂。字字句句,每個音節,如風聲在耳畔吹過,如山泉在心頭淌過。悟虛甚至覺得有些忘了這咒那咒,隻有一種思緒,一股心念。
一片浮光掠影,五顏六色,在眼前,在眼前。
一段輕柔聲音,如昔日曼妙的歌曲,在耳畔。
一味香,似有還無。花香?酒香?胭脂粉香?在鼻尖,在舌尖,在肉身,在心田。
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生與死,參得透,勘得破,便是佛門修行。是為涅槃,常樂我淨。。。。。。
悟虛正參著,正勘著,張翠露、何其峰等人忽然神識傳音至,“悟虛大師,怎麽感覺這個超度法事怪怪的?“
悟虛心中猛地一驚,舉目望去。此刻,圓通等蘭若寺僧眾還在領著那些凡俗之人在唱誦往生咒,但圓通身邊,卻多了幾個手舞足蹈的人。這幾個人,臉上塗抹得五顏六色,穿得像雜技演員一般,有舉著明晃晃刀片的,有旋轉著紙扇的,有舉著大大的酒杯仰首對天怒吼的,有拚命甩著頭將長發肆意地拋灑在木棺之上的。
這倒沒什麽,佛法萬千,隨眾生根器秉性機緣等而有所方便。但悟虛之所以沒有迴迴應張翠露、何其峰等人的原因是,悟虛明顯感應到,那木棺中之人,在來到這蘭若寺之前,其神魂,便早已不在。按照佛門專業術語來說,便是中陰身早已不存。悟虛先前沒有細查,但修行過蓮花生大士的《中陰聞教得度秘法》悟虛自信,若是這死者的神魂,或者中陰身,在蘭若寺這段時間,無論何種往生,都不可能逃過自己的感應。
當然,圓通等人,境界修為不夠,可能沒有感應,可能隻是照本宣科。但作為施法者,所施之法,成未成,應該是能夠感應到的。
悟虛凝目細望之際,那圓通卻突然結束了誦持,如釋重負地從走到身邊的一名僧人手中接過一束檀香,捏在手上,朝著木棺拜了拜,然後鄭重其事地插在了長幾上麵的香爐上。其餘僧眾也停止念誦往生咒,有口宣佛號不止。那些凡俗東瀛人,見圓通朝香爐中插上香後,便也停止了哼唱,不自覺地朝著圓通和那盛放著死人的木棺緩緩圍攏了過來。
圓通這時候,又開始說話了。很大聲,可惜是日語。抑揚頓挫,時而急促,時而舒緩。感覺上像是在做宣講,在做動員,或者在洗腦。待到,長幾之上香爐隻餘灰燼時,圓通方才住口不言,滿臉疲憊地站在那裏,合掌肅立。那些凡俗東瀛人,也跟著肅然默立之後,方才有條不紊地繞著麽木棺走了一圈,依次從後門走出蘭若寺去。不一會兒,便幾乎走得一幹二淨,消失在彎曲的山路和深沉夜色之中。隻有幾名似乎是至親的人,還站在木棺旁邊,狀極哀傷,不過也沒過多久,便離去。那口棺材,隨即也被寺中僧人移走。圓通等人也自散去。
悟虛微微搖頭。中陰之身,早已不在,今晚這一出,不過是場封建迷信的鬧劇罷了。
第二日早上用齋後,悟虛想了想,遂對圓通提及了昨夜之事,含蓄點出,不可隱瞞事實真相,誑騙禮佛敬佛的施主。那圓通默然無語,良久之後方才喟歎道,”死者本是我們當地的一名武士,昨日在蓬萊客棧從應天府渡海而來的大修士,靈氣化劍,洞穿肉身,斬碎魂魄。“
蓬萊客棧的夥計?昨日應天府來的大修士?。。。。。。
悟虛心中一動,正要開口。那圓通又說道,“悟虛師兄也是昨日至東瀛扶桑長崎島來,也曾去過那蓬萊客棧投宿,當知道那名應天府派來的修士是何等厲害,何等霸道。”
圓通所謂的應天府來的大修士,悟虛自然知曉。昨日,悟虛見到那殺人於無形的白光,便已知曉。應天府方麵,鎮守揚州府的真人修士,儒門高手,玄衣真君是也。揚州府瑞福樓,別院中,悟虛曾和他交過手,被其一拖延,卻讓程鬆被玄靈子等人殺得魂飛煙滅。
在那圓通口中所說的蓬萊客棧,悟虛和玄衣真君,便已經相互認出了對方;但雙方都沒有明說,故意含糊了過去。悟虛是擔心己方行蹤泄露出去,被全真教真靈大修士追殺;而玄衣真君,是見識到了悟虛隨後在揚州暗殺行動中所顯露出來的身手,又作為儒門修士顧忌佛門和道門兩大勢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想不到,這木棺中的死者,居然是被玄衣真君所殺。。。。。。”悟虛若有所思之際,圓通聲音又起,“逝者如是乎,生者何以堪?這便是因果,這便是劫數使然!”悲戚之中,透著深深的無奈。
悟虛不禁朝著圓通望去。隻見圓通雙眼微閉,合掌向天。天上漂浮著濃濃的死氣,看似淡薄,看久了方覺得厚重如山。
望著一臉痛苦和無奈的圓通,悟虛眼前立刻浮現出昨夜上山參與那場法事的那些東瀛人。
這時候的東瀛人,也夠悲劇的。東瀛扶桑,從古至今,因為地理的原因,四麵環海,地震、海嘯等天災不斷,都有一種困獸般的島民心態,外表內斂、敬天守禮,實則多暴躁,乃至兇狠,隨意生死。
如今這個時候,許多異國異族的修士,在島上橫行無忌,唿風喚雨,任意生死。再加上最近出現在上空淡灰雲氣,遮天蔽日,經久不散,益發讓這些人有種不好的預感。
悟虛看得出來,那名死去的武士,應該在當地東瀛人中間戰力不凡,頗有聲望,不然也不會有形形色色的人,深夜前來祭奠。隻不過,這樣一位被加以崇敬和厚望的武士,卻被玄衣真君隨手一指,靈氣化劍,死得不能再死。真的是逝者如是乎,生者何以堪?
今夜東瀛人這場法事,與其說超度亡靈,倒更不如說超度活著的自己,更像一場集體慰藉或祈福。雖然平時各自做著各自的角色和事情,嬉笑怒罵一樣不少,夜深人靜時候麵目便呆板可憎起來,猶如一具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所謂心已絕望,模糊了生死界限,似乎隨時都可以去死,隻為那傳說中的來世?
悟虛細細想來,從先前的可憐,忽然不寒而栗,隻覺這蘭若寺好似有無數厲鬼,陰森無比。
正所謂
死氣深沉人不疑,山風嗚唿唱誦急。
往生咒念千百遍,隻求來世心已寂。
悟虛再次細細感應,再次確定這空中彌漫的死氣正是與那日在海上遇到的青銅棺材所釋放出來的死氣,一模一樣。不過,悟虛想探查這死氣的來源之處,它卻好像是空氣中的鹹味,無處不在,無有源頭。悟虛推斷,應該是有大修士將那青銅棺材以一種極其高明的手段藏了起來,故意泄露其氣息,又弄得處處皆是,所謂虛虛實實,故布疑陣是也。隻是如此一來,整個東瀛扶桑被死氣所籠罩,凡在此處之人,無論凡俗還是修士,卻遭了無妄之災。
悟虛暗中察看,所有凡俗之人都沾染上了那種死氣,體內生機正在以明顯的速度緩慢流失。至於修行之人,有靈力護體,倒不曾沾染,隻不過身在其中,修為不高的似乎會潛移默化地變得暴戾和兇殘。
這不能不說奇怪。按理說,這股死氣,莫說是修行中人,便是凡俗之人,也理當或多或少的感應。打個簡單的比方,這天灰蒙蒙的,陰沉沉的,便是三歲小孩也自然會覺得煩悶壓抑。但所有人,都似乎沒有察覺,一副熟視無睹的樣子。
賣東西的大聲吆喝著,買東西的慢條斯理地挑選著,不時低聲地討價還價;一陣陣叫喊聲,從賭寮裏響起,不時又有爆喝聲,狂笑聲,茶杯摔地聲傳出來;酒樓裏,飄出濃鬱的香味,夥計們哈著腰低著頭,穿梭在眾多席位之間,猶如滑滑的魚。而那些修行者,無論人或妖,麵色沉重,不自覺地收斂著自身氣息,眼中不時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殺意,大有一言不發,生死相鬥的意味。
陰沉的天空,四周是一望無垠的茫茫大海,島上的人們卻似乎自得其樂,怎麽看都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秘。悟虛原本想去翠香居,找那孟澤打探一番,走到近處,猛然想到先前與張若月曾經殺過他的兩位手下,便與眾人進了另外一家客棧。誰知還沒進門,便看到好幾撥客人,衣衫不整地拿著行李,紛紛往外走。
何其峰找了其中一個中原打扮的人,問道,”敢問客官,為何如此倉促出行?“那人,穿著幹練,身上帶著一股魚腥味,麵孔黝黑,似乎是一個常年行船的人。他抬頭望了何其峰一眼,又扭頭迴望了一眼客棧,然後一邊從何其峰身邊快步走過,一邊低聲罵罵咧咧地說道,”有人要包下客棧,不想死隻有退房了。“他話音未落,一道白光從客棧中,飛射出來。悟虛等人便看到,那人栽倒在地,連哼一聲都沒有,再也不曾起來。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如此橫行霸道!“饒是何其峰老練無比,卻也忍不住低沉地對著悟虛說道。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趙秋鶴,滿臉怒色,站在門口,望著裏麵大聲說道。
那客棧的夥計,見識了方才白光殺人不見血,耳聽得何其峰、趙秋鶴二人的言語,嚇得不得了,咿呀咿呀地全都躲了起來。
這時候,一個聲音,從客棧深處響起,穩穩地飛到眾人耳邊,“原來是故人。他鄉遇故知,何妨入內一敘。”
何其峰、趙秋鶴,以及張翠露等人,頓時一驚,身上佛光一閃,紛紛警戒起來。為防死氣侵染,眾人暗中祭起了九葉青蓮燈,激起佛息,布於周遭。這聲音,看似衝淡平和,卻居然令佛息動蕩不已,外顯為光。
“悟虛大師,裏麵似乎有真人,或者真靈修士。”張翠露,暗中傳音給悟虛。她拿不準,直覺對方修為甚高。
悟虛沒有迴答,隻是麵色凝重地,朝著客棧裏麵合掌致禮,朗聲說道,“多謝前輩美意。我等佛門中人,奉宗門之命,前來此處化解大劫,還望前輩指點迷津。”
客棧內,一片寂靜。半響之後,那聲音方才又響起,“佛門有言,煩惱即菩提。所謂大劫,未嚐不是大福報。“
悟虛頓首無言,隨後帶著何其峰等人離去,也不再找客棧,徑直出了十餘裏,行至人煙稀少處,方才停下。徘徊片刻,幸遇到一個樵夫,打聽到附近山上有一座寺廟,喚作蘭若寺。悟虛歎了口氣,又引著眾人往那蘭若寺行去。
崎嶇山路又數裏,眾人輾轉來至蘭若寺山門,輕叩良久,方有一名孔武有力的沙彌打開寺門半分,警惕的打量著悟虛等人。悟虛等人展露佛門氣息,一番比劃之後,被寺中沙彌帶至寺中。剛入寺門,便見著一群僧眾,著本地風格的白色僧袍,手持兵刃,環狀而立。其中間一人,身著粗布袈裟,對著眾人合掌含笑,眼中卻露出一絲精光。
悟虛忙合掌上前,自言本是中土佛門弟子,隻因戰火連連,便出海遊曆,昨日方才登島,想要在此借宿一宿。此時,悟虛一身佛門裝束,張翠露等人則是世俗裝扮,各自氣勢也收斂起來,儼然是出海避禍的混雜組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幸得那寺中主持,法號圓通,精通漢語,交流起來毫不費力,略微問明情況,又見悟虛等人修為平平,便命左右收了兵刃,將悟虛等人客氣地迎入會客廂房。
落座之後,那圓通命人送上來的,不過是一杯清洌山泉。悟虛等人,過慣了粗茶淡飯的生活,倒也不以為意,加上方才走了不少山路,正有點口渴,都一口喝了不少。那圓通及其左右見狀,麵色又熱情了幾分,一時之間,氣氛無形之間好了許多。
悟虛一邊細細啜吸著杯中山泉,一邊和圓通隨意攀談著,一邊打量著四周。這圓通,還有對麵坐著的幾位僧人,都是修行中人,不過境界修為都不高。圓通作為主持,也僅僅凡塵五六層的樣子。再看這房舍內外的建築,雖然很新,不過是最近一兩年修建起來的,但低矮狹窄簡陋,又為了地勢平坦將寺院選址選在山頂,山風四麵刮來,帶著濕氣和鹹味,實在是辛苦得很。看來他們是一群無權無勢、沒有背景的普通苦修。
觀察了一會兒,悟虛便主動提起這籠罩在上空的沉沉氣死。那圓通主持聽得悟虛疑問,麵色略一黯淡,把佛號誦道,“此乃因果循環,劫數使然。”
悟虛驚問,“何謂因果循環?何謂劫數使然?“不想圓通合掌默然,在悟虛再三追問之下,方才說道,“不瞞諸位中土同門,我東瀛扶桑,雖是島國,卻一向也自得其樂。但自漢人氣衰,元庭建立,便災難連連。先有蒙古鐵騎,乘大船而伐,幸有神風,得以保全。元庭既衰,東海妖族又出,神宮、碧遊宮、海枯寺,還有那據說是真命天子朱元璋的儒門書院。”
“又如何?”悟虛,不解地問道。所謂神宮,碧遊宮,海枯寺,還有什麽儒門書院,悟虛是知道的,但要說引起東瀛扶桑此番大劫,卻似乎言過其實。這其中又如何個因果循環,劫數使然?
大約是顧忌悟虛等人中土漢人的身份,那圓通笑了笑,卻未迴答。在悟虛再三追問之下,方又淡淡地說道,“諸位出海避禍,又是何因緣?“頓了頓,唱誦道,”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壽命雖無量,要必當有盡。。。。。。”房中頓時響起一片念誦聲。
這首佛偈,出自《大涅槃經》,足有兩百多字。圓通說的是漢語,其餘僧眾卻是日語相和。如此這般的唱誦聲,在這深夜之中,低沉而悠長。悟虛等人,默默地聽著,隻覺說不出的怪異。
是夜,悟虛等人,住宿於此蘭若寺。
夜深時,群星隱遁,月不見。悟虛等人,卻毫無睡意,盤腿圍坐在一起。圓通誦此佛偈,暗指東瀛扶桑戰禍將起,有生死大劫。悟虛等人雖然理會得,卻又更加疑惑起來。他們修為平平,連這死氣的來源都不知道,可見胡亂猜測的成分居多。但卻為何斷定是戰禍,而不是地震海嘯這樣的天災?神宮,碧遊宮,海枯寺,這些勢力,雖然各有統屬,但都是東海妖族在背後支撐著,明爭暗鬥是免不了的,但開啟戰端,恐怕有點言過其實了。還說到所謂的朱元璋的儒門書院,難道朱元璋要攻打東瀛扶桑?莫說後世沒有曆史記載,便是眼下中土大陸的時局,朱元璋也不可能發兵跨海遠征的。。。。。。
悟虛等人以神識傳音,議論良久,最後隻得出蹊蹺二字。山風嗚嗚唿唿,這蘭若寺一幹僧眾方才的唱誦聲,似乎還在耳畔迴響著。忽然,寺院後麵的小門嘎吱一聲,在寂靜的深夜顯得無比刺耳。
悟虛等人神識掃去,但見一群東瀛人,有男有女,足足有一百多人。雖然中日服飾有別,但還是可以明顯看出來,這些人大多戴著孝。他們之間,又有許多人舉著火把或小巧的燈籠,簇擁在一口木棺周圍,緩緩的走了進來。那木棺,由四名壯年男子抬著,隨著他們的腳步和低沉的號子聲,輕輕晃動著,在火光下燈光下一閃一閃的。他們沒有發出一絲哭泣聲,隻是一個個板著臉,有幾分哀戚,有幾分陰鬱,還有幾分麻木;也有幾個漠不在意,東張西望,甚至偶爾下意識做出怪臉或者怪動作的。
悟虛,微微皺眉。這些人,悟虛今天白日裏,還在見到過,有一麵之緣。那幾個衣著講究一點的,似乎是一些店鋪的掌櫃。那衣衫襤褸,渾身直哆嗦的,應該就是悟虛等人還施舍過的乞丐。那微閉著眼,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的中年男子,正是街頭賣吃食的。還有那幾名目光閃爍,腰間別著劍的武士,還有那慘白粉臉,鮮紅嘴唇的女子,都曾與悟虛等人在街頭擦身而過。
這些白日裏鮮活的人,此刻在圓通等人的指揮下,全都安安靜靜地站好了位置,麵對著那口木棺,一言不發,宛如泥塑。幾名僧人,又輕手輕腳地抬來一張長幾,擺放在木棺前。然後又有幾名僧人,手捧著佛像、香爐、鮮花、果盤,一一安放在長幾上。鮮花和果盤,放在香爐兩邊,佛像放在香爐的後麵。
圓通穿著袈裟,走到長幾前,正要點燃香爐之中插著的細香。一個僧人走到其身邊,低聲說了一句什麽。圓通便迴過頭來,朝著悟虛等人所住的地方望了一眼,然後搖搖頭。那個僧人隨即退下至一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淡淡的香煙嫋嫋升起,圓通隨即領著寺中僧人朗聲唱誦起來。緊接著,那些剛剛從寺院後門走進來的人們,也紛紛開始跟著輕聲哼唱起來。
這次,圓通說的也是日語。是以,悟虛聽了一會兒,方才聽出來,原來圓通唱誦的是往生咒,原來他們是在做法事,為亡者做超度。
悟虛不由微微一笑。自己還以為在搞什麽鬼呢,怎的登島上來所見的形形色色人等,都暗夜潛行上山入寺,行為如鬼魅一般。偏偏這邊,圓通等人又有點遮遮掩掩的,非得晚上,讓這些人從寺院後門進來。做法事,超度亡靈,雖然於佛門修行者來說,有些不入流,有些俗氣,有點為錢財飯食而“有點不務正業”。
日版往生咒,迴蕩在夜空。悟虛不懂日語,將原先心中對往生咒漢字發音的執念放下,靜靜聽著。有時候不懂,才會真的懂。字字句句,每個音節,如風聲在耳畔吹過,如山泉在心頭淌過。悟虛甚至覺得有些忘了這咒那咒,隻有一種思緒,一股心念。
一片浮光掠影,五顏六色,在眼前,在眼前。
一段輕柔聲音,如昔日曼妙的歌曲,在耳畔。
一味香,似有還無。花香?酒香?胭脂粉香?在鼻尖,在舌尖,在肉身,在心田。
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生與死,參得透,勘得破,便是佛門修行。是為涅槃,常樂我淨。。。。。。
悟虛正參著,正勘著,張翠露、何其峰等人忽然神識傳音至,“悟虛大師,怎麽感覺這個超度法事怪怪的?“
悟虛心中猛地一驚,舉目望去。此刻,圓通等蘭若寺僧眾還在領著那些凡俗之人在唱誦往生咒,但圓通身邊,卻多了幾個手舞足蹈的人。這幾個人,臉上塗抹得五顏六色,穿得像雜技演員一般,有舉著明晃晃刀片的,有旋轉著紙扇的,有舉著大大的酒杯仰首對天怒吼的,有拚命甩著頭將長發肆意地拋灑在木棺之上的。
這倒沒什麽,佛法萬千,隨眾生根器秉性機緣等而有所方便。但悟虛之所以沒有迴迴應張翠露、何其峰等人的原因是,悟虛明顯感應到,那木棺中之人,在來到這蘭若寺之前,其神魂,便早已不在。按照佛門專業術語來說,便是中陰身早已不存。悟虛先前沒有細查,但修行過蓮花生大士的《中陰聞教得度秘法》悟虛自信,若是這死者的神魂,或者中陰身,在蘭若寺這段時間,無論何種往生,都不可能逃過自己的感應。
當然,圓通等人,境界修為不夠,可能沒有感應,可能隻是照本宣科。但作為施法者,所施之法,成未成,應該是能夠感應到的。
悟虛凝目細望之際,那圓通卻突然結束了誦持,如釋重負地從走到身邊的一名僧人手中接過一束檀香,捏在手上,朝著木棺拜了拜,然後鄭重其事地插在了長幾上麵的香爐上。其餘僧眾也停止念誦往生咒,有口宣佛號不止。那些凡俗東瀛人,見圓通朝香爐中插上香後,便也停止了哼唱,不自覺地朝著圓通和那盛放著死人的木棺緩緩圍攏了過來。
圓通這時候,又開始說話了。很大聲,可惜是日語。抑揚頓挫,時而急促,時而舒緩。感覺上像是在做宣講,在做動員,或者在洗腦。待到,長幾之上香爐隻餘灰燼時,圓通方才住口不言,滿臉疲憊地站在那裏,合掌肅立。那些凡俗東瀛人,也跟著肅然默立之後,方才有條不紊地繞著麽木棺走了一圈,依次從後門走出蘭若寺去。不一會兒,便幾乎走得一幹二淨,消失在彎曲的山路和深沉夜色之中。隻有幾名似乎是至親的人,還站在木棺旁邊,狀極哀傷,不過也沒過多久,便離去。那口棺材,隨即也被寺中僧人移走。圓通等人也自散去。
悟虛微微搖頭。中陰之身,早已不在,今晚這一出,不過是場封建迷信的鬧劇罷了。
第二日早上用齋後,悟虛想了想,遂對圓通提及了昨夜之事,含蓄點出,不可隱瞞事實真相,誑騙禮佛敬佛的施主。那圓通默然無語,良久之後方才喟歎道,”死者本是我們當地的一名武士,昨日在蓬萊客棧從應天府渡海而來的大修士,靈氣化劍,洞穿肉身,斬碎魂魄。“
蓬萊客棧的夥計?昨日應天府來的大修士?。。。。。。
悟虛心中一動,正要開口。那圓通又說道,“悟虛師兄也是昨日至東瀛扶桑長崎島來,也曾去過那蓬萊客棧投宿,當知道那名應天府派來的修士是何等厲害,何等霸道。”
圓通所謂的應天府來的大修士,悟虛自然知曉。昨日,悟虛見到那殺人於無形的白光,便已知曉。應天府方麵,鎮守揚州府的真人修士,儒門高手,玄衣真君是也。揚州府瑞福樓,別院中,悟虛曾和他交過手,被其一拖延,卻讓程鬆被玄靈子等人殺得魂飛煙滅。
在那圓通口中所說的蓬萊客棧,悟虛和玄衣真君,便已經相互認出了對方;但雙方都沒有明說,故意含糊了過去。悟虛是擔心己方行蹤泄露出去,被全真教真靈大修士追殺;而玄衣真君,是見識到了悟虛隨後在揚州暗殺行動中所顯露出來的身手,又作為儒門修士顧忌佛門和道門兩大勢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想不到,這木棺中的死者,居然是被玄衣真君所殺。。。。。。”悟虛若有所思之際,圓通聲音又起,“逝者如是乎,生者何以堪?這便是因果,這便是劫數使然!”悲戚之中,透著深深的無奈。
悟虛不禁朝著圓通望去。隻見圓通雙眼微閉,合掌向天。天上漂浮著濃濃的死氣,看似淡薄,看久了方覺得厚重如山。
望著一臉痛苦和無奈的圓通,悟虛眼前立刻浮現出昨夜上山參與那場法事的那些東瀛人。
這時候的東瀛人,也夠悲劇的。東瀛扶桑,從古至今,因為地理的原因,四麵環海,地震、海嘯等天災不斷,都有一種困獸般的島民心態,外表內斂、敬天守禮,實則多暴躁,乃至兇狠,隨意生死。
如今這個時候,許多異國異族的修士,在島上橫行無忌,唿風喚雨,任意生死。再加上最近出現在上空淡灰雲氣,遮天蔽日,經久不散,益發讓這些人有種不好的預感。
悟虛看得出來,那名死去的武士,應該在當地東瀛人中間戰力不凡,頗有聲望,不然也不會有形形色色的人,深夜前來祭奠。隻不過,這樣一位被加以崇敬和厚望的武士,卻被玄衣真君隨手一指,靈氣化劍,死得不能再死。真的是逝者如是乎,生者何以堪?
今夜東瀛人這場法事,與其說超度亡靈,倒更不如說超度活著的自己,更像一場集體慰藉或祈福。雖然平時各自做著各自的角色和事情,嬉笑怒罵一樣不少,夜深人靜時候麵目便呆板可憎起來,猶如一具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所謂心已絕望,模糊了生死界限,似乎隨時都可以去死,隻為那傳說中的來世?
悟虛細細想來,從先前的可憐,忽然不寒而栗,隻覺這蘭若寺好似有無數厲鬼,陰森無比。
正所謂
死氣深沉人不疑,山風嗚唿唱誦急。
往生咒念千百遍,隻求來世心已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