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後唐末帝李從珂不吃他這一套,趙德鈞心一橫,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不肯繼續率軍援救張敬達,試圖投靠契丹。


    他給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送去大批財物,乞求耶律德光舍棄石敬瑭,支持他做中原的皇帝。


    當時的耶律德光已經許諾了幫助石敬瑭,因為石敬瑭答應割讓給他的燕雲十六州之地的誘惑實在太大。但是看見趙德鈞送來的那無數寶物珍玩後,耶律德光又動了心,加上他也害怕趙德鈞截斷契丹人迴草原的退路,於是便猶豫起來,這才有桑維翰出使契丹的故事。


    桑維翰得到消息,憂心如焚,如果耶律德光真的被趙德鈞的使者說服,拋棄石敬瑭,轉而支持趙德鈞,那河東大軍的軍心立刻就會崩潰,石敬瑭也會很快被後唐朝廷的大軍所平定。


    千鈞一發之際,桑維翰趕忙到耶律德光的大帳前,在大帳前哭訴了一天,勸說耶律德光遵守先前的諾言,終於使耶律德光下定了決心,繼續支持石敬瑭,迴絕了趙德鈞的使者。


    由於增援的部隊遲遲不到,導致軍心不穩,張敬達的屬將楊光遠趁機發動兵變,殺死了張敬達,然後率眾投降了契丹。


    張敬達戰敗,趙德鈞罪不容恕,後唐皇帝李從珂大怒,收迴了他的屬地。趙德鈞父子隻剩下手中的兵馬,為了立足,他和趙延壽攻占了潞州,做為暫時的容身之地。


    但他的所作所為讓趙德鈞父子軍心盡失,麾下將士們很失望,不少將領紛紛率兵離他而去,小小的潞州也難以固守,趙德鈞父子無奈,隻得投降了契丹,以求保全性命。


    投降契丹的趙德鈞父子被押赴北方草原,受到契丹皇太後述律平的斥責與羞辱,一年後,趙德鈞病死在了草原上,做了那異鄉之鬼。


    杜重威不可能不知道趙德鈞的事情,既然如此,他為何要這麽做?


    忽然之間,李風雲想起了野狐禪所說的一段話:“很多時候,人們總以為自己是最僥幸的那一個。看看史書留下的那些借鑒例子,就會發現何其可笑,簡直是導人入歧途。比如臥薪嚐膽,比如破釜沉舟,這種例子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卻被人當做理所當然。


    可憐那些被這些例子迷惑的人們,將一條懸崖邊的羊腸小道,當做了康莊大道,隻看到成功的那一兩個例子,卻看不到那無數失敗者的屍骨。真是可笑之極!


    此之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也許近在眼前石敬瑭奪得天下的例子太過誘人,讓野心勃勃的梟雄們忍不住效仿,他們卻不知道,任何的成功,往往都隻是唯一的,東施效顰也罷,南施效顰也好,到頭來難免是水月鏡花,夢幻一場。


    為何是這樣?


    野狐禪沒有說,李風雲也想不明白。


    也許是那些史書記載得不對,隻記載了最表麵的東西,卻將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深藏於文字之下,甚至有意或者無意中忽略掉了。這也難怪,那些寫史書的人,又有幾人懂得真正的曆史呢?


    李風雲仔細問了一下十七具體的情況,據十七說,兩個多月前,黑衣衛得到一個情報,幽州一名商人最近在開封活動頻繁,而這名商人,十七知道,其實是為趙延壽服務的。


    十七心中有了警覺,擔心此人收買朝中的大臣,對杜重威不利,於是派出大量的人手仔細探查,在損失數名精銳探子之後,終於得知趙延壽見耶律德光被晉國打敗,認為契丹國的國勢已經衰落,而且最近耶律德光對他又越來越不信任,所以心中有所怨恨,所以私下與晉國朝廷接觸,想要歸順晉國,並將燕雲十六州獻於大晉。


    十七當然不信,雖說最近從契丹那邊的確傳來一些耶律德光處罰趙延壽的消息,但十七並不認為趙延壽會因此而背叛耶律德光。


    契丹的國勢怎樣,十七怎會不知?雖然陽城之戰重挫了契丹鐵騎,但由於,契丹的根本並沒受到太大的損傷。相反,因為從大晉劫掠去了大量金銀財寶和人口,契丹的國力反而有所提升。


    趙延壽不是傻子,一個搖搖欲墜的晉國,和一個欣欣向榮的契丹,該選擇哪一個,不問也會知道。


    再說,耶律德光給趙延壽的權勢,晉國根本不可能給,如果投靠了晉國,趙延慶非但得不到好處,反而要麵臨與契丹開站的危險。趙延壽的部屬雖然強悍,但比起契丹鐵騎來說,還是要差那麽一截。


    無論從哪方麵看,趙延壽都不是一個位了中原而願意犧牲自己利益的人。


    所以,十七將自己所探知的情況迅速報知了杜重威,誰料道杜重威不以為意,而且嚴令十七不許黑衣衛再調查此事,更不許十七插手此事。


    無奈之下,十七隻好來找李風雲。


    李風雲道:“十七,杜帥尚且不信,我又能做什麽?”


    “證據!”十七答道,“蛛絲馬跡。”


    蛛絲馬跡,談何容易,杜重威都不願揭穿此事,真不知十七為何會這般著急。


    “有用嗎?”李風雲苦笑一聲,找到證據又如何,無論是杜重威,還是石重貴,相不相信這事,全在於他願不願意相信。


    杜重威之所以不願揭穿此事,多半是因為他覺得此事有利用的價值。而石重貴則是要證明自己,如果他能將從石敬瑭手中失去的燕雲十六州奪迴來,就能真正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兩人一個想要從中漁利,一個一廂情願,即使真查出了什麽,有能怎麽樣?


    更何況,這麽大的事,李風雲不相信劉知遠、李守貞、永固宮主他們一點察覺也沒有。他們沒有任何動靜,他與十七又算哪根蔥,庸人自擾?


    “不查清楚,中原大敗,主上首當其衝,罪責難逃。”十七答道,“查清楚,有所預備總好過沒有。”


    李風雲長歎一口氣,他明白十七的想法,如果說十七不知道杜重威的想法,那也未免太低估十七的智慧了,顯然,十七並不同意杜重威的做法,所以才會違抗杜重威的命令,將這個情況偷偷告知李風雲,希望李風雲能代他接手調查此事。


    這世上究竟是怎麽了,當其位者,一個個隻顧著自己的利益,較勁心思地撈取好處,根本不在乎迫在眉睫的危險,也許他們認為,即使最壞的情況發生了,倒黴的其實還是老百姓,他們最多換一杆旗幟,依然能夠高官得做,富貴得享。如果運氣好,渾水摸魚,說不定能摸到一條大魚,皇帝輪流坐,誰說就不能到他家?


    這就好比是一場棋局,上場廝殺的是棋子,對於棋手來說,損失多少棋子,損失誰的棋子,其實跟他們關係不大。


    正是有這些棋手,使民不知有其國,國不知有其民,此之謂國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驍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龍擺尾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龍擺尾巴並收藏驍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