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邊吹來的風吹過京觀,那腥臭的氣味撲麵而來。
崇禎壓根不在乎這腥臭的味道。
張之極他們這些人站在崇禎的身後,笑得就像是菊花一樣。
自從建奴興起之後,幾乎沒有過這樣的戰績。
別說是從建奴興起了,從萬曆開始,就很少見到這種戰果了。
“陣斬兩千餘,如此大勝,
世所罕見!”
崇禎一臉興奮的從這些人頭當中拿起一個,仔細端詳。
按照剛才楊嗣昌說的那些,認認真真的看著這些人頭。
壓根沒有在乎人頭上麵的那些肮髒汙垢。
楊嗣昌站在他的旁邊,不停的介紹著這些人頭來曆。
甚至還在一旁吹噓自己這些人在戰場上有多麽的英勇神武,吹噓自己這些人有多厲害。
身後的張之極時不時出言“提醒”,以證明京營人馬不差。
崇禎哪裏還能聽進去他們所說的這些話?
心思全放在了眼前的人頭上,
滿腦子都是光宗耀祖,
中興大明。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對這兩個詞語無動於衷,
尤其是崇禎。
尤其是大明兵馬疲弊這麽多年以來,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勝利。
將手中的那顆人頭扔下,崇禎拍著楊嗣昌的肩膀,興奮的道:“你們的捷報,朕已經看了,很好。
這一仗打出了朝廷的威風,打出了大明的厲害!你作為兵部尚書,這幾天趕緊製定封賞條例吧!
製定完之後,拿給朕看!”
說完話之後,崇禎又圍繞著京觀不停轉悠。
這還不過癮,甚至還讓人把那些大纛旗拿了過來。
這些旗幟可都是敵軍將領象征,奪旗之功,僅次於陣斬敵軍將領。
整整一整天,
崇禎都處在興奮之中。
他甚至還讓人帶著這些建奴人頭人,
在京城街道上轉悠。
他想要讓京城當中的那些百姓,
都知道他的豐功偉績。
和京城的熱鬧不同,孫傑這裏平靜很多。
派出去的夜不收,也及時將建奴行蹤稟報迴去。
如今,
皇太極領著兵馬往西跑了,沒有和孫傑交手的意思,速度很快,態度很果決。
皇太極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正藍旗失敗之後,他並沒有急著為正藍旗報仇。
皇太極沒有和孫傑親自交手過,但豪格的戰損情況擺在那裏。
沒有親眼見到戰場,可損失是實打實的。
尤其是那些潰兵說,連孫傑兵馬都沒有碰上,這就更讓人難以接受。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沒有把孫傑放在眼中。
在他的眼裏,孫傑和普通的明軍沒有什麽區別。
可豪格的那場戰事,卻讓他徹底的變了心思。
四千人在麵對六千精銳時,不僅沒有落得下風,反而還能將他們這些人壓著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說明了他們的實力。
結果已經知道了,沒有必要再派人過去試探。
既然他是一個硬骨頭,那就避開他,避免和他正麵交鋒。
這次帶來的兵馬數量很多不假,可一場遭遇戰,就損失了四千人和兩員大將。
要是再不管不顧,恐怕損失會更多。
建奴人口數量很少,要是死得多了,恐怕就會從內部不攻自破。
除此之外,他還給多爾袞送了一道軍令。
讓他停止進攻通州,率領軍隊直接南下,前往山東等地,同時說明了一下孫傑兵馬情況。
建奴這次入關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劫掠百姓劫掠物資。
眼瞅著就要過冬,如果不能多搶一些物資迴去,恐怕今年不好過。
為了傳達這個消息,皇太極也耗費了不少精力。
皇太極和多爾袞一方在北,一方在東,中間還隔著一個孫傑,所以必須要繞過他。
等他的令兵繞了一大截道路後,多爾袞距離通州已經不遠了。
孫傑沒有貿然讓軍隊前進追擊皇太極,他收到了多爾袞從青山口關破關而入,正往通州而來的消息。
甚至已經知道了多爾袞到了哪裏。
多爾袞攻破京城之後,一直往京城這邊而來,如今距離通州不遠了。
這可是一個大好時機,皇太極跑了,那就去打多爾袞。
……
太陽高升,多爾袞騎著戰馬,走在去京城的路上。
這一路,他非常的輕鬆和愜意。
攻破薊遼重鎮之後,他俘虜了差不多兩萬百姓,將薊遼重鎮當中囤積的那些糧食全部繳獲。
有了糧食,之前的那些擔心全部煙消雲散。
他可以騰出手來,將注意力放在攻打京城的事上。
他的身後是三河縣,前幾天,他攻破了這個縣城。
手段和皇太極差不多,縣城當中的那些老弱,全部死在了他的手中。
青壯被他全部裹挾,連帶著城中的富戶,也全都被他搶劫一空。
雖說治理天下和這些士紳脫不了關係,可目前這些建奴怎麽可能會想到這些事呢?
在他們眼中,這些士紳富戶不過是一頭又一頭的肥羊罷了。
三河縣之前鬧過災,裏麵的百姓沒有多少。
青壯和壯婦,如今也隻有一萬來人。
手中現在有三萬多精壯百姓,隊伍略顯臃腫。
太陽光照射在他的棉布甲上,胸口上的護心鏡閃閃發光。
三河縣在通州東邊,兩者之間沒多少距離。
如果全速前進,兩天之內,便能兵臨京城城下。
如今隊伍當中多了這些百姓,速度可能會慢一些。
“三萬青壯,有了這些人,咱們大清,可要舒服很多啊!”
騎在戰馬上的多爾袞向前方眺望,一臉喜色。
他的弟弟多鐸跟在他的身後,一臉笑容。
“這些百姓全部都是咱們兩白旗搶的,迴去之後要想辦法留在咱們兩白旗,不能讓皇太極搶走!”
一說到皇太極,多鐸便謹慎許多。
這不是皇太極第一次幹這種事了,之前那幾次入寇,在出發前,皇太極總會說,你們搶到的那些人口全部都歸到你們麾下,可等到了遼東,卻根本不是那麽一迴事兒。
人口當中的那些青壯以及壯婦,全部會被皇太極抽走,隻剩下一些良莠不齊的貨色。
多爾袞他們這些人心裏當然不爽,卻無可奈何。
皇太極手中的兵馬強盛,實力強大,他們除了遵從,還能有什麽辦法?
說著說著,多鐸就開始破口大罵。
周圍全部都是他們的親信,自然也不用害怕這話傳到皇太極的耳朵中。
遠處傳來的馬蹄聲,隻見幾個穿著明黃色鎧甲的士兵朝著這邊而來。
一眼就認出了他們的來曆。
黃色的鎧甲,除了正黃旗的士兵之外,還能是誰呢?
多爾袞停下了隊伍,靜靜的在那裏等待著。
驗查身份之後,這個傳令兵被帶到了多爾袞身前,從懷中取出了皇太極發下的令旨。
接過來一看,多爾袞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我已經知曉,你們趕緊迴去複命吧!”
多爾袞朝眼前這幾個人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可以離開了。
甚至都不願意讓他們留下來喝一杯熱水。
這幾個傳令士兵雖然心有不滿,可也不敢說什麽,調轉方向,打馬離去。
“你看看,你看看這上麵寫的是什麽!”
多爾袞把手中的軍令交給了多鐸,臉色一下子就陰了下來。
皇太極的令旨很簡單,就是說明了一下孫傑的情況,以及正藍旗的傷亡情況,順便讓多爾袞避開孫傑,南下山東。
“讓咱們去山東,好端端的憑什麽讓咱們去山東?!
上麵還說,正藍旗士兵和孫傑兵馬相抗,損失四千人,這不是扯淡的嗎?”
多爾袞一點也不相信。
從來沒見過這事,一下子損失四千人,就跟鬧著玩一樣。
他非常清楚豪格的實力,也非常清楚正藍旗的實力。
因為正藍旗以及兩黃旗當中有很多牛錄,都是從他麾下分出去的。
“太扯了,我看,事情永遠沒有那麽簡單!
先不說皇太極讓咱們去山東的真實目的是什麽,光是後麵這個戰損情況,就無法讓人信服。”
多鐸拿著手中的軍報,臉色也非常差。
“那咱們到底該如何,是聽他的命令南下去山東,還是接著攻打京城?”多鐸看向多爾袞。
多爾袞看向京城方向,皺眉沉思。
他這個人也有幾分本事,曆史上的建奴能夠入關入主中原,他的功勞很大。
沒有他,可能建奴就沒有辦法坐穩江山。
他的大腦飛速運轉,在想皇太極這份軍報的真實目的。
良久之後,他說道:“這封軍報有問題,有很大的問題。”
“怎麽說?”多鐸急忙詢問。
多爾袞解釋道:“如果明軍的兵馬真的有他說的那麽厲害,那咱們當務之急不應該是南下山東,而是向東或者向北。
如果咱們南下山東,這支兵馬直接橫在咱們的頭頂上,咱們該如何?哪怕這支兵馬什麽也不做,甚至都不用主動攻擊咱們,咱們也受不了。
封住咱們後退必經之路,徹底把咱們困死在偽明內部,等到各地勤王的兵馬一來,咱們就徹底敗了!”
多鐸悚然而驚,他倒是沒有想到這個結果。
“那咱們該怎麽辦?”多鐸急了。
多爾袞接著說道:“皇太極他帶著兵馬往西邊去了,西邊是什麽?西邊是宣府,西邊是大同。
這兩個地方早已經被晉商上上下下掏的差不多了,如果他被孫傑的兵馬追擊,有晉商這些人幫助,再加上距離草原很近,他們可以隨時出關,科爾沁也可以隨時接應。
可咱們呢?咱們該怎麽辦?去了山東之後很有可能就迴不來了!
先不說孫傑兵馬有沒有這麽強悍,根據皇太極發的這封令旨上的內容來看,咱們萬不可這樣做!
要是真如皇太極所言,孫傑兵馬著實厲害,那咱們就不應該南下去山東。
若是沒有皇太極說的那般厲害,他又為什麽給咱們發這樣一封令旨?!”
多爾袞愁容滿麵,一時之間竟然不知所措。
不管怎麽看,這封令旨在他眼中都有問題。
皇太極的這封令旨在皇太極的立場上,確實沒有什麽問題。
孫傑以四千餘人的兵力,硬撼建奴六千兵馬,立於不敗之地,甚至還造成了四千人的損失。
這時多爾袞如果碰上,結果不會比正藍旗好到哪裏去。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避開,南下山東,劫掠山東等地。
皇太極領著兵馬遊弋在京城附近,吸引大明朝廷注意。
在皇太極看來,孫傑畢竟是朝廷兵馬,有自己在這邊吸引,以崇禎的性格,肯定會讓孫傑留在這裏,從而抽不出工夫去其他地方。
憑借著多爾袞的實力,其他明軍哪裏敢出城?到時候,縱橫山東如出入無人之境,大肆劫掠。
等搶的差不多了,再想辦法出關。
皇太極想的很好,可沒在令旨上寫明白。
原因很簡單。
孫傑現在橫在他和多爾袞之間,要是寫的太詳細,被孫傑截獲,那這個辦法就會失效。
有時候,軍令就是短小精悍,以傳達目的為主。至於原由,抱歉,不需要。
皇太極原本以為,多爾袞領兵打仗這麽多年,能想明白這些問題,可萬萬沒想到,多爾袞不僅沒按照他想的那樣來,甚至還朝著另外一個方向發展。
究其原因,問題還是出在那個“正藍旗損失四千餘”上。
這個離譜的戰績,從建奴造反開始就沒見到過幾次,崇禎登基之後,一次都沒見過,多爾袞如何會相信?!
“咱們怎麽辦?咱們都過了三河了,馬上就到通州了!”
多鐸很明顯沒有穩住心態,一臉焦急。
多爾袞也有些迷茫。
去通州吧,萬一皇太極說的是真的,那豈不是往火坑裏跳。
要是不去通州吧,誰知道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
出發時製定的計劃,不是這樣的!
“這個皇太極,壓根沒憋好屁!誰知道他心裏想的什麽!去山東,他為什麽不去山東?!
還損失四千人,要是損失四千人,他早就跑了,還去什麽西邊!”
多鐸不停的抱怨著。
“當年,阿瑪給咱們留下來的這些兵馬,被他皇太極弄走了多少?
要是這次咱們去山東失利,萬一他把這個責任扣在咱們腦袋上?咱們手中的兵馬還能剩下?!
要知道,他令旨上的內容,和出發前的計劃無關啊!”
崇禎壓根不在乎這腥臭的味道。
張之極他們這些人站在崇禎的身後,笑得就像是菊花一樣。
自從建奴興起之後,幾乎沒有過這樣的戰績。
別說是從建奴興起了,從萬曆開始,就很少見到這種戰果了。
“陣斬兩千餘,如此大勝,
世所罕見!”
崇禎一臉興奮的從這些人頭當中拿起一個,仔細端詳。
按照剛才楊嗣昌說的那些,認認真真的看著這些人頭。
壓根沒有在乎人頭上麵的那些肮髒汙垢。
楊嗣昌站在他的旁邊,不停的介紹著這些人頭來曆。
甚至還在一旁吹噓自己這些人在戰場上有多麽的英勇神武,吹噓自己這些人有多厲害。
身後的張之極時不時出言“提醒”,以證明京營人馬不差。
崇禎哪裏還能聽進去他們所說的這些話?
心思全放在了眼前的人頭上,
滿腦子都是光宗耀祖,
中興大明。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對這兩個詞語無動於衷,
尤其是崇禎。
尤其是大明兵馬疲弊這麽多年以來,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勝利。
將手中的那顆人頭扔下,崇禎拍著楊嗣昌的肩膀,興奮的道:“你們的捷報,朕已經看了,很好。
這一仗打出了朝廷的威風,打出了大明的厲害!你作為兵部尚書,這幾天趕緊製定封賞條例吧!
製定完之後,拿給朕看!”
說完話之後,崇禎又圍繞著京觀不停轉悠。
這還不過癮,甚至還讓人把那些大纛旗拿了過來。
這些旗幟可都是敵軍將領象征,奪旗之功,僅次於陣斬敵軍將領。
整整一整天,
崇禎都處在興奮之中。
他甚至還讓人帶著這些建奴人頭人,
在京城街道上轉悠。
他想要讓京城當中的那些百姓,
都知道他的豐功偉績。
和京城的熱鬧不同,孫傑這裏平靜很多。
派出去的夜不收,也及時將建奴行蹤稟報迴去。
如今,
皇太極領著兵馬往西跑了,沒有和孫傑交手的意思,速度很快,態度很果決。
皇太極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正藍旗失敗之後,他並沒有急著為正藍旗報仇。
皇太極沒有和孫傑親自交手過,但豪格的戰損情況擺在那裏。
沒有親眼見到戰場,可損失是實打實的。
尤其是那些潰兵說,連孫傑兵馬都沒有碰上,這就更讓人難以接受。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沒有把孫傑放在眼中。
在他的眼裏,孫傑和普通的明軍沒有什麽區別。
可豪格的那場戰事,卻讓他徹底的變了心思。
四千人在麵對六千精銳時,不僅沒有落得下風,反而還能將他們這些人壓著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說明了他們的實力。
結果已經知道了,沒有必要再派人過去試探。
既然他是一個硬骨頭,那就避開他,避免和他正麵交鋒。
這次帶來的兵馬數量很多不假,可一場遭遇戰,就損失了四千人和兩員大將。
要是再不管不顧,恐怕損失會更多。
建奴人口數量很少,要是死得多了,恐怕就會從內部不攻自破。
除此之外,他還給多爾袞送了一道軍令。
讓他停止進攻通州,率領軍隊直接南下,前往山東等地,同時說明了一下孫傑兵馬情況。
建奴這次入關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劫掠百姓劫掠物資。
眼瞅著就要過冬,如果不能多搶一些物資迴去,恐怕今年不好過。
為了傳達這個消息,皇太極也耗費了不少精力。
皇太極和多爾袞一方在北,一方在東,中間還隔著一個孫傑,所以必須要繞過他。
等他的令兵繞了一大截道路後,多爾袞距離通州已經不遠了。
孫傑沒有貿然讓軍隊前進追擊皇太極,他收到了多爾袞從青山口關破關而入,正往通州而來的消息。
甚至已經知道了多爾袞到了哪裏。
多爾袞攻破京城之後,一直往京城這邊而來,如今距離通州不遠了。
這可是一個大好時機,皇太極跑了,那就去打多爾袞。
……
太陽高升,多爾袞騎著戰馬,走在去京城的路上。
這一路,他非常的輕鬆和愜意。
攻破薊遼重鎮之後,他俘虜了差不多兩萬百姓,將薊遼重鎮當中囤積的那些糧食全部繳獲。
有了糧食,之前的那些擔心全部煙消雲散。
他可以騰出手來,將注意力放在攻打京城的事上。
他的身後是三河縣,前幾天,他攻破了這個縣城。
手段和皇太極差不多,縣城當中的那些老弱,全部死在了他的手中。
青壯被他全部裹挾,連帶著城中的富戶,也全都被他搶劫一空。
雖說治理天下和這些士紳脫不了關係,可目前這些建奴怎麽可能會想到這些事呢?
在他們眼中,這些士紳富戶不過是一頭又一頭的肥羊罷了。
三河縣之前鬧過災,裏麵的百姓沒有多少。
青壯和壯婦,如今也隻有一萬來人。
手中現在有三萬多精壯百姓,隊伍略顯臃腫。
太陽光照射在他的棉布甲上,胸口上的護心鏡閃閃發光。
三河縣在通州東邊,兩者之間沒多少距離。
如果全速前進,兩天之內,便能兵臨京城城下。
如今隊伍當中多了這些百姓,速度可能會慢一些。
“三萬青壯,有了這些人,咱們大清,可要舒服很多啊!”
騎在戰馬上的多爾袞向前方眺望,一臉喜色。
他的弟弟多鐸跟在他的身後,一臉笑容。
“這些百姓全部都是咱們兩白旗搶的,迴去之後要想辦法留在咱們兩白旗,不能讓皇太極搶走!”
一說到皇太極,多鐸便謹慎許多。
這不是皇太極第一次幹這種事了,之前那幾次入寇,在出發前,皇太極總會說,你們搶到的那些人口全部都歸到你們麾下,可等到了遼東,卻根本不是那麽一迴事兒。
人口當中的那些青壯以及壯婦,全部會被皇太極抽走,隻剩下一些良莠不齊的貨色。
多爾袞他們這些人心裏當然不爽,卻無可奈何。
皇太極手中的兵馬強盛,實力強大,他們除了遵從,還能有什麽辦法?
說著說著,多鐸就開始破口大罵。
周圍全部都是他們的親信,自然也不用害怕這話傳到皇太極的耳朵中。
遠處傳來的馬蹄聲,隻見幾個穿著明黃色鎧甲的士兵朝著這邊而來。
一眼就認出了他們的來曆。
黃色的鎧甲,除了正黃旗的士兵之外,還能是誰呢?
多爾袞停下了隊伍,靜靜的在那裏等待著。
驗查身份之後,這個傳令兵被帶到了多爾袞身前,從懷中取出了皇太極發下的令旨。
接過來一看,多爾袞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我已經知曉,你們趕緊迴去複命吧!”
多爾袞朝眼前這幾個人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可以離開了。
甚至都不願意讓他們留下來喝一杯熱水。
這幾個傳令士兵雖然心有不滿,可也不敢說什麽,調轉方向,打馬離去。
“你看看,你看看這上麵寫的是什麽!”
多爾袞把手中的軍令交給了多鐸,臉色一下子就陰了下來。
皇太極的令旨很簡單,就是說明了一下孫傑的情況,以及正藍旗的傷亡情況,順便讓多爾袞避開孫傑,南下山東。
“讓咱們去山東,好端端的憑什麽讓咱們去山東?!
上麵還說,正藍旗士兵和孫傑兵馬相抗,損失四千人,這不是扯淡的嗎?”
多爾袞一點也不相信。
從來沒見過這事,一下子損失四千人,就跟鬧著玩一樣。
他非常清楚豪格的實力,也非常清楚正藍旗的實力。
因為正藍旗以及兩黃旗當中有很多牛錄,都是從他麾下分出去的。
“太扯了,我看,事情永遠沒有那麽簡單!
先不說皇太極讓咱們去山東的真實目的是什麽,光是後麵這個戰損情況,就無法讓人信服。”
多鐸拿著手中的軍報,臉色也非常差。
“那咱們到底該如何,是聽他的命令南下去山東,還是接著攻打京城?”多鐸看向多爾袞。
多爾袞看向京城方向,皺眉沉思。
他這個人也有幾分本事,曆史上的建奴能夠入關入主中原,他的功勞很大。
沒有他,可能建奴就沒有辦法坐穩江山。
他的大腦飛速運轉,在想皇太極這份軍報的真實目的。
良久之後,他說道:“這封軍報有問題,有很大的問題。”
“怎麽說?”多鐸急忙詢問。
多爾袞解釋道:“如果明軍的兵馬真的有他說的那麽厲害,那咱們當務之急不應該是南下山東,而是向東或者向北。
如果咱們南下山東,這支兵馬直接橫在咱們的頭頂上,咱們該如何?哪怕這支兵馬什麽也不做,甚至都不用主動攻擊咱們,咱們也受不了。
封住咱們後退必經之路,徹底把咱們困死在偽明內部,等到各地勤王的兵馬一來,咱們就徹底敗了!”
多鐸悚然而驚,他倒是沒有想到這個結果。
“那咱們該怎麽辦?”多鐸急了。
多爾袞接著說道:“皇太極他帶著兵馬往西邊去了,西邊是什麽?西邊是宣府,西邊是大同。
這兩個地方早已經被晉商上上下下掏的差不多了,如果他被孫傑的兵馬追擊,有晉商這些人幫助,再加上距離草原很近,他們可以隨時出關,科爾沁也可以隨時接應。
可咱們呢?咱們該怎麽辦?去了山東之後很有可能就迴不來了!
先不說孫傑兵馬有沒有這麽強悍,根據皇太極發的這封令旨上的內容來看,咱們萬不可這樣做!
要是真如皇太極所言,孫傑兵馬著實厲害,那咱們就不應該南下去山東。
若是沒有皇太極說的那般厲害,他又為什麽給咱們發這樣一封令旨?!”
多爾袞愁容滿麵,一時之間竟然不知所措。
不管怎麽看,這封令旨在他眼中都有問題。
皇太極的這封令旨在皇太極的立場上,確實沒有什麽問題。
孫傑以四千餘人的兵力,硬撼建奴六千兵馬,立於不敗之地,甚至還造成了四千人的損失。
這時多爾袞如果碰上,結果不會比正藍旗好到哪裏去。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避開,南下山東,劫掠山東等地。
皇太極領著兵馬遊弋在京城附近,吸引大明朝廷注意。
在皇太極看來,孫傑畢竟是朝廷兵馬,有自己在這邊吸引,以崇禎的性格,肯定會讓孫傑留在這裏,從而抽不出工夫去其他地方。
憑借著多爾袞的實力,其他明軍哪裏敢出城?到時候,縱橫山東如出入無人之境,大肆劫掠。
等搶的差不多了,再想辦法出關。
皇太極想的很好,可沒在令旨上寫明白。
原因很簡單。
孫傑現在橫在他和多爾袞之間,要是寫的太詳細,被孫傑截獲,那這個辦法就會失效。
有時候,軍令就是短小精悍,以傳達目的為主。至於原由,抱歉,不需要。
皇太極原本以為,多爾袞領兵打仗這麽多年,能想明白這些問題,可萬萬沒想到,多爾袞不僅沒按照他想的那樣來,甚至還朝著另外一個方向發展。
究其原因,問題還是出在那個“正藍旗損失四千餘”上。
這個離譜的戰績,從建奴造反開始就沒見到過幾次,崇禎登基之後,一次都沒見過,多爾袞如何會相信?!
“咱們怎麽辦?咱們都過了三河了,馬上就到通州了!”
多鐸很明顯沒有穩住心態,一臉焦急。
多爾袞也有些迷茫。
去通州吧,萬一皇太極說的是真的,那豈不是往火坑裏跳。
要是不去通州吧,誰知道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
出發時製定的計劃,不是這樣的!
“這個皇太極,壓根沒憋好屁!誰知道他心裏想的什麽!去山東,他為什麽不去山東?!
還損失四千人,要是損失四千人,他早就跑了,還去什麽西邊!”
多鐸不停的抱怨著。
“當年,阿瑪給咱們留下來的這些兵馬,被他皇太極弄走了多少?
要是這次咱們去山東失利,萬一他把這個責任扣在咱們腦袋上?咱們手中的兵馬還能剩下?!
要知道,他令旨上的內容,和出發前的計劃無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