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拿眼睛瞟了一下陸七嬸的家裏,隻見陳杜娟一個閃身,抱著孩子進屋去了。
陸七嬸皺了皺眉頭,又瞅了瞅崔氏,崔氏正在把車上的東西往家裏搬沒看到。
陸七嬸歎口氣,擺擺手:“行了,弟妹,走了一天我們也累了,迴了。”
跟著他們一起去城裏看望路梓潼的隻有陳杜娟,除了她,沒別人傳。
隻是陳杜娟畢竟是她孫媳婦,她不希望一家人不和睦,陸七嬸不想追究。
再說崔氏和趙小鳳,迴到家裏,一個開始琢磨釀醬油,一個開始琢磨做豆腐皮。
崔氏的可以大量做了,但是她一時人手不夠,就想著讓兩個兒子和媳婦幫忙。
楊柳葉和陸俊華去賣包子還沒有迴來。
陸俊鵬正在熬山楂。
閑人就隻剩下陳杜娟了。
崔氏站在院子裏喊:“大郎家的,你出來一下。”
陳杜娟正在屋裏給孩子喂奶,聽到崔氏的喊聲,心裏猛然一哆嗦,孩子的奶掉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陳杜娟又趕緊把孩子給喂了,抱著孩子出來了。
“娘……”
崔氏看到陳杜娟正在奶孩子,想了想,還是不用她了,可是一個人幹活還是太累。
“你趕緊把孩子哄睡,幫我把都搬出來泡上,小五說了,要我先釀五十斤醬油那,豆子泡上後,我再去刷個水缸,你再哄孩子。”
其實不過是從地窖把大豆搬出來,那麽一點活,陳杜娟不想幹。
“娘,嘟嘟還沒睡那。”
“我不是說讓你把他哄睡嗎?”崔氏不耐煩道。
開始滿院子找水缸,當初路梓潼釀酒用的水缸還在,有兩個空了,她正好用上。
“那嘟嘟要是不睡那。”陳杜娟又說。
崔氏剛找到水缸,準備搬到去刷,聽到陳杜娟的迴話,瞬間明白了她什麽意思。
崔氏也不刷水缸了,起身眯著眼睛看陳杜娟。
“你啥意思?我可告訴你,我們陸家不養閑人,臭蛋現在都已經七八個月,能坐能躺的,你把他放車裏一樣能幹活。”
路梓潼有次迴家,給陸三木一張寶寶推車的圖紙,陸三木手巧,還真給做出來了。
於是小嘟嘟有了自己的座駕。
這裏備注一下,崔氏給孫子起小名叫臭蛋,是依照鄉下的習俗,名賤好養活。
但是路梓潼則覺得嘟嘟好聽,陳杜娟也依照她的想法給孩子叫嘟嘟。
臭蛋,嘟嘟都是孩子的小名。
大家別糾結,誰家孩子還沒幾個好玩兒的小名呢。
陳杜娟嘴裏又嘟囔道:“都不知道心疼孩子。”
崔氏一聽立刻惱了:“好你個陳氏,生了孩子都生嬌貴了,拿你婆婆當丫鬟使,你坐月子我慣著你可以,現在臭蛋都這麽大了,你還拿喬,你身上長懶肉我可不依。”
“給我滾過來,把水缸給刷了,再去把地窖裏的大豆給我弄三大盆出來,臭蛋拿來我抱著。”
陳杜娟委委屈屈的把孩子遞過去,順手在孩子屁股上擰了一把,孩子哇的便哭了。
但是,陳杜娟的小心思怎麽能瞞過崔氏,崔氏接過孩子,一巴掌打在陳杜娟的臉上。
“小賤婦,三天不打你連我孫子都幹掐了,想當少奶奶不幹活,你還沒有那個命,今天老娘要是不好好治你,以後我給你叫娘。”
接下來一天,陳杜娟除了給孩子吃奶之外,一直都被閑著,被崔氏支配者,撿豆子嫌慢,洗衣服嫌不幹淨。
做個飯崔氏也讓陳杜娟去給耿氏打下手,一直忙到天黑。
陳杜娟委屈的眼淚直流。
陸俊鵬忙完了做山楂,就去地裏幹活了,家裏崔氏教訓陳杜娟他才不會管。
晚上,陳杜娟哭得稀裏嘩啦,埋怨陸俊鵬。
“你娘都打我了,你在一旁看著都不管,你還是不是我相公?”
陸俊鵬白了她一眼:“我娘打你自然有她的理由,你見過誰家的媳婦做完月子不幹活,在家清閑的。”
“我娘生完我三弟,月子都沒出,正趕上秋收,就去下地給拉稻米了,你倒好,從生孩子歇到現在,我不說你已經不錯了,你還想我咋樣?”
陳杜娟嗚嗚的哭:“我可給你生了個兒子。”
“那我娘頭上生我兄弟倆那,誰不是兒子,你要是生個女兒倒是嬌貴。你看小五就從來不幹活,誰敢說她,自己沒那個命,就別偷懶。”陸俊鵬不鹹不淡的說陳杜娟。
氣得陳杜娟無話可說。
在陸家,都得幹活,沒有吃閑飯的,除了陸小五之外,但是,誰敢讓她幹活,陸七嬸給她拚命。
抱著孩子,陳杜娟委屈的要命,心中實在不甘,可她也不敢再多說什麽,失了陸俊鵬的心,她就隻有被休妻的下場了。
路梓潼和趙景旭迴到家裏,一起吃了飯。
路梓潼準備歇晌的時候,來到了空間裏。
空間裏沒有什麽變化,除了親密值增加到了三十多。
這些路梓潼都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增加的,第一級的親密值隻有十,第二級的親密值變成了一百。
反正也升不了級,路梓潼還欠了一屁股債,她現在最關心的是能賺多少銀子。
其他都沒邊,醫藥房卻多了很多酒精,碘酒,紗布,消炎藥等基礎的藥品。
直到這個時候,路梓潼突然發現在醫藥房的上麵竟然有個灰色的進度條。
上麵寫著慈善值。
原來醫藥房是根據她的慈善值來升級的,路梓潼給災民施粥,屬於善舉,增加慈善值。
此時,路梓潼才想起,醫藥房的出現,正是因為當初她救了陸家村的稻穀。
她以為是根據她的醫術來升級,還想著怎麽治病救人,沒想到是慈善心。
本來醫者仁心,做大夫的人大都心存善念。
不同的是,醫生可以靠醫術賺錢,而她是靠善舉再升級醫藥房。
這麽下來倒是簡單的多了。
日行一善,還是很好做的,不過堅持下來就難了。
種好的玉米已經長成了,她把玉米種子給收集到倉庫,並不打算出售,她準備在陸家村推廣。
等稻米收完,該種菜的時候,她要種下一畝玉米,試一試畝產千斤的玉米到底在這裏能產多少糧。
從空間裏取出趙景旭的藥,放到一旁,路梓潼想睡覺,卻想起了宋玉瑾說的話。
京城已經快要亂套了,也不知道趙景旭還能在陸家村待上多久。
趙景旭身上有著什麽深仇大恨的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朝廷越亂,趙景旭越能找到他所謂的真相。
他在等。
她也在等。
陸七嬸皺了皺眉頭,又瞅了瞅崔氏,崔氏正在把車上的東西往家裏搬沒看到。
陸七嬸歎口氣,擺擺手:“行了,弟妹,走了一天我們也累了,迴了。”
跟著他們一起去城裏看望路梓潼的隻有陳杜娟,除了她,沒別人傳。
隻是陳杜娟畢竟是她孫媳婦,她不希望一家人不和睦,陸七嬸不想追究。
再說崔氏和趙小鳳,迴到家裏,一個開始琢磨釀醬油,一個開始琢磨做豆腐皮。
崔氏的可以大量做了,但是她一時人手不夠,就想著讓兩個兒子和媳婦幫忙。
楊柳葉和陸俊華去賣包子還沒有迴來。
陸俊鵬正在熬山楂。
閑人就隻剩下陳杜娟了。
崔氏站在院子裏喊:“大郎家的,你出來一下。”
陳杜娟正在屋裏給孩子喂奶,聽到崔氏的喊聲,心裏猛然一哆嗦,孩子的奶掉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陳杜娟又趕緊把孩子給喂了,抱著孩子出來了。
“娘……”
崔氏看到陳杜娟正在奶孩子,想了想,還是不用她了,可是一個人幹活還是太累。
“你趕緊把孩子哄睡,幫我把都搬出來泡上,小五說了,要我先釀五十斤醬油那,豆子泡上後,我再去刷個水缸,你再哄孩子。”
其實不過是從地窖把大豆搬出來,那麽一點活,陳杜娟不想幹。
“娘,嘟嘟還沒睡那。”
“我不是說讓你把他哄睡嗎?”崔氏不耐煩道。
開始滿院子找水缸,當初路梓潼釀酒用的水缸還在,有兩個空了,她正好用上。
“那嘟嘟要是不睡那。”陳杜娟又說。
崔氏剛找到水缸,準備搬到去刷,聽到陳杜娟的迴話,瞬間明白了她什麽意思。
崔氏也不刷水缸了,起身眯著眼睛看陳杜娟。
“你啥意思?我可告訴你,我們陸家不養閑人,臭蛋現在都已經七八個月,能坐能躺的,你把他放車裏一樣能幹活。”
路梓潼有次迴家,給陸三木一張寶寶推車的圖紙,陸三木手巧,還真給做出來了。
於是小嘟嘟有了自己的座駕。
這裏備注一下,崔氏給孫子起小名叫臭蛋,是依照鄉下的習俗,名賤好養活。
但是路梓潼則覺得嘟嘟好聽,陳杜娟也依照她的想法給孩子叫嘟嘟。
臭蛋,嘟嘟都是孩子的小名。
大家別糾結,誰家孩子還沒幾個好玩兒的小名呢。
陳杜娟嘴裏又嘟囔道:“都不知道心疼孩子。”
崔氏一聽立刻惱了:“好你個陳氏,生了孩子都生嬌貴了,拿你婆婆當丫鬟使,你坐月子我慣著你可以,現在臭蛋都這麽大了,你還拿喬,你身上長懶肉我可不依。”
“給我滾過來,把水缸給刷了,再去把地窖裏的大豆給我弄三大盆出來,臭蛋拿來我抱著。”
陳杜娟委委屈屈的把孩子遞過去,順手在孩子屁股上擰了一把,孩子哇的便哭了。
但是,陳杜娟的小心思怎麽能瞞過崔氏,崔氏接過孩子,一巴掌打在陳杜娟的臉上。
“小賤婦,三天不打你連我孫子都幹掐了,想當少奶奶不幹活,你還沒有那個命,今天老娘要是不好好治你,以後我給你叫娘。”
接下來一天,陳杜娟除了給孩子吃奶之外,一直都被閑著,被崔氏支配者,撿豆子嫌慢,洗衣服嫌不幹淨。
做個飯崔氏也讓陳杜娟去給耿氏打下手,一直忙到天黑。
陳杜娟委屈的眼淚直流。
陸俊鵬忙完了做山楂,就去地裏幹活了,家裏崔氏教訓陳杜娟他才不會管。
晚上,陳杜娟哭得稀裏嘩啦,埋怨陸俊鵬。
“你娘都打我了,你在一旁看著都不管,你還是不是我相公?”
陸俊鵬白了她一眼:“我娘打你自然有她的理由,你見過誰家的媳婦做完月子不幹活,在家清閑的。”
“我娘生完我三弟,月子都沒出,正趕上秋收,就去下地給拉稻米了,你倒好,從生孩子歇到現在,我不說你已經不錯了,你還想我咋樣?”
陳杜娟嗚嗚的哭:“我可給你生了個兒子。”
“那我娘頭上生我兄弟倆那,誰不是兒子,你要是生個女兒倒是嬌貴。你看小五就從來不幹活,誰敢說她,自己沒那個命,就別偷懶。”陸俊鵬不鹹不淡的說陳杜娟。
氣得陳杜娟無話可說。
在陸家,都得幹活,沒有吃閑飯的,除了陸小五之外,但是,誰敢讓她幹活,陸七嬸給她拚命。
抱著孩子,陳杜娟委屈的要命,心中實在不甘,可她也不敢再多說什麽,失了陸俊鵬的心,她就隻有被休妻的下場了。
路梓潼和趙景旭迴到家裏,一起吃了飯。
路梓潼準備歇晌的時候,來到了空間裏。
空間裏沒有什麽變化,除了親密值增加到了三十多。
這些路梓潼都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增加的,第一級的親密值隻有十,第二級的親密值變成了一百。
反正也升不了級,路梓潼還欠了一屁股債,她現在最關心的是能賺多少銀子。
其他都沒邊,醫藥房卻多了很多酒精,碘酒,紗布,消炎藥等基礎的藥品。
直到這個時候,路梓潼突然發現在醫藥房的上麵竟然有個灰色的進度條。
上麵寫著慈善值。
原來醫藥房是根據她的慈善值來升級的,路梓潼給災民施粥,屬於善舉,增加慈善值。
此時,路梓潼才想起,醫藥房的出現,正是因為當初她救了陸家村的稻穀。
她以為是根據她的醫術來升級,還想著怎麽治病救人,沒想到是慈善心。
本來醫者仁心,做大夫的人大都心存善念。
不同的是,醫生可以靠醫術賺錢,而她是靠善舉再升級醫藥房。
這麽下來倒是簡單的多了。
日行一善,還是很好做的,不過堅持下來就難了。
種好的玉米已經長成了,她把玉米種子給收集到倉庫,並不打算出售,她準備在陸家村推廣。
等稻米收完,該種菜的時候,她要種下一畝玉米,試一試畝產千斤的玉米到底在這裏能產多少糧。
從空間裏取出趙景旭的藥,放到一旁,路梓潼想睡覺,卻想起了宋玉瑾說的話。
京城已經快要亂套了,也不知道趙景旭還能在陸家村待上多久。
趙景旭身上有著什麽深仇大恨的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朝廷越亂,趙景旭越能找到他所謂的真相。
他在等。
她也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