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大義?
方文舉戰敗的消息,並沒有耽擱多久,很快便傳到了坐鎮聖京市,專等捷報傳來的李玉功耳中,隻不過這一次傳來的並不是捷報。
望著手中的那幾張紙,李玉功忍不住輕輕顫抖起來,李家軍中排名第二的鐵血軍團,居然還不過人家“業餘水平”的選手?如此的結果,不僅是李玉功料想不到,就連當時的方文舉也沒有想到,更別說李家軍中的其他將領了。
可事實就是如此,李玉功手中的這份情報,十分詳細的講明了這場戰鬥的經過,最後還特意點名,方文舉之所以戰敗,實在是“非戰之罪”,而是青衣盟的火力太過強大,並不是人力可以抵擋的。
方文舉少將更是為了,保存李家軍的有生力量,不得已才率眾投降的,雖然李玉功明知道,這樣的說法,是為了保存自己的麵子,不過他的心裏,終究還是因為這句話,而好受了不少。
身為當局軍界最年輕的少帥,李玉功決不允許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敗給任何一個人,陳小二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李玉功決定,率領剩下的二十萬大軍,趕赴廣平縣城,還要和青衣盟一決高下。
為了以防萬一,李玉功更是將三兩裝甲車全部帶齊,如果青衣盟方麵真的有,和自己同樣的武器裝備的話,那麽李玉功也不會因為“非戰之罪”,而像方文舉一樣,敗於陳小二的手中。
至於聖京市的城防,李玉功隻留下了,不到三萬的老弱殘兵用於防守,現如今三國聯軍新敗,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重振旗鼓,再次進犯天朝邊境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玉功才會如此大膽的傾巢而出,和青衣盟做最後的決戰,更何況在天朝沿海邊境一帶,他的另一個心腹,還帶著五萬兵馬駐防,有他在即便三國聯軍突然襲擊,也拖延到李玉功帶兵返迴的時候。
方文舉戰敗的消息,第二天就傳到了李玉功的營帳中,又過了一天,二十萬李家軍已經集合完畢,更是準備好了一切,浩浩蕩蕩的向廣平縣城進發。
至於另一方麵的青衣盟,此時此刻則完全沉溺到,獲勝之後的欣喜中,包括林立和徐立功在內的所有青衣盟高層,全都因為隻用一天的時間,便將李家軍的先鋒部隊剿滅,而大為興奮,青衣盟幫眾的士氣也是大大增加。
在許多幫眾的心目中,青衣盟真的已經達到了,戰無不勝的程度,在天朝實力最強的李家軍都能打敗,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麽樣的勢力,剛和青衣盟正麵相抗?
當然,這隻是青衣盟中大部分人的想法,並不代表全部,很多事實都證明,真理往往都掌握在少數中手中,而這些少數人,也往往是絕對很多事情結局的關鍵人物。
作為青衣盟的首腦和首席智囊,陳小二和莫秋柏自然不會被,眼前這個小小的僥幸勝利,而衝昏了頭腦,他們都知道,先前青衣盟打敗的隻不過是,李家軍的十萬先鋒部隊,在這之後還有李玉功的二十萬大軍要對付。
為了應付人家的先鋒部隊,陳小二就已經將最後的底牌打出去了,可以說現在的陳小二,已經沒有什麽手段,去對付即將到來的二十萬李家軍了。
七色姐妹的情報係統,早已經將李玉功親自率領,二十萬李家軍的消息,告訴了陳小二,不過陳小二和莫秋柏兩人,卻暫時不能將至公之於眾。
倒不是擔心青衣盟的幫眾害怕,而是怕他們不害怕,陳小二擔心的是,他們會因為之前的勝利,而衝昏了頭腦,將即將到來的二十萬李家軍,和之前的十萬先鋒部隊同等相待,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青衣盟就真的距離滅亡不遠了。
陳小二的指揮營帳中,此時此刻隻有他和莫秋柏兩人身在其中,不過兩人卻都是眉頭緊縮,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兩人所思考的是同一件事情,那就是該如何應付,即將到來的二十萬李家軍,根據情報顯示,李玉功手中也有和青衣盟一樣的裝甲車,而且人家的數量還要比青衣盟多兩輛。
本來還想靠著裝甲車取勝的陳小二,在看到這個消息後,立刻拋去了這個念頭,如果真那樣做的話,李家軍自然會受到不少的損傷,但青衣盟肯定會付出滅亡的代價。
一輛裝甲車的威力在大,也打不過人家三輛裝甲車的炮彈三發……
正規軍終究是正規軍,李家軍的背後有整個,天朝政府為其撐腰,無論青衣盟再怎麽努力,也不可能是天朝政府的對手。
這一道理,是陳小二這段時間,才悟出的道理,隻有真正的站在那個高度,你才能感覺到,自己與其之間的距離,並不是之前認為的一步之遙,而是相隔千裏,很多年前之所以會有,稍微努力一下就會趕上的錯覺,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因為你站的不夠高罷了。
現在陳小二和莫秋柏兩人,思考的已經不是勝負的問題,而是該如何做,才能敗的更加的體麵,更加的保存青衣盟的有生力量,以圖以後東山再起。
就在兩人久久想不出辦法的時候,七色姐妹又傳來了一個消息,陳小二看到這則情報後,將之扔到了前麵的桌子上,說道:“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盟主,怎麽了?”在陳小二的示意下,莫秋柏查看了一下那則消息,不過莫秋柏卻不像陳小二那般的喪氣,而是在沉默一陣後,說道:“盟主,這或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解脫的好機會……”
“哦?這話怎麽說?”聽到莫秋柏的話,陳小二頓時精神大振。
“如果這則情報不出錯的話,用不了多久遠在東海的文言智,就會率兵攻打我天朝沿海邊境,到那時李家軍鐵定會迴兵支援,盟主你說,這對我們來說,是不是一個解脫的好機會呢?”自從文言智東逃大海後,陳小二便一直沒有放棄對文言智的找尋。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不久之前陳小二得知,文言智不僅沒有死,反而在東海國混的風生水起,小青更是在文言智和佐佐木的幫助下,成為東海國的第一任女國主。
這個消息著實讓陳小二大為震驚,因為文言智是他陳小二的頭號大敵,文言智過的越好、實力越強,陳小二的日子自然也就不好過了。
不過剛才得到的“文言智即將率領多國聯軍,再次進攻天朝邊境”的消息,更是讓陳小二震驚,在陳小二看來,文言智和他之間雖然是死地,但是對文言智的為人,陳小二還是十分佩服的。
所以在陳小二的認知中,文言智是絕不會做出,有損天朝利益的事情來,即便他已經是東海國中,位高權重的存在,也絕對不會做出那樣的事情。
這一點陳小二一直都深信不疑,不過七色姐妹的情報,卻從來沒有出過差錯 ,一時間陳小二倒是不曉得,該是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還是相信七色姐妹的情報呢?
不過以上的那些事情,都沒有眼前抵抗李家軍的進犯,來的重要的多,聽到莫秋柏的話後,陳小二沉聲說道:“你剛才所說的那些,我不是沒有想過,不過照我看來,李玉功一定會選擇,除掉我們青衣盟這個後患後,才去全力對付那多國聯軍的進犯!”
“話雖這樣說,可是水無常態,事無常形,更有一句話叫做事在人為,如果在短時間內李家軍,不能吞並我青衣盟,並且那時候邊關告急的話,李玉功又當會有什麽樣的選擇?”莫秋柏再次問道。
陳小二不覺有些猶豫:“這……”
“而在李玉功去留不定的猶豫時刻,倘若盟主主動提出休兵罷戰,並且答應李玉功,要和他合兵一處,共同低於外地的話,以盟主之見,那李玉功會反對嗎?”莫秋柏接著問道。
陳小二麵露喜色,說道:“能增強己方的實力,李玉功自然是不會反對的,不過恐怕我們雙方都不可能互相信任,合兵一處反而不利於作戰!”
“那隻不過是一個說辭罷了,盟主大可以讓其在天下人麵下,簽下同盟協議、共阻外敵的協議書,到那時有了一個,天下安危為先的名頭在前麵,即便他李玉功有千百個不願意,在多國聯軍沒有被打退之前,我青衣盟還是安全的,他李玉功就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明著做出有損我青衣盟的事情來!”莫秋柏說道。
直到聽到這裏,陳小二才點著頭說道:“你說的不錯,一旦多國聯軍被打敗,我們雙方的實力都勢必有所損傷,到時候休生養息都閑來不及,更別說在打仗了,可是這些隻不過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罷了,要想實現的話,可不容易啊!”
“盟主難道忘了,我青衣盟的大牢中,還關押著一個大人物嗎?那人可是李玉功身邊的親信啊!如果他肯做我們的說客的話,此事便成功了一半……”莫秋柏提醒道。
陳小二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說道:“傳令下去,設宴招待貴客,有請方文舉方少將赴宴!”
一頓隻有三個人的酒宴,硬是吃了三個多小時才結束,酒足飯飽後的方文舉,被陳小二和莫秋柏兩人親自相送,走出了廣平縣城。
直到相距廣平縣城十裏之後,並沒有看到青衣盟的追兵,那時方文舉才相信,陳小二並不是說說就算的小人,他是真心想放自己迴去,方文舉也從側麵證實了,陳小二在酒宴間,對自己說的那些話,顯然也並不全都是虛言。
在路上絲毫不敢耽擱的方文舉,又走了半天的時間,才在返迴聖京市的路上,遇上了趕往廣平縣城的李家軍。
當得知方文舉居然“逃”迴來之後,興奮過度的李玉功,當即下令全軍休整一天,他自己本人更是來到軍營的大門口,親自迎接方文舉的歸來。
這一下方文舉仿佛變成了得勝而歸的大將軍、大英雄,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李玉功對方文舉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並沒有因為他的戰敗,對方文舉的態度而有絲毫的改變。
又是一頓慶賀方文舉平安歸來的酒宴,雖然方文舉這次歸來,並沒有帶迴來一兵一卒,但是在席間卻沒有一個人,提起這件事情。
正如李玉功在席間所說的那樣,“勝敗乃兵家常事”、“千兵易得、一將難求”,光是這兩句話,便足以讓方文舉對其感恩戴恩、誓死以報了。
酒宴過後李玉功遣散眾人,單獨留下了方文舉,望著坐在自己下首,看起來有些狼狽的方文舉,李玉功漸漸收斂臉上的笑容,沉聲問道:“文舉,你真的是從廣平縣城逃出來的?”
“不敢隱瞞少帥,是青衣盟的盟主陳天放,親自將我送出城的!”在李玉功的麵前,方文舉自然不會說謊話,更何況他也不認為,自己的謊言能夠瞞得過李玉功。
那些從青衣盟“逃”出來的屁話,隻夠哄騙一些不明真相的小卒小將,在李玉功這樣的人眼中,像方文舉這樣的重要人物,青衣盟鐵定會派人嚴加看守,想要逃出來,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李玉功顯然很滿意方文舉的坦承態度,不過對於他的迴答,卻是仍有疑惑,問道:“居然是陳天放親自將你釋放的?他莫非有什麽陰謀不成?”
在眼下的這種形勢下,李玉功想不懷疑,陳小二此舉的目的都不可能。
“少帥明鑒,陳天放有封信讓我捎給少帥……”說著方文舉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了李玉功。
十分好奇的李玉功將信接過之後,仔細的看了一邊,很快看完之後,李玉功大笑著說道:“嗬嗬……他陳天放真是打的好算盤啊!”
說著李玉功已經將信,遞到了方文舉麵前,示意他看一看,不過方文舉卻拒絕道:“這封信的內容是陳天放,當著屬下的麵寫的,所以信中的內容,屬下知道的一清二楚!”
“既然知道,為何還要拿給我看?我的答複你應該知道是什麽……”李玉功有些不悅的說道,他已經意識到,這一次方文舉的選擇了。
隻見方文舉站起來,走到李玉功麵前,十分嚴肅的說道:“少帥,屬下認為陳天放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話,我們李家軍當以國家安危為先才是!”
“國家有危,自然應該以國家安危為先,可是現如今邊境太平,不稱這個時候剿滅國內的禍害,還要等到什麽時候?”李玉功一臉嚴肅的說道。
方文舉繼續說道:“難道少帥一點都沒有接到,關於邊境興兵的情報嗎?”
“自然是沒有的,在我看來,這不過是他陳天放的緩兵之計罷了!文舉,我看你是讓陳天放的假動作迷惑了……”李玉功冷笑一聲說道。
“這……”聽著李玉功那義正言辭的話語,方文舉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輕信陳小二了,可是如果他說的是真的話,也隻能證明李玉功在說謊……
一念至此方文舉頓時嚇了一身冷汗,這個念頭還是第一次,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他的心目中,李玉功從來都是一個,以公為先的大丈夫。
“好了文舉,你剛剛迴來,想必也累了,還是先迴去休息吧!這件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在李玉功的逐客令下,方文舉隻能無奈的退出了,李玉功的營帳。
親眼看著方文舉走出營帳後,李玉功才大舒了一口氣,將桌上角落的一封軍報拿出來,猶豫了一會兒後,還是決定拿出火機,緩緩點燃了那份寫有“邊關急報”的軍情。
就在那份情報燃燒到一半的時候,方文舉不僅忽然去而複返,而且還快步走進了李玉功的營帳,看到方文舉的到來後,一臉驚訝的李玉功,一邊對方文舉說道:“文舉,怎麽又迴來了?”
一邊慌忙將那份點燃的軍報,用書本蓋滅,雖然李玉功的動作十分迅速,但是那緩緩在空中飛舞的青煙,仍然暴漏了他剛才的舉動。
再加上李玉功動作慌亂的緣故,書本並沒有將那份軍報蓋嚴實,那露出的一角,正好被進來的方文舉看來個正著,雖然隻是一角,但是常年接觸軍報的方文舉,仍舊一眼看出,那是邊關的緊急情報。
“少帥,您這是……”從空氣中彌漫的燒焦味,方文舉好像猜測到了什麽,不過卻是不敢肯定,所以才要開口證實一下。
李玉功顯然並不想,在這上麵多做解釋,話不多言的問道:“文舉,你還沒迴答我,為什麽又迴來了?有什麽事情嗎?”
“屬下迴來是想告訴少帥,這次邊關很有可能受到,多國聯軍的進攻,而且發動者就是以前,名震聖京市的文言智……”方文舉恭敬的說道。
方文舉的潛台詞是,以文言智的足智多謀和小心謹慎,李家軍的那些情報員們,很有可能抓不住文言智行動的證據和把柄,也就是說多國聯軍的進犯,很有可能已經開始了。
不過現在李玉功的心思,可全然不在上麵,有些不耐煩的說道:“不是已經跟你說了嘛!邊境的安危沒有任何問題,這件事情你不用再多言,還是趕快下去休息吧!”
“是,少帥……”方文舉最終不再說些什麽,這一次是真的退出了李玉功的營帳,而李玉功呢?為了防止方文舉再次的去而複返,專門將那沒有燒完的情報,拿到了營帳後麵,自己休息的地方,繼續焚燒完畢。
深夜時分,方文舉雖然很疲憊,卻怎麽也睡不著,他一閉上眼睛,腦海中就會出現陳小二,對他說過的那些話,以及不久前在李玉功營帳,看到的李玉功的那些小動作。
李玉功在做些什麽,方文舉多少已經猜到了一些,不過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方文舉走到辦公桌前,拿出一張信紙,開始寫道:賢兄在上、愚弟敬拜!近聞邊境不安,情況屬是否?為何少帥這裏,沒有收到兄長的報急情報……
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方文舉終於將信寫完,然後叫來負責守夜的心腹,對其說道:“將這封信親自送到,邊關守將張少將手中,切記不可落入第三人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少將請放心,屬下一定辦妥此事!”就這樣方文舉的心腹,拿著他的信筆手中,趁著夜色趕出了李家軍大營,向邊關行去。
那張少將便是李玉功兩大得力助手的其中之一,他在李家軍中的地位,絲毫不下於方文舉,隻不過在聲名方麵,稍弱於方文舉而已。
而且他的年齡要比,李玉功和方文舉都大上不少,故而方文舉以大哥稱之,在方文舉看來,邊境究竟有沒有危險,張少將無疑是最權威的發言人。
為了保證計劃的萬無一失,方文舉又向陳小二寫了一封信,當次日淩晨李玉功的二十萬李家軍,趕到廣平縣城的城外時,那封信正好送到了陳小二的手中。
這次方文舉主動向李玉功請命,要將功補過,於是攻城的重任,不可避免的落到了方文舉的肩頭。
廣平縣城的城頭上,陳小二有些焦急的望著,城下密密麻麻的李家軍,很是擔憂的對身旁的莫秋柏說道:“莫秋柏啊!看來我們的計劃,不是很成功啊!青衣盟和李家軍的一戰,到底還是沒有避免……”
“不然,從方文舉這封信中的內容來看,李玉功的此次進攻,隻是為了試探一下我青衣盟的實力,看一看我青衣盟有沒有資格,與其合作共同對抗外國的進犯!”說著已經看完那封信的莫秋柏,將信送到了陳小二麵前。
陳小二隨便掃了一眼後,便惱怒的將信揉作一團,扔到了城下,異常氣憤的說道:“娘的!他李玉功不把自己士兵的性命當迴事,我還心疼自己兄弟的性命呢!打仗這迴事,豈是用試探兩字就可以解釋的,以我來看,這八成是李玉功的詭計,他根本沒有誠意和我青衣盟合作!”
“那盟主您的意思是?”莫秋柏皺著眉頭問道,聽陳小二這麽一說,他倒也有幾分懷疑了。
“給我傳令下去,讓兄弟們不用留手,給我狠狠的打,他不是要看一看,我青衣盟有沒有資格,與其合作嗎?我就讓他好好看一看我的實力如何……”說著陳小二將身上的外袍脫去,向牆頭走去。
莫秋柏大驚道:“盟主,您這是去做什麽?”
“老子心裏有火,不殺幾個人,可發泄不出來……”很明顯陳小二已經生氣了,很多的曆史告訴我們,讓陳小二生氣的後果很可怕。
不管怎麽說,方文舉的目的算是已經達到了,因為隻有青衣盟表現出自己超強,不能輕易戰勝的實力,以李玉功那有些高傲的性格,才會與之合作,否則的話李玉功絕不會和,不如自己的人或者勢力合作的,那會讓他產生嘔吐的感覺。
強者也從來都是尊敬強者的,這一點不管到了什麽時候,都不會改變。
目的雖然已經達到,但是方文舉沒有想到的是,陳小二居然會親臨前線,阻擋李家軍的攻城梯隊,在陳小二的紫色劍氣下,那工程梯隊損失慘重,僅僅兩個小時的時間,便不得不因為沒有後繼力量,而宣告撤退。
於是李家軍的第一次進攻,因為陳小二的存在,而宣告失敗,不過這次失敗對李家軍來說,確實無傷大雅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打算,可以一次就攻上城牆,而後占領廣平縣城。
“今日一見,陳天放此人果然不好對付,居然憑一己之力,就擋住了我們數千人馬的進攻,此人不除,青衣盟難滅啊!”李玉功語氣沉重的說道。
說完之後環視了一下眾人,繼續沉聲說道:“諸位可有什麽應對之策嗎?”
“少帥,既然人力不能勝之,我們隻能依靠火炮了,我就不相信他陳天放是鐵打的身軀,能夠承受的住炮轟?”當即有人建議道。
李玉功點著頭說道:“好,那就下令讓炮兵準備,明天一早再次攻城,勢必將廣平縣城的城頭夷為平地!”
“至於這一次的指揮官,本帥準備親自上陣,你們可有異議?”李玉功問道。
方文舉聽到這話,連忙說道:“少帥萬金之軀,豈能到前線冒險,這種事情還是交給屬下去辦吧!萬一少帥有什麽差池的話,三軍有失啊!”
“方少將說得對,還請少帥三思啊!”眾人當即附和道,雖然感覺今天方文舉的表現有些奇怪,但是李玉功也將之想成了,是關心自己的安危所至,並沒有多多深想,既然眾人反對,李玉功隻能說道:“如此,明天的戰事就交給文舉你了!”
“請少帥放心,屬下定會盡力而為”方文舉沉聲說道。
之所以不讓李玉功到前線指揮,為了他的安危著想,自然是一方麵的原因,但卻並不是主要的原因,畢竟眾人都是武將出身,如果不上前線的話,哪會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李玉功的軍事才能,要比方文舉高上一點,方文舉真正擔心的是,一旦李玉功在場,自己就不好做些小動作,來拖延戰事的時間,否則的話,一定會讓李玉功有所察覺。
另一方麵如果李玉功在場的話,方文舉的指揮權就必須交出去,如果他不在場的話,方文舉就是當之無愧的指揮官,無論他說什麽,李家軍就會做什麽,就算做得不對,也沒有人敢指責他一句。
因為眾人都知道,方文舉是李玉功的心腹,反對方文舉,就是反對李玉功。
總之一句話概括就是,隻有李玉功的不幹涉,方文舉才能旁若無人的,達到拖延時間,並且減少雙方人馬傷亡的目的。
所以第二天的戰局,在方文舉的刻意人為下,仍舊沒有產生什麽效果,從表麵看上去,李家軍費了不少力,廣平縣城仍舊是堅城一座。
就這樣一連過了七天,不僅李玉功再次收到了邊關告急的情報,方文舉也從張少將的迴信中,得知了邊關的真正情況。
方文舉已經知道,李玉功為了解決青衣盟,擅自將邊關的告急情報壓了下來,除了他和方文舉之外,李家軍的全軍上下,沒有一個人知道天朝邊境,正在承受著百萬大軍的進攻,而阻擋他們的隻有張少將手中的五萬人馬。
李玉功心中明白,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則的話一定會成為曆史的罪人,於是他決定親自帶人攻城,務必要在正式攻城的第八條,也就是明天攻下廣平縣城,除掉青衣盟這個心腹大患。
而這一次方文舉也罕見的沒有主動請命,這是因為他早已經和陳小二通信,要在李玉功麵前演一處好戲,既然李玉功不準備以天下安危為先,那麽方文舉就設法逼著,他以天下安危為先,可以說在決定計劃進行的那一刻,方文舉已經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在李家軍中和李玉功對著幹,會有什麽樣的下場,方文舉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方文舉戰敗的消息,並沒有耽擱多久,很快便傳到了坐鎮聖京市,專等捷報傳來的李玉功耳中,隻不過這一次傳來的並不是捷報。
望著手中的那幾張紙,李玉功忍不住輕輕顫抖起來,李家軍中排名第二的鐵血軍團,居然還不過人家“業餘水平”的選手?如此的結果,不僅是李玉功料想不到,就連當時的方文舉也沒有想到,更別說李家軍中的其他將領了。
可事實就是如此,李玉功手中的這份情報,十分詳細的講明了這場戰鬥的經過,最後還特意點名,方文舉之所以戰敗,實在是“非戰之罪”,而是青衣盟的火力太過強大,並不是人力可以抵擋的。
方文舉少將更是為了,保存李家軍的有生力量,不得已才率眾投降的,雖然李玉功明知道,這樣的說法,是為了保存自己的麵子,不過他的心裏,終究還是因為這句話,而好受了不少。
身為當局軍界最年輕的少帥,李玉功決不允許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敗給任何一個人,陳小二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李玉功決定,率領剩下的二十萬大軍,趕赴廣平縣城,還要和青衣盟一決高下。
為了以防萬一,李玉功更是將三兩裝甲車全部帶齊,如果青衣盟方麵真的有,和自己同樣的武器裝備的話,那麽李玉功也不會因為“非戰之罪”,而像方文舉一樣,敗於陳小二的手中。
至於聖京市的城防,李玉功隻留下了,不到三萬的老弱殘兵用於防守,現如今三國聯軍新敗,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重振旗鼓,再次進犯天朝邊境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玉功才會如此大膽的傾巢而出,和青衣盟做最後的決戰,更何況在天朝沿海邊境一帶,他的另一個心腹,還帶著五萬兵馬駐防,有他在即便三國聯軍突然襲擊,也拖延到李玉功帶兵返迴的時候。
方文舉戰敗的消息,第二天就傳到了李玉功的營帳中,又過了一天,二十萬李家軍已經集合完畢,更是準備好了一切,浩浩蕩蕩的向廣平縣城進發。
至於另一方麵的青衣盟,此時此刻則完全沉溺到,獲勝之後的欣喜中,包括林立和徐立功在內的所有青衣盟高層,全都因為隻用一天的時間,便將李家軍的先鋒部隊剿滅,而大為興奮,青衣盟幫眾的士氣也是大大增加。
在許多幫眾的心目中,青衣盟真的已經達到了,戰無不勝的程度,在天朝實力最強的李家軍都能打敗,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麽樣的勢力,剛和青衣盟正麵相抗?
當然,這隻是青衣盟中大部分人的想法,並不代表全部,很多事實都證明,真理往往都掌握在少數中手中,而這些少數人,也往往是絕對很多事情結局的關鍵人物。
作為青衣盟的首腦和首席智囊,陳小二和莫秋柏自然不會被,眼前這個小小的僥幸勝利,而衝昏了頭腦,他們都知道,先前青衣盟打敗的隻不過是,李家軍的十萬先鋒部隊,在這之後還有李玉功的二十萬大軍要對付。
為了應付人家的先鋒部隊,陳小二就已經將最後的底牌打出去了,可以說現在的陳小二,已經沒有什麽手段,去對付即將到來的二十萬李家軍了。
七色姐妹的情報係統,早已經將李玉功親自率領,二十萬李家軍的消息,告訴了陳小二,不過陳小二和莫秋柏兩人,卻暫時不能將至公之於眾。
倒不是擔心青衣盟的幫眾害怕,而是怕他們不害怕,陳小二擔心的是,他們會因為之前的勝利,而衝昏了頭腦,將即將到來的二十萬李家軍,和之前的十萬先鋒部隊同等相待,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青衣盟就真的距離滅亡不遠了。
陳小二的指揮營帳中,此時此刻隻有他和莫秋柏兩人身在其中,不過兩人卻都是眉頭緊縮,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兩人所思考的是同一件事情,那就是該如何應付,即將到來的二十萬李家軍,根據情報顯示,李玉功手中也有和青衣盟一樣的裝甲車,而且人家的數量還要比青衣盟多兩輛。
本來還想靠著裝甲車取勝的陳小二,在看到這個消息後,立刻拋去了這個念頭,如果真那樣做的話,李家軍自然會受到不少的損傷,但青衣盟肯定會付出滅亡的代價。
一輛裝甲車的威力在大,也打不過人家三輛裝甲車的炮彈三發……
正規軍終究是正規軍,李家軍的背後有整個,天朝政府為其撐腰,無論青衣盟再怎麽努力,也不可能是天朝政府的對手。
這一道理,是陳小二這段時間,才悟出的道理,隻有真正的站在那個高度,你才能感覺到,自己與其之間的距離,並不是之前認為的一步之遙,而是相隔千裏,很多年前之所以會有,稍微努力一下就會趕上的錯覺,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因為你站的不夠高罷了。
現在陳小二和莫秋柏兩人,思考的已經不是勝負的問題,而是該如何做,才能敗的更加的體麵,更加的保存青衣盟的有生力量,以圖以後東山再起。
就在兩人久久想不出辦法的時候,七色姐妹又傳來了一個消息,陳小二看到這則情報後,將之扔到了前麵的桌子上,說道:“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盟主,怎麽了?”在陳小二的示意下,莫秋柏查看了一下那則消息,不過莫秋柏卻不像陳小二那般的喪氣,而是在沉默一陣後,說道:“盟主,這或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解脫的好機會……”
“哦?這話怎麽說?”聽到莫秋柏的話,陳小二頓時精神大振。
“如果這則情報不出錯的話,用不了多久遠在東海的文言智,就會率兵攻打我天朝沿海邊境,到那時李家軍鐵定會迴兵支援,盟主你說,這對我們來說,是不是一個解脫的好機會呢?”自從文言智東逃大海後,陳小二便一直沒有放棄對文言智的找尋。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不久之前陳小二得知,文言智不僅沒有死,反而在東海國混的風生水起,小青更是在文言智和佐佐木的幫助下,成為東海國的第一任女國主。
這個消息著實讓陳小二大為震驚,因為文言智是他陳小二的頭號大敵,文言智過的越好、實力越強,陳小二的日子自然也就不好過了。
不過剛才得到的“文言智即將率領多國聯軍,再次進攻天朝邊境”的消息,更是讓陳小二震驚,在陳小二看來,文言智和他之間雖然是死地,但是對文言智的為人,陳小二還是十分佩服的。
所以在陳小二的認知中,文言智是絕不會做出,有損天朝利益的事情來,即便他已經是東海國中,位高權重的存在,也絕對不會做出那樣的事情。
這一點陳小二一直都深信不疑,不過七色姐妹的情報,卻從來沒有出過差錯 ,一時間陳小二倒是不曉得,該是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還是相信七色姐妹的情報呢?
不過以上的那些事情,都沒有眼前抵抗李家軍的進犯,來的重要的多,聽到莫秋柏的話後,陳小二沉聲說道:“你剛才所說的那些,我不是沒有想過,不過照我看來,李玉功一定會選擇,除掉我們青衣盟這個後患後,才去全力對付那多國聯軍的進犯!”
“話雖這樣說,可是水無常態,事無常形,更有一句話叫做事在人為,如果在短時間內李家軍,不能吞並我青衣盟,並且那時候邊關告急的話,李玉功又當會有什麽樣的選擇?”莫秋柏再次問道。
陳小二不覺有些猶豫:“這……”
“而在李玉功去留不定的猶豫時刻,倘若盟主主動提出休兵罷戰,並且答應李玉功,要和他合兵一處,共同低於外地的話,以盟主之見,那李玉功會反對嗎?”莫秋柏接著問道。
陳小二麵露喜色,說道:“能增強己方的實力,李玉功自然是不會反對的,不過恐怕我們雙方都不可能互相信任,合兵一處反而不利於作戰!”
“那隻不過是一個說辭罷了,盟主大可以讓其在天下人麵下,簽下同盟協議、共阻外敵的協議書,到那時有了一個,天下安危為先的名頭在前麵,即便他李玉功有千百個不願意,在多國聯軍沒有被打退之前,我青衣盟還是安全的,他李玉功就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明著做出有損我青衣盟的事情來!”莫秋柏說道。
直到聽到這裏,陳小二才點著頭說道:“你說的不錯,一旦多國聯軍被打敗,我們雙方的實力都勢必有所損傷,到時候休生養息都閑來不及,更別說在打仗了,可是這些隻不過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罷了,要想實現的話,可不容易啊!”
“盟主難道忘了,我青衣盟的大牢中,還關押著一個大人物嗎?那人可是李玉功身邊的親信啊!如果他肯做我們的說客的話,此事便成功了一半……”莫秋柏提醒道。
陳小二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說道:“傳令下去,設宴招待貴客,有請方文舉方少將赴宴!”
一頓隻有三個人的酒宴,硬是吃了三個多小時才結束,酒足飯飽後的方文舉,被陳小二和莫秋柏兩人親自相送,走出了廣平縣城。
直到相距廣平縣城十裏之後,並沒有看到青衣盟的追兵,那時方文舉才相信,陳小二並不是說說就算的小人,他是真心想放自己迴去,方文舉也從側麵證實了,陳小二在酒宴間,對自己說的那些話,顯然也並不全都是虛言。
在路上絲毫不敢耽擱的方文舉,又走了半天的時間,才在返迴聖京市的路上,遇上了趕往廣平縣城的李家軍。
當得知方文舉居然“逃”迴來之後,興奮過度的李玉功,當即下令全軍休整一天,他自己本人更是來到軍營的大門口,親自迎接方文舉的歸來。
這一下方文舉仿佛變成了得勝而歸的大將軍、大英雄,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李玉功對方文舉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並沒有因為他的戰敗,對方文舉的態度而有絲毫的改變。
又是一頓慶賀方文舉平安歸來的酒宴,雖然方文舉這次歸來,並沒有帶迴來一兵一卒,但是在席間卻沒有一個人,提起這件事情。
正如李玉功在席間所說的那樣,“勝敗乃兵家常事”、“千兵易得、一將難求”,光是這兩句話,便足以讓方文舉對其感恩戴恩、誓死以報了。
酒宴過後李玉功遣散眾人,單獨留下了方文舉,望著坐在自己下首,看起來有些狼狽的方文舉,李玉功漸漸收斂臉上的笑容,沉聲問道:“文舉,你真的是從廣平縣城逃出來的?”
“不敢隱瞞少帥,是青衣盟的盟主陳天放,親自將我送出城的!”在李玉功的麵前,方文舉自然不會說謊話,更何況他也不認為,自己的謊言能夠瞞得過李玉功。
那些從青衣盟“逃”出來的屁話,隻夠哄騙一些不明真相的小卒小將,在李玉功這樣的人眼中,像方文舉這樣的重要人物,青衣盟鐵定會派人嚴加看守,想要逃出來,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李玉功顯然很滿意方文舉的坦承態度,不過對於他的迴答,卻是仍有疑惑,問道:“居然是陳天放親自將你釋放的?他莫非有什麽陰謀不成?”
在眼下的這種形勢下,李玉功想不懷疑,陳小二此舉的目的都不可能。
“少帥明鑒,陳天放有封信讓我捎給少帥……”說著方文舉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了李玉功。
十分好奇的李玉功將信接過之後,仔細的看了一邊,很快看完之後,李玉功大笑著說道:“嗬嗬……他陳天放真是打的好算盤啊!”
說著李玉功已經將信,遞到了方文舉麵前,示意他看一看,不過方文舉卻拒絕道:“這封信的內容是陳天放,當著屬下的麵寫的,所以信中的內容,屬下知道的一清二楚!”
“既然知道,為何還要拿給我看?我的答複你應該知道是什麽……”李玉功有些不悅的說道,他已經意識到,這一次方文舉的選擇了。
隻見方文舉站起來,走到李玉功麵前,十分嚴肅的說道:“少帥,屬下認為陳天放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話,我們李家軍當以國家安危為先才是!”
“國家有危,自然應該以國家安危為先,可是現如今邊境太平,不稱這個時候剿滅國內的禍害,還要等到什麽時候?”李玉功一臉嚴肅的說道。
方文舉繼續說道:“難道少帥一點都沒有接到,關於邊境興兵的情報嗎?”
“自然是沒有的,在我看來,這不過是他陳天放的緩兵之計罷了!文舉,我看你是讓陳天放的假動作迷惑了……”李玉功冷笑一聲說道。
“這……”聽著李玉功那義正言辭的話語,方文舉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輕信陳小二了,可是如果他說的是真的話,也隻能證明李玉功在說謊……
一念至此方文舉頓時嚇了一身冷汗,這個念頭還是第一次,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他的心目中,李玉功從來都是一個,以公為先的大丈夫。
“好了文舉,你剛剛迴來,想必也累了,還是先迴去休息吧!這件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在李玉功的逐客令下,方文舉隻能無奈的退出了,李玉功的營帳。
親眼看著方文舉走出營帳後,李玉功才大舒了一口氣,將桌上角落的一封軍報拿出來,猶豫了一會兒後,還是決定拿出火機,緩緩點燃了那份寫有“邊關急報”的軍情。
就在那份情報燃燒到一半的時候,方文舉不僅忽然去而複返,而且還快步走進了李玉功的營帳,看到方文舉的到來後,一臉驚訝的李玉功,一邊對方文舉說道:“文舉,怎麽又迴來了?”
一邊慌忙將那份點燃的軍報,用書本蓋滅,雖然李玉功的動作十分迅速,但是那緩緩在空中飛舞的青煙,仍然暴漏了他剛才的舉動。
再加上李玉功動作慌亂的緣故,書本並沒有將那份軍報蓋嚴實,那露出的一角,正好被進來的方文舉看來個正著,雖然隻是一角,但是常年接觸軍報的方文舉,仍舊一眼看出,那是邊關的緊急情報。
“少帥,您這是……”從空氣中彌漫的燒焦味,方文舉好像猜測到了什麽,不過卻是不敢肯定,所以才要開口證實一下。
李玉功顯然並不想,在這上麵多做解釋,話不多言的問道:“文舉,你還沒迴答我,為什麽又迴來了?有什麽事情嗎?”
“屬下迴來是想告訴少帥,這次邊關很有可能受到,多國聯軍的進攻,而且發動者就是以前,名震聖京市的文言智……”方文舉恭敬的說道。
方文舉的潛台詞是,以文言智的足智多謀和小心謹慎,李家軍的那些情報員們,很有可能抓不住文言智行動的證據和把柄,也就是說多國聯軍的進犯,很有可能已經開始了。
不過現在李玉功的心思,可全然不在上麵,有些不耐煩的說道:“不是已經跟你說了嘛!邊境的安危沒有任何問題,這件事情你不用再多言,還是趕快下去休息吧!”
“是,少帥……”方文舉最終不再說些什麽,這一次是真的退出了李玉功的營帳,而李玉功呢?為了防止方文舉再次的去而複返,專門將那沒有燒完的情報,拿到了營帳後麵,自己休息的地方,繼續焚燒完畢。
深夜時分,方文舉雖然很疲憊,卻怎麽也睡不著,他一閉上眼睛,腦海中就會出現陳小二,對他說過的那些話,以及不久前在李玉功營帳,看到的李玉功的那些小動作。
李玉功在做些什麽,方文舉多少已經猜到了一些,不過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方文舉走到辦公桌前,拿出一張信紙,開始寫道:賢兄在上、愚弟敬拜!近聞邊境不安,情況屬是否?為何少帥這裏,沒有收到兄長的報急情報……
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方文舉終於將信寫完,然後叫來負責守夜的心腹,對其說道:“將這封信親自送到,邊關守將張少將手中,切記不可落入第三人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少將請放心,屬下一定辦妥此事!”就這樣方文舉的心腹,拿著他的信筆手中,趁著夜色趕出了李家軍大營,向邊關行去。
那張少將便是李玉功兩大得力助手的其中之一,他在李家軍中的地位,絲毫不下於方文舉,隻不過在聲名方麵,稍弱於方文舉而已。
而且他的年齡要比,李玉功和方文舉都大上不少,故而方文舉以大哥稱之,在方文舉看來,邊境究竟有沒有危險,張少將無疑是最權威的發言人。
為了保證計劃的萬無一失,方文舉又向陳小二寫了一封信,當次日淩晨李玉功的二十萬李家軍,趕到廣平縣城的城外時,那封信正好送到了陳小二的手中。
這次方文舉主動向李玉功請命,要將功補過,於是攻城的重任,不可避免的落到了方文舉的肩頭。
廣平縣城的城頭上,陳小二有些焦急的望著,城下密密麻麻的李家軍,很是擔憂的對身旁的莫秋柏說道:“莫秋柏啊!看來我們的計劃,不是很成功啊!青衣盟和李家軍的一戰,到底還是沒有避免……”
“不然,從方文舉這封信中的內容來看,李玉功的此次進攻,隻是為了試探一下我青衣盟的實力,看一看我青衣盟有沒有資格,與其合作共同對抗外國的進犯!”說著已經看完那封信的莫秋柏,將信送到了陳小二麵前。
陳小二隨便掃了一眼後,便惱怒的將信揉作一團,扔到了城下,異常氣憤的說道:“娘的!他李玉功不把自己士兵的性命當迴事,我還心疼自己兄弟的性命呢!打仗這迴事,豈是用試探兩字就可以解釋的,以我來看,這八成是李玉功的詭計,他根本沒有誠意和我青衣盟合作!”
“那盟主您的意思是?”莫秋柏皺著眉頭問道,聽陳小二這麽一說,他倒也有幾分懷疑了。
“給我傳令下去,讓兄弟們不用留手,給我狠狠的打,他不是要看一看,我青衣盟有沒有資格,與其合作嗎?我就讓他好好看一看我的實力如何……”說著陳小二將身上的外袍脫去,向牆頭走去。
莫秋柏大驚道:“盟主,您這是去做什麽?”
“老子心裏有火,不殺幾個人,可發泄不出來……”很明顯陳小二已經生氣了,很多的曆史告訴我們,讓陳小二生氣的後果很可怕。
不管怎麽說,方文舉的目的算是已經達到了,因為隻有青衣盟表現出自己超強,不能輕易戰勝的實力,以李玉功那有些高傲的性格,才會與之合作,否則的話李玉功絕不會和,不如自己的人或者勢力合作的,那會讓他產生嘔吐的感覺。
強者也從來都是尊敬強者的,這一點不管到了什麽時候,都不會改變。
目的雖然已經達到,但是方文舉沒有想到的是,陳小二居然會親臨前線,阻擋李家軍的攻城梯隊,在陳小二的紫色劍氣下,那工程梯隊損失慘重,僅僅兩個小時的時間,便不得不因為沒有後繼力量,而宣告撤退。
於是李家軍的第一次進攻,因為陳小二的存在,而宣告失敗,不過這次失敗對李家軍來說,確實無傷大雅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打算,可以一次就攻上城牆,而後占領廣平縣城。
“今日一見,陳天放此人果然不好對付,居然憑一己之力,就擋住了我們數千人馬的進攻,此人不除,青衣盟難滅啊!”李玉功語氣沉重的說道。
說完之後環視了一下眾人,繼續沉聲說道:“諸位可有什麽應對之策嗎?”
“少帥,既然人力不能勝之,我們隻能依靠火炮了,我就不相信他陳天放是鐵打的身軀,能夠承受的住炮轟?”當即有人建議道。
李玉功點著頭說道:“好,那就下令讓炮兵準備,明天一早再次攻城,勢必將廣平縣城的城頭夷為平地!”
“至於這一次的指揮官,本帥準備親自上陣,你們可有異議?”李玉功問道。
方文舉聽到這話,連忙說道:“少帥萬金之軀,豈能到前線冒險,這種事情還是交給屬下去辦吧!萬一少帥有什麽差池的話,三軍有失啊!”
“方少將說得對,還請少帥三思啊!”眾人當即附和道,雖然感覺今天方文舉的表現有些奇怪,但是李玉功也將之想成了,是關心自己的安危所至,並沒有多多深想,既然眾人反對,李玉功隻能說道:“如此,明天的戰事就交給文舉你了!”
“請少帥放心,屬下定會盡力而為”方文舉沉聲說道。
之所以不讓李玉功到前線指揮,為了他的安危著想,自然是一方麵的原因,但卻並不是主要的原因,畢竟眾人都是武將出身,如果不上前線的話,哪會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李玉功的軍事才能,要比方文舉高上一點,方文舉真正擔心的是,一旦李玉功在場,自己就不好做些小動作,來拖延戰事的時間,否則的話,一定會讓李玉功有所察覺。
另一方麵如果李玉功在場的話,方文舉的指揮權就必須交出去,如果他不在場的話,方文舉就是當之無愧的指揮官,無論他說什麽,李家軍就會做什麽,就算做得不對,也沒有人敢指責他一句。
因為眾人都知道,方文舉是李玉功的心腹,反對方文舉,就是反對李玉功。
總之一句話概括就是,隻有李玉功的不幹涉,方文舉才能旁若無人的,達到拖延時間,並且減少雙方人馬傷亡的目的。
所以第二天的戰局,在方文舉的刻意人為下,仍舊沒有產生什麽效果,從表麵看上去,李家軍費了不少力,廣平縣城仍舊是堅城一座。
就這樣一連過了七天,不僅李玉功再次收到了邊關告急的情報,方文舉也從張少將的迴信中,得知了邊關的真正情況。
方文舉已經知道,李玉功為了解決青衣盟,擅自將邊關的告急情報壓了下來,除了他和方文舉之外,李家軍的全軍上下,沒有一個人知道天朝邊境,正在承受著百萬大軍的進攻,而阻擋他們的隻有張少將手中的五萬人馬。
李玉功心中明白,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則的話一定會成為曆史的罪人,於是他決定親自帶人攻城,務必要在正式攻城的第八條,也就是明天攻下廣平縣城,除掉青衣盟這個心腹大患。
而這一次方文舉也罕見的沒有主動請命,這是因為他早已經和陳小二通信,要在李玉功麵前演一處好戲,既然李玉功不準備以天下安危為先,那麽方文舉就設法逼著,他以天下安危為先,可以說在決定計劃進行的那一刻,方文舉已經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在李家軍中和李玉功對著幹,會有什麽樣的下場,方文舉自然是十分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