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大將軍府。
董重收到何進的匯報之後,也同樣是嚇了一跳。
要知道,他在收到皇甫嵩的求援之後,為了確保三輔不失,將手中僅剩的三河騎士都派出去了,結果被他們視為心腹大患的西涼亂軍居然連個浪花都沒翻起來就被曹操拿下了,如此鮮明的對比,也是讓董重有些心驚肉跳。
他現在已經不得不考慮,如果曹操接下來要起兵清君側的話,憑借他手中現在的力量真的擋得住嗎?
要知道,劉宏分封一眾宗室,固然消除了眾宗室對皇位更迭的威脅,但同時也讓朝廷漸漸失去了對地方的控製,一旦出事,董重想都不用想,像劉焉、劉虞、劉表、劉岱、劉繇這些人,是肯定不會聽他號令的。
因此,思來想去,董重也是坐立難安,於是便召集一眾屬吏議事。
不管是用了什麽手段,董重如今既然成了大將軍,自然是少不了人投效的。
事實上,當初聚攏在何進身邊的那批人,現在基本上也都聚集到了董重身邊。
像曹操的老朋友袁紹、袁術,還有陳琳、吳匡、張璋等人現在都在大將軍府中做事。
此時的大將軍府裏,董重召集了一眾幕僚,然後將三輔之地的情況如實相告。
聽完董重的擔憂之後,主簿陳琳便笑道:“大將軍多慮了,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漢臣。大將軍如今代表的是天子,是大漢,那曹孟德也是漢臣。他若敢擅自動兵,便是亂臣賊子,屆時大將軍一聲令下,天下共擊之。所以,琳料定那曹孟德不會做如此不智之舉。”
然而,陳琳話音未落,就聽到一旁有人冷笑道:“腐儒之見!”
陳琳眉頭一皺,聞聲看去,原來開口的乃是大將軍掾袁紹。
袁紹出身汝南袁氏,乃袁逢之子,不過因為庶出,所以被過繼於袁成。
隻是,袁紹雖是庶出,但卻年少有為,素有盛名,其影響力甚至還要超過袁氏嫡子袁術,因此在投到董重麾下之後,也是頗受看重。
因此,陳琳在看清楚開口的人是袁紹之後,到嘴邊的話就被他咽了迴去,轉而改口道:“願聽本初高見。”
與此同時,董重也是打起精神看向了袁紹。
迎著眾人的目光,袁紹侃侃而談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所以有些話紹就直言不諱了。想必大家心裏都清楚,先帝當初遺詔托孤的人到底是誰,雖然現在大將軍扶持皇子辯登基,但誰能保證,曹孟德手裏就沒有先帝的密詔呢?”
“曹孟德的為人紹很清楚,他絕不是瞻前顧後之人。他若打定主意要起兵,就絕對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更何況,之前先帝分封一眾宗親,各宗室均心懷鬼胎,若是天下生亂,恐怕他們隻會覬覦大寶,而不會聽從朝廷號令。除此之外,如今洛陽城中,心中不瞞大將軍者亦是不在少數,一旦曹操起兵,又拿出先帝遺詔,洛陽城中這些人再與他裏應外合的話,大將軍危矣。”
不得不說,袁紹這一番分析,就比陳琳說的顯得有水平多了。
相應的,董重心中的焦慮也是更深了幾分。
他看著侃侃而談的袁紹,連忙問道:“本初有何教我?”
麵對董重的詢問,袁紹先是對著董重行了一禮,這才繼續道:“紹有三策,欲獻於大將軍。”
聞言,董重頓時精神一振:“本初快講!”
隻聽袁紹有條不紊的說道:“大將軍想要擺脫眼下的困境,不應寄希望於某一方身上,所以,這第一策,紹請大將軍組建新軍。如今北軍在外,就連三河騎士也被衛將軍帶走,大將軍麾下除了洛陽禁軍以及洛陽周圍各關隘的守軍之外,已無可調之兵,紹聽聞西園之中多有良馬,大將軍完全可以用西園良馬,組建出一支新軍來,一旦這支新軍練成,大將軍就有了可以依靠的資本。”
董重點了點頭,但同時又有些擔憂的說道:“本初此計雖好,但見效未免太慢,若那曹孟德在新軍訓練完成之前就起兵,倉促之間組建的新軍,恐怕難有作用。”
對於董重的質疑,袁紹並不意外。
他隻是淡淡一笑,然後便胸有成竹的解釋道:“大將軍的擔憂不無道理,所以紹這第二策,便是請大將軍拉攏外將。皇甫義真對朝廷忠心耿耿,大將軍有令他不會不尊,所以無須擔心,但是那董仲穎卻非易於之輩,前番戰報言其兵敗,以紹觀之,其中恐有蹊蹺,估計是那董仲穎見局勢不明,所以詐敗保存實力,紹以為大將軍可以以利誘之,那董仲穎麾下兵強馬壯,若他能為大將軍所用,再加上皇甫義真,洛陽安矣。”
聽到袁紹這麽說,董重又覺得安心了幾分。
他本來還想追究董卓的戰敗之責,但現在聽完袁紹的分析,卻覺得非常有道理。
於是他也是笑道:“說起來,這董卓跟本將軍也算本家,本將軍不計前嫌去招攬他,想來他也不會不識抬舉。不過本初,你說有三策,前兩策已經說完了,不知第三策是什麽?”
聞言,袁紹笑著繼續道:“大將軍眼下之困境,無非內憂外患。紹前二策,目的乃是為了替大將軍解決外患,而這第三策,便是要解決內憂。”
“先前執金吾宋酆,聯合袁、楊等一眾世家大族,欲扶立皇子協,可惜被大將軍搶得先機,如若大將軍不棄,紹願替大將軍牽橋搭線,助大將軍與他們重修於好,解釋朝廷上下一心,那曹孟德就算有什麽想法,也難以成效了。”
“好!”
董重聽到這裏,也是忍不住大笑起來。
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這兩家在朝廷乃至在天下的影響力都是非常恐怖的。
董重之前接納袁紹,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袁紹的出身。
畢竟,庶子也是袁家的血脈。
現在袁紹表示願意為他牽橋搭線,可謂是說到董重的心坎上了。
即使他是當朝的大將軍,如果有機會能與袁、楊兩家交好,也不會願意去與他們為敵的。
大將軍府。
董重收到何進的匯報之後,也同樣是嚇了一跳。
要知道,他在收到皇甫嵩的求援之後,為了確保三輔不失,將手中僅剩的三河騎士都派出去了,結果被他們視為心腹大患的西涼亂軍居然連個浪花都沒翻起來就被曹操拿下了,如此鮮明的對比,也是讓董重有些心驚肉跳。
他現在已經不得不考慮,如果曹操接下來要起兵清君側的話,憑借他手中現在的力量真的擋得住嗎?
要知道,劉宏分封一眾宗室,固然消除了眾宗室對皇位更迭的威脅,但同時也讓朝廷漸漸失去了對地方的控製,一旦出事,董重想都不用想,像劉焉、劉虞、劉表、劉岱、劉繇這些人,是肯定不會聽他號令的。
因此,思來想去,董重也是坐立難安,於是便召集一眾屬吏議事。
不管是用了什麽手段,董重如今既然成了大將軍,自然是少不了人投效的。
事實上,當初聚攏在何進身邊的那批人,現在基本上也都聚集到了董重身邊。
像曹操的老朋友袁紹、袁術,還有陳琳、吳匡、張璋等人現在都在大將軍府中做事。
此時的大將軍府裏,董重召集了一眾幕僚,然後將三輔之地的情況如實相告。
聽完董重的擔憂之後,主簿陳琳便笑道:“大將軍多慮了,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漢臣。大將軍如今代表的是天子,是大漢,那曹孟德也是漢臣。他若敢擅自動兵,便是亂臣賊子,屆時大將軍一聲令下,天下共擊之。所以,琳料定那曹孟德不會做如此不智之舉。”
然而,陳琳話音未落,就聽到一旁有人冷笑道:“腐儒之見!”
陳琳眉頭一皺,聞聲看去,原來開口的乃是大將軍掾袁紹。
袁紹出身汝南袁氏,乃袁逢之子,不過因為庶出,所以被過繼於袁成。
隻是,袁紹雖是庶出,但卻年少有為,素有盛名,其影響力甚至還要超過袁氏嫡子袁術,因此在投到董重麾下之後,也是頗受看重。
因此,陳琳在看清楚開口的人是袁紹之後,到嘴邊的話就被他咽了迴去,轉而改口道:“願聽本初高見。”
與此同時,董重也是打起精神看向了袁紹。
迎著眾人的目光,袁紹侃侃而談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所以有些話紹就直言不諱了。想必大家心裏都清楚,先帝當初遺詔托孤的人到底是誰,雖然現在大將軍扶持皇子辯登基,但誰能保證,曹孟德手裏就沒有先帝的密詔呢?”
“曹孟德的為人紹很清楚,他絕不是瞻前顧後之人。他若打定主意要起兵,就絕對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更何況,之前先帝分封一眾宗親,各宗室均心懷鬼胎,若是天下生亂,恐怕他們隻會覬覦大寶,而不會聽從朝廷號令。除此之外,如今洛陽城中,心中不瞞大將軍者亦是不在少數,一旦曹操起兵,又拿出先帝遺詔,洛陽城中這些人再與他裏應外合的話,大將軍危矣。”
不得不說,袁紹這一番分析,就比陳琳說的顯得有水平多了。
相應的,董重心中的焦慮也是更深了幾分。
他看著侃侃而談的袁紹,連忙問道:“本初有何教我?”
麵對董重的詢問,袁紹先是對著董重行了一禮,這才繼續道:“紹有三策,欲獻於大將軍。”
聞言,董重頓時精神一振:“本初快講!”
隻聽袁紹有條不紊的說道:“大將軍想要擺脫眼下的困境,不應寄希望於某一方身上,所以,這第一策,紹請大將軍組建新軍。如今北軍在外,就連三河騎士也被衛將軍帶走,大將軍麾下除了洛陽禁軍以及洛陽周圍各關隘的守軍之外,已無可調之兵,紹聽聞西園之中多有良馬,大將軍完全可以用西園良馬,組建出一支新軍來,一旦這支新軍練成,大將軍就有了可以依靠的資本。”
董重點了點頭,但同時又有些擔憂的說道:“本初此計雖好,但見效未免太慢,若那曹孟德在新軍訓練完成之前就起兵,倉促之間組建的新軍,恐怕難有作用。”
對於董重的質疑,袁紹並不意外。
他隻是淡淡一笑,然後便胸有成竹的解釋道:“大將軍的擔憂不無道理,所以紹這第二策,便是請大將軍拉攏外將。皇甫義真對朝廷忠心耿耿,大將軍有令他不會不尊,所以無須擔心,但是那董仲穎卻非易於之輩,前番戰報言其兵敗,以紹觀之,其中恐有蹊蹺,估計是那董仲穎見局勢不明,所以詐敗保存實力,紹以為大將軍可以以利誘之,那董仲穎麾下兵強馬壯,若他能為大將軍所用,再加上皇甫義真,洛陽安矣。”
聽到袁紹這麽說,董重又覺得安心了幾分。
他本來還想追究董卓的戰敗之責,但現在聽完袁紹的分析,卻覺得非常有道理。
於是他也是笑道:“說起來,這董卓跟本將軍也算本家,本將軍不計前嫌去招攬他,想來他也不會不識抬舉。不過本初,你說有三策,前兩策已經說完了,不知第三策是什麽?”
聞言,袁紹笑著繼續道:“大將軍眼下之困境,無非內憂外患。紹前二策,目的乃是為了替大將軍解決外患,而這第三策,便是要解決內憂。”
“先前執金吾宋酆,聯合袁、楊等一眾世家大族,欲扶立皇子協,可惜被大將軍搶得先機,如若大將軍不棄,紹願替大將軍牽橋搭線,助大將軍與他們重修於好,解釋朝廷上下一心,那曹孟德就算有什麽想法,也難以成效了。”
“好!”
董重聽到這裏,也是忍不住大笑起來。
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這兩家在朝廷乃至在天下的影響力都是非常恐怖的。
董重之前接納袁紹,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袁紹的出身。
畢竟,庶子也是袁家的血脈。
現在袁紹表示願意為他牽橋搭線,可謂是說到董重的心坎上了。
即使他是當朝的大將軍,如果有機會能與袁、楊兩家交好,也不會願意去與他們為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