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勁地自責,大自然的摧枯拉朽,殘酷無情,把他這個二千年以後的未來人都要愁死了。

    梅娟說:“關鍵是水,有水就好辦了,可方圓幾十裏,一滴水也找不到了。”

    李唐山說:“是啊,要是有一口井就好了,老百姓可以用井水澆地,也能打井水飲用。”

    “媳婦,你說啥?挖井?對了,我咋沒想到?不但可能解決大旱的問題,還可以解決各鄉的衛生問題。”李唐山一聽竟然從炕上跳了起來。

    他立刻變得很興奮,猛地抱上妻子狠命親了兩口:“媳婦,你真是太棒了!你真是我福星,我有辦法搞到水了。”

    “啊!真的,老公,你有啥辦法?”梅娟興高采烈問。

    “咱們可以挖井啊,地麵上沒水,可地下有啊……這兒的水位應該很高,隻要咱們挖一口井出來,啥都能解決了。”

    “你……真的要挖井?”李唐山疑惑地問。

    “對,說幹就幹,走!媳婦,你叫上全家跟我一起去藍虎那個鄉裏去找水源。”李唐山馬不停蹄,立刻拉起梅娟等人衝出屋門,抓起一把鐵鍁直奔長樂鄉那邊田地裏走去。

    想要挖井,就必須要找水源。

    水源很好找,隻要找到哪兒的草叢茂密,深深挖下去就行了。

    大秦朝初期,人們還不懂得打機井,因為從前這附近水源充足,山民也沒有挖井的習慣,她們隻會去河裏挑。

    也就是說,地下水沒有被破壞,水位很高,不會低於十米。挖一口十米深的井,也就幾天的事兒。

    於是,李唐山帶著全家找啊找,在大山村足足找了兩天。

    第二天下午,他終於看到一塊巴掌大的地方野草比較茂盛,綠油油的,立刻讓呂嘉去通知藍虎鄉長過來。

    於是,他趕緊用鐵鍁挖了下去,日夜不停。

    起初是她跟李唐山兩個人,第二天早上藍虎來了,三姑娘來了,趙曼來了,趙佗聽說李唐山去挖井抗旱災,也帶著全家也過來了。

    大夥都紛紛拿著工具過來,幫著李唐山一起挖。

    井口挖開,向下深深挖出一個大坑,一直挖到六米深以下,終於,地下的泉水咕嘟咕嘟冒了出來。

    再向下挖兩米深,泉水就源源不斷,咕咕作響,泛出了無數的水泡。

    一看有地下水出來,山民們一起歡唿起來,舀起來嚐一口,甘甜爽口,冰涼徹骨,特別好喝。

    挖到泉水,長樂山民們等於獲救了,可接下來就是怎麽澆灌莊稼。

    這個難不倒李唐山,他連夜再次做了一個簡易的水車通水渠把輸送田地裏麵去。

    這個水車是利用繩子做倒鏈,上麵有個絞盤,人工一推,木輪轉動,帶動繩子旋轉,繩子上又掛了好多竹筒,可以把地下水生生攪上來。

    這樣,雖然不省力氣,但用來澆灌幾十畝莊稼不是問題。

    於是,李唐山再次成立了工作組,讓大家分頭到井邊推絞盤,抗旱保豐收。

    隻要這些田地能有收獲,長樂鄉的山民照樣可以豐衣足食。

    於是,女人們一撲而上,紛紛卷起袖子,露出白亮的胳膊,奮力推起了絞盤。

    趙佗從縣衙裏帶過迴來的那頭騾子也派上了用場,人推累了,就套上牲口拉。

    井水源源不斷,順著地壟溝向著田野裏流淌,一百畝地輪番澆灌。

    田苗得到灌溉,幾天以後就變得綠油油的,長勢特別喜人。

    趙佗見長樂鄉抗災成功後,便下命讓各鄉的鄉長到長樂鄉來開現場會議。把這個挖井在各鄉迅速推廣,各鄉鄉長見識長樂鄉的成功案例,快速返迴各鄉進行挖井抗災保收成。

    各鄉的鄉長都誇趙佗決策太英明神武了,竟然能想出這麽個辦法解決各鄉的抗災的問題,真是天降神人。

    每個人都對趙佗佩服得五體投地。

    各鄉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今年的糧食應該能保住,南海郡其他地方,山民們全村出門去討飯,十室九空,將田地荒蕪的同時,龍川城再次展示出了豐收的景象。

    這一切都看在任囂老將軍的眼裏,給老將軍留下深刻的印象,覺得趙佗是個大才,可以重用,準備把趙佗叫到番禺來幫助自己。

    梅娟對趙佗搶功勞的估法,心裏特別不舒服,李唐山不在乎這個虛名,但是這功勞有一半是梅娟的,趙曼也看著這個貪功的弟弟也搖搖頭,李唐山清楚趙曼的想法,對她搖搖頭示意沒有關係,趙曼低著頭領著呂端跟李唐山和梅娟後麵迴龍川城去了。

    三姑娘覺得趙佗這樣子做很不妥,心裏非常生氣。呂嘉還準備跟著趙佗去巡察長樂鄉,三姑娘強行拉著呂嘉跟在李唐山後麵,生氣在呂嘉耳邊說:“你這個舅舅真會來事,連你爸媽的功勞都要,你怎麽迴事還往他那邊湊過來,你不覺得很不丟人嗎?”

    呂嘉知道三姑娘說什麽:“我父親說過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三姑娘更加生氣,在呂嘉身上狠狠掐一下,痛著呂嘉直皺眉毛。三姑娘不宵對著呂嘉說:“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細節決定成敗,我懷疑趙佗那小子是故意這樣子做,故意氣你爸媽的!”

    呂嘉奇怪看著三姑娘:“你怎麽知道?”

    三姑娘看著呂嘉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測是對,心想:“趙佗到底想幹什麽?”

    呂嘉心想:“看來自己以前小瞧這個三姑娘了,師傅為什麽要把她安排在自己的身邊?”

    梅娟看呂嘉跟三姑娘在一起說話,對李唐山說:“這個三姑娘看起來不簡單,到底是什麽來曆?”

    李唐山正在思考如何構建防災、防疫、防敵擾的體係,衛生體係已經初步建立起來。隨口迴答道:“她是黃石公的弟子,我也不清楚她的來曆。”

    梅娟也思考起來。

    充足糧食吸引周邊幾個縣的人口向龍川縣遷移,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和勞動力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商業貿易的需求日趨明顯,李唐山和趙佗又煩心打造水上貿易的問題,陸上的路開發成本太高,水上運輸成本非常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秦朝娶老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山幺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山幺叔並收藏迴到秦朝娶老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