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術起源古老,源遠流長。但是,在唐代以前,風水隻是封建帝王的專利,民間鮮見流傳。唐僖宗朝國師楊公,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管靈台地理事的楊筠鬆在黃巢攻破京城後,來到贛南的興國三僚村定居帶徒傳授,堪輿學才開始逐漸流傳民間,開始僅流傳在江西省的南部(現在的贛州市一十八個縣市)內,以後逐漸擴展到閩、粵、桂、湘、浙等省,進而流傳全中國。

    李唐山來到禹州,禹州地處伏牛山餘脈與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潁河自西至東橫貫全境。李唐山根據《楊公尋龍訣》所記載的口訣來看禹州的地型,此處必有大墓。

    “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山一重關。關門若有十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李唐山心中念道。

    此城是大禹的故鄉,名人備出,李唐山心裏估計沒有找到的墓應該還有不少。李唐山手紅筆把已經發現的古墓用紅筆標開,利用排除法快速找到古墓大致方向。

    李唐山根據方位指示,禹州西郊那邊應該有一些墓位。李唐山看一下地圖,發現地圖上那邊紅色的標注比較少一點。白天各種信息幹擾太多,李唐山的尋龍尺幾次亂轉的現象,決定淩晨大家休息後再出來尋找。

    李唐山在網上查了一下材料,知道禹州小吃非常有名。決定先去禹州吃一頓再說。決定去靈發那邊看看,李唐山發現這條不足150米的短短路上,擠滿了各類小吃,燴麵、串串、烤冷麵、胡辣湯、臭豆腐等門店、攤販,果然是名不虛傳。李唐山要一碗馬記湯圓,純手工製作,幾十年的老店,味道果然是非常地道。

    李唐山感覺還沒有盡興,於是又找到商場路口第一家的要了一些火燒涼粉。

    禹州小吃果然不錯。白天沒有辦法幹活,李唐山決定找個地方休息一下,順便打聽一下這邊的情況。

    李唐山在街上找了一個大酒店,隨便跟前台小姐聊一下禹州西郊是不是有名古墓名勝可以參觀一下。

    前台小姐剛好是當地人,她見李唐山長得還不錯,便有心調戲一下這個小夥子。前台小姐也沒有聽說西郊那邊有什麽大古墓和名勝的,她記得倒是前幾年在挖南水北調的河道時有一些陶片出土。專家們來看一下了,覺得沒有什麽價值就走了。前台小姐還笑李唐山是不是來收古董的,李唐山逗著她問她有什麽好介紹。那位前台小姐連忙說倒賣文物是犯法的,她看李唐山都不是文物販子。李唐山為了不要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就告訴她自己是考古隊,看到李唐山曬黑的漂亮的臉蛋前台還真的相信了。

    淩晨時刻,李唐山跟前台小姐幫忙包了一輛西郊董師傅的出租車。李唐山跟出租車司機一起去逍遙鎮胡辣湯吃了一頓宵夜,然後就向禹州西郊出發了。

    李唐山再次拿出楊公尋龍尺,尋龍尺是一個神秘而又簡單的堪輿風水測量工具,隻是由手柄、指針兩部分組成,透過棒子的反應、擺動、旋轉等等,外放出來,變成一種可見的、有規律的訊號。人本身是感應不到磁場的,而借助尋龍尺為橋梁,則可以與自然磁場相互感應和作用,簡單理解可以說尋龍尺是人與自然相互溝通的一種媒介,風水學中講的避兇趨吉的環境意識大致也是如此,簡單舉例:人除了能看到光組合中7種主要顏色,其它如紅外線、紫外線就看不到了,對聲波,人能聽到的聲波頻率(音調)也是很小,其它電波人更無法去察感。電波是存在的,不是迷信。因此看不到,摸不到的,並不是就沒存在,其它什麽幅射波,電磁波,雜七雜八的不知道有多少。現代科技發達,有很多人們過去不了解的東西和能量都已經可以實體化呈現在眼前,尋龍尺也是如此,可以把人們所感知不到的事情反應在探棒的擺動和旋轉上,而人們可以從中找出正確的信息和訊號。

    李唐山跟隨著尋龍尺來到禹州西部一個小山村,司機董師傅告訴李唐山,這裏是在梁北鎮董村店村也是他家所在地。李唐山發現特別是在梁北鎮董村店村的東側,尋龍尺的反應特別強烈。李唐山借月光觀察地形發現前有三峰山的筆架山,後有磨盤山,但此處雖風水不錯,但從地表一片荒地,怎麽來看不像是有大墓的樣子。

    司機笑道跟李唐山說:“這邊考古來過很多次了。每次都沒有發現什麽就走了。前幾年,在挖出一些明代瓦片之類,考古隊一看沒有什麽價值就走了。”

    李唐山點點頭:“董師傅,我聽前台小姐說你就是董村店村人,所以我才包了你的車。你能不能幫我找一些上了年經的老人問問以前這邊地貌的情況?我的直覺能感覺下麵還是有大貨的。”

    董師傅點點頭:“這都是小事情,我們村裏還一位98歲的老人就是我的老大爺。”

    李唐山隻好在地上劃了幾個點,然後等早上去拜訪附近村老人們,由於老人家晚上睡覺的時間比較少,董師傅淩晨4點就找來一些年齡比較大一點的村民,他們說此處以前有個很的大廟,墓地就沒有聽說過有。解放後平整土地時破壞了。李唐山理論和故事都能夠對上起,斷定此處必有大墓,李唐山立即報給專家組他們,並讓他們通知考古隊員過來。

    天還沒有亮,考古隊和維持秩序的武警很快就到李唐山指定那個地方。

    考古隊員跟李唐山交流很久,李唐山跟考古隊員看著尋龍心尺擺動情況,給工作人員劃定一定區域采樣。

    考古隊員在李唐山指導一下分別用洛陽鏟采樣,發現下麵有三合土,基本上可以斷定下麵是大料的。具體的年代目前就不清楚。

    然而洪鐵軍在漯河市那邊沒有那麽幸運,他發現幾次古墓的坐標,都是已經被考古隊標記過了。

    加自己的風水上知識水平跟李唐山來比,明顯差了幾個層次。

    比試的勝負結果可想而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秦朝娶老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山幺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山幺叔並收藏迴到秦朝娶老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