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城,這是大明的南都。


    太祖時期最初就是建都於此。


    當時叫京師,而不是北方的北京城。


    後來,太宗時期,就準備遷都北京城,隻是因阻力,初期並未實現,終於後來太宗力排眾議,遷都到了北方京師。


    仁宗時期,皇帝想將都城遷迴南京,可仁宗繼位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最後繼位的宣宗並沒有繼承仁宗的想法,依舊將都城設在了北方京師。


    然南都南京城依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不僅擁有六部,還駐防了大量軍隊。


    隻是到了明末時期,軍隊基本上就隻剩下了空架子。


    到了弘光時期,南京又成為了都城所在。


    弘光之後,南京城被韃子改為了江寧。


    …………


    萬州,港北港。


    四艏戰船靜靜靠在港灣之中。


    秦明在一隊戰兵護衛下,通過棧橋登上了港口。


    此時,遠遠望去,一隊人騎馬而來。


    領頭二人正是楊彥迪與楊三兩兄弟。


    二人騎馬到港口後,即刻下得馬來,步行相迎。


    “想必這位便是秦頭領吧!在下楊彥迪,這是在下三弟楊三。”楊彥迪麵露微笑,雙手抱拳拱手對秦明言道。


    秦明上下打量了兩人一眼,也笑臉迴道:“在下正是秦明,久仰兩位頭領大名!”


    盡管王熀此前在信中透露,已在為他謀劃“瓊州總兵”一職,然當下畢竟八字還沒一撇,因而此刻,他隻稱唿自身為在下,並未稱本將。


    畢竟這兩位目前並非“自己人”,不該透露的,秦明自然絕不會透露。


    “秦頭領客氣了!還請到州衙一敘!”


    “楊頭領請!”


    “秦頭領是客,自當先請才是!”


    “額……好吧!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請……”


    雙方一番客套後,最終還是秦明走在了前麵。


    …………


    萬州州衙,後堂。


    楊彥迪與秦明各坐上方左右,而楊三則坐於楊彥迪一側下方首位。


    三人就坐後,一下人隨即上前遞來好茶。


    秦明喝了一小口,頓感口齒間清新脫俗,口中滿是清香。


    確實是好茶!


    “好茶!好茶呀!”秦明隨口言道。


    話落,他便將茶放到了一旁。


    而這時,有些急不可耐的楊三趕忙道:“敢問秦頭領,不知此前信中所言要事為何事呀?”


    楊三話落,楊彥迪也隨即將目光投向秦明。


    楊三所言也正是他此刻想問的。


    說實話,一開始他本以為能一舉攻下儋州、崖州,殲滅數千韃子者,必乃名將之資。


    再不濟也是身材魁梧,如淩波將軍陳奇策那般猛將之資。


    可當前秦明給他第一印象,卻是可用四字形容。


    那便是“平平無奇”。


    “咳咳……兩位頭領,實不相瞞,在下數日前從一客商口中獲悉一消息,言說滇南之地,晉王已敗,朝廷大軍死傷慘重……南狩緬甸的陛下及一眾大臣,皆被緬甸王扣留,然此還不是最讓人揪心者,最讓在下揪心之事乃陛下安危,據那客商所言,老緬甸王莽達瀨已死,新任緬甸王乃其弟莽白,此人已生暗害陛下之心……”


    秦明所言七分真,三分假。


    客商自是假的,然其他事宜,卻是八九不離十。


    他之所以將此事告知兩人,其目的隻有一個,那便是聯合楊家兄弟,共同抗清。


    事實上,自打他南下瓊州那一天起,便早早定下聯合一切力量抗清之策。


    他深知,當前抗清形勢極為嚴峻,幾乎已到山窮水盡之地,如若不能聯合一切力量抗清,隻怕大明這麵旗幟就要徹底倒了。


    一旦這麵旗幟倒下,就算他能召喚各式召喚兵,隻怕也很難抵擋韃子數十萬大軍。


    要可知韃子絕非愚笨之人,更不會傻到被他一一擊破。


    如若他北伐兩廣,韃子必會以重兵反撲,如若他暫不北伐,屯守瓊州,卻也極難守住。


    原因有二,一則瓊州人口有限,頂多不過幾十萬人口,要想發展,很難很難。


    二則韃子也絕不會給他充足時間來廣積糧、高築牆,必定會在抗清力量幾乎全滅的情況之下,以雷霆之擊渡海而來。


    到那時,要想守住瓊州,純屬癡心妄想。


    除非,能有數股抗清力量牽製兩廣韃子,給他騰出更多時間來發展。


    如此之下,浙閔之地的“張煌言、魯王”部與龍門島、上下川島等地的抗清義師,便入了他視野。


    尤其是龍門島等地的抗清義師,因大多為海寇,因而戰船頗多。


    而反觀韃子,兩廣之地雖設多處水師營,然人數不多,戰船亦少,優勢明顯。


    且瓊州孤懸大陸之外,一旦以水師戰船封鎖瓊雷海峽,韃子縱有渾身解數,也難以攻到瓊州來。


    …………


    再說此刻。


    秦明與楊家兄弟相談不過一個時辰,便匆匆離去了,獨留下兄弟二人,坐於後堂之中。


    “二哥,吾等真要與其聯合?然陳將軍若是問起,吾等如何應答?”楊三麵露疑慮,不禁道。


    “照實言說便是!”楊彥迪微微搖頭,迴了一句,卻是忽得想起了什麽,繼續言道:“三弟,你且盡快安排兄弟,將所搜刮物資盡皆裝船,吾等明日一早,便即刻揚帆起航,迴龍門島去,你所言甚是,吾等兄弟必須得盡快與陳上川商議一番才行……”


    “這……是!二哥,小弟這就去吩咐諸位弟兄……”


    …………


    七月下旬。


    正當西南某處血流成河之際,此時遠在廣州城平南王府內,一場密議也隨之展開。


    兩日後,高州。


    總兵府。


    栗養誌收到了一封從廣州送來的加急信件。


    看完信後,栗養誌麵色怪異,若有所思起來。


    幾個時辰後,他下達了遣派鎮標左營馬步守兵共七百五十人馳援瓊州之令。


    事後,他又接連傳令電白營、吳川營、洶州營、化石營,各抽五十到兩百兵馬不等,攜雙據篷船共四艏,馳援瓊州。


    與此同時,廉州府廉州營、欽州營、龍門水師營、雷州協、海安營、徐聞營也皆抽調少數兵馬共一千步守兵,攜四艏趕繒船前往瓊州。


    可以說此戰,栗養誌下足了兵力,馳援人數高達近三千之多。


    如此多兵力,早已超過了一鎮半數兵馬。


    …………


    清庭來援兵力之多,瓊州府不曾想到,秦明更是不曾想到。


    當然,此刻他也無法獲悉。


    因為此刻,他已然迴轉崖州,開始計劃大修內政,以籌建建製兵馬、武器作坊、船塢、外貿等事宜了。


    的確,崖州人口不過幾十萬,既要挖礦煉鐵,鍛造武器,又要發展外貿賺錢養兵,必須得有一個長遠科學且合理的計劃才行。


    首先自然是崖州,崖州位於瓊州南端,有數個良港,完全可打造成通往南洋之橋頭堡。


    而儋州與萬州,一個在瓊州西側,一個在東側,則可以作為兩翼,護衛崖州。


    萬州,港北港。


    四艏戰船靜靜靠在港灣之中。


    秦明在一隊戰兵護衛下,通過棧橋登上了港口。


    此時,遠遠望去,一隊人騎馬而來。


    領頭二人正是楊彥迪與楊三兩兄弟。


    二人騎馬到港口後,即刻下得馬來,步行相迎。


    “想必這位便是秦頭領吧!在下楊彥迪,這是在下三弟楊三。”楊彥迪麵露微笑,雙手抱拳拱手對秦明言道。


    秦明上下打量了兩人一眼,也笑臉迴道:“在下正是秦明,久仰兩位頭領大名!”


    盡管王熀此前在信中透露,已在為他謀劃“瓊州總兵”一職,然當下畢竟八字還沒一撇,因而此刻,他隻稱唿自身為在下,並未稱本將。


    畢竟這兩位目前並非“自己人”,不該透露的,秦明自然絕不會透露。


    “秦頭領客氣了!還請到州衙一敘!”


    “楊頭領請!”


    “秦頭領是客,自當先請才是!”


    “額……好吧!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請……”


    雙方一番客套後,最終還是秦明走在了前麵。


    …………


    萬州州衙,後堂。


    楊彥迪與秦明各坐上方左右,而楊三則坐於楊彥迪一側下方首位。


    三人就坐後,一下人隨即上前遞來好茶。


    秦明喝了一小口,頓感口齒間清新脫俗,口中滿是清香。


    確實是好茶!


    “好茶!好茶呀!”秦明隨口言道。


    話落,他便將茶放到了一旁。


    而這時,有些急不可耐的楊三趕忙道:“敢問秦頭領,不知此前信中所言要事為何事呀?”


    楊三話落,楊彥迪也隨即將目光投向秦明。


    楊三所言也正是他此刻想問的。


    說實話,一開始他本以為能一舉攻下儋州、崖州,殲滅數千韃子者,必乃名將之資。


    再不濟也是身材魁梧,如淩波將軍陳奇策那般猛將之資。


    可當前秦明給他第一印象,卻是可用四字形容。


    那便是“平平無奇”。


    “咳咳……兩位頭領,實不相瞞,在下數日前從一客商口中獲悉一消息,言說滇南之地,晉王已敗,朝廷大軍死傷慘重……南狩緬甸的陛下及一眾大臣,皆被緬甸王扣留,然此還不是最讓人揪心者,最讓在下揪心之事乃陛下安危,據那客商所言,老緬甸王莽達瀨已死,新任緬甸王乃其弟莽白,此人已生暗害陛下之心……”


    秦明所言七分真,三分假。


    客商自是假的,然其他事宜,卻是八九不離十。


    他之所以將此事告知兩人,其目的隻有一個,那便是聯合楊家兄弟,共同抗清。


    事實上,自打他南下瓊州那一天起,便早早定下聯合一切力量抗清之策。


    他深知,當前抗清形勢極為嚴峻,幾乎已到山窮水盡之地,如若不能聯合一切力量抗清,隻怕大明這麵旗幟就要徹底倒了。


    一旦這麵旗幟倒下,就算他能召喚各式召喚兵,隻怕也很難抵擋韃子數十萬大軍。


    要可知韃子絕非愚笨之人,更不會傻到被他一一擊破。


    如若他北伐兩廣,韃子必會以重兵反撲,如若他暫不北伐,屯守瓊州,卻也極難守住。


    原因有二,一則瓊州人口有限,頂多不過幾十萬人口,要想發展,很難很難。


    二則韃子也絕不會給他充足時間來廣積糧、高築牆,必定會在抗清力量幾乎全滅的情況之下,以雷霆之擊渡海而來。


    到那時,要想守住瓊州,純屬癡心妄想。


    除非,能有數股抗清力量牽製兩廣韃子,給他騰出更多時間來發展。


    如此之下,浙閔之地的“張煌言、魯王”部與龍門島、上下川島等地的抗清義師,便入了他視野。


    尤其是龍門島等地的抗清義師,因大多為海寇,因而戰船頗多。


    而反觀韃子,兩廣之地雖設多處水師營,然人數不多,戰船亦少,優勢明顯。


    且瓊州孤懸大陸之外,一旦以水師戰船封鎖瓊雷海峽,韃子縱有渾身解數,也難以攻到瓊州來。


    …………


    再說此刻。


    秦明與楊家兄弟相談不過一個時辰,便匆匆離去了,獨留下兄弟二人,坐於後堂之中。


    “二哥,吾等真要與其聯合?然陳將軍若是問起,吾等如何應答?”楊三麵露疑慮,不禁道。


    “照實言說便是!”楊彥迪微微搖頭,迴了一句,卻是忽得想起了什麽,繼續言道:“三弟,你且盡快安排兄弟,將所搜刮物資盡皆裝船,吾等明日一早,便即刻揚帆起航,迴龍門島去,你所言甚是,吾等兄弟必須得盡快與陳上川商議一番才行……”


    “這……是!二哥,小弟這就去吩咐諸位弟兄……”


    …………


    七月下旬。


    正當西南某處血流成河之際,此時遠在廣州城平南王府內,一場密議也隨之展開。


    兩日後,高州。


    總兵府。


    栗養誌收到了一封從廣州送來的加急信件。


    看完信後,栗養誌麵色怪異,若有所思起來。


    幾個時辰後,他下達了遣派鎮標左營馬步守兵共七百五十人馳援瓊州之令。


    事後,他又接連傳令電白營、吳川營、洶州營、化石營,各抽五十到兩百兵馬不等,攜雙據篷船共四艏,馳援瓊州。


    與此同時,廉州府廉州營、欽州營、龍門水師營、雷州協、海安營、徐聞營也皆抽調少數兵馬共一千步守兵,攜四艏趕繒船前往瓊州。


    可以說此戰,栗養誌下足了兵力,馳援人數高達近三千之多。


    既要挖礦煉鐵,鍛造武器,又要發展外貿賺錢養兵,必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伐清:我有一個騎砍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風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風飛並收藏伐清:我有一個騎砍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