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司馬懿看不清現在的形勢,事實上,連諸葛亮,龐統,甚至是秦朗,夏侯霸都不明白,為什麽大魏的少兒天子,如今才六歲的曹芳,會出現在朝歌。


    哪有一國之君往敵人的包圍圈裏鑽的.禦駕親征也不是這麽一個征討法的啊。


    而這事兒,確實是一個意外.這完全歸功於孫資和劉放的臨時起意。


    事實上,當曹爽下令三天後撤離鄴城,北上幽州後,孫資和劉放兩個人,是非常懵逼的狀態。


    這兩人,當初因為勸說曹叡改變主意,幫助司馬懿獲得了輔政大臣的地位,因此在曹爽掌權後,這兩人就徹底遠離了中樞,成了邊緣人。


    這可不是兩人願意看到的。


    他們之所以勸說曹叡改變托孤人選,一方麵確實是當時的局勢所迫,曹叡選定的托孤人選都是曹氏宗族,如果曹叡駕崩後,所有的權利都集中在曹氏宗族手裏,那麽世家大族那邊必然不穩,這會造成局勢的動蕩。


    另一方麵,全部由曹氏宗族掌權的話,對孫資,劉放兩人掌握中樞權利也不利。


    所以,兩人這麽做確實有私心,但也不是沒有公心,起碼也不是完全的倒向司馬懿,他們隻不過需要司馬懿作為靶子來吸引火力,保住他們的地位。


    可這倆也沒想到,司馬懿這個老狐狸,可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拿捏的,而曹爽這個人,報複心和容人之量也幾乎沒有,兩人還是在曹爽掌權後,被邊緣化了。


    本來吧,這兩人也沒什麽好辦法,曹爽掌權後,連司馬懿都被迫閉門不出,他們又拿什麽去跟曹爽對抗呢。


    但之後,隨著漢軍北伐,司馬懿重新出山,兩人也看到再次被重用的可能性。


    至少,孫資是真的那麽認為的。


    至於劉放嘛.他有後路,其實也沒有那麽著急。


    如果大魏能擋住,甚至是擊退這次蜀漢的北伐,那麽劉放自然可以順勢借助司馬懿的力量,重迴大魏中樞,掌握權利。


    如果大魏擋不住蜀漢的這次北伐,真到了兵臨城下的地步,那麽以劉放之前給蜀漢提供的機密情報,以及他作為漢室宗親的身份,怎麽著也不會吃虧。


    甚至於,劉放都已經開始琢磨,一旦鄧艾兵臨鄴城,自己就充作內應,直接打開鄴城城門,幫助鄧艾一戰滅魏。


    有了這樣的功勞,不說將來在蜀漢朝廷內博取多麽高的地位,至少一個王爵是跑不了的。


    畢竟劉放姓劉嘛,有封王的資格。


    但這一切,都隨著曹爽下令北遷,開始有崩塌的危險。


    如果真的讓曹芳北遷幽州,大漢的北伐最多是無法全功,但劉放的日子,恐怕就不好過了。


    幽州本來就是苦寒之地,生活條件本來就不好,一般人沒事兒可不願意去那邊生活,哪怕是王公貴族,在那邊的日子過的,也不如中原地區的富貴人家。


    再一個,曹魏北遷到幽州,基本就等同於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了,到了那時候,基本就是誰掌握了兵權,誰有說話的權利很顯然,不管是孫資還是劉放,兩人手裏都沒有兵權,地位必然比現在還不如。


    這種情況下,孫資最多就是愁緒交加,但劉放,就開始動腦子,給自己尋找退路了。


    偏偏這個時候,劉放得知了一個重要的消息——天子和太後提前離開鄴城,在曹爽親衛的保護下,前往魏縣。


    劉放好歹也坐鎮中樞十幾年的時間,不管是朝廷內部還是宮內,都有那麽幾個心腹,要知道這件事,其實並不算太難。


    事實上,曹爽覺得自己做事隱秘,但實際上,關於這件事,曹魏的朝廷重臣,在第一時間得知的人,並不在少數。


    比如說陳矯,高柔這些三朝老臣,多少都聽到過風聲,隻是這些人的心思,大多是站在大魏社稷的立場上考慮曹爽這麽做到底是好是壞.可劉放不那麽想。


    既然你曹爽可以劫持天子出奔,自己還不在身邊護衛.那我為什麽不能這麽做?!


    當然,劉放的心思可不是要護衛在天子左右,當第二個董承.他要做的,是劫持大魏天子鑾駕,去送給諸葛亮。


    季漢的三路伐魏,劉放其實並不是太看的上北路的鄧艾鄧艾這個人,資曆太淺,在季漢朝廷的話語權不夠,劉放如果直接劫持天子去投降鄧艾的話,隻會抬高鄧艾的地位,對劉放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而東路的張溪和魏延呢,資曆倒是夠了,但劉放跟這兩人沒有太多交集,也怕這兩人仗著地位,順勢隱匿了自己的功勞,隻說是他們截獲了曹魏天子和太後.自己恐怕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既然這樣的話,往西去朝歌,給諸葛亮送人,才是最好的選擇。


    再一個,劉放手裏沒有兵權,隻有幾百私兵,他如果是直接暴露身份的劫持天子和太後,恐怕走不了多遠,就會被曹爽,司馬懿,甚至是夏侯霸等人圍堵,到時候他必然小命不保,曹魏是不是覆滅,也跟他沒有關係了。


    所以,劉放必須想一個辦法,讓自己劫持天子和太後的行為變得更加合理.這就得靠孫資幫忙了。


    劉放先是找到孫資,跟孫資分析了天子到達幽州後,兩人必然失去權利的前景,引誘孫資動心。


    之後,劉放打著曹爽矯詔,司馬懿保藏禍心,皆不可信任的由頭,說服孫資跟自己一起動用私兵,追上天子鑾駕,然後發動兵變,誅殺曹爽的親衛,說服太後,轉投朝歌。


    至於太後那邊,其實劉放並沒有費太多的心思,隻是給太後舉了一個例子——昔日太祖武皇帝迎駕後漢天子,遷都許昌。


    剩下的事情,就交由太後郭氏自己去想象好了。


    事實上,現在的曹芳和太後出逃鄴城,其實形勢跟當初漢獻帝出逃長安是非常像的都是要去投靠一個外姓將領,而宗族將領麾下,並沒有多少兵力可用。


    老曹家是靠什麽崛起的,作為老曹家媳婦兒的郭氏怎麽可能不知道,更別說這事兒才過去三十多年而已。


    郭氏越想,越覺得去魏縣投靠司馬懿,並不是一個多麽好的主意。


    雖然曹爽說是曹訓已經掌握了魏縣兵權,但實際情況如何,郭氏並不知道萬一曹訓手裏並沒有兵權,或者說曹爽和司馬懿沆瀣一氣呢?!


    相反,倒是孫資和劉放提出的,去朝歌投靠夏侯霸等人,才是一個更好的主意夏侯霸和秦朗都是大魏的宗室將領,而且他們手裏的兵力明顯更多,對保護天子也更加有利。


    再一個,如今曹爽的親衛已經被孫資和劉放的私兵合力誅殺了,郭氏就算不同意兩人的意見,她一個弱女子,帶著一個六歲的孩童,還能怎麽辦?!


    倒不如就聽從孫資和劉放的說法,到朝歌去。


    一旦到了朝歌,有夏侯霸和秦朗兩人撐腰,以他們手裏的兵權,完全可以控製住孫資和劉放,生殺大權就再次迴到了宗室手裏,也不用擔心重複後漢之禍。


    就這樣,郭氏在半推半就之下,決定接受孫資和劉放的建議,中途改道,前往朝歌。


    而這一改道,直接讓這場北伐中的各位大老爺們,全都傻眼了,完全看不懂這是什麽操作。


    夏侯霸和秦朗不懂,自己這邊本來就是最危險,防守壓力最大的地方,太後和天子沒事兒跑來湊什麽熱鬧?!


    生怕蜀賊進攻不夠猛烈?!


    可來都來了,夏侯霸和秦朗難道還能坐視天子在城外,自己閉門不納不成?!


    夏侯霸親自領兵出城,把天子接入朝歌。


    而諸葛亮和龐統也傻眼這真的就是天要大漢三興,還能有這種好事落在自己頭上?!


    既然曹魏的天子都到了朝歌,親自來給兩人送一戰而定之功了,以諸葛亮和龐統的能力,豈會輕易放過?!


    這裏麵真正懊悔的人,隻有郭氏她是到了朝歌,見到了秦朗和夏侯霸後,才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一件多麽愚蠢的事情。


    這真的不能怪郭氏,畢竟她就是一個後宮女人而已,也不是什麽中原世家大族出身,眼光隻有這些,什麽戰略局勢,她根本不懂,也不知道去朝歌投靠秦朗和夏侯霸,完全是往敵人的包圍圈裏撞。


    然而事已至此,郭氏後悔也沒用,甚至於,郭氏想要遷怒孫資和劉放兩人,現在也沒有機會了.孫資還好,還在朝歌城內,而劉放,卻已經不知所蹤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風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風洞並收藏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