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知道,自己能獲得的進攻時間不會太多,如果在北中城下拖延的時間太久,讓張溪做好了側翼防守的準備,那麽自己的突襲就失去了意義。


    因此,秦朗寧可冒著風險,也要快速強攻北中城,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這裏,然後繼續東進。


    按照秦朗的估計,如果自己能在五天內攻破北中城,就依然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可現實,並不能讓秦朗如願。


    他的對手張翼,並不是一個無能之輩。


    北中城雖然城牆矮小,兵力不足,但至少張翼是真的擅守。


    秦朗為了趕時間,他在沒有太多攻城器具的情況下,想要憑借人力蟻附攻城,但張翼對此卻早就有所準備了。


    土牆根下的據木,可以有效的防止魏軍用搭人梯的方式攻城,而重新夯實澆築的土牆,至少在短期內,不用擔心會被魏軍破壞的可能。


    再加上張翼在通過偵騎得知了秦朗的動向後,毫不猶豫的提前派出了軍使向張溪求援.張翼預判,自己隻需要堅守個七八天左右,就能等來自家的援軍。


    雙方都有自己的依仗,但時間上來說,對秦朗並不利。


    如果隻是單對單的攻防對決,那秦朗還是有把握能擊敗張翼,攻下這個北中城的.可如果加上一個時間限製的話,事情可就不好說了。


    秦朗真的盡力了,他把能想到的辦法都已經用上了。


    第一天攻城的時候,沒有攻城器械協助的秦朗,發現北中城的防禦超過了自己的想象第一天進攻折損了三百人後,秦朗當機立斷的下令暫時停戰。


    秦朗也許做不到提前發現問題,但他還是能做到在發現問題後立刻解決問題。


    既然第一天的進攻發現無法靠人牆的方式爬山北中城的土牆,那就趕緊停下來,派人去砍樹打造簡易的鉤梯。


    秦朗別的不多,就是人多,打造二三十副簡易的鉤梯,根本用不了半天的時間。


    第二天,魏軍就有了鉤梯的協助,開始繼續加強進攻。


    這次倒是打的比第一天的進攻有效率的多,但張翼如果真的隻能依靠城牆防守的話,那他也不能被稱為擅守的將領。


    真正擅守的將領,不僅僅要在守城戰中利用各種城防優勢抵擋敵軍,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夠快速的應變指揮能力,及時甚至提前發現敵軍的進攻重點,通過自己的指揮調整,加強敵軍進攻重點的防禦。


    這點上,張翼確實比他的對手秦朗要強的多。


    因此,造成的結果,就是不管秦朗怎麽調整進攻重點,張翼總能提前預判或者及時發現。


    即使受困於兵力不足,張翼不可能每個漏洞都可以通過指揮來彌補,但張翼本身的武力值不差,一旦他身先士卒的城牆上奮戰,很多小漏洞雖然存在,但最終也會在張翼的奮戰或者漢軍士卒的奮戰下,無法被秦朗利用到。


    畢竟,秦朗也不是那種隻要給個破綻,他就能輕易抓住的天才型統帥。


    因此,這個北中城,張翼有驚無險的又守了三天。


    秦朗是真的有些著急了,他甚至想著是不是孤注一擲的加強進攻,拚著傷亡,強攻下北中城。


    可這事兒,剛一開口,就被他的參軍裴潛給勸阻了。


    得分清主次才行。


    進攻北中城,是為了掃清蜀賊在側翼的預警和防護,不是要跟這裏的蜀賊決戰.不顧傷亡的攻下北中城倒是可以,可接下來的魏軍還要繼續前進,還要去溫縣攻擊蜀賊主力大軍的側翼,而這次的對手,可不是什麽張翼,而是天下名將張溪。


    傷亡過大,拿什麽去跟張溪拚?!


    而且,裴潛提醒秦朗,不要忘了,這次他領兵進入河內郡,第一優先的戰略不是要擊退張溪率領的河東蜀賊,而是要進入溫縣去跟夏侯霸換防,讓夏侯霸能領軍去支援兗州。


    如果在戰場上有可以直接擊破張溪的戰機,那裴潛是不會攔著秦朗的,畢竟能解圍河東的話,也是裴潛這個河東世家領袖希望看到的事情。


    可現在秦朗這種不理智的做法,根本對戰局毫無意義不勸阻的話,裴潛都有可能喪生在這個亂軍之中。


    而聽完了裴潛的勸阻後,秦朗確實冷靜了一點,但.也有限。


    主要是,秦朗也是實在沒辦法啊。


    他不是分不清主次,而是不打下這個北中城,讓蜀賊把自己攔在這裏,自己怎麽去支援溫縣?!


    繞過去?!


    從理論狀態來說,北中城距離溫縣已經不遠了,軍中現在的糧草補給還夠,繞過去不是不可以。


    但從實際戰況來說,繞過去,並不具備實際操作的空間。


    秦朗一共就兩萬人,四天的進攻下來,傷亡大概有一千餘人,還剩下一萬八千多人。


    這一萬八千多人繞過北中城,前往溫縣北中城的蜀賊將領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坐視自己東進。


    到時候必然是尾隨自己,咬住自己的尾巴,拖延自己的進軍速度。


    而在溫縣城下進攻的張溪,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得到了北中城遇襲的消息了。


    哪怕這時候張溪還沒有完全調整好軍隊部署,做好側翼防禦,但最基本的,往北中城派出的援軍,應該已經是在路上了。


    也即是說,秦朗這麽直勾勾的闖過去,很有可能會直接跟張溪派出的援軍撞上,再加上身後吊著的“尾巴”.這不就成了自己給敵軍創造出“前後夾擊”的態勢了麽!!!


    這哪裏是去溫縣支援,這是直接去送死的。


    所以,現在的秦朗,不打下北中城,是根本無法安心前進的,也就不存在裴潛強調的“優先戰略目的”。


    冷靜當然還是要冷靜的,但強攻,也是必須強攻的。


    就在秦朗厘清了所有的戰場局勢,拒絕了裴潛的諫言,準備用傷亡換取時間的時候.張翼撤退了。


    是的,張翼從北中城撤軍了。


    其實張翼也不想撤,他的北中城守的好好的,但張溪命人傳來軍令,讓他撤軍匯合,張翼也不敢不聽軍令。


    而張溪呢張溪其實也不想下這個命令,但沒辦法,局勢有變。


    現實這個東西,有時候吧,真的,往往真的無法讓人順心如意。


    比如說張溪,又比如說孟達。


    張溪是真的想把秦朗帶來的三萬大軍給留在河東,為此他派出了馬岱和孟達的組合,去太行山道那邊伏擊秦朗。


    可誰知道,秦朗還挺有腦子的,居然分兵進軍,帶著兩萬郡兵闖入了河內郡。


    而這個時候,其實張溪也不著急,他派往北中城以防萬一的張翼及時堵住了秦朗。


    張溪現在兵力充足啊,隻要他留下一部分人牽製住溫縣的夏侯霸,自己帶著主力去圍剿的話,秦朗的那兩萬曹魏郡兵一樣跑不了。


    可偏偏就在張溪準備做出應變的時候.張溪接到了孟達軍使火速傳迴的軍報。


    並州騎兵南下了,而且兵力不下兩萬太行官道,堵不住了。


    孟達也是倒黴。


    本來孟達在太行官道口,利用了地形優勢和敵軍主帥戴陵的猶豫,有驚無險的守住了官道。


    真的,隻要戴陵沒有足夠魚死網破的決心,那麽孟達守起來,還是很輕鬆的,這個功勞也是十拿九穩的。


    而且吧,將來這場戰績傳出去,也足夠給孟達長臉五千步兵攔住了一萬騎兵,哪怕是有地形優勢,但這樣的戰績,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孟達甚至已經在幻想自己因此功勞升官封侯,名傳天下了。


    可偏偏這個時候,並州刺史畢軌,帶著兩萬並州騎兵南下了。


    畢軌這個人吧,文官出身,他沒有什麽軍略,最大的能力也是坐鎮地方,實施政令。


    曆史可以證明,畢軌的軍略水平,連秦朗都不如。


    但畢軌這個人有個“優勢”.他不懂軍略,因此他不會去考慮那麽多,在他看來,戴陵有著八千騎兵,居然不敢去進攻一個隻有兩千人守衛的官道營寨,純粹就是在消極怠慢,貽誤戰機。


    因此,當畢軌和戴陵合流後,畢軌立刻以並州刺史的身份,剝奪了戴陵的指揮權。


    關於並州刺史是否有權利剝奪後將軍指揮權的問題,戴陵不確定,畢竟兩個人都不是一個係統的。


    但戴陵卻知道,自己這個後將軍是故大將軍曹真提拔的,而畢軌這個並州刺史,是天子親自任命的。


    大將軍曹真還活著的話,戴陵也許還會據理力爭一下.但可惜,現在大將軍已經故去了。


    因此,戴陵屁話沒說的就交出了兵權。


    而畢軌在掌握兵權後,第一個命令,就是讓五千騎兵去強攻孟達的營寨。


    嗯,輸的挺慘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風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風洞並收藏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