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縣城內,張溪,柳隱,高翔三人湊在一起,一邊烤火,一邊議事。
馮習的傷勢依然沒有痊愈,但總算是人醒過來了,不過身體非常的虛弱,需要安心靜養,因此張溪決定,等到開春迴暖後,再把馮習送迴成都去靜養。
這傷勢,基本沒有半年一年的休養,是別想再恢複過來了。
因此,武功縣方麵,就隻剩下張溪,柳隱,高翔三名將軍了。
本來天降大雪封路,這個冬天,柳隱,高翔兩人都覺得,應該是不會有什麽戰事了,哪怕要作戰,起碼也得等到開春雪化後。
雖然有點浪費戰機,但天時不配合,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就打算安心的在武功縣駐守,度過這個冬天再說。
說起來,在取暖這一塊,相比於武功縣的世家百姓,倒是北伐軍的條件還更好一些。
牂牁郡產出的無煙煤,現在屬於皇室產業,也是北伐大軍重要的後勤物資,這就導致了即使在冬天,北伐軍的將士們,依然可以縮在帳篷內,烤著碳火過日子。
這待遇,可比武功縣內的世家大族的待遇都要好,畢竟這些人撐死就隻能指望木炭過日子,而之前從五丈原到武功縣,這一路上都在打仗,幾乎沒有任何商隊來往,這些世家們囤積的木炭,也得省著點用才行。
本來是這樣的,即使是柳隱和高翔,也沒有想過,大冬天的還能用兵的。
可偏偏,張溪一陣鼓搗,還真的搞出了可以在雪地運糧的手段,解決了後勤運輸補給的問題。
這讓柳隱和高翔看的,是一陣驚異加佩服——要不人家是天下奇才,當世名將呢。
這腦子裏,怎麽什麽東西都有?!
隻要能解決運輸補給的問題,那麽雪地用兵的最大障礙,也就得到了解決.冬季用兵,自然就變成了可能。
故此,三人湊到了一起,商議出兵左馮翊的事情。
冬天用兵,一般來說,確實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沒有特別的目的,出於軍心士氣的考慮,還是盡量不要在冬季用兵比較好。
最簡單直白的一個原因,就是士卒們不願意。
這年月的冬天,不僅天氣比後世要冷的多,士卒們的保暖手段也有限,棉花這東西還在西域躺著呢,更別說啥羽絨服了。
這種天氣下,百姓都是沒必要不出門的,你再讓士卒在這種天氣下行軍打仗,肯定會影響軍中的軍心士氣的。
這年月,基層士卒的話語權確實也就那樣,可當一件事明顯違背常理,引發軍中大規模的抱怨時,你就得考慮一下,軍中嘩變的後果是啥樣的了。
對於這一點,張溪也不敢太過於自作主張,請來了柳隱和高翔,一起商議一下,該找一個怎麽合適的理由,讓這些士卒們能發動冬季作戰還不抱有怨言。
這事兒吧其實在這個時代,真沒啥特別的辦法,就兩個字——賞,罰。
賞,就是給與士卒們更高的賞賜待遇,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罰,就是嚴肅軍中軍紀,以軍令約束士卒們,震懾士卒們可能出現的怨言。
你指望靠“興複漢室”這個口號或者目標來讓這些士卒賣命,這是不可能的,這些士卒的腦子裏隻有自己,稍微有點腦子的人會想到自己的家人,僅此而已。
興複漢室,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傳聞,一個口號,根本沒有實際意義。
你真的不能指望這年代的士卒,會有多少覺悟和奉獻精神。
因此,熟知軍中詳情的柳隱,和熟知基層百姓需求的高翔,向張溪提出了增加軍功製度中對於土地賞賜的份額,同時也讓軍正加強軍法執行力度,以此來激勵軍中士卒們的士氣和作戰欲望。
張溪當即采納。
本來吧,張溪治軍嘛,一向是非常強調軍紀軍法的重要性的,軍正執法,一向是從嚴而行,因此隻要張溪當主帥,軍中的軍紀軍法一向都不錯。
至於這個賞賜問題反正自己欠的也多了,這次再欠一些也不是什麽問題,一切有諸葛亮這個內政奇才兜底,張溪是真的不擔心這個問題。
就這樣,張溪按照柳隱和高翔的建議,重新頒布軍令,嚴肅軍紀的同時,提高了軍功賞賜的額度,借此來觀察軍中士卒們的反應。
還行,總免不了有人會叨叨幾句,但相比於這個,士卒們對軍功賞賜的討論,明顯要多於對冬季出兵的抱怨。
嗯,軍心暫時還可用。
既然軍心上沒啥問題了,那麽剩下的事情,就是要製定作戰計劃了。
這還得是三位將軍們需要去頭疼的事情。
自從張合撤軍左馮翊之後,張溪也沒少往左馮翊派出斥候,聯絡安插在關中三輔的細作,了解左馮翊的詳細布防情況。
經過斥候一來一迴二十多天的辛苦奔跑,張溪終於是得到了情報,張合在領兵撤迴左馮翊後,就因為傷勢過重,被送往洛陽休養了,如今左馮翊的領軍主將,是原來張合的副將王昶。
這個人.雖然也不好對付,但比起張合來說,張溪頓時信心多了不少。
再加上王昶領兵退迴左馮翊的時候,就隻有六千左右的士卒,加上左馮翊本地駐守的兵馬,也不過是一萬人出頭而已。
這點兵力,要灑在左馮翊這麽大一塊地方,肯定是不現實的。
因此,王昶選擇了重點布防的策略,屯兵在左馮翊重鎮長陵,渭城一線布防,拱衛長安城西北翼。
而長安城的西南翼,則是由曹真,郭淮二人領兵駐守右扶風郡治槐裏,帶領從眉縣撤迴的魏軍聯合右扶風地區剩餘的郡兵,大概有兩萬餘人,布防於此。
理論上講吧,從武功縣到扶風郡槐裏的路程更短,也更加適合直接進兵長安隻要突破了槐裏防線,渡過渭水,身後可就是長安城了。
可張溪這邊的問題在於,他手頭連一萬五千人都不到,還得安排士卒守衛武功縣,接應後麵眉縣的劉備主力大軍,因此他能出征的士卒,也就隻有一萬三千人左右。
而郭淮,曹真雖然是敗退,但能退迴去的,基本都是中央禁軍,戰鬥力擺在那兒,人數又占優勢.張溪要是一頭往槐裏方向撞過去,搞不好又得撞個頭破血流。
因此吧,張溪琢磨來琢磨去,覺得自己還是幹一下偏師的老本行,渡過渭水,進軍左馮翊,也就是進攻長安的西北角防禦區。
一來,可以吸引魏軍的注意力,讓魏軍誤以為蜀軍的進攻主力是左馮翊方向,從而調動身在右扶風的曹真郭淮引兵救援左馮翊。
二來嘛.張溪覺得吧,比起曹真郭淮,還是王昶比較好欺負一點。
至於右扶風的槐裏,就交給身後的大漢北伐主力大軍,剛剛在眉縣渭水邊收獲一場大神的大漢北軍主力吧。
那邊可是不僅有劉備禦駕親征,還有張飛,魏延,諸葛亮,龐統,吳懿,黃權等諸多名將謀士,隨便拉一個出來,都夠郭淮,曹真頭疼好一陣的。
因此吧,張溪跟柳隱和高翔一商量,三人達成了一致,然後由張溪上書給劉備。
也不用專門等到劉備的迴複,張溪有臨機決斷的權利,隻要他覺得合適,自然是可以直接領兵出發的。
因此,張溪在上書完畢後,立刻就開始著手準備渡河進攻左馮翊的事兒。
而身在眉縣的諸葛亮,此時此刻,真的,都想揍張溪一頓了。
好嘛,好不容易才把陛下急躁的心情給安撫下來,張溪這一封奏疏和戰報一送到,陛下立刻急著要出兵了。
倒不是說諸葛亮反對這個時候出兵。
雪天出兵,確實有很多的顧慮,但隻要真的能解決糧草運輸問題,雪天出兵反而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熟知兵法的諸葛亮,當然不會因為這個就反對出兵。
諸葛亮主要擔心的是,陛下如此急躁的進兵,萬一有個思慮不周,或者被人抓住急躁的心態打個伏擊啥的,很容易讓陛下陷入險地的。
陛下親征,是萬萬不容有失的。
諸葛亮就不明白了,以張溪此人小心謹慎的性格,為什麽就沒有考慮到這個可能性呢?!
可偏偏諸葛亮還勸不得。
一個,是劉備如今急於收複長安,眼看到可以進軍了,自然不願意多等,一心向東。
二一個,是龐統.這次北伐的謀主龐統,極力讚同劉備此時進兵的策略。
龐統用兵,素來是講究以正和,以奇勝.雪天用兵,絕對的出其不意,郭淮和曹真等輩,絕對不會想到大漢軍能有一種可以在雪天運糧的手段。
這麽一來的話,甚至可能郭淮和曹真等輩都來不及防備,漢軍就已經兵臨城下了。
之前龐統幫著諸葛亮勸說劉備稍安勿躁,那是因為龐統也沒有辦法在雪天行軍,龐統用兵雖然好用險計,但龐統追求的是高風險高迴報,不是明知不可行,偏偏去送死。
現在嘛,既然有條件了,不試一下就不是龐統了。
因此吧,劉備和龐統都達成了一致,雪天進兵這事兒,基本就是定局了。
這下可苦了諸葛亮了。
誰讓諸葛亮要兼管整個北伐大軍營中後勤補給呢,這個造雪橇板的事兒,就該他諸葛亮來專門處理。
諸葛亮那個鬱悶的這個張元長,專門坑人。
你手頭就一萬多人,糧草運輸車輛也就那麽多,打造這個雪橇板也不算太費事可我這邊,有六萬多人。
以主公那個急於進兵的心態,能留幾天時間給自己打造這些雪橇板啊!!!
自爆一下,前麵中間有一段,搞錯了左馮翊和右扶風的位置,結果讓張合的駐守地在左馮翊和右扶風之間來迴反複橫跳,現在要迴去改,涉及到的章節太多了,有點改不過來。
因此吧,雖然有點不合戰爭邏輯,但bug已經形成了,那就委屈一下張合這位名將,閑的沒事兒從左馮翊繞個圈,跑到右扶風作戰,再跑迴左馮翊去吧。
現在我算是理解,為啥羅貫中是地理白癡了。
我有度娘可查都經常寫錯,何況羅貫中這個窩在江南一隅的倒黴謀士了。
本章完
馮習的傷勢依然沒有痊愈,但總算是人醒過來了,不過身體非常的虛弱,需要安心靜養,因此張溪決定,等到開春迴暖後,再把馮習送迴成都去靜養。
這傷勢,基本沒有半年一年的休養,是別想再恢複過來了。
因此,武功縣方麵,就隻剩下張溪,柳隱,高翔三名將軍了。
本來天降大雪封路,這個冬天,柳隱,高翔兩人都覺得,應該是不會有什麽戰事了,哪怕要作戰,起碼也得等到開春雪化後。
雖然有點浪費戰機,但天時不配合,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就打算安心的在武功縣駐守,度過這個冬天再說。
說起來,在取暖這一塊,相比於武功縣的世家百姓,倒是北伐軍的條件還更好一些。
牂牁郡產出的無煙煤,現在屬於皇室產業,也是北伐大軍重要的後勤物資,這就導致了即使在冬天,北伐軍的將士們,依然可以縮在帳篷內,烤著碳火過日子。
這待遇,可比武功縣內的世家大族的待遇都要好,畢竟這些人撐死就隻能指望木炭過日子,而之前從五丈原到武功縣,這一路上都在打仗,幾乎沒有任何商隊來往,這些世家們囤積的木炭,也得省著點用才行。
本來是這樣的,即使是柳隱和高翔,也沒有想過,大冬天的還能用兵的。
可偏偏,張溪一陣鼓搗,還真的搞出了可以在雪地運糧的手段,解決了後勤運輸補給的問題。
這讓柳隱和高翔看的,是一陣驚異加佩服——要不人家是天下奇才,當世名將呢。
這腦子裏,怎麽什麽東西都有?!
隻要能解決運輸補給的問題,那麽雪地用兵的最大障礙,也就得到了解決.冬季用兵,自然就變成了可能。
故此,三人湊到了一起,商議出兵左馮翊的事情。
冬天用兵,一般來說,確實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沒有特別的目的,出於軍心士氣的考慮,還是盡量不要在冬季用兵比較好。
最簡單直白的一個原因,就是士卒們不願意。
這年月的冬天,不僅天氣比後世要冷的多,士卒們的保暖手段也有限,棉花這東西還在西域躺著呢,更別說啥羽絨服了。
這種天氣下,百姓都是沒必要不出門的,你再讓士卒在這種天氣下行軍打仗,肯定會影響軍中的軍心士氣的。
這年月,基層士卒的話語權確實也就那樣,可當一件事明顯違背常理,引發軍中大規模的抱怨時,你就得考慮一下,軍中嘩變的後果是啥樣的了。
對於這一點,張溪也不敢太過於自作主張,請來了柳隱和高翔,一起商議一下,該找一個怎麽合適的理由,讓這些士卒們能發動冬季作戰還不抱有怨言。
這事兒吧其實在這個時代,真沒啥特別的辦法,就兩個字——賞,罰。
賞,就是給與士卒們更高的賞賜待遇,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罰,就是嚴肅軍中軍紀,以軍令約束士卒們,震懾士卒們可能出現的怨言。
你指望靠“興複漢室”這個口號或者目標來讓這些士卒賣命,這是不可能的,這些士卒的腦子裏隻有自己,稍微有點腦子的人會想到自己的家人,僅此而已。
興複漢室,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傳聞,一個口號,根本沒有實際意義。
你真的不能指望這年代的士卒,會有多少覺悟和奉獻精神。
因此,熟知軍中詳情的柳隱,和熟知基層百姓需求的高翔,向張溪提出了增加軍功製度中對於土地賞賜的份額,同時也讓軍正加強軍法執行力度,以此來激勵軍中士卒們的士氣和作戰欲望。
張溪當即采納。
本來吧,張溪治軍嘛,一向是非常強調軍紀軍法的重要性的,軍正執法,一向是從嚴而行,因此隻要張溪當主帥,軍中的軍紀軍法一向都不錯。
至於這個賞賜問題反正自己欠的也多了,這次再欠一些也不是什麽問題,一切有諸葛亮這個內政奇才兜底,張溪是真的不擔心這個問題。
就這樣,張溪按照柳隱和高翔的建議,重新頒布軍令,嚴肅軍紀的同時,提高了軍功賞賜的額度,借此來觀察軍中士卒們的反應。
還行,總免不了有人會叨叨幾句,但相比於這個,士卒們對軍功賞賜的討論,明顯要多於對冬季出兵的抱怨。
嗯,軍心暫時還可用。
既然軍心上沒啥問題了,那麽剩下的事情,就是要製定作戰計劃了。
這還得是三位將軍們需要去頭疼的事情。
自從張合撤軍左馮翊之後,張溪也沒少往左馮翊派出斥候,聯絡安插在關中三輔的細作,了解左馮翊的詳細布防情況。
經過斥候一來一迴二十多天的辛苦奔跑,張溪終於是得到了情報,張合在領兵撤迴左馮翊後,就因為傷勢過重,被送往洛陽休養了,如今左馮翊的領軍主將,是原來張合的副將王昶。
這個人.雖然也不好對付,但比起張合來說,張溪頓時信心多了不少。
再加上王昶領兵退迴左馮翊的時候,就隻有六千左右的士卒,加上左馮翊本地駐守的兵馬,也不過是一萬人出頭而已。
這點兵力,要灑在左馮翊這麽大一塊地方,肯定是不現實的。
因此,王昶選擇了重點布防的策略,屯兵在左馮翊重鎮長陵,渭城一線布防,拱衛長安城西北翼。
而長安城的西南翼,則是由曹真,郭淮二人領兵駐守右扶風郡治槐裏,帶領從眉縣撤迴的魏軍聯合右扶風地區剩餘的郡兵,大概有兩萬餘人,布防於此。
理論上講吧,從武功縣到扶風郡槐裏的路程更短,也更加適合直接進兵長安隻要突破了槐裏防線,渡過渭水,身後可就是長安城了。
可張溪這邊的問題在於,他手頭連一萬五千人都不到,還得安排士卒守衛武功縣,接應後麵眉縣的劉備主力大軍,因此他能出征的士卒,也就隻有一萬三千人左右。
而郭淮,曹真雖然是敗退,但能退迴去的,基本都是中央禁軍,戰鬥力擺在那兒,人數又占優勢.張溪要是一頭往槐裏方向撞過去,搞不好又得撞個頭破血流。
因此吧,張溪琢磨來琢磨去,覺得自己還是幹一下偏師的老本行,渡過渭水,進軍左馮翊,也就是進攻長安的西北角防禦區。
一來,可以吸引魏軍的注意力,讓魏軍誤以為蜀軍的進攻主力是左馮翊方向,從而調動身在右扶風的曹真郭淮引兵救援左馮翊。
二來嘛.張溪覺得吧,比起曹真郭淮,還是王昶比較好欺負一點。
至於右扶風的槐裏,就交給身後的大漢北伐主力大軍,剛剛在眉縣渭水邊收獲一場大神的大漢北軍主力吧。
那邊可是不僅有劉備禦駕親征,還有張飛,魏延,諸葛亮,龐統,吳懿,黃權等諸多名將謀士,隨便拉一個出來,都夠郭淮,曹真頭疼好一陣的。
因此吧,張溪跟柳隱和高翔一商量,三人達成了一致,然後由張溪上書給劉備。
也不用專門等到劉備的迴複,張溪有臨機決斷的權利,隻要他覺得合適,自然是可以直接領兵出發的。
因此,張溪在上書完畢後,立刻就開始著手準備渡河進攻左馮翊的事兒。
而身在眉縣的諸葛亮,此時此刻,真的,都想揍張溪一頓了。
好嘛,好不容易才把陛下急躁的心情給安撫下來,張溪這一封奏疏和戰報一送到,陛下立刻急著要出兵了。
倒不是說諸葛亮反對這個時候出兵。
雪天出兵,確實有很多的顧慮,但隻要真的能解決糧草運輸問題,雪天出兵反而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熟知兵法的諸葛亮,當然不會因為這個就反對出兵。
諸葛亮主要擔心的是,陛下如此急躁的進兵,萬一有個思慮不周,或者被人抓住急躁的心態打個伏擊啥的,很容易讓陛下陷入險地的。
陛下親征,是萬萬不容有失的。
諸葛亮就不明白了,以張溪此人小心謹慎的性格,為什麽就沒有考慮到這個可能性呢?!
可偏偏諸葛亮還勸不得。
一個,是劉備如今急於收複長安,眼看到可以進軍了,自然不願意多等,一心向東。
二一個,是龐統.這次北伐的謀主龐統,極力讚同劉備此時進兵的策略。
龐統用兵,素來是講究以正和,以奇勝.雪天用兵,絕對的出其不意,郭淮和曹真等輩,絕對不會想到大漢軍能有一種可以在雪天運糧的手段。
這麽一來的話,甚至可能郭淮和曹真等輩都來不及防備,漢軍就已經兵臨城下了。
之前龐統幫著諸葛亮勸說劉備稍安勿躁,那是因為龐統也沒有辦法在雪天行軍,龐統用兵雖然好用險計,但龐統追求的是高風險高迴報,不是明知不可行,偏偏去送死。
現在嘛,既然有條件了,不試一下就不是龐統了。
因此吧,劉備和龐統都達成了一致,雪天進兵這事兒,基本就是定局了。
這下可苦了諸葛亮了。
誰讓諸葛亮要兼管整個北伐大軍營中後勤補給呢,這個造雪橇板的事兒,就該他諸葛亮來專門處理。
諸葛亮那個鬱悶的這個張元長,專門坑人。
你手頭就一萬多人,糧草運輸車輛也就那麽多,打造這個雪橇板也不算太費事可我這邊,有六萬多人。
以主公那個急於進兵的心態,能留幾天時間給自己打造這些雪橇板啊!!!
自爆一下,前麵中間有一段,搞錯了左馮翊和右扶風的位置,結果讓張合的駐守地在左馮翊和右扶風之間來迴反複橫跳,現在要迴去改,涉及到的章節太多了,有點改不過來。
因此吧,雖然有點不合戰爭邏輯,但bug已經形成了,那就委屈一下張合這位名將,閑的沒事兒從左馮翊繞個圈,跑到右扶風作戰,再跑迴左馮翊去吧。
現在我算是理解,為啥羅貫中是地理白癡了。
我有度娘可查都經常寫錯,何況羅貫中這個窩在江南一隅的倒黴謀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