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外,女主內,這是這個時代的準則。


    孫尚香雖然是江東小公主,但從她嫁人的那一刻起,她就需要承擔起夫君一家的府內事務。


    不論她管不管好,但起碼你得把這份信任交給她。


    現在孫尚香雖然也發愁,但該承擔的責任還是會好好的承擔起來。


    而張溪呢,隻要做好在外工作掙錢的事兒就可以了。


    而這會兒的張溪卻是也忙著呢。


    劉備到了江夏,不僅僅是為了兩場婚禮來的,還是為了秋收。


    在這個時代,春種和秋收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秋收後事關賦稅征收,更是馬虎不得。


    打仗的錢糧可都得從這裏麵來。


    兩湖地區,一直到明代才徹底發展成熟,擁有兩個產糧區,一個是漢江平原,一個是洞庭湖平原,因此才有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


    在漢代,漢江平原的產糧區倒是發展的日益完善,可洞庭湖平原,則是剛剛開始開發。


    畢竟雲夢澤這個地方,要開發起來,真不是那麽容易的。


    漢江平原的主要產糧區是在南郡和江夏西部,而洞庭湖平原,現在的耕種區域基本集中在江東的勢力範圍,隻有一部分待開發區域是在長沙郡和武陵郡內。


    這也是為什麽江東非要往長沙郡和武陵郡滲透的原因。


    劉備現在雖然掌控著五個郡,但重點產糧區沒有一個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裏的。


    荊南多山,本身耕地麵積就少,武陵郡和長沙郡內又跟江東勢力犬牙交錯,現在是同盟期間,又不好翻臉,所以荊南大多隻能做到自給自足,很難擴大生產規模。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江夏西部的一部分江漢平原的糧食,能夠給劉備的發展提供足夠的錢糧。


    但根據漢末文獻記載,江夏郡境內也多山地,可耕種麵積隻占全郡麵積的三成,剩下的都是丘陵山地.劉備也難。


    要是有南郡這個產糧地在手就好了呢。


    但可惜,現在的南郡在周瑜手裏,江東顯然也不會把這麽重要的地方讓出來,所以嘛,還是先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靠江夏西部的平原地區好好的積累,然後再謀求發展吧。


    劉備和諸葛亮基本都是這樣的想法,但張溪覺得,不能這樣坐以待斃。


    “主公,軍師!”張溪先拱手,然後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何不設法增加糧食產量,以應今日之事?!”


    劉備也隻能是苦笑,說道,“元長所言甚是,隻是荊州數十年經營,耕地早已成熟,且多在南郡,南陽等地,荊南多山少地,如此情勢,如之奈何?!”


    劉備的意思是說,荊州這地方吧,經過兩漢四百多年的開發,能利用的耕地早就開發出來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實在沒辦法去開發的地方。


    比如山林,比如雲夢澤內的大部分沼澤灘塗。


    而這些已經開發成熟的地方基本都集中在南陽和南郡兩個地方,也就是漢江平原上,荊南這地方是丘陵地形,周圍又多蠻夷,實在不適合耕種。


    對這些事兒,作為大管家的諸葛亮自然是一清二楚,所以他隻好安慰劉備,說道,“主公切勿憂心,亮已令人興修水利,責令地方官吏嚴督耕種,再加上元長所獻曲轅犁想來明年或有變化。”


    但實際上諸葛亮也知道,再變化也不會多出多少糧食來。


    江夏和荊南四郡就沒有遭受過多少戰亂,劉表也不是不幹人事的主,所以荊州境內,水利設施最多也就是年久失修,並不是不能工作。


    所以,就算是維護好了水利設施,估計糧食增產的效果也有限。


    這年頭的耕種就是這樣,要麽擴大耕地麵積,要麽增加糧食產量。


    增加糧食產量的辦法,大多是興修水利,提高耕種技術,增加官府的督導力度等辦法。


    這方麵張溪不可能做的比諸葛亮更好,因為諸葛亮是熟悉這時代的官府運作,也有足夠的耕種經驗的。


    但另一方麵,增加耕地麵積,這個張溪真的有辦法。


    “溪有二法,可使沼澤灘塗,山野林間皆為耕地雖畝產不如上等田,卻也可與下等田媲美。”張溪微笑著,要開始裝逼顯擺了。


    劉備和諸葛亮兩人,眼睛都亮了,兩人都能察覺到對方的震驚。


    讓沼澤灘塗和山林變良田.莫不是元長會仙術?!


    真的,也不要求是下等田的產量,隻要能種上糧食,以荊南的沼澤地和山地的分布量,他劉備還能缺糧不成?!


    “元長快快說來。”劉備急切的,問著張溪。


    然後張溪就說了,洋洋散散的說了很多。


    丘陵造梯田,圍湖造田,改造水利設施.這些事兒,雖然張溪沒有深入了解過,但上輩子多少看過些資料,也看過一些紀錄片,還是能說出點一二三來。


    諸葛亮和劉備越聽越覺得來勁,而且越聽也越覺得可行三個人一直從白天聊到深夜,鬧到最後,張溪隻能讓人去自家府邸帶個口信,說這幾天都在府衙睡下了。


    圍湖造田和改造丘陵地形做梯田這事兒,在張溪眼裏或者隻是一個概念,但了解了這個概念的諸葛亮和劉備,很顯然是要讓它落到實處的。


    而這個一落到實處的話,諸葛亮和劉備就發現,張溪這個辦法,好是好,但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太費錢了。


    劉備真沒錢。


    別看現在劉備的地盤大了,但劉備要養的人也更多了,軍隊也跟著擴大了不止十倍.容錯率還是太低。


    而且現在是亂世,劉備說到底也是一個軍閥,隻是相對來說對待百姓還算不錯的軍閥而已。


    一個軍閥嘛,手裏有了一些錢糧,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擴充自己的軍隊,提高自己軍隊的戰鬥力,其他的事情都得往後放一放。


    沒辦法,亂世嘛,沒有足夠的士兵,空有地盤你也守不住,到頭來便宜的還是別人。


    而張溪提出來的這兩種增加耕地的方式,不僅僅是費錢的問題,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


    改沼澤為良田這種事兒,需要組織大量的人力進行挖填沼澤和小湖泊,還需要興建配套的水利設施來防止湖水倒灌,還要修建防洪設施來預防洪水期到來造成的減產.這筆支出,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改造丘陵梯田,也是很大的工程量。


    這年月的丘陵上可不是隻有一片草,那是長滿了樹木和藤蔓的,有些樹木甚至生長了上百年.不把樹和藤蔓砍掉,怎麽種糧食?!


    光砍樹就足夠耗費人力物力了,更別說造梯田不僅僅是開墾的時候要用到人力物力,以後維護的時候,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丘陵上要種水稻或者小麥,那對水利配套設施的要求會比沼澤灘塗上還要高,這又是一筆相當大的投入。


    對此,張溪也是沒辦法這年頭又沒有土豆,玉米,紅薯這類的東西,梯田上不種水稻小麥的,能種啥嘛。


    三個人針對這兩個造田的方式商量了好幾天,諸葛亮最後還出了一份預估報告,大概的算了一下改造荊南這些沼澤和山林需要多少錢糧.劉備看了都牙疼了。


    劉備不是不知道輕重,也知道這些投入是值得的,畢竟一旦改造好了,迴報可能是十年,甚至可能是上百年的事情。


    梯田不好說,利弊都有,而且基本弊大於利,這個張溪也跟劉備說明了,大概撐個十年就是極限了。


    但沼澤灘塗改成良田,這是後世從唐一直到明初都在做的事情,而且真的做到了“湖廣熟,天下足”。


    劉備一想到荊南的那一大片沼澤地,再看看手裏的錢糧數字一咬牙。


    “此事,容後再議吧!”劉備歎氣著說道。


    沒辦法,真的撐不起這些錢糧.把過去兩年的收入全部投進去,恐怕都不夠。


    更何況,錢糧還好說,人的問題也不好解決.沒有那麽多的人來做事,徭役也不可能發動那麽長的時間,依然還是幹不成。


    所以,先緩緩吧,緩過兩年再說。


    張溪也知道的劉備的難處,所以自己的建議被擱置了,倒也沒有太過失望。


    繼續提出下一個建議。


    “主公,若實在不行,咱們也屯田吧!”


    這建議,現在就可行了吧。


    畢竟,曹操和孫權都已經打過樣了,從南到北,屯田是可以通用的。


    在亂世裏,僅靠自耕農的賦稅,是支撐不起一個軍閥開疆拓土的野心的。


    而解決這個事情的辦法,其實曹操也給出了,那就是屯田,現在江東也是在有樣學樣的跟著屯田。


    屯田好啊,官府提供土地和耕具,讓流民耕種,最後官府可以收取足夠高比例的糧食來應對戰爭,也能保證流民不會被餓死,必要的時候還能從流民中征兵擴充勢力。


    而流民雖然沒有了自己的土地,被束縛在官田上,一年到頭也隻能混個不餓死,但他們也因此不用承擔沉重的丁口稅,也比給世家種地要能活的更好一些。


    是的,屯田真的是個好策略,特別適合現在這種亂世前提是屯田製不被世家滲透破壞的話。


    可曹操和孫權可以搞屯田,但劉備.似乎不行。


    關於這一點,是因為負責的方向不同,張溪對劉備手裏擁有的官田缺乏足夠的了解。


    張溪是負責江夏一地的,他接觸到的田地數據也僅限於江夏,對荊南四郡的田地數據知道的不多。


    而諸葛亮是劉備軍的大管家,他對劉備直接控製的耕地數量,是最了解的.劉備就沒有多少實際控製的官田。


    不是說沒有,是真的不多。


    跟曹操和孫權都不太一樣,人曹操在北方沒少殺人,不管是屠城還是清理世家,空出來的土地都讓曹操充作了官田。


    孫權倒是沒怎麽殺,但他哥哥殺了不少,因此他們手裏都直接掌握著大量的“無主荒地”,是可以用來屯田的。


    而劉備,江夏是劉琦留下來的,打荊南四郡,基本是人家投降了得來了。


    劉備不好做的太過分,對當地世家也沒有逼迫太過,所以暫時沒有對這些人下手。


    更過分的是,北方多年戰亂,流民都往南方跑,北方倒是空出了不少空地,可南方卻隻多了數量極多的流民。


    再加上有點手段的北方世家南遷後,也在南方大肆購買或者兼並土地,把為數不多的南方無主耕地給瓜分完了,沒手段的流民全都被南方的世家們隱匿了丁口,給他們種地。


    劉備是真的沒有多少可以直接控製的“官田”的。


    所以嘛


    “此事.還需容後再議。”


    這話劉備自己說的,都有些尷尬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風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風洞並收藏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