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郡換三郡的事兒,最終是沒成。
原因很簡單,周瑜不同意。
魯肅提出的這個建議,雖然獲得了孫權的讚同,但南郡這個時候是在周瑜的掌控之下,周瑜還是南郡太守,又是天下名將,江東柱石,孫權肯定也要問問周瑜的想法。
因此,劉備給諸葛亮寫信征求意見,孫權也會寫信給周瑜征求意見。
周瑜的迴信自然是拒絕。
南郡是他花了很大代價,打了大半年才打下來的地方,屁股還沒坐熱呢,怎麽能這麽輕易的給換出去呢?!
再者說了,自己又不是沒給好主意,隻要孫權現在扣押了劉備,逼迫關張等人為他所用,那麽整個荊州都是江東的,何必跟別人分來分去。
很顯然,周瑜隻是考慮到了軍事層麵,孫權真要這麽做,政治層麵的影響實在太大,別說魯肅反對這麽做,就是孫權,現在也下不了這個決心。
這個時候的孫權,還是有著進取天下的野心的,因此這時候還很愛惜自己的羽毛,可不是被張遼揍的鼻青臉腫,不得不破罐子破摔的時候。
所以,孫權采納了周瑜的部分建議,收迴了一換三的提議,但同樣的,也沒有采納周瑜扣押劉備的建議,還是堅持按照原本的協議規定,要求劉備退出油江口。
這事兒暫時僵持住了。
一時間在江東得不到什麽結果,劉備也不想再柴桑久待,因此托詞江夏有緊急軍情,打算暫時離開柴桑。
孫權也知道一時間要讓劉備吐出已經占領的油江口很難,除非雙方現在就翻臉因此也沒有過多挽留,而是親自送劉備到了渡口。
然後吧,這時候的劉備,就有點不厚待了。
“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這就是劉備臨分別前,對孫權說的話,顯然的不安好心。
而孫權對此的態度這是笑笑,根本不以為意。
孫權早期的看人和用人還都是比較準確的,晚年發病是晚年的事兒,這會兒他還有進取天下的野心,沒想過據長江自守,因此也不會因為劉備的一句話,就對周瑜這樣的統兵大將有所猜忌。
就這樣,兩家暫時分別,關於油江口的問題,也隻是暫時擱置。
魯肅和周瑜,對孫權的這個決斷都有些不滿意,分別上書給孫權提意見。
魯肅是覺得,油江口這事兒不能造成既成事實,如果孫權不同意把油江口劃給劉備,那就該嚴令劉備撤兵。
而周瑜這是覺得孫權就不該放劉備離開,直接扣押了劉備,那劉備軍沒有了主心骨,很容易一哄而散的。
但孫權已經做出了決定,魯肅就在身邊,他的話孫權都不聽,更別說遠在南郡的周瑜了。
周瑜的書信送到柴桑的時候,劉備都已經迴到三江口,見到了文聘了。
劉備在鄂城呆了五天,一方麵是迴到江夏,巡視一下防務。另一方麵,則是收一下文聘的心。
對於文聘,劉備還是很欣賞的,也知道他現在的處境。
文聘雖然說接受了關羽送來的文書和官印,但誰都知道他先是劉表的人,後來是劉琦的人,始終遊離在劉備的圈子之外。
所以劉備特意在鄂城呆上幾天,表達了對文聘的信任和支持,也讓文聘很感動,暫時認可了劉備這個主公。
然後劉備坐船,迴到夏口,見了一下關羽和張溪。
關羽先是跟劉備好好的敘了舊,然後又事無巨細的報告了一下江夏的守備情況,讓劉備完全了解後,才開始講私事。
一個是關平的婚事問題。
關羽最後決定,還是讓關平迎娶趙雲的長女,請求劉備做媒。
而劉備則一臉訝異的看向了張溪,鬧得張溪一陣急赤白臉的趕緊解釋,這事兒就是寇二哈信口開河,自己並沒有看中趙雲的女兒。
然後劉備就犯嘀咕了。
你沒看中趙雲的女兒,那肯定是看中了我女兒唄。
要不然你在漢津口,問軍中家眷,總不能是關心關羽的女兒吧。
關羽的女兒那時候可才十三歲,就是個半大孩子。
這事兒劉備暫時也不好說,隻能放在心裏。
不過既然張溪沒看中趙雲的女兒,那也不存在張溪和關羽會因此不合的可能,所以劉備爽快的答應了關羽的請求,等迴到武陵後,他親自寫信給趙雲,充當這個媒人。
而第二件私事,這是甘夫人的事兒。
甘夫人一直臥病在床,雖然按照張溪提供的方法靜養,但隻能說是穩住了病情,依然不見好轉。
一直到前幾天,張溪護送著張機到來,給甘夫人做了診斷,這才找到病根,對症下藥,現在在慢慢的好轉中。
本來劉備來,是想帶著甘夫人一起去武陵郡修養的,但現在根據張機的說法,現在甘夫人最好不要移動,以免舟車勞頓加重病情。
因此,劉備隻能是迴府看望了甘夫人,陪了甘夫人一晚上,然後把甘夫人繼續留在江夏,繼續養病,自己則繼續啟程,前往武陵郡。
臨走前,劉備總算是把張溪的職責給明確了下來。
本來諸葛亮把張溪調迴江夏,是擔心關羽沒有謀士輔佐,因此隻是讓張溪迴江夏參讚軍機,幫關羽查漏補缺的,並沒有給張溪具體安排職位和工作。
而關羽呢,剛剛開始管理一整個郡,本身都有點不適應,哪裏還有時間想到任命張溪的事兒。
再說張溪也是好不容易迴來一趟,關羽也就沒有急著安排張溪的工作,給了他幾天假好好休息一下,一直到劉備來了,關羽才請示一下劉備,給張溪安排什麽工作好。
而劉備想了一下,直接把陳震,伊籍兩人帶去武陵,那邊缺治理政務的文官,而江夏郡丞這個職位則給張溪空出來,讓他擔任。
也就是說,現在的張溪,已經是關羽的副手,負責全郡的政務工作了。
這倒是個文官該幹的事兒,就是張溪心裏有點虛。
以前張溪總喜歡強調自己是文官,是謀士,但他幹的那些事兒,就沒有離開過軍營。
不管是幫張飛訓練士卒,管理軍紀,還是跟著諸葛亮一起過江,在赤壁嘮嗑,最後包括領軍幫助周瑜攻打南郡.全是武將該幹的活。
現在冷不丁的讓張溪幹點文官該幹的活,張溪還真的有點不太適應。
但好在,諸葛亮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江夏主政,他留下了一大堆的規章製度,張溪倒也不用費心自己去調整,直接蕭規曹隨就好。
而眼下,對張溪來說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年底的犒賞和巡視工作。
馬上就是年底了,各地的工作報告也該交上來了,那麽張溪所要做的,就是匯總各地的工作報告,查漏補缺,然後下去巡查一下,看看實際情況是不是跟工作報告相同,如果存在出入,那就要追究原因,做出獎懲。
然後呢,張溪自己也要寫一份這一年江夏的工作報告,送給武陵的劉備,讓劉備來決定,對江夏諸官員的賞罰問題。
因此,十一月下旬,張溪帶著鄧艾,小八,以及三十個衛士,開始他履行他作為江夏郡丞的工作。
帶上鄧艾,是因為張溪覺得以鄧艾現在的水準,張溪已經不能讓鄧艾死讀書了。
雖然張溪呆在南郡打了大半年的仗,但鄧艾可沒有放鬆自己的學習進度。
從陸口迴到夏口後,鄧艾一直是在自學,不懂的時候就去請教徐庶。
後來徐庶被調去油江口之後,臨走前給鄧艾留下了幾本書,鄧艾就徹底以自學為主。
張溪發現,鄧艾自學的能力真的很強,徐庶留給鄧艾的書,鄧艾全部自學完了,張溪檢查了一下,發現鄧艾不僅能背下來,而且內容也能理解個七七八八了。
就是,有點浮於表麵,不太切合實際。
因此嘛,張溪覺得,現在的鄧艾,不能再讓他死讀書了,應該結合一些實踐,通過實踐來幫他更好的理解書中的內容。
正好張溪要到各縣巡視,讓鄧艾跟著,提前接觸一些基層實務,對鄧艾也有幫助。
至於小八小七寶硬塞過來的,說既然是侍女,就該隨在張溪身邊照顧。
張溪也拿小七寶沒辦法,再加上小八隨時要哭的樣子,張溪也挺心疼的,因此就帶上了。
至於晚上這個不用擔心,張溪最近每晚都教授小鄧艾讀書到半夜,每次小八都會忍不住先睡著,這樣就沒事兒了。
小八是沒事兒了,但小鄧艾受不了啊。
原因很簡單,周瑜不同意。
魯肅提出的這個建議,雖然獲得了孫權的讚同,但南郡這個時候是在周瑜的掌控之下,周瑜還是南郡太守,又是天下名將,江東柱石,孫權肯定也要問問周瑜的想法。
因此,劉備給諸葛亮寫信征求意見,孫權也會寫信給周瑜征求意見。
周瑜的迴信自然是拒絕。
南郡是他花了很大代價,打了大半年才打下來的地方,屁股還沒坐熱呢,怎麽能這麽輕易的給換出去呢?!
再者說了,自己又不是沒給好主意,隻要孫權現在扣押了劉備,逼迫關張等人為他所用,那麽整個荊州都是江東的,何必跟別人分來分去。
很顯然,周瑜隻是考慮到了軍事層麵,孫權真要這麽做,政治層麵的影響實在太大,別說魯肅反對這麽做,就是孫權,現在也下不了這個決心。
這個時候的孫權,還是有著進取天下的野心的,因此這時候還很愛惜自己的羽毛,可不是被張遼揍的鼻青臉腫,不得不破罐子破摔的時候。
所以,孫權采納了周瑜的部分建議,收迴了一換三的提議,但同樣的,也沒有采納周瑜扣押劉備的建議,還是堅持按照原本的協議規定,要求劉備退出油江口。
這事兒暫時僵持住了。
一時間在江東得不到什麽結果,劉備也不想再柴桑久待,因此托詞江夏有緊急軍情,打算暫時離開柴桑。
孫權也知道一時間要讓劉備吐出已經占領的油江口很難,除非雙方現在就翻臉因此也沒有過多挽留,而是親自送劉備到了渡口。
然後吧,這時候的劉備,就有點不厚待了。
“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這就是劉備臨分別前,對孫權說的話,顯然的不安好心。
而孫權對此的態度這是笑笑,根本不以為意。
孫權早期的看人和用人還都是比較準確的,晚年發病是晚年的事兒,這會兒他還有進取天下的野心,沒想過據長江自守,因此也不會因為劉備的一句話,就對周瑜這樣的統兵大將有所猜忌。
就這樣,兩家暫時分別,關於油江口的問題,也隻是暫時擱置。
魯肅和周瑜,對孫權的這個決斷都有些不滿意,分別上書給孫權提意見。
魯肅是覺得,油江口這事兒不能造成既成事實,如果孫權不同意把油江口劃給劉備,那就該嚴令劉備撤兵。
而周瑜這是覺得孫權就不該放劉備離開,直接扣押了劉備,那劉備軍沒有了主心骨,很容易一哄而散的。
但孫權已經做出了決定,魯肅就在身邊,他的話孫權都不聽,更別說遠在南郡的周瑜了。
周瑜的書信送到柴桑的時候,劉備都已經迴到三江口,見到了文聘了。
劉備在鄂城呆了五天,一方麵是迴到江夏,巡視一下防務。另一方麵,則是收一下文聘的心。
對於文聘,劉備還是很欣賞的,也知道他現在的處境。
文聘雖然說接受了關羽送來的文書和官印,但誰都知道他先是劉表的人,後來是劉琦的人,始終遊離在劉備的圈子之外。
所以劉備特意在鄂城呆上幾天,表達了對文聘的信任和支持,也讓文聘很感動,暫時認可了劉備這個主公。
然後劉備坐船,迴到夏口,見了一下關羽和張溪。
關羽先是跟劉備好好的敘了舊,然後又事無巨細的報告了一下江夏的守備情況,讓劉備完全了解後,才開始講私事。
一個是關平的婚事問題。
關羽最後決定,還是讓關平迎娶趙雲的長女,請求劉備做媒。
而劉備則一臉訝異的看向了張溪,鬧得張溪一陣急赤白臉的趕緊解釋,這事兒就是寇二哈信口開河,自己並沒有看中趙雲的女兒。
然後劉備就犯嘀咕了。
你沒看中趙雲的女兒,那肯定是看中了我女兒唄。
要不然你在漢津口,問軍中家眷,總不能是關心關羽的女兒吧。
關羽的女兒那時候可才十三歲,就是個半大孩子。
這事兒劉備暫時也不好說,隻能放在心裏。
不過既然張溪沒看中趙雲的女兒,那也不存在張溪和關羽會因此不合的可能,所以劉備爽快的答應了關羽的請求,等迴到武陵後,他親自寫信給趙雲,充當這個媒人。
而第二件私事,這是甘夫人的事兒。
甘夫人一直臥病在床,雖然按照張溪提供的方法靜養,但隻能說是穩住了病情,依然不見好轉。
一直到前幾天,張溪護送著張機到來,給甘夫人做了診斷,這才找到病根,對症下藥,現在在慢慢的好轉中。
本來劉備來,是想帶著甘夫人一起去武陵郡修養的,但現在根據張機的說法,現在甘夫人最好不要移動,以免舟車勞頓加重病情。
因此,劉備隻能是迴府看望了甘夫人,陪了甘夫人一晚上,然後把甘夫人繼續留在江夏,繼續養病,自己則繼續啟程,前往武陵郡。
臨走前,劉備總算是把張溪的職責給明確了下來。
本來諸葛亮把張溪調迴江夏,是擔心關羽沒有謀士輔佐,因此隻是讓張溪迴江夏參讚軍機,幫關羽查漏補缺的,並沒有給張溪具體安排職位和工作。
而關羽呢,剛剛開始管理一整個郡,本身都有點不適應,哪裏還有時間想到任命張溪的事兒。
再說張溪也是好不容易迴來一趟,關羽也就沒有急著安排張溪的工作,給了他幾天假好好休息一下,一直到劉備來了,關羽才請示一下劉備,給張溪安排什麽工作好。
而劉備想了一下,直接把陳震,伊籍兩人帶去武陵,那邊缺治理政務的文官,而江夏郡丞這個職位則給張溪空出來,讓他擔任。
也就是說,現在的張溪,已經是關羽的副手,負責全郡的政務工作了。
這倒是個文官該幹的事兒,就是張溪心裏有點虛。
以前張溪總喜歡強調自己是文官,是謀士,但他幹的那些事兒,就沒有離開過軍營。
不管是幫張飛訓練士卒,管理軍紀,還是跟著諸葛亮一起過江,在赤壁嘮嗑,最後包括領軍幫助周瑜攻打南郡.全是武將該幹的活。
現在冷不丁的讓張溪幹點文官該幹的活,張溪還真的有點不太適應。
但好在,諸葛亮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江夏主政,他留下了一大堆的規章製度,張溪倒也不用費心自己去調整,直接蕭規曹隨就好。
而眼下,對張溪來說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年底的犒賞和巡視工作。
馬上就是年底了,各地的工作報告也該交上來了,那麽張溪所要做的,就是匯總各地的工作報告,查漏補缺,然後下去巡查一下,看看實際情況是不是跟工作報告相同,如果存在出入,那就要追究原因,做出獎懲。
然後呢,張溪自己也要寫一份這一年江夏的工作報告,送給武陵的劉備,讓劉備來決定,對江夏諸官員的賞罰問題。
因此,十一月下旬,張溪帶著鄧艾,小八,以及三十個衛士,開始他履行他作為江夏郡丞的工作。
帶上鄧艾,是因為張溪覺得以鄧艾現在的水準,張溪已經不能讓鄧艾死讀書了。
雖然張溪呆在南郡打了大半年的仗,但鄧艾可沒有放鬆自己的學習進度。
從陸口迴到夏口後,鄧艾一直是在自學,不懂的時候就去請教徐庶。
後來徐庶被調去油江口之後,臨走前給鄧艾留下了幾本書,鄧艾就徹底以自學為主。
張溪發現,鄧艾自學的能力真的很強,徐庶留給鄧艾的書,鄧艾全部自學完了,張溪檢查了一下,發現鄧艾不僅能背下來,而且內容也能理解個七七八八了。
就是,有點浮於表麵,不太切合實際。
因此嘛,張溪覺得,現在的鄧艾,不能再讓他死讀書了,應該結合一些實踐,通過實踐來幫他更好的理解書中的內容。
正好張溪要到各縣巡視,讓鄧艾跟著,提前接觸一些基層實務,對鄧艾也有幫助。
至於小八小七寶硬塞過來的,說既然是侍女,就該隨在張溪身邊照顧。
張溪也拿小七寶沒辦法,再加上小八隨時要哭的樣子,張溪也挺心疼的,因此就帶上了。
至於晚上這個不用擔心,張溪最近每晚都教授小鄧艾讀書到半夜,每次小八都會忍不住先睡著,這樣就沒事兒了。
小八是沒事兒了,但小鄧艾受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