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到底是把船艙中的對話,告訴了周瑜。


    盟友中突然出現變故,魯肅肯定要跟周瑜商量的。


    而周瑜呢,他聞言大驚。


    “那張元長也就罷了,怎的這個諸葛孔明也能看破我計?!”周瑜臉色凝重的,說道。


    這個話吧,魯肅就不理解了。


    這些日子的相處下來,魯肅可以很明顯的得出結論——諸葛亮要比張溪強多了。


    怎麽到了都督嘴裏,那個張溪還比孔明先生強了?!


    嘛.畢竟雙方直接“交手”的人物不同嘛。


    周瑜可是在鄂縣城下跟張溪交過手的,對張溪用兵有一定的了解,對諸葛亮卻接觸的不多,不了解也正常。


    而魯肅呢,這段時間主要的對接人物就是諸葛亮,深知諸葛亮的難纏和厲害。而張溪除了在柴桑孫權別院裏嘴炮了一下,差點毀了孫劉聯盟外,壓根沒給魯肅留下什麽好印象。


    但不管兩人覺得誰更強吧,這兩人突然表現出來的謀略眼光,也讓兩人後續的反應,產生了一些小分歧。


    “若如此當早除之!”周瑜冷聲著,說出來非常不得了的話。


    魯肅頓時不同意了。


    “公瑾三思,大戰在即,豈有先殺盟友之理?!”魯肅趕緊的勸阻,並且說道,“再者,我等水軍糧草,全由江夏而來,江夏水軍亦在我軍中,若我等擅殺盟友,我軍不說破曹,恐軍中立時動亂,後路亦不保矣。”


    這時候的魯肅和周瑜,都是認可孫劉聯盟的重要性的。


    但魯肅和周瑜多少有點不同。


    周瑜認為的孫劉聯盟,隻是一時不得已的結盟,雙方早晚要翻臉的,這樣的話,當然是越早削弱劉備方越好。


    而魯肅則不然。


    魯肅堅持孫劉聯盟,是考慮到曹操勢大,恐怕一時敗北也不見得能改變天下局勢,所以孫劉聯盟是有必要長久保持下去的。


    除非這次大戰,周瑜能一舉擒殺曹操,造成北地群龍無首,再次分裂.這樣的話,孫劉聯盟確實沒有存在的必要。


    但這種事,確實無法預料,尤其還是在破曹前,魯肅是不希望孫劉聯盟破裂的。


    但周瑜卻說道,“子敬放心,汝之顧慮我亦知之,隻是.哼,我自有公道斬之,管教劉備理屈詞窮,不敢破壞盟約!”


    魯肅還想再勸,但看看周瑜現在的樣子,再想想自己的身份雖然是監軍,但魯肅的這個讚軍校尉跟周瑜的左都督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而且就算魯肅跟周瑜官職一樣,周瑜也不會聽魯肅的,甚至魯肅和周瑜意見相左,孫權也隻會更相信周瑜,所以勸不勸的,意義不大。


    當然,如果周瑜真的能有讓劉備無話可說的方法斬了諸葛亮和張溪,那魯肅其實也不見得非要反對。


    魯肅堅持的孫劉聯盟,始終是以孫權的利益為主,劉備最好是一直半死不活的,這樣才能成為江東的好盟友。


    因此,周瑜這麽堅持,又表示自己有辦法,那魯肅就靜觀其變了。


    結果魯肅也沒想到,周瑜想出來的辦法,就是讓諸葛亮在十日內,督造十萬支箭。


    十日要督造十萬支箭,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十萬支箭,哪怕是征召一千工匠,從采木製杆開始,到最後成型,至少是需要二十天的時間。


    問題是,隨軍軍營中,並沒有一千工匠,隻有三百餘人而已。


    也就是說,如果真的要靠這些工匠製造完十萬支箭,需要足足兩個月還不如讓人從柴桑運過來呢。


    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周瑜用這種問題去為難諸葛亮,居然還好意思說是“公道斬之”.這事兒就是放到孫權麵前,孫權都不好意思說自家都督是“公道”。


    魯肅本來想勸阻一下周瑜的這事兒幹的有點丟人了啊,都督,這麽做咱們會被天下英雄笑話的。


    可更讓魯肅沒想到的是,諸葛亮居然答應了。


    而諸葛連不僅答應,甚至還表示,自己隻要三天就能置辦完十萬支箭,如果沒有十萬支,他甘願受軍法處置。


    周瑜就沒見過還有自己往陷阱裏跳的兔子,當下急吼吼的讓諸葛亮簽了軍令狀,生怕他反悔。


    而魯肅這會兒,還處在震驚之中,想要阻攔諸葛亮,還被周瑜眼神給製止了。


    等諸葛亮簽完軍令狀,瀟灑離去後,魯肅這才起身,埋怨周瑜,說道,“都督此番之事欠妥.十日督造十萬支箭已是刁難,何況三日?!”


    周瑜卻冷笑一下,說道,“三日非我所說,乃是那諸葛亮大言爾.子敬且去,那諸葛亮所需造箭之物,均與他備齊,萬不可令其有抵賴之由!”


    魯肅一臉的鬱悶和糾結,最後化作一聲歎氣,轉身去找諸葛亮。


    至於諸葛亮嘛別看這家夥在周瑜麵前裝的信心滿滿,迴到了自己的座駕船艙,也是有點頭疼。


    諸葛亮早就知道在魯肅麵前展現才能會引來麻煩,卻沒有想到那個周都督是真的夠狠,一點情麵都不留。


    三天造十萬支箭,根本不可能。


    三天想辦法搞迴十萬支箭,這個事兒倒是有辦法,但得看老天配不配合。


    雖然說諸葛亮久居荊襄,熟悉長江氣候,但.有些時候老天也是會耍脾氣的。


    早知道就不該裝逼說什麽三日,要是十日,弄迴這十萬支箭就穩了。


    可現在話也說了,軍令狀也簽了算了,等魯肅來了,再做打算吧。


    沒一會兒的功夫,魯肅就來了,順帶還把張溪從軍營中帶來迴來。


    本來張溪是在軍中,幫著周瑜查看軍中士卒訓練的情況的。


    雖然給了練兵之法,但周瑜還是生怕軍士練的不到位,所以請張溪幫忙看看。


    而張溪也不想跟諸葛亮似的天天宅在船上,所以就答應了周瑜,有空去軍寨中溜達溜達結果就被魯肅給拉迴來了。


    一路上張溪已經聽魯肅說了,說周瑜要令諸葛亮督造十萬支箭.張溪一聽就明白是怎麽迴事,草船借箭唄。


    這又是一個羅貫中融合了孫權樓船查敵營和張巡草人借箭兩個典故,編出來硬安在諸葛亮身上的故事,曆史上並不存在。


    但現在不是走演義線嘛有好戲看了。


    張溪可是一點都不緊張,畢竟知道這事兒的前因後果,更知道諸葛亮最後真的借來了這十餘萬支箭,當然不擔心。


    但張溪對這個事兒吧,他還是有點小疑問的,所以想看看,這個時空的諸葛亮到底是怎麽操作的。


    因此,魯肅很急,諸葛亮有點急,但張溪是一點都不著急,還有心思樂嗬嗬的看諸葛亮演戲。


    但諸葛亮這會兒是真的沒演戲.借箭這事兒他雖然當時在周瑜軍帳中就想到了,但具體能不能成功,他其實把握也不大,得看老天配不配合。


    結果張溪居然還在一邊樂嗬嗬的看自己笑話不想搭理他。


    魯肅跟諸葛亮聊了一會兒,發現諸葛亮一個勁的埋怨自己嘴不嚴,導致周瑜起了殺心.魯肅也冤枉啊,這種事兒,他怎麽可能不告訴周瑜,難道真的把自己當成劉備的人了?!


    但諸葛亮這麽說,魯肅還真不好說什麽,畢竟兩個人交情不錯,也算是朋友,魯肅自己想想這事兒自己幹的也有點不厚道。


    所以,一咬牙,魯肅就勸諸葛亮,實在不行就先迴夏口吧,反正周瑜也不至於為了這個跟劉備軍翻臉。


    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也是煞費苦心。


    但諸葛亮怎麽可能會走,這要是跑迴夏口了,那他的名聲也就全毀了。


    見魯肅已經有了憐憫之心,諸葛亮也知道差不多了,因此希望魯肅能夠將江夏水軍調撥給他使用.也不用全部的江夏水軍,隻需要一半就夠了。


    這種涉及到調兵的事兒,肯定是要上報周瑜同意的,畢竟周瑜是聯軍最高指揮官,盟約裏也寫了,江夏水軍歸周瑜調配。


    但魯肅一方麵是心裏有愧,另一方麵則是有了周瑜“全力配合”諸葛亮造箭的軍令,因此調船這事兒,其實魯肅也不是不能調。


    再一個.江夏水軍,雖然名義上說是歸周瑜調遣,但如果諸葛亮真的下令江夏水軍配合自己行動,江夏水軍可不會鳥周瑜,該出兵還是會出兵的。


    現在無非就是一個名義而已,省的將來扯皮。


    既然如此,魯肅配合一下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魯肅走了,忙著去協調江夏水軍的事兒。


    而諸葛亮嘛.一見魯肅走了,頓時沒好氣的瞪了張溪一眼,說道,“適才元長也不幫我說話,怎的在一邊看熱鬧?!”


    張溪頓時樂了,迴答道,“軍師已然胸有成竹,子敬兄亦答應幫忙,還需溪說什麽?!”


    諸葛亮一聽這話,頓時饒有興趣的看著張溪,問道,“元長此言何意?!三日督造十萬支箭,亮實無頭緒,還請元長教我?!”


    張溪笑笑,說道,“軍師莫要誆我。若是十日,那溪或許有法可想,但三日還是依軍師之計行事便可,溪幫不上忙。”


    諸葛亮更好奇了,也不問張溪怎麽知道自己有辦法,而是


    “若是十日,元長有法可督造十萬支箭?!需知軍中可隻有三百餘匠人而已啊,元長當真有法?!”


    諸葛亮真心比較關心這個。


    十日督造十萬支箭,軍中隻有三百餘工匠.這怎麽可能做到?!


    張溪開心了,還有諸葛亮也不知道的事兒。


    但這事兒,張溪真的有把握。


    “軍師可知,秦時軍械製造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風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風洞並收藏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