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親自到館驛拜見了魯肅,這讓魯肅有點受寵若驚。


    劉備是天下聞名的英雄人物,而他魯肅,也就在江東有點小名氣,而且一直是以孫權幕僚的身份出現的,論起官麵身份,劉備是左將軍,而他魯肅依然隻是一個白身。


    因此,魯肅對劉備的禮賢下士,感到非常的感動。


    但感動歸感動,魯肅最多也就是對劉備有了一個好印象,該幹的事兒他還是得幹。


    首先要試探一下劉備的計劃和打算.要是劉備都不打算抗曹了,那他們江東也就沒有找劉備結盟的必要了。


    結果劉備表示跟曹操的勢不兩立後,又表示自己現在無兵無將的,打算去投靠蒼梧太守吳巨,以圖東山再起.特麽魯肅能信這個鬼話就真的見鬼了。


    來的時候魯肅已經打聽過了,劉備雖然在荊州北部敗了,但長阪坡一戰,你還真的不好說是曹操贏了還是劉備贏了,要說劉備現在損失慘重,無兵無將的,誰信呐。


    但這種套路大家都懂。


    劉備跟曹操比起來,確實缺兵少將,要靠他現在手頭的軍隊去對抗曹操,也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而魯肅此行的目的,也是跟劉備結盟,不是來忽悠劉備當炮灰,幫他們江東防守長江上遊的。


    破曹這種事,對雙方都有好處,但也需要雙方通力合作才行。


    所以劉備哭窮,魯肅真不在意合作前的討價還價嘛,大家都懂的。


    一番交談後,劉備也總算是見識到了魯肅的風采。


    確實就跟諸葛亮和徐庶說的那樣,魯肅待人接物,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非常的舒服。


    跟劉備談論實際事務,也句句都是幹貨,從不藏著掖著,真誠的表達了自己的目的,讓劉備信服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


    但因為張溪的那一串介紹,導致魯肅越是表現的大氣完美,劉備就越不敢大意。


    這個人,確實是個值得交往的人,涉及到雙方分歧的時候,他也會真誠相待,該說什麽就說什麽,用道理來說服你。


    但不該說什麽,他也是一句話都沒說,絕對不會給你留下任何口實,就是一個相當出色的外交官。


    “此人之才,恐不在伱我之下!”


    這是事後,諸葛亮和徐庶對魯肅的評價。


    魯肅也確實才能出眾,不僅見到了劉備,大概了解了劉備軍的真實情況,了解了劉備軍現在的軍力和後勤,然後他邀請劉備遣人前往江東,麵見孫權,共同商定結盟的事情。


    有來有往嘛,孫權派了人來展現了誠意,那麽不管成不成,劉備也得派人過江去迴複一下的。


    因此,劉備暫時安置了魯肅,然後繼續開會。


    這次是正經的軍議了,將軍和謀士全都到齊,討論跟江東結盟的事宜。


    這事兒其實真不用討論,就江夏的這些士卒,怎麽可能是坐擁至少三十萬大軍的曹操的對手。


    結盟是肯定要結盟的,隻是這個結盟怎麽結,雙方各自承擔什麽義務,又能獲得什麽好處,這是需要大家好好商量一下的


    所以這次軍議,其實就是給出預案,然後讓諸葛亮帶著這些預案去江東,跟孫權會談。


    是的,去江東的人選,肯定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現場所有人中最了解荊襄情況的,他去江東,簡直是唯一的人選。


    隻是諸葛亮也提出了一個要求——要張溪陪著他一起去。


    這讓張溪挺開心的,本來還想跟著去江東看看呢。


    不確定這個世界是走什麽路線的,但如果是演義線的話,那赤壁之戰這麽精彩的各種名場麵,不去看看不是可惜了?!


    再一個,不管是史實線還是演義線,諸葛亮這一趟江東之行,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危險就算有危險那也是諸葛亮有危險,跟他張溪沒啥關係的。


    簡直可以說是一趟公費旅遊,而且說不得還能看上不少好戲,親身經曆一下波瀾壯闊的赤壁之戰。


    所以張溪本來就想跟著去,諸葛亮這麽一說,張溪立刻答應了下來。


    而諸葛亮要張溪去江東,其實目的也不單純。


    江東那邊對抗曹是什麽態度,目前的諸葛亮也是猜不到的。


    不過在諸葛亮想來,說服江東抗曹有三個關鍵的地方,隻要掌握住兩處,那基本這事兒就成了。


    一個,是江東之主孫權的決心隻要說服孫權決定抗曹,這事兒就定下了一半。


    這事兒其實不難,孫權派魯肅過江,本身就說明了他的意願,現在諸葛亮過江,無非是堅定他的信念而已。


    第二個,是爭取江東軍方的支持。


    這個就比較麻煩了。


    江東的軍方,一部分是世家私兵,一部分是淮泗集團的老將軍們的部眾,最後一部分是孫家的心腹部眾。


    江東世家的德行諸葛亮也有所耳聞,基本就跟荊州世家們差不多,順風局還行,指望他們打逆風局就算了吧


    而且江東的軍力構成,目前還是淮泗集團的人占據上風,隻要搞定了淮泗集團的首領周瑜,那麽這事兒就好辦多了。


    可諸葛亮跟周瑜沒交集,兩人別說交情了,恐怕周瑜都不一定聽說過諸葛亮這個人。


    但張溪不同,張溪確實是在鄂縣跟周瑜交手過的,而且還“擊退”了周瑜雖然周瑜是自己主動退兵的吧,但能擋住周瑜的進攻,諸葛亮不相信周瑜對張溪沒印象。


    順帶的,也是給江東的淮泗集團一個信號——別以為我們是來求救的,我們這邊也有媲美你們周郎的名將,大家隻是合作而已。


    對待文人世家,你曉之以理是最好的辦法。


    但對待武將,炫耀武力才是最好的說服辦法。


    這才是諸葛亮打算叫上張溪同去的原因.文官那邊我去嘴炮,武將這邊還得靠張溪鎮一下場子。


    當然,劉備帳下論鎮場子,最好的人選是二爺。


    但二爺要忙著整理江夏軍務,而且帶著二爺這個級別的大將過去,諸葛亮覺得這不是去鎮場子的,而是去欺負人的。


    論知名度,這時候江東最出名的統帥周瑜,連二爺名氣的一半都沒有,二爺去了,那不是鎮場子,是碾壓,容易激起江東將領的逆反心理的。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麽。


    至於第三個關鍵點其實是世家,但這個不重要,隻要孫權堅定抗曹,周瑜為首的淮泗集團同意出兵,剩下的世家們短期鬧不出什麽幺蛾子來。


    因此,製定好預算和底線之後,劉備派遣諸葛亮為正使,張溪為副使,在魯肅的帶領下,過江前往江東,跟孫權商議結盟抗曹之事。


    一架扁舟,順流而下,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從夏口來到了柴桑。


    魯肅也是先把諸葛亮和張溪安排在館驛歇息,然後自己去見孫權,跟孫權匯報這次去江夏的見聞和成果。


    魯肅和孫權到底談了些什麽,在館驛中休息的諸葛亮和張溪肯定是不知道的,不過諸葛亮還是要想辦法,對江東這邊的情況先摸個底。


    因此,諸葛亮讓張溪打著采買的名義,到柴桑大街上去打聽一下,看看現在江東對曹軍來犯的輿論風氣怎麽樣。


    張溪就覺得很奇怪,大街上打聽來的消息,能有多少是真實的大多不都是一些八卦麽?!


    你真要打聽內部消息的話,直接去你哥哥的府上拜訪一下,不就全知道了?!


    諸葛瑾現在可是在江東啊,而且據說混的很不錯來著。


    對此,諸葛亮就是笑了一下,什麽也沒說。


    張溪不太懂諸葛亮的心態,但既然諸葛亮不肯去,估計是有他的理由那就按照諸葛亮說的辦唄。


    張溪打著出門采買的名義,離開了驛館,前往柴桑大街。


    這是張溪來到這個世界後,真正意義上見到這個時代的大城市。


    新野,西陵,鄂縣,都算小縣,跟柴桑城這樣的大城比起來,還是差一點的。


    不過嘛,跟張溪想象中的大城市不一樣,柴桑的市集也說不上多麽的繁華,也可能跟最近曹軍占據荊州有關,感覺市麵上有點蕭條。


    不過再怎麽樣,也比新野和西陵強的多,再蕭條,市集上總是有人采買東西,酒肆裏也依然有人在談天說地。


    張溪先是采買了一些日常用品,然後就帶著這些東西,找了個酒肆吃了一頓飯。


    吃飯不重要,打聽酒肆中人的談論才是最重要的.張溪這頓飯,足足吃了半個多時辰。


    而吃完這頓飯,張溪該打聽的也打聽的差不多了,趕緊收拾東西,迴到館驛跟諸葛亮匯報。


    “如今江東諸人確實憂心荊州曹軍,恐曹軍有南下之心,或戰,或降,或逃亡者,各言其是。”


    這是張溪打聽來的消息,而諸葛亮聽了,倒也沒有太意外,而是接著問道,“那以元長之見,這江東百姓,是言戰者眾,還是言降者眾?!”


    張溪一撇嘴,說道,“軍師,百姓聽聞曹軍南下,焉有心思在酒樓談論是戰時降此不過江東世家操弄輿論而已,當然是言降者眾。”


    諸葛亮聽著一愣,有點小尷尬.裝逼沒裝成。


    也對,張元長也是智謀之士,此等小事焉能看不破?!


    當下也不跟張溪裝樣了,對著張溪說道,“確如元長所言可細說言戰者皆是何人?!”


    “這個言戰者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風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風洞並收藏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最新章節